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语文版九年级下册诗词五首《行路难》

语文版九年级下册诗词五首《行路难》


朗读课文:
李 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 停杯投著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层次内容分析1
这首诗其十四句,八十二字,按诗人的情感起伏 和心理变化可分为五层:
盘‛,极言饮食器具之精美;‚清酒‛、
‚珍馐‛极言酒肴之珍奇;‚斗十千‛、
‚直万钱‛极言酒、菜之珍贵。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箸:筷子:四顾:环看四周。 问:面对美酒佳肴,作者为什么却放下酒 杯,撂下筷子,离开座席,拔出宝剑,举 目四顾,心绪茫然呢?这里体现了作者怎 样的心情?
赏析:。“停”、“投”、“拔”、“顾” 四个连续的动作与“金’”、“清”、 “玉”、“珍”形成鲜明的对比,表现了 诗人极度愤懑、抑郁不舒的心情。
• 黄河天险,坚冰拥塞河道,舟楫无从入水;太行高峰,大雪封 锁山路,人马寸步难行。瞻念前程寒且栗! • 诗人用“冰塞川”、“雪满山”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 仕途的艰难,用“欲渡黄河”、“将登太行”象征对某种理想 的追求。
层次内容分析2
第三层(七、八两句)——借吕尚、伊尹得到重用的故 事表示对前途仍抱有希望,心情由郁闷趋向开朗。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长风:一直顺利的风。会:副词。“一 定、必然”的意思。直:径直,直截了 当,表示毫不犹豫。济:渡。
赏析: 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诗人相信自己总会 有一天高挂云帆,乘风破浪,横渡沧海,到 达理想的彼岸,这是一种积极的追求,乐观 的自信。 现在常用这兩句诗表达自己有宏大 的理想抱负和实现理想抱负的坚定的信念。
(高亢、激昂……)
13、诗人的这份情感还体现在他的 哪些诗中?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日 月”……)
重点词理解: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
珍羞 :珍美的菜肴。羞同“馐”。直:同 “值”
赏析:李白离别京城,亲朋好友为他设宴
饯行。宴席十分豪华:‚金樽‛、‚玉
表达自己有朝一日能像古人一样,为 统治者信任重用,建立一番伟业……
品读探究 12、李白毕竟是有着远大抱负和豁达胸襟的 人,他悲而不伤,并没有因此沉沦,放弃,他 相信他的理想终有一天会实现,他的这份自信 、乐观、豪迈正体现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 挂云帆济沧海”中,那我们应该怎么样才能读 出这份情感呢?
全诗理解
金杯盛着昂贵的美酒,玉盘装满价值万 钱的佳肴 。但是我停杯扔筷不想饮,拔 出宝剑环顾四周,心里一片茫然。想渡黄 河,冰雪却冻封了河川;要登太行,但风 雪堆满了山。当年吕尚闲居,曾在碧溪垂 钓;伊尹受聘前,梦里乘舟路过太阳边。 行路难啊,行路难!岔路何其多,我的路, 今日在何处?总会有一天,我要乘长风, 破巨浪,高挂云帆,渡沧海,酬壮志。
• 吕尚,九十岁在磐溪上钓鱼,得遇文王;伊尹,受命于商汤之 前,梦见自己乘舟绕日月而过。这两个都是开始在政治上并不 顺利,而最终大有作为的人物。
第四层(九至十二句)——感叹世路艰难。
• 由憧憬理想回到现实处境,以四句节奏短促的感叹,反映了诗 人想继续追求进取,又恐世路艰难的矛盾心理,情绪又趋低沉。
第五层(十三、十四句)——借南朝宗罄之语,表达自 己冲破一切阻碍,实现远大抱负的信念.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析:写出了四顾的原因,用‚欲渡黄 河‛、‚将登太行‛象征对某种理想的 追求 诗人用‚冰塞川‛、‚雪满山‛象征人 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仕途的艰难。比 喻,说明自己的仕途道路受到阻塞,:空闲的时候。来:语助词。忽复:忽 然又;乘舟梦日边:应是“梦乘舟日边”, 因韵律句式需要而颠倒。
小结:
本诗利用比兴的手法描写了人世间 的坎坷,抒发了诗人的人生追求, 表现了诗人乐观自信的人生态度。 诗人不畏人生艰难,不放弃自己的 理想,没有消沉下去,是令世人学 习的。
李白的诗多强烈抨击当时的黑暗 现实,深切关怀时局安危,热爱祖国 山河,同情下层人民,鄙夷世俗,蔑 视权贵;但也往往流露出一些饮酒求 仙、放纵享乐的消极思想。他善于从 民间吸取营养,想象丰富奇特,风格 雄健奔放,色调绚丽,是中国文学史 上继屈原之后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写作背景: 《行路难》是乐府《杂曲歌辞》旧 题。这首诗是李白在天宝三载(744) 离开长安时所作。诗中写世路艰难, 反映了政治上遭遇挫折后,诗人内心 的强烈苦闷、债郁和不平;同时,又 表现了诗人的倔强、自信和他对理想 的执着追求,展示了诗人力图从苦闷 中挣脱出来的强大精神力量。
• 心情由苦闷和彷徨中再次振起,充满乐观和希望。
三读全诗,品味诗歌,感悟情感
①、同学们,联系诗歌的写作背景,请想一 想,是什么原因使得诗人面对“金樽清 酒”“玉盘珍馐”不能食呢?(请大家交流 讨论)
1.前途未卜, 2.奸臣闭塞贤路, 3.使诗人悲愤忧 郁……
请大家讨论思考
②、从诗中哪些词语可以看出诗 人的愤慨,忧郁呢?
第一层(前四句)——以诗人面对美酒佳肴却停杯投 箸、拔剑四顾的情态,揭示胸中郁积的苦闷。
• 朋友出于对李白的深厚友情,出于对这样一位天才被弃置的惋 惜,不惜金钱,设下盛宴为这之饯行。 • 停、投、拔、顾四个动作,形象地显示了内心的苦闷抑郁、感 情的激荡变化。
第二层(五、六两句)——紧承“心茫然”,正面写 “行路难”。
‚运用比喻的修辞,‘冰塞 川’‘雪满山’象征了人生道路的 艰难险阻。‛
请大家讨论思考
⑨、李白本是个积极乐观之人,他才高志大, 想干一番宏大的事业,从“拔剑四顾”开始, 就表示不甘消沉,而要继续追求,诗中哪里 体现这份自信?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边”……
⑩、诗人在这里借用这两个典故, 有什么作用呢?
行路难
教学目的
⒈朗读背诵古代诗词。 ⒉整体了解各首诗词的主要意思。 ⒊体会诗词所表现的情志或意趣。
自学指导一
• 查资料了解作者李白。 • 查资料了解写作背景。 • 读全诗,整体感知。
作者简介: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盛唐诗人, 有‚诗仙‛之称。少年抱负宏大。以管仲、 晏婴等名相自期,想辅佐帝王,成就伟业。 天宝(742年)由友人道士吴筠推荐,被召 入长安,供奉翰林,做一名文学侍臣,以诗 赋为朝廷点缀升平。因与权贵不和,被迫 ‚赐金放还‛;安史之乱起,参加永王李幕 府,后受株连,流放夜郎,遇赦东归,后病 逝于当途。 有《李太白集》。现存作品有《李太白全 集》,收诗九百多首。
诗人的感情
欢乐 宴 苦 闷停
奋发 感 希望 想 失 实望
本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痛苦和 心理矛盾?
这首诗反映了李白被迫离开长安之际的思想痛 苦和心理矛盾。 一方面,长安两年的经历,使他认识到朝廷的 黑暗和仕途的艰难,满怀悲愤,却又无可奈何,产 生了进退失据、茫然无措的强烈痛苦,反复感叹: “行路难!行路难!”另一方面,积极用世的愿望, 对自己才能的坚信不移及历史上一些贤人最终得到 明主重用的事例,又使他对前途满怀希望,相信自 己终会有乘风破浪之时,显示出对理想的执著追求 和对前途的充分自信。 全诗交织着现实与理想的深刻矛盾和失望与希望 的复杂心情,充满着一股抑郁不平之气,一种昂扬 奋进之志。这既反映出当时现实对诗人的沉重压抑, 也表现出诗人豪放不羁、自强不息的个性。
停、投、拔、顾……
品读探究
③、请赏析“停”“投”“拔”“顾”的作用。
停、投、拔、顾四个连续的动作,形象地显示了内心 的苦闷抑郁,感情的激荡变化且这四字与金、清、玉、 珍形成鲜明对比。
④、那这种情绪应该以什么样的语气去读呢?
低沉、失落……
请大家讨论思考
⑦、诗人内心茫然,面对自己未卜的前途, 面对自己的遭遇,他很自然地想到了什么?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⑧、他为什么会想到这,与他的遭遇有什么 联系吗?试赏析此句。
赏析: 姜尚,九十岁在磻溪上钓鱼,得遇 文王;伊尹,受命于商汤之前,梦见自己 乘舟绕日月而过。这两个都是开始在政治 上并不顺利,而最终大有作为的人物。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用 典故,借古人的事例、言论表明自己对前 途的希望与信念。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赏析:但理想与现实是有距离的,理想不 能征服现实,现实也不肯认同理想。这样 的痛苦交织在诗人心中,他终于发出行路 难的感叹。反复咏叹,节奏短促,声调低 抑,唱出可无穷的忧虑和焦灼不安的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