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主厂房上部结构钢筋结构监理实施细则

主厂房上部结构钢筋结构监理实施细则

目录一、工程概况 (2)二、编写依据 (3)三、工程特点 (4)四、工作流程 (5)五、控制目标及要点 (14)六、质量控制方法及措施 (17)七、进度控制方法及措施 (31)八、安全控制方法及措施 (33)一、工程概况1.1、工程概况________2×350MW级低热值煤发电新建工程项目厂址位于:____市___工业园区,距____市中心城区36km交通便利。

本期工程规模为2×350兆瓦超临界间接空冷供热机组,配2×1189.5吨/时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一次中间再热、抽凝式汽轮发电机组、双水冷冷却发电机,采用炉加石灰石+炉外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同步建设SNCR+SCR脱硝装置,安装布袋除尘器+湿式静电除尘器,本期新建主厂房上部钢结构包括:汽机间、除氧煤仓间、锅炉间,1.1.1、汽机间:上部结构框架采用钢结构及混凝土板组合结构,钢结构框架轴中心跨度为20m,纵长为158m,共有17个轴距, 其中2—3、4—5、6—7、11—12、13—14、15—16轴中心距都为10米,另外1—2、7—8、10—11、16—17轴中心距都为8米,还有3—4、5—6、8—9、9—10、12—13、14—15、轴中心距都为9米,17—18轴中心距为12米,汽机运转层平台标高为6.3米到12.6米,汽机屋顶局部顶标高为31.7m,汽机房设有起重航车80/20T一台,供设备安装检修之用。

1.1.2、除氧煤仓间:上部结构框架采用钢结构及混凝土板组合结构,1#、2#汽机房钢结构框架轴中心跨距12 m,纵向158m,共有18个轴线、有17个柱距,其中2—3、4—5、6—7、11—12、13—14、15—16轴中心距都为10米,另外1—2、7—8、10—11、16—17轴中心距都为8米,还有3—4、5—6、8—9、9—10、12—13、14—15、轴中心距都为9米,17—18轴中心距为12米,除氧煤仓间运转层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

除氧煤仓间老虎头(16-18轴)9层,标高为48.5米,除氧煤仓间1-15轴8层,标高43米。

1.1.3、锅炉间:1#、2#锅炉间上部结构为钢结构,1#、2#锅炉跨度都为48m,纵长58m(与主厂房平行方向有轴线,分别为K1、K2、K3、K4、K5、K6。

轴线间距分别为:K1-K2轴线间距离为10m,K2~K3轴线间距离为10m,K3-K4轴线间距离为12m,K4-K5轴线间距离为8m,K5-K6轴线间距离为8m,其中K1-K2有锅炉钢结构柱10根,炉架柱16根,K4-K6锅炉柱有10根,炉架柱22根,锅炉运转层(6.3—12.6米)上部结构采用钢结构及混凝土板组合结构,锅炉运转层0—12.6米采用彩钢外墙封闭,运转层上面为露天式钢结构结构,1.2、参建单位:建设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勘探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省电力勘测设计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省电力勘测监理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工程建设监理施工单位:A标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建设集团______电力建设B标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火电建设集团1.3、建设工期:计划工期:A标段计划开工日期为_____年___月___日,计划完工日期为_____年___月___日,总工期为____个月;B标段计划开工日期为_____年___月___日,计划完工日期为_____年___月___日,总工期为____个月。

1.4、编制目的:为了把_______2×350MW级低热煤发电新建工程项目主厂房工程早日达标投产,确保能达到电力行业优质工程,争创国家级优质工程(鲁班奖) 的工程总体目标,我监理部在本工程中始终贯彻监理公司“诚信承诺,强化管理,竭诚为顾客提供满意的服务和优质产品”的质量方针,始终遵照建设单位对监理的要求,以预控为主、安全第一、质量为本、的基建管理思路,严格控制安全、质量、工程造价和建设工期,作为工程中巡视监理质量管理行动指南,特编制此细则。

二、编制依据2.1、本工程的监理合同、监理规划、图纸会审记录、设计变更等;2.2、经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2.3、《建设工程监理规》(GB50319-2013)现行。

2.4、《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电力工程部分)2013年版。

2.5、《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

2.6、《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GB50205-2002)。

2.7、《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验收规》(GB50204-2002(2011修订版)。

2.8、《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GB50203-2011现行)。

2.9、《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GB50210-2001)现行。

2.10、《屋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GB50207-2012)。

2.11、《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GB50209-2010)。

2.12、《给水排水及采暖质量验收规》(GB50242-2002)。

2.13、《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GB50243-2002)。

2.14、《智能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GB50339-2013)。

2.15、《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GB50411-2007)。

2.16、《建筑防腐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GB50224-2010)。

2.17、《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规》(GB50738-2011)。

2.18 、《砼结构工程质量验收规》(GB50204-2011)。

2.19 、《钢筋焊接与验收规程》(JGJ18-2012)。

2.20、《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2010)。

2.21、《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价规程》(DLT5210.1-2012)。

2.22、《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技术规程》(JGJ82-2010)2.23、《涂装前钢材表面锈蚀等级和除锈等级》(GB8923-1988)2.14、《钢结构焊接规》(GB50661-2011)2.25、《起重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GB50278-2010)2.26、《钢结构焊缝外形尺寸》(GB10854-1989)本细则是为了明确施工与监理的相关容,将有关规、规程、规定作具体实施的约定,有不详之处,参照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执行。

三、适应围及工程特点3.1、适用围本细则仅适用于主厂房上部钢结构工程:除氧煤仓间、锅炉间、汽机间、三大部分。

3.2 、工程特点主厂房上部主体结构为框架钢结构,运转层楼板为压型钢板和砼混合结构,施工工艺复杂且孔洞多、埋件多、牛腿多。

上部结构工艺复杂施工难度大要求标准高,工期较紧,垂直交叉作业多。

四、监理质量控制及工艺流程4.1 工程项目开工前了解工程概况,认真熟悉设计图纸和设计说明。

熟悉验收技术规和检验及评定标准及相关的资料文件。

4.2 监理收到施工单位报审的文件后,进行审核并提出合理可行的保证工程质量、进度和人身设备安全的审批意见,并于2日反馈给施工单位。

4.3 对于工程进场的原材料/设备/构配件、施工机械由施工单位提出申请报验,监理进行审核和签证。

4.4 对于本工程确定的四级验收项目,施工单位应在验收前1天将工程报验申请和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表提交监理、监理按约定的时间到现场验收和签证。

4.5 监理质量控制工作流程附图:见下面流程图4.5.1、开工/复工管理程序见:附件-1附件-14.5.2、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审批程序:见附件-2附件-24.5.3、图纸会审(技术交底)管理程序见附件—3附件—34.5.4、工序报验管理程序:见附件-4附件-44.5.5、隐蔽工程检验程序:见附件—5附件—54.5.6、竣工验收程序:见附件-6附件-64.5.7、监理信息档案管理程序:见附件-7附件-74.5.8、工程质量事故处理程序:见附件-8附件-8五、监理控制目标及要点5.1 、总体控制目标:5.1.1、安全控制目标:杜绝重大人身伤亡及设备事故,一般事故发生率控制为零。

5.1.2 、质量控制目标:始终坚持“安全为天,质量第一”的方针,严格按照图纸设计和施工验收规标准对施工质量进行监理,控制质量验收,使建筑工程合格率达到100%,确保工程质量创优达标,工程资料随工程进度做到齐全、准确、记录工整。

5.1.3 、进度控制目标:满足施工合同工期要求。

5.1.4 、投资目标:投资控制目标:协助建设单位使本工程实际发生的建设投资控制在批准的设计预算。

5.2、运转层质量控制要点5.2.1 、定位及高程控制:1)、定位控制,主厂房的定位坐标要进行复测,复测试仪器全站仪;2)、高程控制:高程控制精度应符合三等水准的精度要求。

3)、主厂房上部钢结构标高控制;施工前应将标高引测到施工地点,用水准仪校验钢结构水平高度。

5.2.2、钢结构框架柱竣工验收时要做载荷实验,要求承载力符合设计要求。

5.2.3 、原材料进场:施工现场所进的钢结构及构配件原材料等必须经监理公司验收,验收合格产品按设计图纸仔细核对后才允许进入现场使用。

5.2.4、模板工程;运转层楼板混凝土浇注前要严格检查复核压型模板的标高、平整度、轴线是否位移。

对模板的加固支撑、对拉螺栓仔细检查,发现问题现场及时解决。

模板的拆除按照规要求不允许提前拆除,混凝土强度必须达到100%方可拆除,拆除过程一定按照先后工序拆模板,防止出现人为事故发生。

5.2.5、混凝土浇筑控制:1)、原材料要求:水泥进场必须有出厂合格证或进厂复检报告(强度、凝结时间、安定性、细度、烧失量、三氧化硫、氧化镁七个指标均应填写清楚,不应遗漏),并应对其品种、标号、包装或散装仓号、出厂日期等检查验收。

当怀疑水泥质量有问题或出厂超过三个月时,应复查试验。

并按复检结果使用。

2)、外加剂应严格按配比进行控制。

3)、砂宜采用中粗河砂,含泥量应小于3%,并通过检验合格。

4)、碎石中不含有金属矿物质,云母、硫酸组合物、硫化物及针片状颗粒,并严禁混杂煅烧过的白云石或石灰石块,粒径选用具有连续级配的5~30mm的碎石,含泥量小于1%,并通过检验合格,碎石、砂子每400方为一批次。

5)、混凝土搅拌用水,应使用不含杂质的合格水,水质必须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砼拌合用水标准》规定,绝对不许使用不合格的水。

6)、混凝土要求:砼施工前应对水泥、砂、石、外加剂等材料进行试验,合格后方可进行施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