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神经病学2015年考博真题试卷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神经病学2015年考博真题试卷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中南大学
医学考博真题试卷
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2015年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神经病学 注意:所有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题纸上或其他地方一律不给分。 一、名词解释 1.连枷臂综合征
第1页 共1页
运动神经元病患者中表现为严重的对称性以双上肢近端为主的肌无力和肌萎 缩,但其他区域无或仅轻度受累。由于三角肌、冈上肌、冈下肌、胸锁乳突肌和 小圆肌明显萎缩,病程进展后累及手部肌肉,导致双侧上肢呈现特征性姿势, 即肩部下沉,上臂、前臂和手旋前,故被命名为vulpianbernhart型肌萎缩侧索硬化和双臂萎缩性瘫痪,2002年以后方重新命名为连枷臂 综合征 2.reversible posterior leukoencephalopathy syndrome 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posterior reversible encephalopathy syndrome,PRES)或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reversible posterior leukoencephalopathy syndrome,RPLS)是一组近年来逐渐被认识的临床放射学综合征,表现为对称性大脑后部白质低密度,并且是可逆性的.因此Hinche y等[1]在1996年首先提出将此类病变称为"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此后 又有学者提出了"高灌注性脑病"(hyperperfusion encephalopathy)、"顶枕叶脑病"(occipital-parietal encephalopathy)、"可逆性后部脑水肿综合征"(reversible posterior cerebral edema syndrome)[2~4]等提法.近年来对此综合征研究有较大进展,多采用可逆性后部 脑病综合征一词 3.椎基底动脉扩张延长症 CT诊断标准:Smoker标准:以鞍背、鞍上池和三脑室为界在高度上分四级:基底 动脉分叉低于或平鞍背水平为0级,基底动脉分叉低于或平鞍上池为1级,基底 动脉分叉位于鞍上池与第三脑室之间为2级,达到或高于第三脑室为3级。 偏移度:鞍背或斜坡正中、旁正中、边缘和边缘以外或桥小脑为界分4级:正中 为0级,旁正中之间为1级,旁正中与边缘之间为2级,边缘以外或桥小脑脚为3 级。 若高度≥2级,或偏移度≥2级,且直径≥0.45,诊断为VBD。 MRI标准:偏移度:中线或可疑中线为1级,明显偏向一侧为2级,达到桥小脑脚 为3级。高度与Smoker一致。 MRA半定量标准:基底动脉长度>29.5mm,横向偏移度超过基底动脉起点到 分叉之间垂直连线10mm即为异常,椎动脉颅内长度>23.5mm,椎动脉任一支
第1页 共1页
第1页 共1页
偏离超过颅内入口到基底动脉起点之间连线10mm为异常。 二、鉴别诊断 1)基底动脉梭形动脉瘤:呈阶段性扩张,扭曲延长不明显。 2)桥脑小脑脚肿瘤、后颅窝小体积脊髓瘤、脑膜瘤、听神经瘤等,DSA可鉴别 之。 4.边缘叶脑炎 三、问答题 1.脑静脉血栓的病因和分类 2.长段脊髓病变的病因和影像学表现 3.帕金森早期、中期、晚期的用药原则 4.急性缺血性卒中,脑血管内治疗的原则和注意事项。 5.常见的神经系统自身免疫病的药物和注意事项。 6.额叶癫痫的表现和类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