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
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一、活动背景
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有关茶的故事和典故非常多,通过故事与典故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学生对我国茶文化只是停留在表面的认识,并没有深入的理解,通过系列活动的开展让学生在活动中挖掘茶文化中蕴含的知识和人文情怀,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二、活动对象
五年级
三、活动时长
三个月
四、设计理念
以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为根本目标;以STEAM教育理念为项目引导,从关注学生的知识技能教学转向学生终身发展能力和思维的教学作为本活动的教育教学理念;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活动手段。
五、活动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茶文化相关的知识,知道茶叶的分类、加工、制作流程,懂得茶具的使用和简单的茶艺。
能力目标:通过查阅资料、参观、采访培养学信息收集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发现问题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小组分工合作培养团队意识,通过体验设计与制作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机精神。
情感目标:通过系列活动开展让学生体会中华传统文化带来的影响,形成勤劳朴素,艰苦奋斗的情感认识,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严谨的科学思维与态度。
六、活动内容与过程预设
活动过程:
第一阶段:感知
活动1:茶文化探秘。
本活动要求学生自主选题,小组分工合作,讨论交流制定计划,在教师指导下开展子课题活动。
并将活动成果以电子报的形式汇报。
活动2:家庭饮茶习惯调查
活动要求学生对自家饮茶习惯进行调查,完成活动记录表后进行资料整理汇总,数据统计分析,最后撰写调查报告。
家庭饮茶习惯调查表
调查对象
记录人
时间
问题
平时喝茶吗? 什么时间喝茶?
喜欢喝什么茶?
1、茶的起源于传说
2、茶的分类与产地
3、茶的种植与加工
4、茶与健康
5、茶与诗
活动1:茶文化探秘 活动2:家庭饮茶习惯调查 第一阶段 感 知
第二阶段
体 验
第三阶段
拓 展
活动3:体验茶农生活 活动5:体验茶道
活动4:唱支山歌送茶农
活动6:茶具设计比拼 手动7:诗歌朗诵 活动8:茶道大比拼
活动9:优秀团队与个人评比
子课题
第二阶段:体验
活动3:体验茶农生活
本活动带领学生前往茶场,考察茶场环境,采访茶农,体验茶农生活,茶叶采摘,制作流程,给茶树施肥,学唱采茶歌等。
活动中完成活动记录表,并撰写活动感想收获。
体验茶农生活活动记录表
记录人时间地点
任务活动记录
采访茶农
给茶树施肥
采摘茶叶
学唱采茶歌
活动感想与收获
活动4:体验茶道
本活动带领学生前往茶馆参观、考察、采访、观摩茶道、体验茶道。
将活动过程画下来或者拍下来。
并撰写活动收获。
体验茶道活动记录表
记录人时间地点
将活动过程画下来或者拍照打印粘贴活动过程
活动说明
活动5:唱支山歌送茶农
活动要求:在校内开展《唱支山歌送茶农》,学生可以学习已有的茶山歌,也可以是其他类型的山歌,也可以自我创作歌词进行改变歌曲等方式来进行活动。
将活动过程录制视频,送给茶农进行观赏。
第三阶段:拓展
活动6:我来设计茶具
活动要求:学生可以通过手绘以及电脑来画设计图,可在陶艺室进行茶具模型制作,用3D打印机把自己用电脑设计的茶具打印出来,将优秀设计图和实物进行展示。
茶具设计记录表
作者作品名称指导教师
我的设计图:(可手绘,也可打印粘贴)
作品说明:
活动7:诗歌朗诵
学生收集有关茶的诗词,比一比谁收集的最多,并将自己最喜欢的作品进行朗诵比拼。
活动8:茶道大比拼
活动要求:以小组为单位举办一次茶道大比拼,要命茶道大家来做讲座与点评,邀请家长进校参加活动。
活动9:优秀团队与个人评比
个人或团队通过海报、演讲、视频等多种方式展示自己在整个实践过程中的活动成果,参与优秀个人或团队竞选活动,通过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学生投票的方式评选出优秀团队与个人。
综合实践积极分子评价表
姓名班级团队
序号评价内容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
1 知
识知道茶的分类,加工流程☆☆☆☆☆☆☆☆☆☆☆☆☆☆☆
2 知道泡茶的简易流程☆☆☆☆☆☆☆☆☆☆☆☆☆☆☆
3
能
力知道如何设计调查表☆☆☆☆☆☆☆☆☆☆☆☆☆☆☆
4 能将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汇总☆☆☆☆☆☆☆☆☆☆☆☆☆☆☆
5 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
6 主动思考遇到的问题☆☆☆☆☆☆☆☆☆☆☆☆☆☆☆
7 能自己动手制作一件作品☆☆☆☆☆☆☆☆☆☆☆☆☆☆☆
8
情
感能对自己进行总结和反思☆☆☆☆☆☆☆☆☆☆☆☆☆☆☆
9 能与人合作☆☆☆☆☆☆☆☆☆☆☆☆☆☆☆
10 善于接纳别人的建议☆☆☆☆☆☆☆☆☆☆☆☆☆☆☆
11 审
美作品具有美感☆☆☆☆☆☆☆☆☆☆☆☆☆☆☆
12 作品有实用性☆☆☆☆☆☆☆☆☆☆☆☆☆☆☆我对自己的评价:
小伙伴对我的评价:
签名:
爸爸妈妈和社区对我的评价:
签名:
老师对我的评价与鼓励:
签名:
回头看看,我的感想:
七、教师反思及收获
第一、学生在活动中的能力是超乎想象的,不管是组织能力、实践能力,总是会令你大吃一惊,当然教师也要及时正确的指导。
比如调查技巧,采访技巧,数据统计分析等等。
在活动中教师也是和学生在共同的成长。
比如活动中的一些突发情况,活动中生成性的目标,这些都对教师来讲是一种积累和提升。
第二、学生在处理问题容易虎头蛇尾,要及时指导和鼓励。
特别是大型的主题活动,长作业的活动,学生开头比较积极主动,随着活动开展会出现应付了事的情况,教师应该及时发现问题,作出指导和鼓励。
第三、在教学实践中要注意生成性教学,活动中经常会出现与预设不同东西,教师要及时的发现并鼓励,让生成的性的东西成为活动的亮点。
八、活动延续
不同茶叶功效对比,茶具包浆形成过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