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细胞动物的起源(4)
个体发育史是系统发展史的简单而迅速的 重演。
如:青蛙的个体发育
13
第五节 关于多细胞动物起源的学说
1、赫克尔原肠虫学说 最早的多细胞动物产 生于球形群体的单细 胞动物,以内陷形成 多细胞动物,与原肠 胚相似,有两胚层和 原口。
14
2、梅契尼柯夫吞噬虫学说
多细胞祖先是由一层细胞构成的单细胞动物的群体,后来个别 细胞摄取食物进入群体内形成内胚层,并形成消化腔。
15
3、合胞体学说
多细胞动物来源于 多核纤毛虫的原始类群。
4、共生学说
不同种的原生动物 共生在一体,发展为多 细胞动物。
16
复习思考题
1、多细胞动物的个体发育可分为几个时期? 它们的早期胚胎发育有何共同特点?
2、卵裂、原肠胚和中胚层的形成有哪些方 式? 有何进化意义?
17
囊胚有囊胚腔和囊胚层。
卵 裂 和 囊 胚 形 成 示 意 图
7
4、原肠胚
由囊胚的一部 分细胞通过不 同的形式(内陷, 移入,分层,内 卷,外包)迁移 到囊胚内部, 形层两胚层的 原肠胚,留在 外面的称为外 胚层,迁到内 面的称为内胚 层。
原肠胚形成示意图 8
1.什么是传统机械按键设计?
传统的机械按键设计是需要手动按压按键触动PCBA上的开关按键来实现功能 的一种设计方式。
有孔虫,晚近的地层动物化石种类多且复杂。 二、形态学 现有原生动物的团藻等群体与多细胞动物相似,为中
间类型。 三、胚胎学 多细胞动物从受精卵开始,经卵裂,囊胚,原肠胚等一
系列过程到成体。根据生物发生律:个体发育简短重 演了系统发展的过程。说明多细胞动物起源于单细 胞动物。
3
第三节 胚胎发育的重要阶段
第三章 多细胞动物的起源
第一节 从单细胞动物到多细胞动物
1、进化顺序
原生动物 中生动物 后生动物
2、中动物
小型内寄生动物。
结构简单,约50种。
细胞数目恒定。
其分类位置尚无定论。
1
双胚虫(无性生殖阶段) 双胚虫(有性生殖阶段)
中生动物
直泳虫
2
第二节 多细胞动物起源于单细胞动物的证据
一、古生物学 最古老的地层中,动物化石最简单,如太古代有大量的
1、受精卵 2、卵裂. 3、囊胚 4、原肠胚 5、中胚层的形成 a.端细胞法 b.肠腔法 6、器官形成
4
1、受精卵
精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是单细胞,是新个体的开始
受精过程示意图
5
2、卵裂
受精卵发生分裂,细胞数目在增加形成桑椹胚
卵 裂 和 囊 胚 形 成 示 意 图
6
3、囊胚
桑椹胚进一步发育形成中空的细胞群体为囊胚。
传统机械按键结构层图:
按键
PCBA
开关键
传统机械按键设计要点:
1.合理的选择按键的类型,尽量选择平 头类的按键,以防按键下陷。
2.开关按键和塑胶按键设计间隙建议留 0.05~0.1mm,以防按键死键。 3.要考虑成型工艺,合理计算累积公差, 以防按键手感不良。
5、中胚层的形成
a.端细胞法:在卵裂形成囊胚时,出现两个原始囊胚成细胞,发展 为原中胚层带,以后中胚层带的中央裂开形成一空腔(体腔)。
b.肠腔法(体腔囊法):由原肠背面两侧内胚层胚胞向外胚层伸展, 最后形成一囊状体,其中的空腔就是体腔。
中胚层形成示意图
10
11
6、胚层的分化
1、外胚层:皮肤及其衍生物如指甲,羽毛等, 神经组织,晶体,眼网膜,内耳上皮等。
2、中胚层:真皮,骨胳,肌肉,循环和排泄系 统,脂肪组织,结缔组织,体腔膜和系膜等。
3、内胚层:消化道,呼吸道上皮,肺,肝等。
12
第四节 生物发生律
E. Haeckel(德国人,1834-1919) 用生物进化 的观点总结当时胚胎学方面的工作提出来 的。他认为:生物发展史可分为2个密切联 系的部分,即个体发育和系统发展,也就 是个体的发育历史和由同一起源所产生的 生物群的发展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