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物理课堂教学技能训练优秀课件
物理课堂教学技能训练优秀课件
教师描述实验现象
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实验现象,从侧面看,梭形体 由轨道低端滚向高端,若从高处向低处看,我们 发现梭形体的下部不断潜入轨道内部。
教师解释实验现象
轨道是由两块三角形的木板构成的,梭形体由两个 圆锥体组成,在轨道低端,支持点靠近梭形体的底 部,重心位于较高位置,当其底部逐渐潜入轨道内 时,支持点靠近物体的顶端,此时重心位置较低, 梭形体表面看去,又低端运动到高端,但时重心位 置下移了,所以我们说它不是上滚而是下滚。
物理课堂教学技能训练
• 教态:据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表达靠
• 55%的面部表情+38%的声音+7%的言词。 教师课堂上的教态应该是明朗、快活、庄重, 富有感染力。仪表端庄,举止从容,态度热情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热爱学生,师生情感交融。
• 语言:教学也是一种语言的艺术。教师的语言 有时关系到一节课的成败。教师的课堂语言, 首先,要准确清楚,说普通话,精确简练,生 动形象有启发性;其次,教学语言的语调要高 低适宜,快慢适度,抑扬顿挫,富于变化。
3.形象性:物理概念、规律是建立在形象的实 验基础之上,形象地描述物理现象,便于学生理解 抽象的物理知识。
二、物理现象描述的类别及要求
类别
归纳现象 特征
要求
客观、准确、完整地描述物理现象
分析现象 变化的条
件
判断运动 情况
分析一类现象的共性条件,某一现象的特殊 条件;挖掘较为隐蔽的条件;阐述必要的 条件;把握条件的变化。
利用诗歌或典故将学生带入物理情境
示例
据说从前楚国有一个人过江时 把剑掉在水里,他在船上沿剑 掉下去的地方刻了记号,等船 停下后,他便从刻有记号的地 方下水找剑,结果没有找到。 从物理学的角度来分析:此人错选了参照物。
利用诗歌或典故将学生带入物理情境
示例
唐代诗人孟浩然在《彭蠡湖中 望庐山》诗中写道“······香炉初 上日,瀑水喷成虹······”描写了庐 山的香炉峰早晨的一景,瀑布溅 起的小水珠,使照射到它上面的 太阳光折射分解形成彩色的光 带——虹。
分析研究对象的受力情况,依据物理概念或 规律推断,注意条件的变化。
对物理现 正确阐述物理理论的要点,针对物理现象, 象进行理 应用理论对其阐述,进行完整解说。 论解释
示例
双圆锥体在倾斜轨道上的运动描述 有一个倾斜的 轨道,右边低 左边高,拿一 个梭形体把它 放在轨道上, 释放后将向那 端运动?
梭形体滚向高的一端
(3)所使用的语言准确。特殊的字词表达要严 谨,物理量单位的读法要准确。
2.启发性 教学语言应该能够激疑、诱思、扇起学生的 思维火花。 3.逻辑性 逻辑性重要体现在因果关系的表述、推理的科学性、严密 性等方面。 4.针对性 教学语言必须针对教学过程的各个因素(1)针对不同教 学内容;(2)针对不同教学环节;(3)针对不同的学生。 5.艺术性
揭示产生虹的两个因素: 光和小水珠。
利用诗歌或典故将学生带入物理情境
示例
诗不仅描述了三峡的险、落差 大,也描述了一个快的动态过 程,反映了速度快慢的具体物 理量:时间——1日,位移— —千里(千里是夸张,实际约 为350千米左右)
3.注意语言的技术性,掌握语言的技巧 语言的内容和语言的技巧相互配合。强调重要的 内容时语速缓慢、提高声调、加大音量,引起学 生的注意;教学内容中的关键字词,如重要概念 规律的表述要坚定不移、落地千钧,以强化学生 头脑中的印象;在概念或规律得出后,用轻松愉 快的语调作必要的解释。
三、提问的技巧
1.提问时机的选择:观察学生的思维动态,及时 发现解决问题的需要,适时提问。
2.提问对象的选择:教师要重视学生间的差异, 使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得到发展。提问应针对 不同学生的不同水平,提出不同性质、不同难 度的问题。
4.注重无声语言的配合
无声语言主要指手势、面部表情、眼神变化等方面 的信息传递。可以增加有声语言的形象性和情感性。
三、教学语言技能要素
1.语音规范。使用普通话,吐字清晰, 物理学中用到的字母能够正确发音。 2.响度适中。全班都能听清,
且耳感舒适。 3.语流畅通。语言不能磕磕绊绊,语无伦次,没有
条理。 4.语速适当。适中的语速:每分钟200—300字。 5.语调节奏有变化。依据教学环节、教学内容调节
主要内容
◆ 第一节 物理教学语言技能概述
◆ 第二节 物理现象的描述与解释 ◆ 第三节 物理教学提问 ◆ 第四节 物理说理问题的推理和论证
第1节 物理教学语言技能概述
一、物理教学语言的特点
1. 科学性
(1)所表述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即教学内容准 确无误;
(2)语言符合物理学科的规范,能够恰当的使 用物理符号、物理概念、图像等表述物理物理现象 发生、发展、变化的过程,及各种现象间的内在联 系等。
教学语言的艺术性主要体现在有明确的语言类型、恰 当的语言节奏、抑扬顿挫的语调、无声语言的灵活使用。
二、物理教学语言的设计
物理教学语言的设计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 处理好科学性与接受性的关系 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学生的实际情况,在不失科 学性的前提下,使用生动、活泼、通俗易懂的生活 语言,使教学内容贴近学生,增加知识的可接性。 2.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创设物理情境 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创设物理情境可以将抽象的物理 知识转化为学生熟悉的、喜闻乐见的美丽的画面和 实例,帮助学生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轻松的学习 新的知识
第3节 物理教学提问
一、提问的功能 1.激发学习动机 2.创设问题情境 3.促进沟通和交流 4.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二、问题设计
要提出具有启发性的、有思考价值的问题。针对 学习内容的重点、难点,学生的实际情况,思维 的关键点设计问题。关键点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新旧知识的衔接处 2.在实验的要害之处 3.学生的思维障碍处 4.问题的变通处
语调节奏。
第2节 物理现象的描述与解释
一、物理现象描述的语言特征
1.条理性:按照一定的依据,确定描述的顺序, 有条理地叙述物理现象。若现象的描述杂乱无章, 很难解释其中的本质。
2.整体性:物理现象不是孤立的,往往存在相 互联系,事物本质的揭露往往是抓住现象之间的联 系,所以描述实验现象必须注意描事物发生发展变 化的整个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