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内部控制练习题(参考资料: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与18个应用指引)第一章组织架构一、单项选择题1、(A)对股东大会负责,依法行使企业的经营决策权A董事会 B监事会 C经理层 D董事长2、经理层对( A )负责,主持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工作。
经理和其他高级管理人员的职责分工应当明确。
A董事会 B监事会 C股东大会 D、工会3、董事会对股东大会负责,依法行使企业的(B)。
A 监督权 B经营决策权 C执行权 D审核权4、企业拥有子公司的,应当建立科学的(C)A、现金出纳制度B、回避制度C、投资管控制度D、联签制度5、重大决策、重大事项、重要人事任免及大额资金支付业务等,应当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实行(B)_或者联签制度。
A、回避制度 B集体决策审批 C联签制度 D、投资管控制度6、企业在确定职权和岗位分工过程中,应当体现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的要求。
不相容职务通常包括:(D)A.可行性研究与决策审批、决策审批与执行、执行与监督检查等、计划制定与决策执行B.决策审批与执行、执行与监督检查等、计划制定与决策执行C.决策审批与执行、执行与监督检查等D.可行性研究与决策审批、决策审批与执行、执行与监督检查等7、(D)的产生程序应当合法合规,其人员构成、知识结构、能力素质应当满足履行职责的要求。
A.董事会、监事会、股东大会、经理层; B、监事会、股东大会、经理层C.监事会、股东大会 D、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8、企业梳理内部机构设置,应当重点关注内部机构设置的( B )等。
A合理性、合法性、时效性、高效性 B合理性、高效性C合法性、时效性 D合理性、合法性9、( D )对董事会负责,主持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工作。
经理和其他高级管理人员的职责分工应当明确。
A董事会 B监事会 C股东大会 D、经理层10、监事会对( C )负责,监督企业董事、经理和其他高级管理人员依法履行职责。
A董事会 B监事会 C股东大会 D、经理层二、多选题下列对股东大会负责的有( AB )A董事会 B监事会 C经理层 D.管理层2、( ABD)的产生程序应当合法合规,其人员构成、知识结构、能力素质应当满足履行职责的要求。
A董事会 B监事会 C股东大会 D、经理层3、企业在确定职权和岗位分工过程中,应当体现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的要求。
不相容职务通常包括:( ABC)A、可行性研究与决策审批B、决策审批与执行C、执行与监督检查等D、计划制定与决策执行4、为使员工了解和掌握组织架构设计及权责分配情况,正确履行职责,企业业应当制定(ACD)等内部管理制度或相关文件,A组织结构图 B、企业财务报告C、业务流程图、岗(职)位说明书D、权限指引等5、重大决策、重大事项、重要人事任免及大额资金支付业务等,应当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实行(BC).A、回避制度 B集体决策审批 C联签制度 D、投资管控制度6、企业梳理内部机构设置,应当重点关注内部机构设置的( AD)A合理性 B合法性 C时效性 D高效性三、判断题:1、企业的重大决策、重大事项、重要人事任免及大额资金支付业务,个人可以单独进行决策。
( × )企业的重大决策、重大事项、重要人事任免及大额资金支付业务等,应当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实行集体决策审批或者联签制度。
任何个人不得单独进行决策或者擅自改变集体决策意见。
2、监事会对股东(大)会负责,依法行使企业的经营决策权。
( × )董事会对股东(大)会负责,依法行使企业的经营决策权。
3、董事会对股东(大)会负责,监督企业董事、经理和其他高级管理人员依法履行职责。
( × )监事会对股东(大)会负责,监督企业董事、经理和其他高级管理人员依法履行职责。
4、重大决策、重大事项、重要人事任免及大额资金支付业务等,个人可以单独进行决策。
( × )5、企业在确定职权和岗位分工过程中,应当体现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的要求。
( ∨ )6、重大决策、重大事项、重要人事任免及大额资金支付业务的具体标准由企业自行确定。
( ∨ )7、企业组织架构调整不需要听取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和其他员工的意见,错。
( × )企业组织架构调整应当充分听取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和其他员工的意见,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进行决策审批。
8、企业梳理内部机构设置,应当重点关注内部机构设置的合理性和运行的高效性等。
( ∨ )9、企业拥有子公司的,应当建立科学的联签制度或者集体决策审批。
( × )企业拥有子公司的,应当建立科学的投资管控制度10、不相容职务通常包括:可行性研究与决策审批、决策审批与执行、执行与监督检查和计划制定与决策执行。
( × )不相容职务通常包括:可行性研究与决策审批;决策审批与执行;执行与监督检查等。
四、简答题1、企业在关注组织架构设计与运行中的必须关注的风险是什么?(一)治理结构形同虚设,缺乏科学决策、良性运行机制和执行力,可能导致企业经营失败,难以实现发展战略。
(二)内部机构设计不科学,权责分配不合理,可能导致机构重叠、职能交叉或缺失、推诿扯皮,运行效率低下。
第二章发展战略一、单选题1、《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是以下哪个机构颁布的( D)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C.国务院D.国务院财政部2、《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的制定是为了最终达成下列那一项目标( A )A.促进企业增强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B.促进企业增强内部控制C.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D.对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做出解释3.企业发展战略因主观原因频繁变动会引起那种结果( C )A、脱离企业实际能力或偏离主业B、企业过度扩张,甚至经营失败C、导致资源浪费4.企业应当根据什么制定战略规划( B )A.企业现实情况B.企业发展目标C.同业发展前景D.社会经济发展趋势5.董事会在审议方案中如果发现重大问题,应当如何对方案作出调整( C )A.董事会讨论解决调整问题B.报股东大会审议C.责成战略委员会做出调整D.提请中介机构和外部专家做出调整6.企业应当根据什么制定年度工作计划( A )A发展战略 B全面预算C管理制度 D以前年度工作计划7.企业将发展战略及其分解落实情况传递到内部各管理层级和全体员工体现了企业对什么的重视( B )A.发展战略有效实施B.发展战略的宣传工作C.发展战略实施情况的监控D.发展战略的变化8.企业发展战略实施情况的监控由下面那个组织实施?( C )A董事会 B股东大会C战略委员会 D企业相关部门9.企业调整发展战略不能因为以下哪种因素的重大变化?( D )A经济形势 B产业政策C技术进步 D人事变动10.企业不需要对战略委员会会议的哪个部分做出规定?( B )A召开程序 B召开时间C表决方式 D提案审议二、多选题1、企业制定与实施发展战略至少应当关注哪些风险?( ABC )A缺乏明确的发展战略B发展战略过于激进C发展战略因主观原因频繁变动D发展战略实施不到位2.企业应当在哪些基础上制定发展目标?( ABC )A充分调查研究B科学分析预测C广泛征求意见D借鉴国外经验3.董事会应当严格审议战略委员会提交的发展战略方案,重点关注哪些特性?( BCD )A谨慎性 B全局性C长期性 D可行性4.企业应当如何做好发展战略的宣传工作( AB )A通过内部各层级会议 B通过教育培训C通过外界媒体宣传 D通过对比同行业发展战略5.企业发展战略的具体实施包括下列哪个部分?( AB )A制定年度工作计划,编制全面预算B完善发展战略管理制度,确保发展战略有效实施C重视发展战略的宣传工作D加强对发展战略实施情况的监控三、判断题1.《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是会计行政法规。
(×)2.《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是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制定的。
(∨)3、《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所称发展战略,是指企业在对现实状况进行综合分析和科学预测的基础上,制定并实施的短期发展目标与战略规划。
(×)本指引所称发展战略,是指企业在对现实状况和未来趋势进行综合分析和科学预测的基础上,制定并实施的长远发展目标与战略规划。
4、企业制定与实施发展战略只要明确的发展战略,稳健地执行就可以避免所有风险。
(×)5、战略规划应当明确发展的阶段性和发展程度,确定每个发展阶段的具体目标、工作任务和实施路径。
(∨)6、企业必须在董事会下设立战略委员会负责发展战略管理工作,履行相应职责。
(×)企业应当在董事会下设立战略委员会,或指定相关机构负责发展战略管理工作,履行相应职责。
7、企业可借助中介机构和外部专家的力量为其履行职责提供专业咨询意见。
(∨)8、企业的发展战略方案经董事会审议通过后,报经股东会批准实施。
(∨)9、战略委员会应当加强对发展战略实施情况的监控,定期收集和分析相关信息,对于稍有偏离发展战略的情况,也应当及时报告。
(×)战略委员会应当加强对发展战略实施情况的监控,定期收集和分析相关信息,对于明显偏离发展战略的情况,应当及时报告。
10、企业发展战略一经实施便不能调整。
(×)由于经济形势、产业政策、技术进步、行业状况以及不可抗力等因素发生重大变化,确需对发展战略作出调整的,应当按照规定权限和程序调整发展战略。
四.简答题1、《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中,发展战略指的是什么?是指企业在对现实状况和未来趋势进行综合分析和科学预测的基础上,制定并实施的长远发展目标与战略规划。
2、企业制定与实施发展战略至少应当关注哪些风险?(一)缺乏明确的发展战略或发展战略实施不到位,可能导致企业盲目发展,难以形成竞争优势,丧失发展机遇和动力。
(二)发展战略过于激进,脱离企业实际能力或偏离主业,可能导致企业过度扩张,甚至经营失败。
(三)发展战略因主观原因频繁变动,可能导致资源浪费,甚至危及企业的生存和持续发展。
3、企业在制定发展目标过程中,应当考虑哪些影响因素?企业在制定发展目标过程中,应当综合考虑宏观经济政策、国内外市场需求变化、技术发展趋势、行业及竞争对手状况、可利用资源水平和自身优势与劣势等影响因素。
第三章人力资源一、单选题1、企业应当重视人力资源建设,根据( A )战略,结合人力资源现状和未来需求预测,建立人力资源发展目标,制定人力资源总体规划和能力框架体系,优化人力资源整体布局,明确人力资源的引进、开发、使用、培养、考核、激励、退出等管理要求,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全面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A.发展B.人才C. 竞争D.定向2、企业应当根据人力资源总体规划,结合生产经营实际需要,制定( B )人力资源需求计划,完善人力资源引进制度,规范工作流程,按照计划、制度和程序组织人力资源引进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