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现象学案例(一)
克兰布鲁克科学研究院扩建
克兰布鲁克科学研究院扩建部分是一个两层的建筑,面积为30000平方英尺,包括 三个展厅、一个入口大厅、休息室、零售商店、科学花园和屋顶平台。克兰布鲁克科学 研究院扩建部分的设计延续了克兰布鲁克校园的特色,整个建筑完全融入了校园环境。 在设计这个建筑时,霍尔的目标是使扩建部分对原有建筑潜在的流线和参观者的体验产 生最少的侵扰,并且使增建部分的潜能可以发挥到极致。在设计中用统一的墙线高度和 相对狭窄的断面来与伊利尔〃沙里宁(Elielsaarinen)在1930年设计的“U”形建筑的一 翼进行衔接新建的内部庭院以一缓坡与顺势而下的外部校园相接。新扩建部分在西北角 不接触地面,容许校园降势成为联系部分,同时保持一种空间流出及流入的感受。这种 建筑与校园坡度相互渗透联系提供了在花园进行展览的可能性和一种开敞的、有魅力的 建筑形式。
现象学案例整理
Steven Holl 作品
赫尔辛基当代艺术博物馆
当代艺术博物馆位于赫尔辛基市中心地段,西侧是国会大厦,东侧是伊利尔〃沙里宁设 计的赫尔辛基火车站,北侧是阿尔瓦〃阿尔托设计的芬兰会堂。基地的挑战性来自于这里是不 同城市格网的交汇处,临近纪念性建筑以及面向远处蒂罗湾敞开的三角形的基地形态。 "交错"的设计概念来自建筑构成与城市和景观的几何形态的交错融合。城市和景观的几 何形态都是在建筑的形式上有所反映。一条含蓄的文化轴线以曲线的方式将博物馆与芬兰大厅 联系起来,同时它也是一条"自然轴线",将建筑与周围的景观和蒂罗湾联系起来。 赫尔辛基当代艺术博物馆的设计为人们提供了多种空间的体验机会。因此,展室空间的 主要特征是半个矩形体量与一面弧形墙相结合,这样就可以为当代艺术的展示提供一种既宁静 又生动的背景。这是一些很安静的空间,但不是静态的,它们因各自的不规则形态而被区分开 来。 不对称性限定着空间序列中的行进方式,由此使整个设计成为一种有着轻微弯曲的"展 览空间"。这些弧形展开的空间序列包含了一些既神秘又令人惊讶的元素--这是在那种典型的 单一或双重正交的空间布置中所不存在的。因此,参观者可以体验不断变化的视角的连续性展 开,这些视角将参观者的内部体验与"交错"的总体设计概念联系起来。 空间在形态和尺度上的些许变化来自建筑中柔和的曲线形部分,这部分的存在使水平的 自然光线能以多种不同的方式进入到建筑内部。首先,弧形的冰墙"使光线能穿透带有半透明 隔热体的玻璃板,水平光线被偏转后沿建筑的中心部分向下投射,到达上部和下部的所有层。 其次,带有天窗的弧形屋面为顶层下部的展室提供了另一种光的分布方式。建筑的曲线构成和 交错的形态特点以及空间与光线的交织扭转使得25个展室均能获得自然采光。 该博物馆具有"艺术论坛"的作用,它是开放的,并灵活适用于各种舞台活动、表演、舞 蹈、音乐和研讨会。首层的咖啡厅邻近花园及门厅,它的位置使其可以适用于一些非正式的活 动,如诗歌朗诵、"圆桌"式讨论等。报告厅则配备有最先进的音像设备,它那由连续的玻璃构 成的后立面,使人们在经过这座建筑时可以从外部的道路上看到其内部景象。MI Nhomakorabea学生公寓
整幢大楼共有10层,长330英尺,看上去就像是城市的一个直立切片。其都市化的构想 体现在宿舍内部给学生提供的福利设施,如一个125座的电影院和一家夜间咖啡馆。餐厅采用 的是街道风格,就像大街上的饭馆一样,有特制的凉棚和露天餐桌。走在和宿舍相连的走廊 (11英尺宽)上,感觉就像是走在城市的街道上。 这幢公寓楼的海绵体构想就是要通过一系列循序渐进的,类似于生物功能演变的变形过 程来获取一个建筑结构的多孔性。整个楼体有5个大孔穴,这些孔穴大致和主入口、景观走廊 及宿舍楼的主要室外活动平台相对应,其中活动平台又和其它部分相连,如健身房。次一级的 孔穴群在这一体块内形成了带有直纹曲面表面的、富有海面体剖面联想的垂直多孔体。这些富 有生气的孔穴是这座大楼的肺,它们使自然光可以照射进来,并让空气可以在这片区域流动。 由于独特的多孔结构设计和预制强装配方式得使建筑的灵活性和内部的相互影响达到了 最大限度。宿舍楼里的每间房间都有9个面积超过2英尺见方的可开启的窗户。由于结构在外 墙解决,内部公共空间可以十分自由,结构墙1.8英尺进深的厚度使得洞口可以挡住夏季的阳 光,而当太阳高度角较小的冬季,光线能够穿过洞口进入室内。窗户底座的顶端和侧壁都涂上 了颜色,给大楼内10个单元标明了特征。夜晚的灯光从众多的房间里照射出来,必然会非常 迷人和激动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