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会计核算基础试题

会计核算基础试题

会计核算基础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会计的基本职能中最基本的职能是()。

A.会计预测B.会计决策C.会计核算D.会计监督2.规范了会计工作的空间范围的基本前提(会计假设)是()。

A.会计主体B.持续经营C.会计分期D.货币计量3.下列各项中,符合会计要素收入定义的是()。

A.出售短期投资收到的价款B.出售无形资产收到的价款C.转让无形资产使用权收到的价款D.向购货方收取的增值税销项税额4.固定资产按期计提折旧主要依据的会计核算基本前提是()。

A.会计主体B.持续经营C.会计分期D.货币计量5.下列项目中,能够引起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同时变动的是()。

A.盈余公积转增资本B.股东大会通过董事会提出的分派现金股利方案C.董事会宣告分派股票股利D.接受非现金资产捐赠6.在下列事项中,可以引起所有者权益减少的是()。

A.以税后利润弥补亏损B.以盈余公积金弥补亏损C.按净利润的10%计提盈余公积金D.以盈余公积金分配现金股利7.下列项目中,不会引起所有者权益总额发生变动的是()。

A.股东会宣告分配现金股利B.处置长期投资C.实际发放股票股利D.计提应付债券利息8.下列项目中,能够引起资产和负债同时变动的是()。

A.资本公积转增资本B.接受非现金资产投资C.计提长期债券投资利息D.发行公司债券9.下列项目中,将引起资产总额增加的有()。

A.到期收回应收票据B.期末计提长期债券投资的利息C.在建工程完工转入固定资产D.以银行存款购买原材料10.下列业务,会导致资产与权益等额增加的是()。

A.发行债券取得款项B.以银行汇票支付购买材料款C.支付现金股利D.从银行借入短期借款直接偿还以前所欠货款11.下列各项中,导致负债总额变化的是()。

A.预付货款B.赊购材料C.开出银行汇票D.用盈金公积转增资本二、多项选择题1.下列各项中,属于会计基本职能的有()。

A.进行会计核算B.预测经济前景C.评价未来业绩D.实施会计监督2.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是()。

A.会计主体B.持续经营C.会计分期D.货币计量3.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的会计期间划分为()。

A.年度B.季度C.月度D.半年度4.构成会计主体的单位或组织条件是()。

A.拥有独立的资金B.自主经营C.独立核算收支、盈亏D.独立编制会计报表5.确定会计核算时间长度的基本前提是()。

A.会计主体B.持续经营C.会计分期D.货币计量6.资产的基本特征是()。

A.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B.是由于过去的交易、事项而形成C.具有实物形态的资源D.预期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7.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一般包括()。

A.资产B.利润C.负债D.所有者权益8.反映企业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一般包括()。

A.费用B.利润C.负债D.收入9.下列经济业务或事项,能够引起资产总额增加的有()。

A.转让短期投资取得净收益B.计提长期债券投资的利息C.计提在建工程人员工资D.计提坏账准备10.下列经济业务或事项,可以引起资产与所有者权益总额同时发生增减变化的有()。

A.按照净利润的10%计提盈余公积B.收到现金股利C.收到投资者投入的固定资产D.按照大于账面价值的价格转让短期投资11.下列各项,能够引起负债和所有者权益项目同时发生变动的有()。

A.用盈余公积分配现金股利B.将提取的法定公益金用于集体福利设施支出C.用长期借款自建固定资产D.外商投资企业从税后利润中提取职工奖励基金三、判断题1.会计基本职能只有两个,即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职能。

()2.法律主体必定是会计主体,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

()3.某项财产物资作为企业资产,其所有权必定属于企业。

()4.如果某项资产不能再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即使是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也不能作为企业的资产在资产负债表中列示。

()5.融资租赁固定资产在租赁期间内,企业没有所有权,因此不应列入企业的资产。

()6.凡是企业资产增加、负债减少或二者兼而有之,同时引起企业所有者权益的增加,一定表现为收入的增加。

()7.负债是企业由于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或潜在义务,企业预期在将来要发生的交易、事项可能产生的债务不能作为负债。

()8.会计核算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

业务收支以外币为主的企业,也可选择某种外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但编报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折算为人民币反映。

()9.如果企业在一定期间内盈利,则在该期间企业的所有者权益总额一定会增加。

()基础练习题参考答案及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C。

2.A。

会计主体是指会计人员所核算和监督反映的特定单位,它规范了会计工作的空间范围。

3.C。

收入可以分为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

转让无形资产使用权收到的价款属于其他业务收入。

4.B。

由于固定资产可以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发挥作用,因此只要企业持续经营下去,就可以假定固定资产在持续进行的生产经营过程中长期发挥作用,将固定资产的历史成本采用折旧的方法分摊到各个会计期间成本费用。

5.B。

这类题目实际是考核会计等式,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我们可以通过编制会计分录来解决。

例如B选项,对该项业务的发生需要做以下会计分录:借:利润分配,贷:应付股利,显然这会使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同时变动。

6.D。

7.C。

实际发放股票股利只引起所有者权益内部变动,对所有者权益总额没有影响。

8.D。

发行债券时,借记“银行存款”,贷记“应付债券”科目,能够引起资产和负债同时变动。

资本公积转增资本属于所有者权益内部变动;接受非现金资产投资、计提长期债券投资利息会引起资产和所有者权益同时变动。

9.B。

期末计提长期债券投资的利息,一方面增加长期债券投资的账面价值,一方面增加投资收益;因此会引起资产总额增加。

10.A。

11.B。

预付货款属于资产内部有增有减;开出银行汇票属于资产内部有增有减;用盈金公积转增资本属于所有者权益内部有增有减;赊购商品属于资产与负债同增。

二、多项选择题1.AD。

会计基本职能为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

2.ABCD。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一般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

3.ABCD。

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半年度、季度和月度,半年度、季度和月度均称为会计中期。

4.ABCD。

凡是拥有独立的资金、自主经营、独立核算收支盈亏并编制会计报表的单位或组织就构成一个会计主体。

5.BC。

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是会计核算的四个基本前提。

会计主体确立了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持续经营和会计分期确定会计核算时间长度,货币计量则为会计核算提供了必要手段。

6.ABD。

资产是指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7.ACD。

财务状况是指企业一定时期的资产及权益情况,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一般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三项。

8.ABD。

经营成果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所取得的最终成果,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一般包括收入、费用、利润三项。

9.ABC。

计提坏账准备引起资产总额减少。

10.CD。

按照净利润的10%计提盈余公积,属于所有者权益内部增减变动;收到现金股利属于资产内部增减变动。

11.AD。

用盈余公积分配现金股利,引起负债和所有者权益项目同时发生变动。

用长期借款自建固定资产,引起资产和负债项目同时发生变动。

三、判断题1.√。

2.√。

3.×。

不一定。

如融资租入固定资产在租赁期内承租方虽然没有所有权,但拥有控制权,根据资产的定义应视同自有固定资产进行核算。

4.√。

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5.×。

融资租赁固定资产虽然在租赁期间内没有所有权,但是企业拥有其控制权,符合资产定义,因此应列入企业的资产。

6.×。

不一定。

例如投资者投入资本,企业资产增加,同时企业所有者权益也增加,但是收入并未增加。

7.×。

不包括潜在义务。

8.√。

9.×。

企业在一定期间盈利,虽然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但由于所有者权益中的某些项目与盈亏无关,如投资者减少投资会引起所有者权益减少,所以在这一期间企业的所有者权益总额不一定会增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