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经典诵读课件
【译文】 玉不打磨雕刻,不会成为精美的器物;人若是不学习,
就不懂得礼仪,不能成才。 做儿女的,从小时候就要亲近老师和朋友,以便从他们
那里学习到许多为人处事的礼节和知识。
第9周
香九龄,能温席。 孝于亲,所当执。 融四岁,能让梨。 弟于长,宜先知。
【译文】 东汉人黄香,九岁时就知道孝敬父亲,替父亲暖被窝。
第2周
写字歌
写字姿势很关键,
身正肩平两足安。
眼睛离纸约一尺,
背不驼,腰不弯,
胸口离桌近一拳,
食指摁,中指托,
指尖笔尖一寸远,
写字养成好习惯,
身体健康字好看。
第2周
理书包 我是小学生, 自己理书包。 对照课程表, 课本准备好。 东西固定放, 用时容易找。 书桌理干净, 到点就睡觉。
第3周
下课了
下课了,要休息,
安静守纪律 ,
才是好学生 。
第1周
升旗歌
升国旗时要肃立,国歌响起敬个礼。 小眼睛,望国旗,身体站直不乱晃。
第2周
进教室
小朋友,要牢记,进教室,要注意 嘘、 嘘、 嘘, 静、 静、 静 小伙伴要学习, 教室里应安静!
第2周
好习惯
吃饭洗澡自己来, 学习更要靠自觉。 复习预习少不了, 多读书籍长见识。 睡前准备好用具, 早睡早起身体好, 迎接美好每一天。
第13周
荷花
一个小姑娘, 生在水中央, 身穿粉红衫, 坐在绿船上。
第13周
香皂
白嫩小宝宝, 洗澡吹泡泡, 洗洗身体小, 再洗不见了。
第13周
雨
一线二线三四线, 五六七八九十线。 千条线,万条线, 掉进河里看不见。
第14周
茄子
紫色花,紫色树, 紫花开了结紫瓜。 紫瓜柄上长小刺, 紫瓜里面装芝麻。
有的能在陆地上走,有的能在水里游。
第11周
稻粱菽,麦黍稷。
此六谷,人所食。
马牛羊,鸡犬豕。
此六畜,人所饲。
【译文】 人类生活中的主食有的来自植物,像稻子、小麦、豆类、
玉米和高梁,这些是我们日常生活的重要食品。 在动物中有马、牛、羊、鸡、狗和猪,这叫六畜。这些
动物和六谷一样本来都是野生的。后来被人们渐渐驯化后, 才成为人类日常生活的必需品。
这是每个孝顺父母的人都应该实行和效仿的。 汉代人孔融四岁时,就知道把大的梨让给哥哥吃,这种
尊敬和友爱兄长的道理,是每个人从小就应该知道的。
第10周
首孝悌,次见闻。
知某数,识某文。
一而十,十而百。
百而千,千而万。
【译文】 一个人首先要学的是孝敬父母和兄弟友爱的道理,接下来是学习看到和
听到的知识。并且要知道基本的算术和高深的数学,以及认识文字,阅读文 学。
上学歌
太阳公公起得早 , 花儿点头对我笑 。 背起我的小书包 , 高高兴兴上学校 。 校门前,先立正 , 声音响亮来问好 。 老师早,同学早 !
第1周
上课歌
上课铃声响 ,
身子坐得正 。
小脚要并拢 ,
小手要放好 。
眼睛仔细看 ,
耳朵专心听 。
说话先举手 ,
提问声音响 。
凝神看老师 ,
认真把话听 。
同心协力搞卫生 。
扫扫地,擦擦桌 ,
整洁教室靠大家 。
第3周
秋天的色彩
蓝蓝的天, 白白的云, 大雁成群往南行。 葡萄紫,柿子红, 一串一串像灯笼。 菊花黄,稻花香, 天高云淡天气爽。
第4周
秋姑娘
风儿吹,天气凉, 梧桐叶儿渐渐黄。 一片黄叶飘飘落, 叶上坐个秋姑娘。
第4周
秋风娃娃
秋风娃娃可真够淘气 悄悄地钻进小树林里 它跟那绿叶儿亲一亲嘴 那绿叶儿变了 变成一枚枚金币 它把那金币儿摇落一地 然后又轻轻地把它抛起 瞧,满天飞起了金色的蝴蝶 一只一只,多么美丽
第14周
蒜
弟兄七八个, 围着柱子坐, 只要一分开, 衣服就扯破。
第14周
雨伞
独木造高楼, 没瓦没砖头, 人在水下走, 水在人上流。
第14周
一个挨着一个跳。
挺起胸,向前瞧,
脚儿轻轻别摔跤。
第7周
吹泡泡
小泡泡,满天飞, 好像串串小葡萄。 数一数,瞧一瞧, 五颜六色真热闹。
第7周
踢毽子
蹦蹦跳跳,一只小鸟, 跳到我的脚尖上。 啪嗒啪嗒踢几脚, 踢呀踢呀冒了汗, 快快脱了小棉袄。
第8周
找朋友
大家都站起, 看我的朋友在哪里。 一二一,一二一, 我的朋友在这里。 嗨嗨嗨!就是你, 咱们一同做游戏。
我国采用十进位算术方法:一到十是基本的数字,然后十个十是一百, 十个一百是一千,十个一千是一万……一直变化下去。
第10周
三才者,天地人。
三光者,日月星。
三纲者,君臣义。
父子亲,夫妇顺。
【译文】 还应该知道一些日常生活常识,如什么叫“三才”?三
才指的是天、地、人三个方面。什么叫“三光呢?三光就是 太阳、月亮、星星。
第8周
昔孟母,择邻处, 子不学,断机杼。 窦燕山,有义方。 教五子,名俱扬。
【译文】 战国时,孟子的母亲曾三次搬家,是为了使孟子有个好
的学习环境。一次孟子逃学,孟母就割断织机的布来教子。 五代时,燕山人窦禹钧教育儿子很有方法,他教育的五
个儿子都很有成就,同时科举成名。
第9周
养不教,父之过。
教不严,师之惰。
不停止。
说到东、南、西、北,这叫作“四方”,是指各个方向的
位置。这四个方位,必须有个中央位置对应,才能把各个方位
定出来。
第11周
地所生,有草木。 此植物,遍水陆。 有虫鱼,有鸟兽。 此动物,能飞走。
【译文】 除了人类,在地球上还有花草树木,这些属于植物,在
陆地上和水里到处都有。 虫、鱼、鸟、兽属于动物,这些动物有的能在天空中飞,
都应遵守,不可怠慢疏忽。
第12周
青赤黄,及白黑。 此五色,目所识。 酸苦甘,及辛咸。 此五味,口所含。
【译文】 青色、黄色、赤色、黑色和白色,这是我国古代传统的
五种颜色,是人们的肉眼能够识别的。 在我们平时所吃的食物中,全能用嘴巴分辩出来的,有
酸、甜、苦、辣和咸,这五种味道。
第12周
为学者,必有初。 小学终,至四书。 论语者,二十篇。 群弟子,记善言。
什么是“三纲”呢?三纲是人与人之间关系应该遵守的 三个行为准则,就是君王与臣子的言行要合乎义理,父母子 女之间相亲相爱,夫妻之间和顺相处。
第10周
曰春夏,曰秋冬。 此四时,运不穷。 曰南北,曰西东。 此四方,应乎中。
【译文】
再让我们看一看四周环境,春、夏、秋、冬叫做四季。这
四时季节不断变化,春去夏来,秋去冬来,如此循环往复,永
第8周
三字经
第7周 第8周
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 教之道,贵以专。
【译文】 人生下来的时候都是好的,只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由于成长过程中,后天
的学习环境不一样,性情也就有了好与坏的差别。 如果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为了使人
不变坏,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要专心一致地去教育孩子。
第4周
大豆荚
大豆地里大豆荚, 就像小房子一排排, 秋风一吹房门儿开—— 噼里啪啦, 噼里啪啦, 一个个豆娃娃跳出来。
第5周
蒲公英
一棵蒲公英, 一群小伞兵。 风儿吹,飘呀飘, 一落落在青草坪。 阳光照,雨水淋, 长出一片蒲公英。
第5周
苹果捉迷藏
一只苹果 躲在果树上 它和绿叶做游戏 它和风儿捉迷藏 像个快活的 小小铃铛
【译文】 作为一个学者,求学的初期打好基础,把小学知识学透
了,才可以读“四书”。《论语》这本书共有二十篇。是孔 子的弟子们,以及弟子的弟子们,记载的有关孔子言论是一 部书。
第12周
第13周
影子
人人有个好朋友, 阳光下面跟着走。 身体乌黑真像你, 可惜从来不张口。
第13周
西瓜
身穿绿衣裳, 肚里水汪汪, 生的子儿多, 个个黑脸膛。
第11周
曰喜怒,曰哀惧。 爱恶欲,七情具。 曰仁义,礼智信。 此五常,不容紊。
【译文】
高兴叫作喜,生气叫作哀,害怕叫作惧,心里喜欢叫爱,
讨厌叫恶,内心很贪恋叫作欲,合起来叫七情。这是人生下
来就有的七种感情。
如果所有的人都能以仁、义、礼、智、信这五种不变的
法则做为处事做人的标准,社会就会永保祥和,所以每个人
子不学,非所宜。
幼不学,老何为。
【译文】 仅仅是供养儿女吃穿,而不好好教育,是父亲的过错。
只是教育,但不严格要求就是做老师的懒惰了。 小孩子不肯好好学习,是很不应该的。一个人倘若小时
候不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既不懂做人的道理,又无知识, 能有什么用呢?
第9周
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义。 为人子,方少时。 亲师友,习礼仪。
削铅笔,摆书本,
学习用品整理好。
捡纸屑,擦黑板,
摆桌椅,保整洁,
人人关心班集体。
多喝水,上厕所,
看看书,散散步,
有益游戏要多玩。
你帮我,我帮你,
互爱互助要发扬。
第3周
放学了
放学时,收书包 ,
书本用具别漏掉 。
捡废纸、摆桌椅 ,
时时刻刻讲卫生 。
快静齐,排好队 ,
平平安安回家去 。
做值日,要尽职 ,
第5周
菊花开
菊花,菊花,栽栽, 菊花,菊花,开开。 开几朵?开三朵。 爸一朵,妈一朵, 奶奶头上插一朵。
第6周
树叶蝴蝶
秋风秋风吹吹,树叶树叶飞飞。 就象一群蝴蝶,张开翅膀追追。
第7周
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
第7周
跳绳歌
花儿红,鸟儿叫,
柳树底下把绳跳。
单脚跳,双脚跳,
脚步越跳越灵巧。
你也跳,我也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