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如何进行文体创新
一、关于小小说写作,我们要注意:
在众多的文学体裁中,小小说无疑是最受欢迎的体裁之一。
中考作文文体不限,小试
牛刀的学生还真不少。
人物、情节和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
曲折的情节是小说吸引读者的
重要因素之一,而塑造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更是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
离开了这些,小说的魅力就会荡然无存。
那么如何修改这类作文的毛病呢?
一增加小说容量。
根据情节的发展的需要,可以思考一下,增添与主要人物相关的一
些内容,或插叙对往事的回忆,或增加侧面描写的内容,从另一个角度刻画人物形象。
二追求情节波澜。
“文似看山不喜平!”小说取胜更在于情节的摇曳多姿。
我们不妨
采用倒叙,增加文章的悬念;或插入相关的故事情节,制造情节波澜;或采用误会法,给
读者“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或延宕故事情节,推迟亮相“底牌”;或欲扬先抑,或
欲抑先扬……总之,想方设法增加小说情节的波澜。
三重视生动描写。
恰当的景物描写可以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引起读者情感共鸣;而场面描写是人物活动的场景,也可以折射出时代背景;而人物个性
化语言描写,人物动作的传神刻画,人物心理细腻刻画,特别是细节描写……这些都是塑
造人物形象必不可少的手段。
如此,人物形象就可以丰满起来。
二、关于散文写作,我们要注意:
一是选材要力求广泛。
世间万象、宇宙万物、各色人等、宏观微观无不涉及。
可以展
开丰富的联想,说古论今,比拟象征,由此及彼,挥洒自如。
而这些材料一旦出现在文章中,就立即刻上了作者的主观感悟,代表着作者的人生经验、观点感受。
二是情趣要得到彰显。
散文的本质特征是“情趣”。
衡量一篇散文成败优劣的标准是
是否能在读者心灵深处引发某种感动或触动,打动人心就是成功,而在这一过程中,情趣
起到了关键作用。
这里的“情趣”就是“真情实趣”。
具体地说,散文就是作者借助文章
中的某一形象传递给读者的一种富有积极意义的感悟或启发性的精神暗示,它在语言形式
上通常表现为抒情或说理,在内容上可以是作者对某种自然规律、人生现象的顿悟,或是
特定状态下对生命之光、生活之理的某种理解,甚至是二者的兼而有之。
三是形式要自由灵活。
从表现形式看,它不必像诗歌那样格律化,不必像戏剧那样模
式化,只要在一定的思想情感的统率下,把零碎的材料组织成文就行。
散文在选材上可以
涉及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在结构上也可以几放几收、舒卷自如。
对叙述、描写、说明、
议论、抒情等几种表达方式也一样,可以根据需要,灵活运用。
四是可设线索贯穿全文。
一般是设计一根贯穿全文的主线,即采用“彩线串珠”之法。
所谓“彩线”即文章线索,“珠”即丰富的材料。
所谓“彩线串珠”就是以一个具体的人、事、物或者感情为线索,把多个类似“珍珠”琐碎散乱的材料连缀起来,组成一个有机整
体,从而使文章内容多而不凌乱,形散神聚,宛如一串翡翠珍珠,璀璨夺目。
采用彩线串
珠最好能选用一个与文章主旨密切相关的句子,在文章头中尾三个部分有意重复,以此形
成全文结构的框架,既可以在段首或段尾运用相似的句子或短语,前后呼应,也可以让同
一中心句灵活的穿插在不同的段落;还可将某一线索句或中心句独立成段,均匀分布在文
章各处。
三、关于剧本写作,我们要注意:
写剧本体文章,得考虑三个方面的因素:
一是戏剧故事简单化。
受时间、场地的影响,戏剧人物、场景与情节必须高度集中。
人物不能太多,故事的头绪也不能太复杂,矛盾冲突必须在短时间内、在较为集中的场合
中反映出来。
就中考作文而言,写独幕剧较为适宜。
二是戏剧冲突尖锐化。
透过戏剧错综复杂的情节,我们可以看到曲折离奇的社会故事,感受到悲欢离合的人物感情。
可以说,戏剧中人物的性格,戏剧的主题都是通过矛盾冲突
来展示的。
比如看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你可以通过人物的悲欢离合,感受到封建统
治与封建礼教的可恨;看京剧《智取威虎山》,你可以在敌我的斗争中感受到英雄杨子荣
超人的胆识。
写剧本体文章,首先得学会设计“矛盾”,矛盾越激烈,故事才会越精彩。
三是戏剧语言个性化。
戏剧语言包括人物语言和舞台说明。
人物语言要有高度的个性
特征和充分的表现力,不仅能准确、生动地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意图,而且要符合人物
身份、性格、年龄所处的特定环境;恰当的舞台说明则能让情节更为生动。
四、关于寓言和童话写作,我们要注意:
寓言和童话,都是儿童文学中比较特殊的样式,它们语言生动,内容新颖,想象丰富,主题深刻。
要写好他们,同学们得学会走“三步”:
一是寻找写作的触发点。
写作之前,不妨重温一下熟悉的童话故事,让那些尘封已久
的童话形象再一次跃入自己的视野,让思维回到童话世界的氛围之中。
从人物美好的品质中,也许能找到深刻的主题;在波澜起伏的情节里,也许会找到构思的技巧;在活泼生动
的语言里,也许会掌握出彩的方法。
二是追求情节的科学性。
接着要学会思考,帮助自己理清思路:你打算从这个童话故
事中受到什么教益?准备选用哪些人物或动植物扮演故事中的角色?他们之间会发生哪些
故事?结果如何?要看童话的想象是否新奇而不荒诞,那些牵强附会的地方,要尽可能推
倒重写。
三是体现主题的深刻性。
无论选什么材料,写得有意义是基础。
我们要在故事中注入
自己的思想情感,把人物刻画得活灵活现,力争在生动的诉说中给人以思想的启迪与情感
的陶冶。
常见误区
翻看中考作文中的小小说,不乏俏皮之作,当然,也少不了情节放不开,小说容量单薄;或情节平铺直叙,一览无余,情节没有波澜,少了吸引力;而更多的小说缺少必要的
景物描写和人物刻画。
不少小小说,只见主观者的叙述,贴标签似的议论,很少让人物自
己登台表演,即小说缺少对人物外貌、语言、动作、心理和神情诸方面的细腻描写,少了
一些细节刻画,人物性格和人物形象也就无法清晰起来。
翻看中考作文,也不乏这样的失误“散文”:
一是文章没有明确的主旨。
文章表面上看起来内容丰富,语言华丽,但实际上缺少贯
穿全文的中心,形散而神也散;二是语言缺少文采。
应该说,在所有的文学体裁中,散文
对语言的要求更高,优秀的散文总是以语言优美取胜,可是不少中考作文却偏偏缺少文采,这类散文词汇量少,语言干瘪苍白,句子单一,让人味同嚼蜡。
近几年,戏剧这种文学样式也不时出现在考场作文之中,遗憾的是,不少考生对剧本
的文体特点、基本格式并不熟悉,导致失分惨重。
山西一考生写作的《心灵之桥》,美其
名曰“剧本”,可全文只有父亲与母亲、爷爷与奶奶的倾心交谈,没有矛盾冲突;湖南一
考生写作的话剧《师生之间》,文中没有人物对话,只是一味地讲故事。
这种盲目创新的
做法,令人担忧。
有同学不熟悉童话寓言的写作特点,盲目创新,以致出现了不少问题:有同学编故事
时完全是胡思乱想,缺少生活的真实感;有同学编故事时一味追求趣味,缺少深刻的内涵;有同学重视情节的构思,忽视了结构的安排与语言的打造。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