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的账单》教学设计
一、设计理念
阅读教学就是学生、文本、教师之间对话的过程。
要让这个对话的过程更加流畅,充满精彩,一个重要的方法就是找到三者之间的共鸣点。
唤醒学生生活中真实的体验,激活生活的记忆是一个有效的策略。
本课的教学,力图实践这个理念。
二、教学目标
1、有感情朗读课文,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如愿以偿”等关键词语。
2、学习借助关键词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3、通过两份账单的比较,唤起学生生活体验,补充妈妈的账单,对小彼得心理活动的融情想象,体会母爱的无价、无私与无声。
一、导入
1、板书:0大于60,质疑,看到这个特殊的算式你有什么疑问?
2、板书课题:妈妈的账单。
读题,理解"账"字,"贝"字旁,说明这个字与什么有关?你们在哪里见过账单? (了解"账单"一词的含义。
)(教师出示各种账单)
3、读题,课题质疑。
师:围绕课题,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二、读自学提示
1、梳理归纳学生提出的问题:小黑板出示:
(1)妈妈的账单是写给谁的?
(2)账单上写着什么?
(3)为什么写这份账单?
2、芬尼是什么意思?(德国以前的一种货币单位)
3、自读课文,勾画重点词语和句子
三、学习课文
1、在解决这三个问题前,先让我们打开课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
2、出示词语,学生认读: 索取塞进蹑手蹑脚小心翼翼如愿以偿羞愧万分怦怦直跳
3、说说词意
4、如愿以偿和羞愧万分分别出现在什么地方?
5、谁如愿以偿了?得到了什么?他的心情怎么样?你生活中有个如愿以偿的经历吗?
6、用横线勾画出让小彼得如愿以偿的账单。
7、出示小黑板。
学生读这份账单。
8、读了这份账单,你觉得小彼得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看出小彼得一点都不懂事)
9、妈妈看了账单,结果怎么样呢?(给了钱也写了一份账单)
10、用﹋在文中勾出妈妈给小彼得的账单。
11、指名读,齐读妈妈给小彼得的账单。
12、妈妈为什么也要给小彼得一份账单?读了妈妈的账单。
小彼得怎么样?师:读带有这个词语的话:小彼得读着读着,感到羞愧万分。
小彼得为什么会这样?此时会想到什么?(因为读了妈妈的账单他已经懂事了。
)
13、读了妈妈的账单是啊,小彼得的妈妈认为给儿子付出的一切都是应该的,
是自己乐意的。
从"0芬尼"你体会到了什么? 你觉得这是一位怎样的妈妈?母爱是什么样的?(无私无价)
14、你觉得这又是一份怎么样的账单?(无私无价、不要钱的账单、默默奉献的账单、令人感动的账单……)
15、看课文的插图,写了第七自然段的那些语句?女生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从中找出与小彼得羞愧相对应的词语。
16、有谁知道蹑手蹑脚的意思?做一个相对应的动作。
小心翼翼呢?
17、此时小彼得藏在妈妈的怀中会悄悄地对妈妈说些什么呢?
四、表达感受
师:课文学到这,你们心里一定也有许多话想说,那就让我们来说一说吧!你想对谁说就对谁说。
出示:说一说:
我想对彼得说:
我想对小彼得的妈妈说:
我想对自己说:
我想对自己的妈妈说:
五、拓展
1、你们的妈妈为你们做了些什么事情?
2、出示: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用赞美的感情来读。
接下来我们一起用歌声来感受妈妈的爱。
齐唱《世上只有妈妈好》
3、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以后准备为妈妈做些什么?
4、总结:我们在妈妈的爱里一天天长大,妈妈给了我们太多太多的爱,我们也
应该学会表达对妈妈的爱。
不仅仅是在节日里为她送上祝福,更重要的是在日常生活中为她做力所能及的事。
最后我们一起说一声:妈妈,我爱您。
结束我们今天这堂课。
六、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