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优质工程现场质量管理要点第1节强化意识全面创优创优质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要从头抓起, 从全过程抓起,从创优意识抓起,从策划和培训抓起不断增强和强化人员的创优意识和精品意识,把握电力工程质量的发展观,即科学、系统、经济和节能、减排的发展观,了解优质工程的具体指标和要求,尽量以少走弯路,始终走在电力工程建设的前列, 是我们的根本任务。
创优质工程,要始终坚持从国家政策的角度,贯彻与时俱进的思想,以质量管理理论为指导,以行业实际为基础,体现国家在不同时期的政策性要求,体现行业在不同时期的发展方向,体现企业在不同时期的发展意向,体现质量管理的最新实践, 从政策要求上,从投资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上,从工程质量的系统件管理上,进行导向。
创优质工程,必须掌握优质工程的内涵,树立大质量观念。
第2节创建国家级优质工程的三个步骤电力工程创国家级优质工程必须经过的3个步骤:第1步:必须高水平通过“电力工程达标投产”──基础;第2步:必须获得“中国电力优质工程奖”、高排序──取得参赛资格;第3步:必须通过国家级优质工程评审机构组织的评审──正式比赛结果。
第3节工程创优的“四强化、十强调”创建优质工程现场质量管理要点可概括为“做到四强化落实十强调。
一、“四强化”(一)强化事前策划创优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
对于一个系统工程,没有全局的策划、没有统筹的安排、没有明确一致的目标、没有统一的标准,就没有步调一致的行动。
策划包括:(1)战略策划即确定各丁程阶段宏观的目标。
(2)环节策划即确定规则。
(3)措施策划,即确定要求。
除了这些策划外,还必须进行更为具体的设计优化策划、设备选配策划、施工图深化、亮点策划、检查监督策划等。
这些策划一定要符合大质量观的的概念:1)产品和服务质量:包括产品的功能、性能、安全、可靠、观感、优良率。
2)过程和工作质量:包括产品的工期、成本、环保、工艺、检查。
3)管理质量:包括组织的体系、制度、措施、方案、协调、评价、改进。
4)组织质量:包括建设(组织核心作用)、设计、施工、监理、调试、生产等单位。
5)“注意力”质量:包括国家政策倡导的、社会关注的、媒体传播的质量信息。
其具体内容应按照达标投产要求而编制,同时又要注重学习和吸取同行业领先水平工程的先进经验与教训。
优质的产品背后必有一套严格的管理制度。
某企业家总结了一条刻骨铭心的教训是:企业法规的制订仅是第一步,其后必须增加两方面的内容,即规定实施细则和实施检查细则。
(二)强化事前培训,知行合一“知行合一”这是2007年国际质量管理大会提出的最新的质量理念。
说的就是知和行要统一,“知”就是让每一个人都知道、都理解;“行”就是知道的人能采取行动,并进行水平展开,产生应有的效果要先知后行、只有知道才可行动,才可能不做错。
不知道就做那是蛮干,知道了不做,那是不负责任、是没有职业道德。
那么如何才能先知道?培训则是最有效的途径。
培训不仅是对操作层,不仅仅是针对技术内容,管理层更需要培训和学习。
实践证明:差错发生在细节,成功取决于系统。
强化执行过程,就是要让执行层了解工程的总体策划思路和具体的创优标准,要让管理层和操作层形成的统一创优理念井落实到具体施工过程中。
比如创优细则、达标投产考核标准相关条款、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技术交底等内容,要分层次进行培训、学习和交底。
(三)强化过程中短周期检查和控制全过程控制不要拘泥于分项工程施工验收的阶段性,可按时间段进行短周期过程检查按时间段进行短周期过程检查可以提高检查的均衡性,可以有机会参与对不同分项工程的事前、事中、事后的过程控制,缩短针对性的诊断周期。
检查是要通过测量和监督的手段来发现问题和不足,因为每一个大问题里都有一系列的小问题露面,及时地检查是为了有效地控制和纠正这些问题,这样就可以断掉小问题酿成大事故的渠道和后路,就可以加快PDCZA 循环,促进螺旋上升的速度。
(四)强化过程中短周期的评价和持续改进对工程过程中的检查只能是发现问题而发现问题的意义在于我们要对问题给予分析和评价,只有评价才能全面地衡量质量的现状和影响质量各种因素的程度。
只有依照标准对照创优总目标不断地评价、及时地评价,才会不断地发现问题;及时地发现问题,才能让我们及时地采取相应的措施纠正对总目标的偏离。
这正是企业持续改进的原则,也是质量体系建设和健康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就是日本理论界2007年国际质量管理大会提出的“质量管理回归零点”的理论,即按质量管理原理,依据现场、现物、现实查找的问题,制定改进目标通过PDCA 循环进行质量改进和创新。
二、“十强调”1.强调工艺的规范、统一、协调、精细(1)规范。
工程组织要规范、工程管理要规范、工序作业要规范;(2)统一。
目标要统一、行动要统一、标准要统一、操作要统一;(3)协调。
组织协凋、配合协调、观感协调;(4)精细。
策划精细、管理精细、工艺精细;精细,就是注重细节,细节的深层含义就是追求完美。
细节决定质量,质量决定成败。
我们不能把工艺细节看得简单化,简单的招式练到极致就是绝活,就可能形成质量特色的工程亮点。
2.强调自主创新3M的CEO 有一句形象的表述:“对愚蠢行为的定义,就是不断重复一件事情,重复着同样的经验,却期盼有意想不到的结果。
”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所以,只有自主创新,才是差异化质量胜出的关键。
3.强调博采众长,规避众短工程建设一定要学会吸取其他同类工程的优点和教训要学习日本人“模仿加创新”的经验,特别是失败的教训,更是宝贵的财富。
“研究失败的目的就是避免失败,成功是没有绝对规律的。
失败的共性就是在错误的时间,作了错误的决定,办了错误的事情,还自我感觉良好。
规避众短,就是对于其他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认真地分析和总结,避免在本工程中出现同样的错误。
4.强调“强制性条文(以下简称为强条)”的执行要加强强制性条文的执行力度,要树立“违反强制性条文就是违法”的法制观念。
建立起相应的机制,做到有组织机构、有人员职责、有经费支撑、有执行规划、有实施计划、有标准目录、有培训记录、有检查记录;既要有执行过程的检查,更要有执行效果的监督。
5.强调积极采用现行标准工程开工之前,一定要建立本工程有效的技术质量标准的清单。
对于新出版的标准和规程要加强收集, 组织宣贯,理解并贯彻其中新的内容和新的要求。
企业一定要树立标准意识,即游戏规则意识,因为三大贸易技术壁垒(WTO /TBT )的核心是指:对产品、服务的技术法规,技术标准合格评定。
龙永图先生曾经严肃地指出:“你可以不承认欧盟标准,不承认沃尔玛标准,那意味着你不打算进入国际市场了。
”6.强调重视设备和主要材料的技术协议设备质量是电力工程创优的基础。
创优策划要力求设备质量成为工程质量的亮点。
所以,设备协议一定要符合创优策划的具体质量要求和相关标准,要求技术协议上约定的技术条件和设备及主要材料到现场时的实际需求相一致。
7.强调风险的设防加强预控,一定要建立工程安全、质量的风险防范与预控措施,要建立相应的机制,采取相应的手段。
8.强调工程资料收集整编加强过程中的资料、文件和报告的收集整理和归档,工程验收、检验、试验的报告、隐蔽工程等资料必须做到与工程进度同步。
做到项目文件资料完整、系统、准确、及时、有效。
9.强调成品保护成品保护做得不好,整改成本必然加大。
而且很难修复,以致成为永久性缺陷。
所以要力防机械损伤、污染、腐蚀等现象。
10.强调自主创新形成成果在工程建设过程中要强调依托建设项目,形成“精益质量管理”和“质量功能展开”的管理成果;开发和积累有本企业自主知识产权的工法、专利、科技成果和QC 成果,体现本工程科技创新的先进性。
积极参与国家、行业标准的编写,更能增加评优的竞争力。
第4节创建优质工程的否决条件(1)工程建设全过程有违背强制性条文事实的(包括设计、施工)。
(2)工程建设基础与主体结构未做到安全可靠,不均匀沉降和倾斜值超过规范规定及设计规定,缺失对桩基检测的认定、见证的报告。
(3)使用国家技术公告中明令禁止的技术(材料、产品、)的,如:石板闸刀开关、磁插式熔断器、106/107/803内墙涂料等32种涂料和防水卷村、危害环境的油漆或高耗能产品、9L 以上(不含9L )的坐便器、手工机具制作的塑料门窗等。
(4)屋面、地下防水工程有渗漏现象及墙体有较严重开裂的,包括出现有渗漏痕迹的。
(5)工程建设全过程合法性证明文件不齐全。
不规范,共21条(见2008年中国电力优质工程评选办法检查表3.1所列),不是由国家行政机关或地方行政部门颁发, 同时级别和有效性不满足要求。
(6)工程未做到一次成优,有大面积返修痕迹及刻意为迎接检查而专门修理、修饰的痕迹。
(国优承认质量衰减,允许出现油漆不亮,少量的由于使用过程中磨损等现象,不必要贴瓷砖,刷涂料)。
(7)有超概算、超标建设、擅自提高装修标准和扩大进口范围的。
(8)项目文件和档案与实际不相符,且重要项目有内容缺项。
(9)工程投产使用不满一年未获得省、部级优质工程,也未获得省、部级优秀设计奖。
申报国优金奖但未获得国家级优秀设计奖的。
(10)工程建设不符合招投标底有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现象。
(11)工程建设中发生较大安全事故的(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的事故)(l2)工程建设全过程发生过较大的有社会影响的不良事件的。
工程建设全过程发生过较大的有社会影响的不良事件的。
(13)有环保要求的工程投产时未达到国家相应的环保标准,包括脱硫、有环保要求的工程投产时未达到国家相应的环保标准,包括脱硫、脱销、水土保持植被恢复性工程等。
脱销、水土保持、植被恢复性工程等。
申报国优项目未制定系统、科学、经济的质量管理目标和创优计划建(l 4 )申报国优项目未制定系统、科学、设单位提出的可测量、可分解的质量目标要与参建单位的目标不一致,设单位提出的可测量、可分解的质量目标要与参建单位的目标不一致,各类文件不统一。
件不统一。
工程建设的各项经济指标在国内同类同期不具有先进水平未取得良未取得良(15) 15)好的投资效益。
好的投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