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鹿茸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鹿茸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鹿茸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鹿茸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雄鹿的嫩角没有长成硬骨时,带茸毛,含血液,叫做鹿茸。

是一种贵重的中药,用作滋补强壮剂,对虚弱、神经衰弱等有疗效。

为常用中药,"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

由于原动物不同,分为花鹿茸(黄毛茸)和马鹿茸(青毛茸)两种;由于采收方法不同又分为砍茸与锯茸二种;由于枝叉多少及老嫩不同,又可分为鞍子、二杠、挂角、三岔、花砍茸、莲花等多种。

成分功效:性状[性味] 甘、咸,温。

[归经] 归肾、肝经。

[功用] 壮肾阳,补精髓,强筋骨,调冲任,托疮毒。

[主治] 肾虚、头晕、耳聋、目暗、阳痿、滑精、宫冷不孕、羸瘦、神疲、畏寒、腰脊冷痛、筋骨痿软、崩漏带下、阴疽不敛及久病虚损等症。

[用量] 1g~5g。

[禁忌] 服用本品宜从小量开始,缓缓增加,不宜骤用大量,以免阳升风动,或伤阴动血。

阴虚阳盛者忌用。

鹿茸的保健作用非常高,是良好的全身强壮药。

鹿茸含有比人参更丰富的氨基酸、卵磷脂、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

鹿茸性温而不燥,具有振奋和提高机体功能,对全身虚弱、久病之后患者,有较好的保健作用。

鹿茸可以提高机体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促进淋巴细胞的转化,具有免疫促进剂的作用。

它能增加机体对外界的防御能力,调节体内的免疫平衡而避免疾病发生和促进创伤愈合、病体康复,从而起到强壮身体、抵抗衰老的作用。

药理作用:(一)对神经系统的影响鹿茸能增强副交感神经末梢的紧张性,促进恢复神经系统和改善神经、肌肉系统之功能,同时对交感神经亦有兴奋作用。

(二)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大剂量的鹿茸可降低血压,使心脏收缩振幅变小,心率减慢,外周血管扩张。

中等剂量能引起心脏收缩显著增强,收缩幅度变大,心率加快,从而使心输出量增加;鹿茸特别对已疲劳的心脏作用尤为显著。

(三)对性功能的影响鹿茸提取物既能增加血浆睾酮浓度,又能使促黄体生成素(LH)浓度增加。

因此,鹿茸对青春期的性功能障碍,壮老年期的前列腺萎缩症的治疗均有效;对治疗女性更年期障碍效果良好。

(四)鹿茸的强壮作用鹿茸精具有较强的抗疲劳作用,能增强耐寒能力,加速创伤愈合和刺激肾上腺皮质功能。

故鹿茸是传统的补益药,用于强壮、补肾、益阳。

(五)对血液成分的影响鹿茸可使血液中血红蛋白增加,因此对于大量出血者和感染症末期的患者,特别是对于老龄患者的治疗极为有效。

(六)有性激素样作用。

动物试验证实,用鹿茸酊作皮下注射,几天后即见前列腺、精囊重量增加。

(七)它能兴奋离体肠管及子宫,增强肾脏的利尿功能。

鹿茸对妇女儿童均有益处,它所含的钙、磷、镁等无机元素分别参与身体的钙磷和多种酶的代谢,对促进钙的吸收、骨的生长以及增强心脏、肌肉的功能都有积极的作用。

尤其是镁离子,更是具有复杂的功能,是延年益寿必不可少的物质。

这对妇女因宫寒不育、月经不调,小儿的发育不良,因肾气不足而引起的牙齿生长迟缓、囟门不合、骨软等,均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患有高血压、肾炎、肝炎以及中医所说的阴虚火旺、肝阳上亢之病人,不宜服用。

(八)其他作用鹿茸中有些有效成分能抑制MAO-B的活性,故有抗衰老作用;鹿茸具有抗氧化作用,增强胃肠蠕动和促进分泌功能;此外,鹿茸精还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等。

鹿茸:又称斑龙珠,为鹿科动物梅花雄鹿未骨化密生茸毛的幼角,是长白山三宝之最。

鹿茸为鹿科动物梅花鹿Cervus nippon Temminck或马鹿Cervus elaphus Linnaeus的雄鹿未骨化密生茸毛的幼角。

《中药大辞典》记载:壮元阳、补气血、益精髓、强筋骨。

治虚劳赢瘦、精神倦乏、子宫虚冷等。

《中药学》记载:经现代医学研究从鹿茸的脂溶性成份中分离出雌二醇、胆固醇、油维生素A、雌酮、脑素、卵磷脂、脑磷脂、糖脂、神经磷脂等,并富含16种氨基酸。

功效:壮元阳,补气血,益精髓,强筋骨。

治虚劳羸瘦、精神倦乏、眩晕、耳聋、目暗、腰膝酸痛、阳痿、滑精、子宫虚冷、崩漏、带下。

①《本经》:主漏下恶血,寒热惊痫,益气强志。

②《别录》:疗虚劳洒洒如疟,羸瘦,四肢酸疼,腰脊痛,小便利,泄精,溺血,破留血在腹,散石淋,痈肿,骨中热,疽痒(《本草经疏》云:'痒'应作'疡')。

③《药性论》:主补男子腰肾虚冷,脚膝无力,梦交,精溢自出,女人崩中漏血,炙末空心温酒服方寸匕。

又主赤白带下,入散用。

④《日华子本草》:补虚羸,壮筋骨,破瘀血,安胎下气,酥炙入用。

⑤《纲目》:生精补髓,养血益阳,强健筋骨。

治一切虚损、耳聋、目暗、眩晕、虚痢。

食用方法:鹿茸淮山竹丝鸡汤配方:鹿茸4克,淮山药40克,竹丝鸡120克。

制作:鹿茸、淮山药洗净;竹丝鸡肉去皮,洗净切块,放人开水中煮5分钟,取出过冷水。

把用料放炖盅内,加适量开水,隔水慢火炖2~3小时,汤成趁热服。

适用:此汤功能温壮肾阳、收敛止带。

鹿茸为峻补肾阳之要药,补肾阳、益精血,常用治肾阳不足、精血亏虚、腰酸肢冷、带下过多、宫冷不孕、小便清长。

老人肾虚腰痛:鹿茸,炙酥,研末,酒调,每服3克。

亦可用鹿茸1克(冲服),杜仲12克,核桃仁30克。

水煎服,每日1剂。

慢性低血压:鹿茸精,每次5~10毫升,每日2次。

对伴有低血压的慢性循环障碍,可使脉搏和缓有力,血压上升,心音增强。

但不要用于急性循环障碍,因其疗效多在6~7日后才能出现。

鹿茸的副作用鹿茸的副作用机制所含激素类物质刺激胃肠道粘膜,引起胃肠道反应。

一般可引起胃肠道反应,表现为:上腹疼痛、恶心、出冷汗,严重时可引起上消化道出血。

还可引过敏、面色苍白、心慌、气短、胸闷、大汗淋漓、休克而死。

【治疗与解救】出现不良反应后主要进行对症治疗:(1)上消化道出血时应用止血药,如西咪替丁,也可口服云南白药。

(2)过敏时应用抗过敏药,出现休克时立即注射肾上腺素,积极进行抗休克治疗。

注意事项服用本品宜从小量开始,缓缓增加,不宜骤用大量,以免阳升风动,头晕目赤,或助火动血,而致鼻衄。

凡阴虚阳亢,血分有热,胃火盛或肺有痰热,以及外感热病者,均应忌服。

鹿茸的有效成分会与水果和蔬菜中的鞣酸发生反应而被破坏,因而属配合禁忌;凡患新感染而发热的疾病和突然发生剧烈痛证的人,都属暂忌。

还应该注意的是,凡体格壮实而无需服食的人或食茸过量的人,都容易引起头涨、胸闷或鼻衄等反应,须立即停药观察,而不可强行续用。

鹿茸血鹿茸血:为鹿科动物梅花鹿Cervus nippon Temminck或马鹿Cervus elaphus Linnaeus采茸时取其血要,风干后呈紫棕色片状。

鹿茸血的主要成份中富含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血清球蛋白等多种蛋白质及多种氨基酸。

鹿茸的品种: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上称鹿茸“善于补肾壮阳、生精益血、补髓健骨”。

全世界的鹿约有40多种,分布在我国的有19种。

梅花鹿、马鹿是我国主要的茸用鹿。

梅花鹿主产于吉林、辽宁;马鹿主产于黑龙江、吉林、青海、新疆、四川等省区。

东北梅花鹿采收的叫“花鹿茸”,质量最优;东北马鹿采收的叫“东马茸”,品质较优;西北所产的叫“西马茸”,品质较次。

鹿茸是指梅花鹿或马鹿的雄鹿未骨化而带茸毛的幼角。

梅花鹿、马鹿在生下后8-10月龄的雄性小鹿,额部开始突起,形成长茸基础,2足岁以后,鹿茸分岔,鹿茸以3-6年所生的为佳。

鹿茸是名贵药材。

鹿茸中合有磷脂、糖脂、胶脂、激素、脂肪酸、氨基酸、蛋白质及钙、磷、镁、钠等成分,其中氨基酸成分占总成分的一半以上。

鹿茸性温而不燥,具有振奋和提高机体功能,对全身虚弱、久病之后患者,有较好的强身作用。

适宜人群:一、中老年人。

40岁以上的中年男性及体质较差的老年人,食用鹿茸可补益气血,强心复脉,化淤生肌,强筋壮骨。

二、怕冷者。

怕冷的人往往阳虚,鹿茸正是对症的温性滋补品。

鹿茸三、性功能衰退者。

鹿茸可恢复并促进精力与性功能,主治肾阳不足,腰酸背痛,遗精滑泄,小便频繁等症。

四、疲劳过度的中青年。

鹿茸具生精补髓、健脑安神、增强人体免疫力等功效。

适于精血不足、头晕耳鸣、失眠健忘、出虚汗、贫血者。

五、有溃烂者。

鹿茸具极佳的生肌消炎功效。

六、中年妇女。

鹿茸能治疗子宫虚冷、崩漏、带下、产后贫血及宫冷不孕等妇科疾病。

识别真假鹿茸及鹿茸片:1. 鹿茸:真鹿茸体轻,质硬而脆,气微腥,味咸。

通常有一或两个分枝,外皮红棕色,多光润,表面密生红黄或棕黄色细茸毛,皮茸紧贴,不易剥离。

鹿茸以粗壮、挺圆,顶端丰满,毛细柔软,色红黄,皮色红棕,有油润光泽者为佳。

假鹿茸则是用动物毛皮包裹动物骨胶等仿造的。

另外,假鹿茸体重,质坚韧,不易切断,气淡,能溶于水,溶液呈混浊状。

2. 鹿茸片:鹿茸片呈圆形或椭圆形,直径3厘米左右,外皮红棕色。

鹿茸以体轻,断面蜂窝状,组织致密者为佳。

假鹿茸片也类似圆形,但厚薄不均,直径1.5—3.5厘米,外皮呈灰褐色,毛短。

切断面棕紫色,无蜂窝状细孔,偶有圆点。

外毛皮可剥离。

3.马鹿茸、花鹿茸和驯鹿茸的鉴别花茸片:圆形或近圆形,切面直径l~5cm;外表面密生红黄色或棕色细茸毛(有时可见燎痕或利痕);外皮红棕色或棕色,多光润;中部黄白色、无骨化、密布细孔;体轻质软富弹性(有时可见小而角质样片即蜡片);气微腥、味微咸。

马茸片:圆形或类圆形,切面直径l~3cm;外表面茸毛灰褐色或灰黄色(有时可见燎、刮痕),可见棱筋及疙瘩状突起;外皮灰黑色、较厚;中部灰白色或黄白色密布蜂窝状小孔;气腥味稍咸。

驯鹿茸片:长椭园形或长园形,切面长轴直径1~5cm,短轴直径0.5~2cm;表面茸毛灰白色,稀疏、粗而长;外皮灰棕色,角质化较厚;中部白色或红棕色,可见由外向内的骨化圈明显,约为直径的1/2,中间可见蜂窝状孔纹、稀疏、质硬、无弹性,有时透明;气微味淡。

理化鉴别分别称取花茸、马茸、驯鹿茸粉末各0.1g加水4ml、置水浴中加热15分钟、放冷滤过。

取滤液各l ml,加2%茚三酮溶液3滴、摇匀、加热煮沸数分种观察。

花茸片、马茸片液呈蓝紫色;驯鹿茸片液呈淡蓝色。

取滤液各lml,加10%NaOH2滴,摇匀、滴加0.5%CuSO4溶液观察。

花茸片、马茸片试液呈蓝紫色;驯鹿茸片试液呈淡色。

结果表明花茸片在正品检验中呈阳性反应为正品;驯鹿茸片呈阴性反应为伪品。

显微鉴别现将花茸片、马茸片、驯鹿茸片的茸毛显微特征比较如下:中部直径:花茸片为13~60mm;马茸片为15~70mm;驯鹿茸片为20~80mm。

鳞片排列方式:花茸片为复瓦状多见、平行状少见;马茸片为平行状、中部到基部呈网状;驯鹿茸片为尖部多呈复瓦状,平行状少见。

髓质形状;花茸片为连珠状多见、梯纶状少见;马茸片为梯纶状多见,连珠状少见;驯鹿茸片为多网状,尖部可见连珠状。

挑选方法原只鹿茸:以茸体饱满、挺圆、质嫩、毛细、皮色红棕、体轻,底部无棱角都为佳。

而细、瘦、底部起筋、毛粗糙,体重者为次货。

鹿茸片:以毛孔嫩细,红色小片为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