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活动的调节知识点背诵-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1、动物体的生命活动的调节包括激素调节和神经调节,并以神经调节为主。
2、神经元的包括细胞体(内有细胞核)和突起。
树突的功能是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并传导兴奋到细胞体。
轴突的外面包着髓鞘,能把神经冲动从细胞体传出。
图中所示结构的名称:
①细胞体;②细胞核;③树突;④轴突;⑤髓鞘;⑥轴突分枝;⑦末
梢。
信息的接受和传导主要是通过神经元来完成的。
神经元即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具有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并传导兴奋的功能。
神经系统的组成各部分的功能
中枢神经
系统脑
大脑表面是大脑皮层,具有感觉、运动、语言等多种神经中枢
小脑保持身体平衡,协调身体各部分肌肉的活动
脑干有专门的调节心跳、呼吸、血压等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中枢
脊髓能对外界的或体内的刺激产生有规律的反应,还能将对这些刺激的反应传导到大脑,它是脑与躯干、内脏之间的联系通道。
周围神经系统脑神经主要分布在头部的感觉器官、皮肤和肌肉里,传导神经冲动脊神经分布在躯干、四肢的皮肤和肌肉里,传导神经冲动
大脑表面称为大脑皮层,具有许多沟、裂和回,使大脑的表面凹凸不平。
沟和裂之间隆起形成回。
沟、回使大脑皮层的面积大大增加。
大脑半球的表面为灰质,称为大脑皮层,主要有神经细胞的细胞体构成,大脑皮层的下面是白质,由神经纤维组成。
大脑皮层中神经元的细胞体高度密集,形成许多神经中枢,如视觉中枢、听觉中枢、语言中枢等,其中语言中枢是人类特有的。
大脑的两个半球有所分工,左脑控制身体右半部分的活动,右脑控制身体左半部分的活动。
小脑位于大脑的后下方。
小脑主要负责人体动作的协调性,维持身体姿势的平衡,协调各种运动。
小脑损伤,会使人站立不稳、行走摇晃、不能完成灵巧的动作。
脑干在大脑的下面,主要控制循环系统、呼吸系统、体温调节等基本生命活动。
4、脊髓是脑干的延续,上端与脑干相连,下端直至腰椎下缘。
脊髓中有许多神经元,形成许多神经中枢。
脊髓的灰质在中央,呈蝴蝶形,白质分布在灰质周围
脊髓是中枢神经的低级部分,主要有传导和反射两个方面的功能。
脊髓中的许多神经中枢,可以独立完成一些反射活动。
但这些低级反射中枢一般受到大脑的控制。
5、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反射的概念:动物(包括人)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产生的有规律的反应。
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反射弧:参与反射的基础结构
组成:感受器
传入神经 神经中枢 传出神经 效应器
反射活动的完成必须要有完整的反射弧。
反射的类型 简单的反射 神经中枢位于脊髓灰质内 先天 不会遗忘
复杂的反射 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内 后天 会遗忘
非条件反射举例:缩手反射、眨眼反射、角膜反射、膝跳反射
条件反射举例:望梅止渴、谈虎变色、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文字、语言所引起的条件反射是人类所特有的
6、激素调节
甲状腺、睾丸、卵巢、肾上腺、垂体、胰岛等都是内分泌腺,它们与唾液腺、胃腺、胰腺等外分泌腺不同,内分泌腺没有导管,分泌物直接进入毛细血管,经血液的传送而发挥其调节作用。
内分泌腺的分泌物称为激素。
垂体被称为内分泌腺之王,一是因为它能分泌多种激素,二是因为它还能调节其他内分泌腺的活动。
⑴脑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能控制人的生长发育。
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不足会患侏儒症,分泌过多会患巨人症;成年人生长激素分泌过多患肢端肥大症
⑵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能促进体内新陈代谢,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幼年时甲状腺分泌不足会患呆小症;成年人甲状腺分泌不足会患大脖子病;
甲状腺分泌过多,引起的疾病是甲亢。
⑶肾上腺分泌的肾上腺素:能加快心跳的节奏,促进新陈代谢。
⑷胰岛分泌的胰岛素:能促进人体吸收的葡萄糖储存在肝脏和肌肉里。
胰岛素分泌过多,引起低血糖症;胰岛素分泌不足,引起糖尿病。
⑸卵巢、睾丸分泌的雌雄性激素: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生殖细胞的生成,激发和维持人的第二性征
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的关系:人体的生命活动的调节主要受到神经系统的调节,但也受到激素的调节
7体温调节
恒温动物和人类之所以能够维持稳定的体温,是因为机体的 产热 和 散热 这两个生理过程 保持动态平衡 的结果。
体温之所以能保持相对稳定,主要依靠神经系统和激素的精细调节。
环境温度和体温下降时,(1)皮肤血管收缩和汗腺分泌减少(2)骨骼肌紧张性收缩增强,出现打寒战(颤抖)(3)甲状腺和肾上腺分泌增加,代谢率上升。
环境温度和体温上升时,(1)皮肤血管舒张和汗腺分泌增加(2)骨骼肌紧张性收缩减弱(3)甲状腺和肾上腺分泌减少,代谢率下降。
补充:
1、动物的行为包括:觅食行为、攻击行为、防御行为、繁殖行为、社群行为、迁徙行为、洄游行为
2、蜜蜂和蚂蚁具有社群行为。
大雁、丹顶鹤、大天鹅、白鹳、家燕都是常见的候鸟,具有迁徙行为。
大马哈鱼和中华鲟都有洄游行为。
3、反射弧中接受刺激好、并产生兴奋的是感受器。
4、可以作为效应器的有:肌肉(如膝跳反射、排尿反射),腺体(如望梅止渴中的唾液腺)
5、条件反射是建立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的。
各种条件反射可以提高人类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扩大对环境的适应范围。
6、男性的性腺是睾丸,分泌雄性激素。
女性的性腺是卵巢,分泌雌性激素。
性激素可以维持第二性征。
7、既是外分泌腺又是内分泌腺的是胰腺。
胰腺上的胰岛可以分泌胰岛素,另外胰腺也能分泌胰液-----一种消化液。
8、激素在血液中的含量极微,但对人体具有重要作用,激素含量过多或者过少都会引起内分泌紊乱。
9、给蝌蚪喂食含甲状腺激素的食疗,会让蝌蚪提前发育,这是因为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生长发育;甲亢患者身体消瘦是因为甲状腺激素能促进新陈代谢;甲亢患者情绪激动是因为甲状腺激素能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10、加碘盐是指含有碘酸钾(KIO3)的食盐(NaCl)。
加碘盐中的碘是指碘元素,碘酸钾中碘元素的化合价是+5价,缺少碘元素会引起地方性甲状腺肿大,即大脖子病。
11、我们平时所说的体温是指人体的深部体温。
深部体温保持相对恒定(37摄氏度),变动不超过±1℃。
脑部和内脏的温度在环境温度改变时基本不变,但是体表温度、手部脚部温度还是会随环境温度改变而有较明显的变化。
12、将原本处于20℃下的老鼠和蛇放到5℃的环境中,老鼠的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激素增加,代谢率上升,因为老鼠是恒温动物。
这里的代谢率上升是指呼吸作用增强,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呼吸作用发生的部位是各个组织细胞。
呼吸作用:有机物+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
所以老鼠代谢率上升时耗氧量也将增加。
13、体温恒定是身体产热与散热处于动态平衡的结果。
体温恒定时产热等于散热。
14、在吃完饭半小时后,淀粉被消化成葡萄糖,在小肠中吸收进入血液,血糖浓度上升,此时胰岛素分泌增加,让血糖浓度处于正常水平。
胰岛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所以糖尿病患者不能口服胰岛素,因为口服会将胰岛素分解为氨基酸使其失去活性,只能注射治疗。
15、人体在安静时产热的主要器官是内脏,在运动时产热的主要器官是骨骼肌。
而且骨骼肌的产热效率明显大于内脏。
皮肤是主要的散热器官
16、植物感受阳光、空气、水、重力等环境条件刺激并发生反应的特性称为植物的感应性。
植物的感应性有:向光性、向地性、负向地性、向水性、感震性等
17、植物的顶端能合成生长素。
植物的向光性是因为在单侧光照下,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背光一侧生长素分布较多,生长较快,向光吧、一侧生长素分布较少,生长缓慢。
18、生长素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是促进植物生长的,但是不是说生长素浓度越高越好,浓度过高反而会抑制生长。
而且植物的不同部位对生长素浓度的要求是不同的。
19、膝跳反射是对外界刺激的无意识应答,它发生在刺激尚未被大脑接受并作出反应之前,这样缩短了反应时间。
20、神经调节与激素调节的区别:神经调节作用快而持续时间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