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完整版)华水工程水文学模拟试题
(完整版)华水工程水文学模拟试题
4.某流域有实测洪水资料24年(1978~2001),通过历史洪水调查、考证,1847年发生的洪水为近200年次大洪水,1963年发生的洪水为近200年最大洪水,1987年发生的洪水为近200年第三大洪水,1998年发生的洪水在实测洪水中排位第2。请分析确定上述4次洪水的经验频率。
四、回答问题(20分,每小题10分)
一、填空(20分,每小题4分)
1.水文学常用统计参数有、、。
2.随着试验次数增多,频率有概率的规律。
3.连续型随机变量取某一具体值的概率。
4.若T为重现期,P为频率,则
暴雨、洪水问题,T=(年)
干旱、枯水问题,T=(年)
5.若F(x)、f(x)分别为某水文变量的分布函数、密度函数,则:
二、名词解释(20分,每小题5分)
2.解:由闭合流域的水量平衡方程:
得 (1分)
∵
∴ (4分)
3.答:在同一水文分区内,大流域调蓄能力强,CV值小,而CS/CV的值相同,所以CS值较小。(5分)
4.答:天然湖泊对河流的径流有调节作用,可以把汛期流量调节到枯水期,使年内分配比较均匀(3分),也可以把洪峰流量削减,使洪水灾害威胁减小。(2分)
三、分析判断(20分,每小题5分)
1.甲系列均值为3200 ,均方差为200 ,乙系列均值为650mm,均方差为50mm,哪个系列离散程度大?
2.同一条河流的上、下游断面(距离较近),哪个断面年径流量系列的均值大?哪个断面年径流量系列的CV值大?哪个断面年径流量系列的CS值大?
3.若Y倚X的相关方程已建立,其中Y的均方差为5 ,相关系数为0.8,试对该相关方程的误差进行分析评价。
44.4
28.5
42.2
57.0
66.2
106
2.已知设计流域百年一遇3天洪量为0.85亿m3,选择的典型洪水过程线如下表,求百年一遇设计洪水过程线。
时段
Δt=6h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Q(t)
m3/s
100
120
150
210
350
320
300
250
200
180
150
120
100
1.确定性规律和随机性规律(2分),成因分析法、数理统计法、地理综合法(2分)。
3.误差的均方差(4分)
4.一个年度内通过河流某断面的沙重称作该断面以上流域的年输沙量(4分)。
5.可能最大降雨的英文缩写(2分),意思是在现代气候条件下,流域在一定时段内可能发生的最大降雨(2分)。
三、分析判断(20分,每小题5分)
1.答:建库以后,增加了蒸发量,所以下游年径流量减少(2分)。因为水库可以蓄洪、滞洪,所以下游洪峰流量减小(3分)。
100
50
0
65
90
30
10
试卷一答案
一、填空(20分,每小题4分)
1.水的物理性质即在自然环境中能够完成三态转换(2分),太阳辐射和地心引力(2分)。
2. (4分)
3.水面蒸发(1分)、土壤蒸发(1分)、植物散发(2分)
4.算术平均法(1分)、泰森多边形法(1分)、等雨量线图法(2分)
5.对流雨(1分)、地形雨(1分)、锋面雨(1分)、气旋雨(1分)
∵
∴ 两地降水现象不相互独立(2分)
2.下游年径流总量减少,(2分)年内分配较均匀(3分)。
3.适线情况不能认可,(2分)应该增大CV重新适线(3分)。
四、回答问题(20分,每小题10分)
1.答:①点绘经验频率点据(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按自然数顺序编号,按 计算经验频率,以变量为纵标,相应的频率为横标,在机率格纸上点绘)(2分);
②用无偏估值公式计算均值、CV( , )(2分);
③假定一个CS(年径流问题 ,暴雨洪水问题 )(2分);
④假定线型为P-Ⅲ型(2分);
同倍比放大法优点是简单且保持典型洪水过程线形状,缺点是峰、量不能同时满足设计频率。同频率放大法优点是峰、量同时满足设计频率,对工程偏于安全,缺点是工作量大,修匀带有主观任意性,不保持典型洪水过程线的形状(5分)。
五、计算(20分)
解:产流计算:(5分)
65
90
30
10
h(t)
mm
0
65
18
0
汇流计算:(10分)
2.已知某次暴雨等雨量线图如下,请计算流域雨雨量。
(F=654km2,f1=180 km2,f2=254 km2,f3=220 km2)
一、填空(20分,每小题4分)
1.均值、CV、CS(4分)
2.趋近(4分)
3.趋近于零(4分)
4. (2分) (2分)
5. (2分) (2分)
二、名词解释(20分,每小题5分)
时段
q(t)
m3/s
Q1
m3/s
Q2
m3/s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Q基
m3/s
Q(t)
m3/s
0
0
0
5
5
1
100
650
0
5
655
2
150
975
180
5
1160
3
350
2275
270
5
2550
4
300
1950
630
5
2585
5
250
1625
540
5
2170
6
180
1170
450
5
1625
7
100
650
324
5
979
8
50
325
⑤根据3个统计参数,查Φ值表或K值表,绘制一条P-Ⅲ型频率曲线,分析曲线与经验点据的拟合情况,若满意,则该曲线对应的3个参数即为总体参数的估计值,若不满意,则修改参数,再画一条P-Ⅲ型曲线拟合,直到满意为止(2分)。
2.答:①变量间应有密切的物理成因联系,不能盲目建立相关分析(2分);
②平行观测资料要长,至少应有十个以上点据(2分);
1967~68
152
229
323
234
101
84.0
35.8
29.4
25.1
25.1
50.0
89.5
115
设计年
145.4
219.0
309.0
223.8
96.6
80.3
34.2
28.1
24.0
24.0
47.8
85.6
110
2.解:由已知典型洪水过程线计算出3天最大洪量
用0.85亿m3/0.5292亿m3遍乘典型洪水过程线纵标值即得设计洪水过程线,见下表:(6分)
1.当缺乏实测径流资料时,如何分析计算设计年径流?
2.典型洪水过程线放大常用哪些方法?各有什么优缺点?
五、计算(20分)
已知设计暴雨过程和流域的时段单位线如下表,并确定I0=80mm, ,基流为5 。请推求设计洪水过程线并计算该流域面积。
时段
0
1
2
3
4
5
6
7
8
9
0
100
150
350
300
250
180
时段
Δt=6h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Q(t)
m3/s
100
120
150
210
350
320
300
250
200
180
150
120
100
Q(t)设计
m3/s
160.6
192.7
240.9
337.3
562.2
514.0
481.9
401.5
321.2
289.1
240.9
192.7
160.6
模拟试题(三)
③相关系数要通过统计检验,水文学要求相关系数绝对值要大于0.8,置信度为0.01,否则不能应用(3分);
④对相关方程的误差要进行评价、分析(3分)。
五、计算(20分,每小题10分)
1.解:按照水量接近、分配不利的原则,选择1967~68年度为设计枯水年代表年(4分),把该年度各月流量遍乘 ,求得年内分配,见下表(6分):
1.时段单位线——
2.径流模数——
3.均方误——
4.年输沙量——
5.PMP——
三、分析判断(20分,每小题5分)
1.河流上修建水库以后,下游的年径流量增加还是减少?大洪水的洪峰流量增大还是减小?
2.某闭合流域多年平均年降水量为650mm,多年平均年蒸发量为500mm,多年平均年径流量为6.8m3/s,该流域面积是多少?
二、名词解释(20分,每小题4分)
1.地面与地下分水线重合(2分)而且河道下切比较深,能够汇集本流域全部地下水的流域(2分)。
2.河段两端河底高程差称为落差(1分),单位河长的落差称为河道纵比降(3分)。
3.把年径流总量平铺到流域面上得到的水深(4分)。
4.土壤饱和以后在重力作用下产生的下渗率(3分),用fc表示,单位是mm/h(1分)。
1.径流系数——
2.年径流量——
3.随机变量——
4.悬移质——
三、分析判断(20分,每小题5分)
1.根据多年资料统计,甲地平均每天有72天降水天气,乙地平均每年有60天降水天气,两地每年有36天同时出降水天气,试问两地降水现象是否相互独立?
2.河流修建水库后,下游年径流总量及年内分配有何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