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陋室铭》文言知识汇总

《陋室铭》文言知识汇总

4.斯是陋室(I di shi):这是一间简陋的屋子。斯:这。是:表示判断。陋 室:简陋的屋子,这里指作者自己的屋子。
5.惟吾德馨:好在我(室主人)的品德高尚(就不觉得简陋了)。惟:只。 吾:我,这里是指住屋的人自己。德馨:德行馨香。《尚书 君陈》:“黍稷非 馨,明德惟馨。”馨: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
5•劳: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感到劳累。例句:无案牍之劳形
6•上:方位名词作动词,蔓上。例句:苔痕上阶绿
7•绿:形容词作动词,变绿。例句:苔痕上阶绿
古今异义
.•无案牍之劳形(形:身体;今常用义为:样子)
2•惟吾德馨(馨:品德高尚;今义为:芳香•)
3•谈笑有鸿儒(鸿:大,渊博;今义为:鸿雁,书信•)
住在里面),又有什么简陋的呢?”
注释:
题目:选自《全唐文》卷608。陋室:简陋的屋子。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 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多用韵。后来发展成一种文体。
1.在(zci):在于,动词。
2.名(m ing):出名,著名,这里指因…而著名,名词用作动词。
3.灵(I ing):名词用作动词,有灵气。
2.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文中有两处运用了虚、实结合的的写法:第一处实写:谈笑有鸿儒。 虚写: 往来无白丁。 第二处实写: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虚写:无丝竹之乱耳,无案 牍之劳形。
主题思想
这篇铭文融文之长,简短而又精粹,情丰而又理胜。写的是“陋室”,赞
美的是“德馨”。因为品德高尚,所以陋室生光,无陋可言,读起来气象雄浑, 朗朗上口,沁人心脾。
体现作者活动情趣的句子:A正面写:可以调素琴,阅金经。B反面写:无 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作者以古代名贤自比的句子: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全文中画龙点睛的句子:孔子云:何陋之有? 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 妨有卧龙。意义相同的句子是:“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文中运用了类比手法的句子是: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12.之:助词,不译。用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13.乱耳:扰乱双耳。乱: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乱,扰乱。
14.案牍(du):(官府的)公文,文书。
15.劳形:使身体劳累(使动用法)。劳: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劳累。 形:形体、身体。
16.南阳:地名,今河南省南阳市西。诸葛亮在出山之前,曾在南阳卧龙岗 中隐居躬耕。
陋室铭
作者:刘禹锡(唐)
原文: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 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 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译文:
山不在于咼低,有仙人(居住)就出名;水不在于深浅,有了蛟龙就有灵气。 这是间简陋的屋子,只是我的品德高尚(就不感到简陋了)。苔藓的痕迹碧绿, 长到台阶上,青葱的小草映入竹帘里。与我谈笑的都是博学的人,与我交往的没 有知识浅薄的人。可以弹奏不加装饰的琴,阅读佛经。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双耳, 没有官府公文使身体劳累。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它们都 很简陋,但居住的人都很有名,所以就不感到简陋了)。孔子说:“(既然君子
4•无丝竹之乱耳(丝竹:琴瑟箫笛等管弦乐器,这里指奏乐乐器的声音;今义为: 丝绸和竹子)
5.可以调素琴(调:弹奏;今义为:调解)
经典诗句
本文主旨句: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体现陋室环境清幽,突出景色之雅的句子: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体现作者交往之雅的句子(从日常交往方面写出“陋室不陋”的句子):谈— 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19.孔子云:孔子说,云在文言文中一般都指说。选自《论语?子罕》篇:“君 子居之,何陋之有? ”作者在此去掉君子居之,体现他谦虚的品格。
文言知识
一词多义
1.之:
1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无案牍之劳形
2结构助词,相当于“的”:近塞上之人,死者十九
3代词,代指前文所指的事物
4之,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何陋 之有
6.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苔藓的痕迹蔓到台阶,苍翠碧绿;青草的颜色 映入竹帘,一片青葱。
7.鸿儒(h dig rd):这里指博学的人。鸿:大。
8.白丁:百姓,这里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
9.调(ti8)素琴:弹奏不加装饰的琴。调:调弄,这里指弹奏(琴)。素 琴:不加装饰的琴。
10.金经:这里指佛经。
11.丝竹:指琴瑟、箫管等乐器,这里指奏乐的声音。“丝”指弦乐器,“竹” 指管乐器。
可以说,这篇短文表现的主题就是通过对陋室的描绘和歌颂,表达了作者不
与世俗同流合污,安贫乐道洁身自好的高尚情操,反映了他不慕富贵高洁清峻的 品格。文中“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句话为本文的中心句,这句话可以看出 作者陋室而不陋的根本原因在于自己本身的品德高尚。后“无丝竹之乱耳,无案
牍之劳形”可以看出作者的身高志愿,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心态,后,用“南阳 诸葛庐,西蜀子云亭.''用各路名人的陋室再一次来突出自己的品德高尚。最后借 用孔子的话“何陋之有”,又一次的写出自己的品德高尚,突出了主题“陋室不 陋”。
2.往来:
1表示交往的人: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
2表示来来往往的人:其中往来种作(《桃花源记》)
词类活用
1.名:名词活用动词,出名。例句: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2•用为动词,有了芳馨。例句: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4•乱: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受到扰乱。例句:无丝竹之乱耳
鉴赏:
《陋室铭》即开篇以山水起兴,水可以不在深,只要有了仙龙就可以出名,
那么居处虽然简陋,却因主人的有“德”而“馨”,也就是说陋室因为有道 德品质高尚的人存在当然也能出名,声名远播,刻金石以记之。山水的平凡因仙 龙而生灵秀,那么陋室当然也可借道德品质高尚之士播洒芬芳。此种借力打力之 技,实为绝妙,也可谓作者匠心独具。特别是以仙龙点睛山水,构思奇妙。“斯
17.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
这两句是说,诸葛庐和子云亭都很简陋,因为居住的人很有名,所以受到人们的 景仰。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蜀汉丞相,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出仕前曾隐 居南阳郡隆中山中。扬雄,字子云,西汉时文学家,蜀郡成都人。庐:简陋的小
屋子。
18何陋之有:即“有何之陋”,属于宾语前置。之,助词,宾语前置的标 志,不译。全句译为:有什么简陋的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