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物流管理本科毕业材料撰写要求

物流管理本科毕业材料撰写要求

物流管理专业(本科)综合实践环节实施细则本专业综合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社会实践和毕业论文两项内容。

具体内容和要求如下:一、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是指学生学习了一定的理论知识之后,到企业物流活动一线了解、见识物流管理活动,或亲身参与企事业单位物流活动的某一个具体的环节,或对物流管理的某一专项活动进行的具体环节(如生产制造、采购、出入库、分拣、配送等业务)亲身经历、体会、思考、认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要学会观察,学会归纳的提炼,增加对物流管理活动的感性认识。

通过社会实践,不仅要了解物流管理实践活动的一般流程和具体的操作过程,更要通过实践,了解物流实际存在的环境基础,物流管理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和差距,为毕业论文的写作打下一个基础。

(一)社会实践的方式社会实践是培养、训练学生观察社会、认识社会以及提高学员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

是物流管理专业(本科)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

建议以小组的形式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小组以2--3人为宜。

从当前的实际出发,本专业的社会实践将尝试以下三种方式,各办学单位可根据本单位教学的实际情况选择其中的一种形式:1.社会调查:由学生本人(或小组)到具体的企事业单位或物流公司开展调查,并最终形成调查报告(或调查结论)。

指导老师要为每个学生确定明确的调查任务。

2.社会实习:由学生到实习单位的某一个或两个岗位从事具体的物流管理活动,了解自己所从事的岗位的所有任务、操作规程和流程,与相关岗位的关系等,实习结束要完成一份实习报告。

3.专题调研:对于不便于开展社会调查和社会实习以及采取上述方式效果不好的教学点和学生,可以利用当地的网络资源或图书情报资源进行专题调研。

专题调研要针对某一问题或课题展开,通过专题调研了解当地或一个区域内的物流实际开展情况,特别是所调研的课题方面的实践过程以及实践中的经验总结。

此外还应调研该方面的研究状况。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完成社会实践,分校应加强物流实习基地的建设。

(二)社会实践的要求1.物流管理专业(本科)的学生,必须参加社会实践,该环节不得免修。

原则上在学生修满最低毕业学分的60%以上时,应安排学生进行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的时间不少于三周。

2.开展社会实践原则上由学生向所在分校提出申请,学校经审查同意后,负责安排指导教师,实践活动完成后,由学校组织评定成绩。

3.无论采取哪种形式,学生应按要求进行实践活动,原则上不应当中途更改实践任务。

学生要根据实践任务,作好社会实践过程记录。

社会实践的内容原则上应当与毕业论文的写作有较大的关系。

4.社会实践活动结束后,学生应写出实践报告。

调查报告的内容应包括:调查任务、调查对象一般情况、调查过程、调查内容、调查结果、调查体会。

调查报告要求语言简练、明确;叙述清楚、明白;资料、数据真实;结论要有理、有据。

调查报告应附调查过程原始记录(如问卷、访谈、调查时间、地点、对象、照片等)。

实习报告的内容应包括:实习任务、实习单位与岗位的基本情况、实习岗位的工作流程与规范,实习过程中所承担的任务、实习岗位与前后岗位之间的关系、实习体会等。

实习报告应附实习日志。

参加专题调研的学生的实践报告的内容应包括:调研任务、调研资料的主要来源、调研搜集到的文献列表,该专项活动国内(国际)开展情况及研究状况和本地区的开展情况及研究状况。

特别强调对近五年资料的搜集。

实践报告的字数要求不少于3000字。

5.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社会实践的,要明确小组成员的分工。

每位成员根据自己的分工任务提交一份实践报告。

(三)考核标准与成绩评定办法社会实践成绩分为合格和不合格。

社会实践成绩合格者可以取得该环节学分,社会实践成绩不合格者不能取得该环节学分。

对于社会调查,调查过程记录清楚完整,调查内容真实,基本完成调查任务要求者为合格;调查过程记录清楚完整,调查内容真实,没有完成调查任务要求者,如果能够对调查过程进行认真分析并写出体会者也为合格。

凡调查过程记录不完整、调查内容不真实者、完不成调查任务要求且没有对调查过程进行分析者为不合格。

对于社会实习,活动过程记录清楚完整,内容真实,完成项目指定要求者为合格;活动过程记录清楚完整,内容真实,没有完成项目指定要求者,如果能对活动过程的不合理部分进行认真分析并写出体会者也为合格。

凡工作过程记录不完整,内容不真实者为不合格。

对于专题调研,凡符合调研任务要求、调研过程记录准确真实、收集到的资料基本齐全、对调研收集到的资料分析归纳全面者为合格;调研过程不真实、收集到的资料数量较少不能反映专项物流活动全貌者以及调研分析报告不全面者为不合格。

对于合格者,主要根据实践活动的完成质量决定是否给予优秀和良好等级。

良好者应具备较强的科学性,优秀者应具有一定的创新成分。

实践报告成绩由指导老师结合实践过程中的表现,特别是小组汇报交流中的表现、实践过程的真实性及实践报告的质量进行初评。

分校负责审核。

初评不合格者,允许补写一次,补写不合格者需要重修该环节。

3.社会实践经审核合格后给予3学分。

没有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和社会实践成绩不合格者不计学分。

二、毕业论文(一)毕业论文的目的和任务毕业论文是在学员完成专业教学计划的学习后,全面检验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

其目的是通过这一实践教学过程,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培养独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其任务是:通过毕业论文教学过程(包括题目的选择、资料的查阅、外文资料的翻译、研究方案的制定、具体研究的过程、研究成果的总结、论文的撰写和答辩中的语言表述等)全面提高学生的专业理论水平和工程素质,培养学生的独立解决现场实际问题的工作能力,为进一步搞好本职工作和今后继续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毕业论文的时间安排学生在修完全部必修课程,已修课程达到最低毕业学分的80%以上时进行毕业论文的撰写。

修完全部课程,达到毕业总学分后完成写作和考核工作。

毕业论文的写作周期(自确定选题、安排指导教师始,到论文答辩止)不得少于6个月。

(三)毕业论文的选题1.选题应符合专业培养目标和教学要求,使学生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受到比较全面的训练。

2.紧密结合学生的本职工作,选择与生产、经营管理、科研任务相结合的题目,切实解决生产经营管理实际中存在的物流管理问题。

3.题目类型可根据专业特点及指导教师与学生的不同条件选择。

可以是科研课题、工作流程设计、理论分析、实验研究、设备调试、专题论述等形式。

4.题目的难度和工作量要适合学生的知识、能力、相应的实际条件和毕业设计所规定的时间。

既要具有一定的水平,又要使学生在规定的期限内经过努力能按时完成,并获得结果。

5.选题应考虑到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和训练,给学生以充分发挥和施展才华的空间。

原则上一个学生一个题目,大课题也可分成若干个子课题,由若干学生分担完成,但每个学生要对整个课题有全面的了解,且要明确每个学生应独立完成的任务,各有侧重,并有一定的工作量。

几个学生不得合搞完全相同且无法分工完成的题目。

6.学生选题按下列程序进行:分校公布选题目录,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当题目,或自荐论文题目,按要求填写在《毕业论文选题申报表》上。

《毕业论文选题申报表》汇总后,由分校根据学生志愿和教师意见,确定学生的毕业设计题目,报兵团电大审核并备案。

(四)毕业论文的规范要求1.毕业论文的组成毕业论文由封面、中文摘要、英文摘要、目录、正文、参考文献、附录等组成。

封面由电大分校统一印制,按要求填写。

论文题目一般不超过25个字,要简练准确,可分二行书写;摘要中文摘要字数应在400字左右,包括论文搞要、关键词(3至5个)。

英文摘要与中文摘要内容要相对应;目录按三级标题编写,要求层次清晰,且要与正文标题一致,主要包括摘要、正文主要层次标题、参考文献、附录等;正文论文正文包括绪论(或前言、概述等)、论文主体、结论。

正文文字应不低于6000字,不高于10000字。

参考文献必须是学生本人真正阅读过的,以近期发表的科技期刊文献为主,图书类文献不能过多,且要与论文工作直接相关。

参考文献的引文格式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

附录有关图纸、计算机源程序、调查问卷等。

2.毕业论文的书写(1)论文要用统一的毕业论文用纸(A4纸)打印。

正文用宋体小四号字,版面上空2.54cm,下空2.54cm,左右空3.17cm。

对字体和字号的要求如下:题目用一号(分两行书写时用小一号)黑体字;第一层次(章)题序和标题用小二号黑体字,题序和标题之间空两字,不加标点,下同;第二层次(节)题序和标题用小三号黑体字;第三层次(条)题序和标题用四号黑体字;第四层次(款)题序和标题用小四号黑体字;第五层次(项)以下标题和题序与第四层次同。

(2)论文中所涉及到的全部附图(表),不论计算机绘制还是手工绘制,都应规范化,符号及图(表)编号符合国颁标准,手工绘制要用绘图笔,图号标注无误。

(七)毕业论文的答辩1.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毕业论文后,首先由指导教师详细评阅,写出评阅意见,并给出初评成绩,初评成绩采用百分制。

2. 本科毕业生原则上均应参加毕业论文答辩。

申请学士学位的毕业生、毕业论文初评成绩良好(或初评百分制成绩在本专业良好档范围)的学生必须参加毕业论文答辩。

3.答辩小组由不少于3名具有讲师及以上职称的教师组成,答辩组长必须持有由中央电大和北京交通大学联合颁发的“物流管理专业毕业论文评审及答辩主持人”资格证书,并对所签字审定的论文质量负责。

4.每个学生的答辩时间为30分钟,其中答辩学生自述时间为15分钟,回答提问时间15分钟。

自述包括设计(论文)的主要特点、分析和计算的主要依据与结论、设计中的体会和改进意见。

自述中要出示有关报告、图表、数据或实物。

自述重在考核学生的组织与表述能力。

自述后,答辩小组成员应围绕毕业论文内容进行提问。

要求答辩学生回答。

重在考核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对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

5.答辩成绩评判标准学生毕业论文答辩评判标准分好、较好、较差三个等级,答辩组成员根据答辩者的答辩情况给出等级。

好:答辩过程思路敏捷,叙述清楚,论述全面、正确,重点突出,逻辑性强,基础知识、基础理论运用正确。

较好:答辩过程思路比较清楚,可以较清楚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基础知识、基础理论运用基本正确。

较差:答辩过程思路不清,观点不明,不能正确运用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回答问题。

你需要上交以下材料(所交材料要用统一格式、封面,统一使用A4纸打印、装订):一、调查(实习)报告一份、调查报告评审表一份1.调查(实习)内容自定,调查报告封面见附件2。

2.调查报告评审表(见附件1)一律用A4纸张打印,第一页(即封面)要求单面打印,其他各页双面打印。

第二页调查单位意见处需要加盖调查(实习)单位的公章及填写单位意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