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小学数学课堂上的课堂用语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端庄的外表,科学规范而又极具启发性的语言,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整个课堂清晰流畅,生动活泼。
如果你语言的不够规范那是最差的了,因为不规范的语言能导致学生产生知识性的错误,那是最大的失败。
更让我个觉得要规范教学中的课堂用语,真正认识到了规范的教学用语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下面我就数学课堂上规范的教学用语谈一点自己的认识:第一、规范的课堂教学用语要注意语言的准确性语言表达要准确清楚,这对任何学科的教学都是重要的,对数学教学尤为重要。
数学教学语言最易犯的毛病是概念不清、推理模糊。
数学语言必须准确——不能似是而非、含混不清、模棱两可。
例如,在学习“约数和倍数”概念时,对于这组概念正确的表述是:“如: 4×5=20,20是4和5的倍数,4和5 是20的因数;”而由于不注意数学语言的科学性与准确性,竟经常把概念说成:“4× 5=20,那么20 就叫倍数;4和5就叫因数。
”这是极端错误的,因数和倍数是成组出现的,具有密切联系的概念。
数学概念,语言科学严谨,逻辑性强,概念中的每一个字、词既不能删减,又不能随意增加,也不能任意调换,而由于我们不明确这一点,在教学中就会犯科学性错误。
又如“分数基本性质”是这样表述的:“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零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在叙述时,这个“零除外”不能丢,同时在“除”和“除以”上面也要分清楚。
教师往往在上课就忽视了这个问题实际上在这不经意间已经犯了科学性错误。
语言表达要准确清楚,这对任何学科的教学都是重要的,对数学教学尤为重要。
数学教学语言最易犯的毛病是概念不清、推理模糊。
如我听过这样的课:老师要求“写出所有商是2 的除法算式”,学生们根据已学的九九口诀表内容写出“ 2÷ l=2;4÷2=2;6÷3 =2;8÷4=2;10÷5=2;12÷6=2;4÷7=2;16÷8=2;18÷9=2” 这些算式后,认为“所有商是2 的除法算式”就这么些了。
老师在表扬学生写得不错的同时,把要求改为“写出商是2 的除法算式,以上算式,还推想出了”20÷10=2;22÷11=2;24÷12=2⋯⋯“等等算式,更可喜的是学生悟出了:除法算式有许多、许多。
老师向学生问道:”20÷10=2 我们没有学过,你们怎么想出来的呀?“学生们回答道:”因为‘ 10+10=20',所以‘ 10X2 =20',还因为‘ 10X2=20',所以‘ 20÷10=2'⋯⋯“多么聪明的孩子,除法算式是写不完的,以后你们学的知识多了,会更明白的。
”话音刚落,学生们兴奋他说道:“商是2 的算式写不完,真是太有趣了又如质数、合数、互质数等这些概念是小学五年级最难了解的一个方面,如不去帮学生理清楚,学生就会模糊不清,甚至还会和偶数、奇数等混淆起来。
而到了六年级,随着知识的增多,学生就会越来越搞不清,这就要求教师用清晰准确的语言向学生讲授,进行区别。
又比如:“2个3是多少?”与“ 2个3相乘是多少?”是不相同的两道题目;“增加到原来的3倍”与“增加了原来的3 倍”意思上是完全不一样的。
又如:“数位”与“位数” 、“计数单位”、“数字”、“数”的区别,它们之间不能随便替代。
第二、规范的课堂教学用语要注意语言的逻辑性。
语言的逻辑力量,既是教师讲课取得成功的潜在魅力,也是教学取得预期效果的关键。
违背逻辑的语言,会给学生思维带来困惑。
因此数学语言必须符合逻辑。
也就是数学语言要符合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和充足理由律。
例如,我们上课的时候有时为了让学生更容易接受或者是迎合学生经常把“整除”与“除尽”混为一谈,这实际上违背了同一律。
是不符合语言的逻辑性的。
在讲“ 9 +几”时,通过操作掌握“凑十法”,由“ 9+几”类推出“ 8+几、7+几”等进位加法的思考过数学语言的逻辑力量还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获取知识、开阔视野的重要动力。
比如“圆面积公式的推导” ,书中只是把圆转化成长方形,我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第一次操作的基础上,引导他们把圆转化为我们以前学习过的不是长方形的平面图形,有许多学生成功地把圆转化为近似的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更可喜的是,在学习求圆环面积的时候,有几个爱动脑的学生把圆环转化为近似的梯形来求面积。
第三、规范的课堂教学用语要注意语言的启发性。
数学语言要有启发性,就是说数学教师要通过语言启发学生思考问题。
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一个坏的教师是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是教人发现真理。
”这是数学语言启发性的真谛。
一个优秀教师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语言极具启发性,通过启发性的语言使学生总是能够积极的思考问题,甚至能够创造性的思考,极大的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可以说,对一位教师来讲,课堂中的规范的教学语言是做一名教师最基本的要求。
只有把握住这些“无关紧要”的细节,才是课堂上真正的文明传递者、学生好榜样!如何在语言贫乏、知识狭窄的小学生中,特别是低年级学生中运用生动的语言,传授知识和启迪他们的智慧呢?我认为必须还要做到:第四、规范的课堂教学用语要注意语言的形象性。
情境加故事性的说明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例如:一年级中学习数数,如果教师一上课就说:今天我们来学习数数。
学生肯定是被动的、机械的。
但如果出现一幅图画,教师在一旁讲故事:有一天森林里的许多小动物正在开会,商量着怎么开运动会⋯⋯请小朋友数一数有几只猴子?几只小山羊?看谁数得清。
并告诉学生以前学的数不够用了,今天老师来教你们新的数。
这样学生对新的知识就感兴趣了。
模拟数学题目,能让学生从抽象到具体。
如:小方有书10 本,小明有书8 本,小方要给小明几本书,两人的书就一样多?这道题对于一年级的小朋友来讲有点难度,许多小朋友脱口而出:小方给小明两本。
我也不说对和错,而是让小方给了小明两本书,再数一数,问题就出现了。
这时粗心的小朋友立刻明白了。
联系生活实际。
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
为此,带学生到郊外去感受1 公顷的大小,去室外测量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去加工厂观察出米率、出油率等等。
而且近年来,数学实践活动已经成为数学课程的一个崭新领域。
教师在上课过程中要时时刻刻注意联系实际生活,而不能让学生有“空中楼阁”的感觉。
教学中让学生充分调动注意力,并留下深刻的课堂印象,语言要有形象性。
联系学生比较熟悉或可模拟的生活,进行数学教学,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第五、规范的课堂教学用语要注意语言的趣味性。
热烈、和谐、轻松的课堂氛围,舒畅的学习环境,有助于学生在充满情趣气氛中完成学习任务。
教师的一句妙语、客串一段幽默小品、自编一个顺口溜,会让学生在一笑中放松紧绷的思维,在品味中调动积极思考的弦索。
有一次听课,一位教师在教过平面图形后说:同学们,世界上的图形千千万万,端端正正数正方形,四平八稳显端庄;上窄下宽是梯形,脚儿蹬开,有如钢梁铁架;扭腰变态是平行四边形、不是东倒就是西歪;身材苗条是长方形,横也顺眼竖也好看。
说到这儿教师停了下来,学生嘀咕了:怎么不说圆形?这时教师说了:你们看圆形怎么样?古代数学家说过,犹新。
适当引用名人名言,也会活跃语言气氛。
如讲到“分数的分子不变,分母越大,数值越小”这个分数性质时,引用大文豪列· 托尔斯泰的话:“一个人好比分数。
他的实际价值好比分子,他对自己的估价好比圆中世界上最美的图形,我们看它美在何处?教师轻而易举地把数学引入了正题,使我至今记忆分母,分母越大分数值越小。
这生动而富有哲理的句子,会使学生受到意外的教育,意义十分深远。
”奇思奇想奇语,有时能打开学生意想不到的思路,帮助学生思考,趣味语言更起作用。
在讲鸡兔同笼的应用题时,例题给出:鸡兔同笼,头30 足100,鸡兔各有几只?当学生想不通时,教师让学生扮演鸡和兔子,并说:“兔子立正,举起两足!请你们数一数,下面还有多少只足?”(60)“那么少的40 只哪里去了?”学生在愉快的欢笑声中得出了解法。
六、规范的课堂教学用语要注意语言的通俗性数学教学虽然偏重于理性知识的传授,但如果在适当的时机,恰到好处地插入一句妙语、一段幽默小品什么的,也会给学生留下一个思考的空间,放松一下紧绷的理性思维,调动起积极思考的弦索,从而创造出一个热烈、和谐、轻松的课堂氛围,帮助学生思考,趣昧语言起到很大的作用。
数学的理论较强,这就要求我们教师深入浅出,化繁为简,通俗易懂地进行讲解。
古人很注意数学语言的通俗化。
如著名的“丢番图的墓志铭” 可以说得上是通俗易懂的数学题的典范。
我们中国也有一些民谣:一队强盗一队狗,二队并作一队走,数头一共三百六,数腿一共八百九,问有多少强盗多少狗?又如:几个老头走赶集,半路买了一堆梨,一人一个多一个,一人两个少两个,究竟有几个老头几个梨?读起来朗朗爽口,通俗易懂。
笑一笑之余,立刻产生出想要解决这个题目的欲望,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
数学课堂语言除了要做到以上六点之外,还要表达得当、语言流畅、情感充沛、体态大方、吐字清楚、妙语如珠,给学生以美的亨受,并从而对数学内容产生兴趣,引起师生情感共鸣。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掌握、应用、创造较高水平的教学语言,应是每个教师的刻意追求,有待于我们这一代青年教师去长期不懈地努力。
反馈讲评用语: ▲可以全班交流吗?可以个人上台,也可以小组成员一起上台汇报.▲你们是怎么算的?怎么用学具加以证明的,可以上来合作汇报. ▲你们有意见吗?▲**同学,听得可真认真啊!▲谁还有补充?▲你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一定有了自己喜欢的方法.就用你喜欢的方法,来尝试计算**, 感觉一下.看谁算得又对又快!▲是这样吗?这么多方法你觉得哪一种方法比较好呢?自己选择一种方法试一试!▲说得对!我们解答应用题,不但要会,而且要懂得解答结果的意义.▲(当反馈出现争议时)祝贺你们,你仃精彩的发言,给大家留下了涤刻的印象.谢谢你们,正是因为你们问题的出现,才给咱们全班带来了一次有意义的讨论.▲(指导看书)小朋友们说得都很对!看看书上是怎么说的,把书翻到p*,学习例*,像以前那样可以自己学,和小朋友一起学,在书上划划圈圈.有问题,来和老师一起学.▲我们今天的讨论很热烈,参与的人数也多,说得很有质量,我为你们感到骄傲。
▲你答的真不错,的确是动过一番脑筋了。
▲从这道题目中你了解了哪些了有关的信息?▲**同学真能干,想出了和别人不一样的方法。
▲不知我说明白了没有?▲感谢你的勇气!▲你回答得多好啊,看,连“小鸟”也来祝贺你了,那老师就把它送给你吧!”▲**同学,老师看你的书写就象是一种享受哦,希望继续能带给老师这种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