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初中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节农业公开课教案

最新初中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节农业公开课教案

第二节农业
第1课时农业及其重要性农业的地区分布
【学习目标】
1.了解我国农业发展状况。

2.认识我国农业分布特点,理解造成我国农业在地区分布上差异的原因。

【学习重点】
我国农业地区分布特点。

【学习难点】
造成我国农业地区分布差异的原因。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新课导入】数据调查导入,通过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展示我国众多人口所消耗的产品数据,(例:中国人一天消费多少粮食?一天要吃掉多少头猪?吃掉多少个鸡蛋?喝掉多少吨纯净水?等等),让学生切身感受到农业生产的重要性,从而引出课题。

自学互研生成能力
学习活动
(一)自主探究:
1.学生阅读课本P90-91页内容,独立完成P92页活动1、2,体会农业发展的重要性。

教师小结: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2.学生结合本市县的农业生产概况,了解我国目前农业发展状况。

教师小结:我国农业还比较薄弱,还未全面的形成农业的现代化。

(二)合作探究:
认识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

1.学生阅读课本P93页图4.10,完成以下任务:
(1)图中的红线有什么地理意义?
学生指出:400mm等降水量线。

(2)以这条线及秦岭——淮河线为界,我国农业分布整体上体现出什么特点?
教师点拨:表现为东西差异,南北差异。

2.结合课本文字内容,学生归纳整理,完成下列两个表格:
(1)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

区域产业主要分布地区原因
东部
种植业半湿润和湿润的平原
林业东北、西南的天然林区和东南部的人工林

渔业东南部沿海(长江中下游地区淡水渔业最发
达)
西部畜牧业
四大牧区(内蒙古牧
区、新疆牧区、青海
牧区、西藏牧区)
主要由降水的空间分
布规律决定
(2)阅读课本P94页图4.11,列举出我国东部南方和北方的农业差异。

分布地区耕地熟制主要作物原因北方
东北
华北旱地为主
一年一熟粮食作物:春小

经济作物:
玉米、大豆、甜

一年两熟、两年三熟粮食作物:冬小

经济作物:
玉米、花生、棉

降水较少、热量
较低
分界线800mm年等降水量线(秦岭—淮
河)
(三)合作探究:
学生分组合作,完成课本P95页活动。

教师提示:①关注我国最主要的产粮区、产棉区。

②关注地区规划的依据(自然环境因素)。

当堂演练达成目标
见学生用书课后反思查漏补缺
1.本节课的收获:
2.本节课还存在的疑惑:
第2课时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走科技强农之路
【学习目标】
1.认识农业发展必须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

2.树立科技兴农意识。

【学习重难点】
农业发展必须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新课导入】我国地形复杂多样,气候条件也复杂多样,各地自然环境存在很大差异,每个地区都有发展农业的优势和不足,这就要求我们在发展农业生产时要注意什么问题?下面我们就要好好认识这一方面的问题。

自学互研生成能力
学习活动
(一)自主探究:
1.学生独立完成课本P97页活动。

2.学生阅读P96页图4.13及本页文字内容,明白以下道理。

(1)发展农业生产,必须考虑当地自然条件,遵循因地制宜原则。

(2)发展农业生产,还要考虑当地的社会经济条件,这也是遵循“因地制宜”的一种表观。

(二)合作探究:
1.回顾第1课时所认识的我国目前农业发展的现状,学生合作分组讨论:我们这样一个人口众多,农业基础薄弱的大国应该如何发展现代农业?
2.每组分别推荐一名代表谈自己的看法和认识。

3.教师小结:我们必须走科技强农之路,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

(三)拓展探究:
1.学生上网搜查资料,了解“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事迹。

2.学生上网查询有关转基因食品的争论。

当堂演练达成目标
见学生用书课后反思查漏补缺
1.本节课的收获:
2.本节课还存在的疑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