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语文科普说明文阅读理解

小学语文科普说明文阅读理解

精锐教育学科教师辅导讲义讲义编号11hz02yw000复习回顾本次课程主要内容一.科普说明文的特征说明文一般分为说明事理和说明事物两大类。

无论是说明事理还是说明事物,只要是以介绍科学知识为主,就可以称为科学说明文。

这类科普说明文,形式简短,知识性、科学性、普及性强;通常以读者的认识、思维逻辑顺序来安排层次;运用平实的表现手法;语言的运用强调科学、准确、鲜明。

翻阅中高年级的小学语文课本无论是哪种版本,我们都能看到这类文体的踪影。

《新型玻璃》、《鲸》、《假如没有灰尘》……诸如此类的文章,我们大概可以列出一长串来。

这些文章承载着普及科学知识,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了解说明的方法,提高学生阅读科普文章的能力等功能。

科普说明文一般是以通俗的形式介绍某种事物或现象,说明它的形态、特征、性质、意义、成因及其功能和作用等。

主要应注意以下几点:1.科普文的特点:科普文和其他文章不同,它以普及科学技术知识为目的,所以具有如下特点:a知识性、科学性,科普文说明的内容具有科学性,文中所写的人、事、物都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不能凭空想象、虚构;引用概念、数据、事实和使用语言都要准确无误,即使是拟人化的语言,也要注意准确。

b形象性、趣味性,科普文常常综合运用各种手法,如比喻、拟人、悬念、联想等,语言也比较通俗生动,目的是把枯燥的科学道理讲得津津有味,让人易于理解、接受、产生兴趣。

c思想性、时代性,作者往往紧追时代信息,站在科学技术和科学思想的最前沿,不仅把最新的科学知识传播给我们,而且寓思想与知识之中,重在以科学精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教育人、感染人。

2.文章的基本内容:把握科普文的特点,阅读时要一边读一边想,看看文章给我们讲了哪些科学知识,同时,还要弄清文章的条理,看看文章先写什么,后写什么,是按怎样的顺序写的,结构是否严谨,逻辑是否严密。

弄清楚文章叙述的事物的概念、特点、构造、作用等等,才能了解和掌握相关的知识。

3、辨析说明的方式:科普文常借助一些说明方法,运用这些方法来表达要说明的事物特点或介绍的科学知识,为了适合小学生的阅读,有些科普文还采用了童话、拟人等形象生动的手法。

阅读时体会这种表达方式,对我们全面了解事物、提高写作水平都有帮助二.科普说明文的阅读方法1.注意标题科普说明文的标题多种多样,不拘一格,总体特点是:第一,以文章介绍的知识对象为标题的中心依据,换句话说,就是让人一看标题就知道文章是介绍什么科学知识的。

如果含混朦胧,不知所云,很有可能失去对读者的吸引力。

第二,语言简要。

标题只点明所介绍的知识对象,有时也可兼及它的特点、作用、意义、价值等,但不详细展开知识介绍。

标题通常只有几个字,一般没有副标题。

2.结构跟所有的文章一样,科普说明文也是由三大部分组成:开头、主体、结尾。

开头是总体介绍,先提出说明对象,然后概括介绍它的特征、作用、意义、价值。

主体篇幅最长,是科普说明文的核心部分,有关说明对象的各种知识就是在这一部分充分展开表达的。

这部分在结构上有这样的原则:分为若干层次依次表达,层次与层次之间或并列,或递进,或分总,要呈现出清晰的逻辑秩序。

结尾或指出当前存在问题,如贾祖璋介绍丹顶鹤的文章在结尾处就提出了丹顶鹤保护的严重问题;或展望未来的发展前景,如某篇介绍基因工程的文章就预测基因工程的应用前景;或提醒人们注意吸收新的知识,如在结尾处告诉读者相关知识还有很多可注意阅读。

3.表达方式科普说明文当然要大量运用“说明”这种表达方式,有时兼及叙述、描写、抒情、议论。

就“说明”表达方式内部来说,还有举例子、下定义、作诠释、分类别、作比较、打比方、列图表等多种技巧。

课堂练习书籍面临的危机书籍面临着危机。

据估计,美国各图书馆中有近二分之一图书的纸张已严重老化。

美国国会图书馆普通类和法律类的1200万卷藏书中有近四分之一的书籍已脆到不能翻阅。

1850年后出版的书籍,平均保存寿命为50至100年,有些书籍只能保存25年便化为尘土。

已经查明造成这一恶果的主要原因并非时间,而在于现代造纸过程中所添加的化学物质。

当今,造纸主要取自木质原料,要使木块分解成纤浆,再将其漂白、浓缩,必须添加一些酸性剂。

这种酸性剂残留在纸张上,在外界环境的作用下起着“焚书”的作用。

目前虽已生产出一些无酸纸,但由于产量低、价格贵,经济上并不可取。

电子存储技术的问世和化学技术的革新给人们提供了解决这一问题的现实途径。

美国国会图书馆已研制出一种“抗酸化”流程,将书籍放在真空室进行千燥处理后,再将该室充以汽化乙锌,这样处理4至5天,书籍的保存寿命便可从100年延长到500至600年。

①电子存储技术的发展提供了保存书籍内容的新途径。

②一个数字激光存储器可存储相当于两万页的文字内容。

③一旦读者需要时则可借助计算机来进行阅读。

④人们相信,随着技术革命的发展,更加合理的保护书籍的新途径一定会找到。

1.书籍面临着什么危机?(从第一段文章中找出恰当词语,回答不起过8个字)2.用一句话概括第二段文章的主要说明内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介绍了哪两项保护书籍的新技术?用简明的话回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4.这两项新技术有什么不同作用?(分别用一句话概括)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5.文中划线的语句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这两种说明方法在这里有什么共同的作用?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第四段文章原有5个句子,按照合理的顺序,“这在经济上远较微缩胶卷合算,而且使用也较灵便。

”一句应补回在何处?答: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纸张严重老化(或书籍化为尘土等,意思相符,不超过字数即可)。

2、主要说明造成书籍危机的原因。

3、①电子存储技术;②“抗酸化”流程。

4、①电子存储技术提供了保存书籍内容的新途径。

②“抗酸化”流程可延长书籍的保存寿命。

5、举例子、列数字。

具体说明图书纸张老化的严重程度。

6、③句和④句之间。

指纹的奥秘人的皮肤由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三部分组成。

指纹就是表皮上凸起的纹线。

A.________人的遗传特性,B.________指纹人人皆有,C.________各不相同。

伸出你的手仔细观察,就可以发现指纹也分好几种类型:有同心圆或螺旋形纹线,看上去像水中旋涡的,叫斗形纹;有的纹线是一边开口的,就像簸箕似的,叫箕型纹;有的绞像弓一样,叫弓型纹。

据说,全世界50多亿人,还没有发现有两个指纹完全相同的呢。

正因为指纹的这一特征,它很早就引起了人们的兴趣。

在古代,人们把指纹当作“图章”,印在公文上。

据说,在一百多年前,警察就开始借助指纹破案。

近年来,指纹又和电脑成了好朋友。

科学家己研制出一种“指纹锁”,这种锁的钥匙就是指纹。

当人们开门时,只要用手按一下设在门上的电脑开关,电脑就能很快识别开门的人是不是主人,如果是的话,门马上就会自动打开了。

小小的指纹将来究竟还会有哪些新的用途?新的迷宫等着我们去探索、去寻求。

1.仔细阅读第一段文字,在文中空白处依次应填入恰当的关联词语A.______ B.______ C.______2.请指出文中划线的句子运用了哪三种说明方法?答: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

3.第二段中的“这一特性”和“它”在文中分别指代什么?答:“这一特性”指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指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请分别指出第一段和第二段的中心句。

答:第一段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段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根据文中的介绍,请用简略的语言谈一谈指纹有哪些用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参考答案1、由于,虽然,但。

2、①作诠释,②分类别,③打比方。

3、“这一特性”:指纹人人皆有,但各不相同。

“它”:指纹。

4、第一段:虽然指纹人人皆有,但各不相同。

第二段;正因为指纹的这一特性,它很早就引起了人们的兴趣。

5、当图章;借助指纹破案;研制出“指纹锁”。

登陆火星俄罗斯太空科学研究所负责人格里戈旦耶夫日前宣布,俄罗斯太空科学家已经克服了星际载人飞行的大部分难关,并且准备在2020年左右派宇航员登陆火星。

火星是地球的近邻,它的运行轨道在地球的运行轨道之外,火星绕太阳一周的时间是687个地球日,火星和地球相互接近的时间间隔是两年零50天。

火星和地球一般距离在8000多万公里以上,最近时在5000万到6000万公里。

从地球飞往火星,单程需近一年的时间,较好的发射时机每隔一年才有一次,到火星后,要想返回,也要隔一年半才有合适的时机。

因此,登陆火星飞行来回所需要的时间至少在2—3年以上。

目前,要进行这样长时间的载人太空飞行除了技术难题外,如何让宇航员在这样长时间的太空飞行中保持心理稳定和身体健康也是极为棘手的难题。

正是因为如此,太空探索技术发达、经济实力雄厚的美国至今还没有载人登陆火星的计划,其最雄心勃勃的目标也不过是到2014年取回火星地质标本。

但格里戈旦耶夫表示,通过几十年孜孜不懈的努力,俄罗斯已经取得了宝贵的太空载人飞行经验,能够实施登陆火星计划。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