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四下综合实践课教案新部编本

四下综合实践课教案新部编本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四(下)综合实践活动课玩出来的精彩活动目的:1、让学生明白“玩”要有意义,“玩”要有目的,2、引导学生开展有益的游戏,在游戏中探索和发现问题。

活动准备:1、小游戏若干,手绢,弹珠、扑克牌、硬币活动重点、难点:有目的,有脑筋的游戏活动过程:一、故事导入:“玩出来的奇闻趣事”。

二、谈话明理。

1、谈谈你心中对“玩”的认识。

2、你真的会玩吗?描述你玩得最精彩的一次经历。

3、听了上面的故事,说说我们怎样来“玩”?三、寻找身过的游戏。

1、收集树叶:制作叶贴画,观察树叶,学做树叶书签。

2、废旧物品再利用“玩”出精彩。

3、说一说你们现在最喜欢玩什么?渴望“玩”什么?四、设计我心中的游戏。

1、游戏在我心中的地位,如何对待现在各种各样的游戏玩具?2、童年生活中心中最理想的游戏有哪些?3、游戏大比拼:游戏一:算24点;游戏二:夹弹珠;游戏三:手指造型与手法变换;游戏四:转币。

五、评选的最终意义。

健身又健脑玩出精彩玩出品位数独游戏:1、在9×9的大正方形中,每一行和每一列都必须填入1至9的数字,不能重复,也不能少。

2、在每一个由粗线隔开的小九宫格中,必须填入1至9数字,同样不能重复也不能少。

走进春天活动目标:1、引导儿童从自己身边的自然、社会、人文环境中,通过细致的观察发现,认识春天的牲。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比较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交往能力及审美能力。

3、通过观察春天,培养儿童热爱春天,爱大自然,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及认真,细致的科学态度。

活动重点、难点:通过观察了明春天的特点,提高分析比较和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时数:两课时第一课时:感受春天活动准备:准备制作风车,风筝的工具。

活动过程:一、寻找春天的活动,在校园寻找春天的足迹。

1、学前家长陪同下到野外感受春天的气息。

2、校园内观察,体验和感受春天时发生的细微变化。

3、根据个人兴趣,喜好做和春天有关的各种活动,感受春天的昂然生机。

(学习制作风筝、风车、等简单的风力小玩具)二、学习制作风筝、放飞自制小风筝。

1、风筝制作的方法。

(1)“扎”艺:风筝的骨架是竹,质轻柔。

劈竹,措沿竹的自然纹程撕竹。

不是以刃切开。

(2)接绑扎:垂直连接;平行连接。

(3)糊纸(准备材料)①2根云杉木棒(0.6厘米厚,1厘米宽,90厘米长)②风筝材料。

(塑料)③绳子、剪刀、木尺、黏条、粉笔、木胶。

制作方法如图。

1、在木棒的两端锯一个缺口。

2、把木棒横放在另一根棒距端点20厘米的位置上。

3、用绳子出一个风筝的框架来。

第二课时:春的信息活动过程:一、在学生获取大量春的信息的基础上,展示自己的发现。

1、听乐曲“春天在哪里”进入情境。

2、汇报找春天的经过,并说上春天特征。

3、研究春天的特点。

①小组交流:展示收集的图片、照片、或实物资料(小瓶内的蚂蚁、蝌蚪、乌龟、各种花、蒜苗)②全班汇报,用一段通顺的话,告诉大家你的作品。

教师点技提示:你带来了什么?冬天时是怎么样的?现在和原来有什么变化?说明什么?4、归纳春天的特征:动物、植物、人、气候的变化5、讨论围绕春天,我们还可以开展的活动。

(1)种植、饲养活动,写好观察日记。

(2)以“春天”为主题的小报。

(3)春游活动,放风筝,踏青活动。

生活中的规则活动目标:1、了解规则的基本含义,作用及其存在形式,理解规则和制度是文明生活的保障。

2、通过列举日常生活中的事例,理解规则,法律是我们享有和行使权利的保障。

3、认识在家庭和学校中应履行的义务,明确义务是规则赋予我们的责任。

4、正确理解规则与自由的辩证关系,培养学生全面看待问题和辩证思维的能力。

活动准备:了解生活中的规则活动过程:一、各知识点梳理:(1)没有规则不成方圆:规则:是社会团体为实现某种目标,规定出来供大家共同遵守的制度或章规。

表现:规定不许,不能做什么,禁止性规定,或允许,能够做什么。

类型:成文的规则(明文规定),不成文规则(约定俗成规则)二、在规则中自由成长。

(1)保障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利。

(2)只有遵纪守法才能获得最大的自由。

事例点拔:a、同名同姓,能由他人随意来更改吗?b、如果想用原来的某名,他该怎么办?(生回答:不正确,干涉他人的命名权。

方法(1)找学校领导或相关部门,(2)告诉监护人,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事例二:游戏机室里沉迷的少年点拔:公民行使自己的权利必须在相应的允许范围内,沉迷游戏机室不符合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有关规定,是一种违法行为。

三、讨论所积累的生活中的规则。

1、法律、法规。

2、道德约束。

3、各种行业的规章制度。

做一个最好的你活动目标:1、引导学生认识自己,学会悦纳自我。

2、培养学生的自信心3、在阅读中成长,搜集自信名言和小故事。

活动重难点:培养学生自信心,增强自我认识活动过程:一、故事导入:支离疏的故事,生活中有些时候,我们会对自己不自信。

二、学生心理测试,根据自己的情况在()中填“是”或“否”。

1、我觉得自己有不少优点。

()2、我喜欢在课堂上回答问题。

()3、与陌生人相处,我很少局促不安。

()4、我的水伙伴很喜欢跟我一起玩。

()5、无论学什么,我觉得自己经过努力,一定能学会。

()6、我常常对自己的表现很满意。

()7、我比较容易成为别人的好朋友。

()8、我知道有些人不太喜欢我,但我并不为此而担忧。

(09、每次坐在考场上,我总是信心十足。

()10、如果我做了件傻事,我会同在场的那些人一起大笑。

()11、我心里觉得我会成为一个很棒的人。

()12、尽管我还有不少毛病,但我肯定能改掉。

()结果提示:9—12很自信,5—8比较自信4个以下有点不自信。

三、写一写,说一说。

1、我的优点和缺点。

2、小组交流,引导学生找到自己的优点,增强自信心。

四、课外作业1、制作一份自信小报。

小小日历有学问活动目的:1、通过日历探秘活动,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科学问题的兴趣和意识。

2、认识各种各样的日历,知道日历在日常生活中作用。

通过实验研究。

3、启发学生从日历中发现,提出不懂的问题,并知道通过多途经去导找问题的答案。

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重点:了解日历,学会查看日历。

活动难点:从日历中发现,提出不懂的问题。

活动准备:1、师生共同搜集各种日历。

2、准备有关日历的资料,询问自己的生日公历和农历的日子。

活动时数:二课时活动过程:第一课时学会看日历活动过程:1、学生展示自己常见的各种日历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

2、学会查看日历。

(1)认真观察,了解日历的内容。

(2)从公历和农历两个不同的方面,选择几个有代表性的日期练习查找。

a、自己的生日b、春节c、中国传统节日d、你所知道的一些节日(3)在实践中,总结查况日历的方法,培养研究,发现,归纳的能力。

3、寻找日历中的秘密。

(1)看日历之后,你还有什么不明的问题吗?(2)学生问题分类,引导探究。

课后小结学生提问:(1)为什么有公历还有农历?(2)为什么每个月的天数不一样时?(3)二月为什么是28天?(4)一个日期为什么七天?(5)农历的二十四节气又是怎么回事?第二课时日历控秘活动过程:一、说一说活动中你知道的日历的特点和作用。

1、日历种类:日历、台历、挂历、年历(一年一张)电子日历2、从一页日历中,你可以知道哪些信息?年份、月份、星期、日期、农历、节气、节日、等信息。

3、回顾上节课的质疑,相互简介日历。

二、说说你对日历问题的解答。

顺序:1、为什么有公历和农历之分?你还知道什么日历?(如傣历)公历,又称格列历,阳历,又名“太阳历”,以地球绕行太阳一周为一年,(365、24219天)每天少0.24219天,400年96.876,因此400年中有97年间年。

闰年是在2月未加上一天,每年366天,每四年一个闰年。

二、农历是什么?(学生交流)三、农历:又称夏历,中历、阳历、俗称阻历,实为阴阳历。

定法是依据朔望月周期而定,朔望月长约29天,所以农大月30天,小月29天,农历平年有12个月,今年354天或355天,闰年为13个月,闰年全年为383天或384天。

农历的特点:(1)农历与季节大体相符,长期以来能力多很好地指导农业生产。

3、二月只有28天?故事:罗马教皇,儒喀,恺撒创立。

4、二十四节气的来历(1)四季变化:(2)气温变化:(3)天气现象:(4)物候:惊蛰、清明、小满、芒种5、日历集锦*只要是闰月,不论它是闰几月,都只有一个节气。

*除闰年之外,一年中的第一天总是同最后一天的星期相同。

*任何一个世纪的第一天都不会是星期三,五或星期天。

*每隔28年日历中的月、日、星期的日子就会重复一次。

*只要不是闰年,1月1日是星期几,10月1日也是星期几,4月1日与7月1日,9月1日与12月1日也是如此。

6、设计自己的日历。

我们自己来办报活动目的:1、通过查找和收集报纸并从中选取受欢迎的素材,培养学生收集资料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篇选,甄别能力。

2、通过学生“办报”的全过程,使学生体会相互支持的重要性,提高合作意识,培养群体意识和团队精神。

3、通过办报活动,在学生自主组织,策划,编撰出刊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增强和提高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准备:儿童喜闻乐见的报纸、杂志,学生分工。

活动内容:一、看一张报纸上有什么内容。

1、标一期报纸的主题、小标题、内容、主题设计、编辑策划、报头、边距、中缝、排版、栏图、题图。

2、职务:主编、编辑、美工、记者3、分工合作。

(讲解布局)a、对称式布局:左右对称的布局方式,以及这种布局的设计特点。

b、均横式布局:一个版面,内容对称B、提示要求:每两个人制作一张8开式16开的小报。

二、根据分工分组。

1、学生以两人为一组,自由组合2、设计自己想要办的小报框架,版式。

三、板报基础知识。

1、主题:不宜繁多,应适时,及时,健康2、版式合理:新颖,吸引人的注意。

(1)围绕主题设计内容。

刊头:中间、中上部、左上角、右上角(2)编排有序,合理安排,报头、标题、文章、图片。

①先排重要的长文章,长短文章错开排;②主要文章一般排在整版的左上位置;③文章之间的标题要横排且错开,两个标题不要并在一起;④长文章要按题意配插图;⑤两篇文章之间要空两行,配上花边。

(3)标题醒目,刊头突出,字体美观,色彩丰富。

我为卡通狂活动目的:1、通过活动实践,引导学生讨论卡通故事和卡通人物,使学生从多角度,多方面去认识卡通形象,培养学生想象和分析问题能力。

2、通过制作卡通形象过程,提高设计和动手制作能力。

3、通过编卡通故事,开阔学生思维,激发他们各方面才智,获得设计创作的体验。

活动准备:1、思想准备,布置搜集有关卡通的资料,课前做好准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