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溪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草案)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条件,是国家十分宝贵的自然资源和最大资产。
合理利用土地、优化土地资源配置,节约集约用地,落实科学的发展观,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充分发挥土地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为各项建设提供充分的土地保障,是开展土地利用规划的基本任务。
按照县土地利用规划领导小组的布置,结合清溪镇的实际情况,以2006年为基期年,就全镇各类用地做出宏观规划。
一、基本概况1、概况清溪镇位于犍为县城西南11公里,地处东经103°54′,北纬29°29′。
镇域东与孝姑镇相连,南与九井乡、榨鼓乡接壤,西邻双溪乡,北与玉津镇、塘坝乡接界。
幅员面积81.5平方公里,境内地势平缓,平均海拔413米。
清溪镇因流经镇域马边河河水清流而得名。
马边河由西入镇境,蜿蜒线绕过集镇,在康家村汇入岷江,流程17.7公里。
公元1008年至1376年为犍为县域所在地。
民国时期设保。
解放后,于1952年设清溪区和清溪镇,1958年成立清溪公社。
1991年11月洛江乡并入清溪镇,1992年四平、南岸乡并入清溪镇。
现状建城区面积1.39平方公里。
丘陵、平坝各占总面积的50%。
耕地面积27722亩,人均耕地面积0.62亩,农业人均耕地面积0.72亩。
其中田23045亩,土4677亩,森林覆盖率43%。
2、社会人口状况全镇辖2个社区、15个居民小组和26个行政村、194个村民小组,共有15528户,47476人,其中城市居民6554人,农业人口40922人。
2006年,农民人均纯收3412元。
清溪镇是全省瀑电移民大镇,瀑电移民于2006年7月搬迁入住百箩、洛阳、洛江3个村,共迁入366户,1189人。
目前,移民居住区社会稳定,移民群众已逐渐融入当地。
3、经济发展状况农业经济稳步发展。
清溪镇是全县农业大镇,以茉莉花、畜牧为农业的两大支柱产业,全镇共种植茉莉花2万余亩,茉莉花产值4000多万元;年出栏生猪5.8万头、羊4000余只、小家禽79.8万只、蛋鸡存栏50多万只,年出栏100头以上的养殖大户100户,畜牧业年产值7137万元。
畜牧业龙头企业“荣欣生猪”存栏猪9458头。
工业经济发展迅速。
清溪镇是四川有名的茉莉花茶加工基地,茉莉花茶加工业发达,全镇共有茉莉花茶加工企业36家,手工作坊110个,年加工茉莉花茶4000吨,产值8200万元,年利税880万元,拥有“清茗香”、“碧潭飘雪”等市场前景很好的花茶品牌;选址在我镇胭脂村的10万吨漂白竹浆项目已开工建设;选址在我镇的中石油液化天然气厂已于2005年投入使用,已显现出可喜效益;由四川化工控股公司投资的60万吨磷铵项目已选址在我镇丁家村。
第三产业日益繁荣。
清溪镇市场繁荣,房地产业、餐饮、超市、农资、农村日用消费品等商贸服务业发达。
清溪镇历史悠久,旅游资源丰富,潜力巨大。
近年来,积极发展“农家乐”、生态观光农业等特色旅游项目,共有规模较大的农家乐6户。
目前已启动古镇保护工作,并着手拟定古镇保护规划及开发利用规划,力争早日实现其旅游开发价值。
4、基础设施现状(1)镇域主要交通为贯穿全镇的G213线,全镇共有村道12条,但等级不同。
(2)用水:城镇建水厂一座,设计规划4152立方米/天,实供1038立方米/天。
(3)天然气:城镇已有大部分单位和居民使用天然气,城镇建有阀门站。
(4)电力:全镇用电由清溪35KV变电站供给,2005年用电总量9500KW。
(5)电讯:电信支局程控电话可供规划6000门,安装4280门。
已实现村村通。
(6)排水:城镇街道建有排水沟,无处理措施,镇域其它村落排水均自由排放。
二、镇域人口自然增长预测根据清溪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清溪镇人口的年龄结构,结合近年来清溪镇的自然增长率7‰以内的实际情况,清溪镇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006年-2010年为5‰,2011年至2015年为4‰,2016年至2020年为3‰.预测自然增长率的人口分别为47373人(2010年),48557人(2016年),49528人(2020年)。
三、村镇体系规划遵循有利促进全镇社会经济发展等原则,建立一个合理而较完善的等级结构模式,将清溪镇分为三级,即中心城镇区、中心村、基层村。
中心城镇区:包括现清溪集镇(2个社区)和筒车村、三山村、胭脂村的大部分,辐射清溪所辖23个行政村。
中心村包括沉犀、百箩、七一、永星、永安五个村,其中沉犀中心村辐射龙门、灌引、渠成、和平基层村,百箩中心村辐射洛江、洛阳、踏水、七一中心村辐射上游、五龙基层村,永星中心村辐射南岸、丁家、康家、盐坪、新乐基层村,永安中心村辐射保安、祗园、龙兴基层村。
四、城镇远景轮廓发展构想根据清溪镇的区位,城镇的地理环境及镇域的空间结构,考虑到城镇形态、基础设施、路网的现状、远景规划要留有余地和今后交通发展,使之真正成为犍为县南部的一个综合枢纽。
1、发展用地的选择清溪镇位于镇域中部,南面临马边河,镇西、河南均为土地,“213”国道穿过集镇,东、北两面相对平坦,向东则一直面临马边河,故清溪镇的远景轮廓规划用地为:沿“213”国道和马边河向东发展。
远景建设用地3.5平方公里,人均用地100平方米。
2、用地范围和规模就清溪镇本身发展而言,其远景用地范围定为包括集镇建成区和筒车、三山、胭脂村的一部分,沿“213”国道和马边河向东发展。
远景建设总用地3.5平方公里,人均用地100平方米。
3、布局结构和功能分区考虑到近期、远期、远景相结合,以现建成区为依托,向北、向东发展。
原建成去在道路改造后保留、发展,以文教、卫生、商贸、居住为主;向东及北部发展为新区,新区西部以行政、文教、商贸居住为主的综合区是新的镇中心区,新区东部为新型工业区。
五、城镇用地布局规划1、用地选择依据城镇远景发展构想所确定的用地范围,充分体现近期、远期、远景的结合,遵循流动发展的原则,结合城镇发展的生长点,2020年城镇发展用地以现清溪镇建成区为依托,分别向东、向北发展,建设总用地1.76平方公里,人均用地80平方米。
2、布局结构与功能分区依据城镇远景发展构想所确定的布局,现建成区主要是保留和发展,体现古镇风貌,以文教、卫生、商贸、居住为主。
“213”国道与马边河围成的区域为新区,新区中部为商贸、文化小区,新区东部为工业区,新区中西部为行政文教区。
3、工业用地清溪镇现状工业分散布置于“213”国道旁,工业用地10.1万平方米,人均14.42平方米。
清溪镇现有工业多为污染小的工业,可保留就地发展,规划新建工业用地在集镇内“213”国道和马边河相围成的区域东部,处于马边河下游,用以发展新型工业,规划工业用地20.1万平方米,人均14.9平方米。
占城镇建设用地20.1%。
4、仓储用地现状城镇仓储用地0.94万平方米,人均1.34平方米,规划结合工业和市场用地布局。
在“213”国道旁近县城处,即工业小区西边布置仓储用地,并在其他适当位置农贸、生活小型仓库。
规划仓储用地2.57万平方米,人均1.9平方米,占城镇总用地2.57%。
5、居住建筑用地布局规划现状居住用地20.45万平方米,人均29.21平方米,居住建筑质量差。
按照城镇布局结构和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的原则,居民住宅既接近劳动岗位,又尽可能在环境较好的地段位置,给城镇居民提供安全、舒适、优美而安宁的生活环境。
规划居住建筑用地分布于各功能分区中,在各分区中又相对集中。
居住用地33.5万平方米,人均45.2平方米,占城镇用地的33.5%。
6、公共建设用地布局规划公共建筑用地包括行政管理、教育机构、问题科研、商业金融、市场和医疗卫生等六项用地,现状公建用地9.4万平方米,人均13.4平方米。
①行政管理用地布局规划规划镇党政机关近期保留于现状所在地,远期应迁至中心商贸文体小区内,以保持其处在中心位置。
②教育机构用地布局规划规划保留现在教育机构用地并适当甲乙扩建,并按服务半径和居住用地用地布局规划托幼教育。
③文体科研用地布局规划规划保留现有文化娱乐设施用地,在中心小区内设文化馆一处,其余小区内设小型文娱设施(结合商业设施),并将现职中运动场加以完善使之成为全镇公用体育设施。
在原职中规划布置一处农业科研用地。
④商业金融用地布局规划商业金融用地按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原则分区分级设置,满足流通需要,方便居民生活,主要商贸、金融位于中心商贸文体小区内,各居住小区内配置小区级商贸业服务设施。
⑤市场用地布局规划市场包括综合贸易市场和农贸市场。
保留现农贸市场并定为综合贸易市场。
小区内另增设为生活服务的小型农贸市场两处。
⑥医疗卫生用地布局规划中心区内设综合医院一所,其余小区内设门诊、药店。
规划公共建筑用地18.3万平方米,占城镇建设用地18.3%。
7、市政公用设施用地布局规划市政公用设施用地包括消防站、停车站、加油站、垃圾站、垃圾处理场、给水厂、污水站、邮政、变电站等,现状公用设施用地1.7万平方米,人均2.42平方米。
①消防站用地布局规划清溪镇距犍为县城11公里,它辐射面积达到81.5平方公里,无一消防站。
距犍为消防站15公里,不能满足规范要求。
规划在北边靠“213”国道设二级消防站一个,道路上按规定设消防栓。
②汽车站停车场用地布局规划根据清溪镇实际以及停车场服务要求,在大转弯处设置大型停车场一个,并在小区内均衡布置小型停车场。
同时相应设汽车站。
③加油站用地布局规划规划保留现有加油站。
④公厕、垃圾处理场用地布局规划清溪镇虽然垃圾量不大,但承担着犍为县垃圾处理,规划在工业小区附近设置垃圾处理场。
公厕设置按流动人口高密度区间距不大于300米设一所,一般地区500—1000米一所,垃圾站结合公厕一起设置。
规划市政公用设施用地3.5万平方米,人均2.59平方米,占城镇建设用地3.5%。
8、绿地布局规划清溪镇绿地由公共绿地、街道绿地、河滨绿地、生产防护绿地及小区内绿地组成,人均绿地15平方米。
①公共绿地规划规划在中心小区内设公园一所,各小区内利用建筑之间空地及不可建筑用地布置各式小游园。
②街道绿地规划道路人行道上种植街道树,重要地段设花池、草坪。
③河滨绿地规划马边河穿清溪而过,沿岸河滨绿地,一般为宽10米的绿带(包括人行道),使城镇为水所环绕,为绿带所包围。
④生产防护绿地规划规划在工业区与居住区之间按规定设隔离绿化。
9、城镇建设用地平衡清溪镇建成区面积约为0.5平方公里,人均占地71平方米,考虑到新区发展用地比较平坦,以及城镇现状水平、发展规模、建设实力等因素,本次规划拟定,用地标准为近期75平方米/人,远期80平方米/人。
六、土地利用现状1、耕地面积1914.07公顷,占土地总面积28%。
其中:水田1547.6公顷,占22.6%;旱地366.47公顷,占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