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编制依据1.新建铁路沪汉蓉通道合肥至武汉大别山隧道工程施工总承包招标文件(编号JS2005-19)。
2.新建铁路沪汉蓉通道合肥至武汉大别山隧道工程施工总承包招标文件附件(WHSD-2标)。
3.新建铁路沪汉蓉通道合肥至武汉段新建工程施工图(先期开工段)。
二、编制原则1.遵循招标文件条款,响应招标文件要求。
2.坚持“科学组织、合理投入、优质安全、快速高效、不留后患”的施工指导思想。
3.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根据我公司的能力,确保施工组织的可行性,先进性和合理性。
4.实行“项目法施工”的管理原则。
做到依靠科技,精心组织,合理安排,突出重点。
5.注重信息化施工的原则,重视隧道工程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调查及超前地质预报工作,把超前地质预报纳入施工工序进行管理,建立以地质工作内容为先导、以量测为依据的信息化施工管理体系。
三、施工范围1.施工里程:DK225+682-DK225+666,共22米。
2.主要作业内容:洞口工程及洞身开挖、支护(喷射混凝土、钢筋网、锚杆、钢架、管棚、超前小导管)四、总体施工安排及进度安排大别山隧道出口DK225+682~DK225+652段为Ⅴ级围岩,采用双侧壁导坑法施工,计划开工日期为2005年8月5日,完工日期为2005年9月22日,总工期47天。
详细施工进度安排见下表:五、施工顺序及施工方法1.施工顺序总体施工顺序:测量放线→洞口边、仰坡开挖及初支→洞口大管棚施作→洞身开挖及初支。
2.施工方法(1)洞顶截水天沟施工根据设计及结合地形情况,在洞口上边、仰坡外侧设置与地形相应的截排水沟,引入涵洞排走。
洞顶截水开沟先按设计进行开挖,砂浆或喷砼临时封闭,待进洞一段距离或洞口变形稳定后,再按设计进行浆砌施工。
(2)洞口边、仰坡施工开挖:开挖前先按设计对进洞的各个桩点进行复核,对边仰坡进行放样,土石方开挖自上而下顺序分层开挖。
土方采用人工配合挖掘机开挖;石方开挖采用风钻钻孔,弱爆破。
仰坡坡底做临时排水沟,防止洞口积水。
边仰坡随开挖随支护,开挖完成后及时进行喷锚作业,封闭岩面。
出碴:采用挖掘机装碴,15T自卸汽车运至弃碴场。
初期支护:钢筋网:φ6钢筋,网格间距20cmX20cm、锚杆:φ25中空注浆锚杆、喷射混凝土:C20砼。
(3)洞口大管棚大别山隧道出口洞口采用大管棚施工,大管棚管径φ108mm,壁厚分别是9mm,管棚长度22m。
施工时方向较线路方向外插1~2°。
φ108mm 大管棚施工流程见下图。
施作套拱:洞口明暗洞交界处施作导向墙:在洞外明暗洞交界处架立三榀型钢拱架,间距50cm,用钢筋焊接成一个整体。
在钢支撑上安装长100cm的导向钢管,与管棚位置方向一致,然后浇注砼包裹钢支撑和导向管,形成导向墙。
导向墙完成后,喷射C20砼15cm厚封闭周围仰坡面,作为注浆时的止浆墙。
搭设钻孔平台架、安装钻机:用方木搭设钻孔平台架,平台上满铺木板,搭设牢固,以防钻孔时钻机晃动。
或采取开挖至管棚施作空间位置时,预留钻机作业平台;根据现场施工实际情况选定。
钻孔:采用水平地质钻机,从导向管内钻孔。
安装管棚钢管:管棚钢管由机械顶进,钢管节段间用丝扣连接,顶进时,节长采用4m 管节。
管棚顶到位后,钢管与导向管间隙用速凝水泥或其它材料堵塞严密,以防浆液冒出。
堵塞时设置进浆孔和排气孔。
相邻管棚接头必须错开,可增加2m长管节来错开管棚接头。
确保同一环管棚中接头位置相应错开不小于1m。
注浆:浆液采用单液注浆机灌注,水泥浆水灰比1:1,注浆压力为2~3Mpa。
当排气孔流出浆液后,关闭排气孔,继续注浆,达到设计注浆量或注浆压力时,稳定10分钟以上停止注浆。
进浆量一般20~30L/min。
施工过程中,为了防止注浆过程中发生串浆,每钻完一个孔,随即就安设该孔的钢管并注浆,然后再进行下一孔的施工。
(4)洞身开挖施工由于DK225+682~DK225+660段为Ⅴ级围岩,根据设计及我单位的相关施工经验,采用双侧壁导坑法施工,其施工方法如下:开挖:采用人工风镐配合挖掘机开挖,上下台阶错开长度为3~5m,左右导坑错开9~15m,循环进尺控制在0.8~1.0m之间。
出碴:采用挖掘机和装载机装碴,自卸汽车运输出碴。
支护:利用多功能作业台架钻孔、湿喷机、钢架架设等初期支护作业。
初期支护施工及时进行,并尽快进行仰拱、填充和边墙基础砼施工,使其与拱墙初期支护封闭成环。
施工方法见图《双侧壁导坑法施工方法示意图》。
施工顺序:第一步:施工①部隧道侧壁及导坑侧壁水平锚杆超前支护→弱爆破开挖①部→初喷→出碴→架设①部永久拱架、临时钢架及横撑→打锁脚锚杆、径向锚杆并注浆→复喷砼至设计厚度。
第二步:弱爆破开挖②部→导坑周边初喷砼→出碴→接长②部永久拱架、临时钢架及横撑→打锁脚锚杆、径向锚杆并注浆→复喷砼至设计厚度。
第三步:开挖③部,并施作导坑周边初期支护及临时支护,步骤及工序同第一步。
第四步:开挖④部,并施作导坑周边初期支护及临时支护,步骤及工序同第二步。
第五步:滞后②部一段距离,弱爆破开挖⑤部→出碴→接长⑤部临时钢架→复喷砼至设计厚度。
第六步:滞后④部一段距离,弱爆破开挖⑥部→出碴→接长⑥部临时钢架→复喷砼至设计厚度。
第七步:施工⑦部隧道拱部超前支护→弱爆破开挖⑦部→初喷→出碴→架设⑦部永久拱架、临时钢架及横撑→打径向锚杆并注浆→复喷砼至设计厚度。
第八步:开挖⑧部→喷砼封闭掌子面。
第九步:开挖⑨部→喷砼封闭掌子面。
第十步:开挖⑩部→出碴→导坑底部初喷砼→安设拱架封闭成环→复喷砼至设计厚度(5)钢筋网施工:大别山隧道出口DK225+682~DK225+660段Ⅴ级围岩及洞口边、仰坡钢筋网规格:¢6钢筋,网格间距20cmX20cm,网格尺寸偏差为±10mm。
网片加工尺寸:边、仰坡采用2mX2m,洞内采用0.7mX2m。
网片大小偏差为±10mm。
施工方法:钢筋网片预先应按设计格栅拱架间距在洞外加工好备用,锚杆施作好后进行钢筋网的铺装,钢筋网应随高就低紧贴初喷面,用冲击孔打浅孔埋膨胀螺栓,钢筋网固定于螺栓上,并与锚杆尾部焊接。
施工技术措施:使用的钢筋须经试验合格,使用前要除锈,在洞外分片制作,安装时搭接长度不小于10cm;人工铺设,必要时利用风钻气腿顶撑,以便贴近岩面,与锚杆和钢架绑扎连接(或点焊焊接)牢固;钢筋网和钢架绑扎时,应绑在靠近岩面一侧;喷混凝土时,减小喷头至受喷面距离和风压,以减少钢筋网振动,降低回弹。
钢筋网喷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小于2cm。
(6)¢25中空注浆锚杆大别山隧道出口边、仰坡锚杆采用中空注浆锚杆,锚杆长度为3m,间距为1.5mX1.5m。
首先按设计要求,在开挖面上准确画出需施设的锚杆孔位。
钻孔完成检查导管孔达到标准后,安装锚杆并按设计比例配浆,采用高压注浆机注浆,注浆压力符合设计要求;一般按单管达到设计注浆量作为结束标准。
当注浆压力达到设计终压不少于20分钟,进浆量仍达不到注浆终量时,亦可结束注浆,并保证锚杆孔浆液注满。
最后在综合检查判定注浆质量合格后,用专用螺帽将锚杆头封堵,以防浆液倒流管外。
施工技术措施:锚杆插入前必须先用高压风清孔,锚杆必须装好锚头,边旋转边将锚杆送入眼孔,然后安装止浆塞、垫板、螺母;注浆压力控制在0.5~1.0Mpa,终压控制在2~2.5Mpa,排除孔内气体,确保孔内浆液饱满;锚杆规格、长度、直径符合设计要求,锚杆杆体除锈除油;锚杆布置形式符合设计要求,按要求定出锚杆位置,锚杆间距允许误差±150mm,孔深允许偏差为±50mm。
锚杆与岩面基本垂直;锚杆垫板与孔口混凝土密贴。
随时检查锚杆头的变形情况,紧固垫板螺帽。
(7)¢42小导管施工施工方法:采用人工手持风钻钻孔,成孔后进行检查和清除岩屑,人工配合专用机械将小导管装入孔内。
导管末端部焊设挡圈并用胶泥麻筋缠箍成楔形,以便导管装进孔后其外壁与孔岩壁间隙堵塞严密。
导管尾部外露足够长度,并与钢拱架焊接在一起,小导管施工搭接长度应不小于1.5米。
小导管安装时,保护管口不受损变形,以便与注浆管路连接。
孔口装好垫板及排气管(ф8塑料管)后,用快凝砂浆封闭孔口,封口长度20~30cm。
用注浆机将浆液通过锚杆体管道注入岩体,当排气管溢浆液时,折起排气管并绑扎,继续注浆直至达到设计要求。
根据围岩地质条件及稳定性,注浆压力控制在0.6~1.6Mpa。
施工技术措施:利用钻床在钢管前端按25cm间距钻对穿孔,对穿孔呈梅花形布置,孔径为ф8,锚杆前端加工成尖形,以利于在松散围岩中安装;锚杆孔径应大于设计的锚杆直径15mm,孔深一般比锚杆稍长一些(10cm 以上),孔方向应垂直岩面;注浆作业时做好记录,记录每根小导管的位置、注浆时间、吸浆量,压力状况,跑浆情况并以此确定终止时间和判定支护效果;正式注浆前,先注入清水,检查排气管道是否畅通。
(8)喷射混凝土施工方法:A.喷射砼采用湿喷机,砼由洞外拌和站集中拌料,根据需要,加入耐腐蚀剂及微纤维,砼运输车运到工作面。
B.喷射砼前,用水、高压风将岩面粉尘和杂物进行清洗,喷射作业分段、分片、由下而上顺序进行,严格按照喷射混凝土的施工规范进行混凝土的喷射。
初喷砼厚度3~5cm。
格栅钢架等安装完后进行复喷砼作业,喷至设计厚度。
施工技术措施:A.原材料计量要准确,杂质含量不超标,砂、石料、水泥、水的计量误差≯2%,速凝剂、耐腐蚀剂、钢纤维等外加剂的计量≯0.5%。
B.Ⅳ、Ⅴ级围岩初期支护之拱墙喷砼中掺加聚丙烯微纤维,每方喷砼掺入量为1.2kg。
C.设置控制喷砼厚度的标志。
喷射前处理危石,检查开挖断面净空尺寸。
D.采用强制式搅拌机拌制砼,骨料、水泥加入搅拌机,加水搅拌5分钟,经试验坍落度满足要求后方可。
E.用高压水冲洗受喷面,当受喷面遇水易泥化时,用高压风吹净岩面。
F.喷射作业分段、分片、分层,由下而上顺序进行。
G.喷嘴与岩面垂直,距受喷面0.8~1.2m。
H. 掌握好风压与水压,减少回弹和粉尘,喷射压力0.1~0.15MPa,水压力0.15~0.2MPa。
I.施工中经常检查出料弯头、输料管和管路接头,处理故障时断电、停风,发现堵管时立即关机停风。
(9)钢架施工施工方法:根据开挖方法和步骤分部分片安装,为了使左右侧支护上部拱架便于与下部连接,安装拱部钢架时在拱脚处垫上垫板和砂垫层并用锁脚锚杆锁固。
安装好的拱架用纵向连接筋连成一体,按设计施作注浆锚杆,将锚杆的尾部焊于拱架上。
施工技术措施:型钢钢架(或格栅钢架)加工在平整的场地上进行,以控制平面翘曲度在允许的范围内。
检查焊点是否符合规范要求,是否漏焊,符合要求的要编号,避免混用;型钢钢架(格栅钢架)的下端设在稳固的地层上,拱脚开挖高度低于上部开挖底线15~20cm,下垫砂层和钢板,便于安装和下部连接;安装好的拱架在拱脚处打好锁脚锚杆,每侧拱脚至少4根;横向和高程误差为±5cm,垂直度±2°,左右纵向误差±5cm;钢架与初喷砼之间尽量贴紧,如因开挖造成凹凸不平,并有较大间隙时,设置砼垫板或钢板,严禁用片石和木材填塞,保护层厚度不小于2cm;钢架要全部被喷射混凝土覆盖,保护层厚度不小于4cm;两排钢架间用φ22钢筋拉杆纵向连接牢固,环向间距1m,以便形成整体受力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