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回顾
一、概括新闻内容
1、常见设问方式:
(1)XX报道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2)从XX和XX看,反映了什么问题?请简要分析
(3)阅读材料X,试概括说明材料传递的重要信息
(4)阅读下面的材料,简要回答材料反映的某类问题有哪些
二、比较报道异同
1、常见设问方式:
(1)比较材料X和材料X,简要指出两则报道内容有哪些异同
(2)阅读材料1、三,两则新闻都报道了XX事件,概括说明它们各自传递的重要信息有哪些异同之处
方法点拨:
(1)比较报道的对象(一般是相同的)
(2)比较报道的深度:
○1新闻事实: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新闻要素
○2深厚的新闻背景、原因、结果预测
(3)比较报道的宽度:新闻的涉及面
三、分析报道角度
常见设问方式:
(1)材料X和材料X是就XX问题所发表的看法、着眼点有何不同
(2)比较材料X和材料X,简要说明两则报道的侧重点有哪些不同
方法点拨:
(1)抓导语,体会内容侧重点
(2)抓手法,体会技巧不同处
○1从文本看:消息、通讯(人物、事件)、时评、特写
○2从手法看:特写、点面结合、数字说明、对比、衬托、以小见大
四、分析导语的作用
1、概述:新闻的导语一般是新闻的第一句话或第一段或前几段,
以凝练简洁的语言,概述新闻的主要内容或事实,简明地揭示新闻中心。
2、分类:
(1)直接性:直接陈述新闻事实
(2)延展性:通常设置一种现场感或创造某种气氛,解释说明3、常见设问方式:
(1)文章开头具有怎样的特点,结合文本分析其作用
(2)试结合文体特征和文章内容,简要分析文章第一段的作用
方法点拨:
(1)内容上:导语属于XX类型,写出XX事实,为全文奠定了
XX基调,鲜明揭示了新闻中心
(2)结构上:导语概括了XX新闻事实,总写XX,引出下文XX 内容
(3)社会、读者角度:导语中所写的中心事件对社会有怎样的影响,给读者怎样的感受(给读者以现场感、生动感)
五、分析新闻背景
1、概述:新闻背景是指新闻事件发生的历史背景,周围环境及与
其他方面的联系等。
补充、反衬或烘托新闻事实和新闻主题的重要材料。
2、常见的设问方式:
(1)文章用较长篇幅介绍某些背景材料,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2)某一材料不属于新闻事实,作者写这一部分材料的目的(3)新闻报道中某一段能否删去,为什么?
方法点拨:
(1)对新闻事实起到说明、补充、衬托作用
(2)有利于了解新闻发生的来龙去脉,加深对新闻的认识理解(3)深化新闻主题
(4)丰富新闻内容,增加新闻的知识性、趣味性
(5)揭示新闻的意义,唤起社会的关注
六、新闻的表现手法
常见的设问方式:
(1)这则材料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简要分析
(2)材料中大量引用了某人的话,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3)这则新闻是报道某一集体的,为什么作者重点写某人?谈谈你的理解
方法点拨:
(1)真实性:新闻的六要素,引用数字,新闻当事人的语言(2)典型性:点面结合,举例分析,对比
(3)生动性:场面描写,插入新闻当事人的具体做法,打比方
七、新闻的结构
1、记叙的顺序:
(1)顺叙:
条理清晰明了,突出新闻事件的连贯性
(2)倒叙:
○1叙述内容事件
○2结构手法+分析:倒叙(倒金字塔的结构),在前文先行交代XX结局之后,再交代XX经过,由果而因
○3倒叙作用:增强文章的生动性,引人入胜,吸引读者,避免叙述的平淡和结构的单调(既把事件过程具体展示出来,又突出事件的“惊心动魄”,符合新闻受众对突发事件关注程度的轻重缓急的先后次序。
增加了可读性)
(3)补叙:
○1表现事件+人物
○2补叙作用:为XX作了必要的背景交代,使读者对通讯的主人公有
了更为具体和深入的认识
○3补充事件的影响,使通讯报道的主题具有了广度和深度的意义。
2、段落作用,如最后一段的作用:
(1)结构上,呼应开头,使文章结构严谨
(2)作者的态度
(3)表现内容,人物形象
(4)写作意图(主题):使新闻的主题具有了广度和深度的意义(5)效果上,充实新闻内容,增强新闻的真实性、针对性、知识性,增强感染力
八、新闻的评价与探究
九、访谈的技巧
1、针对提问者的技巧,一般有单刀直入式和旁敲侧击式两大类,可细分为:
(1)趣闻:采用一些诙谐有趣、形象生动的话题或提问方式进行发问,以消除陌生感,拉近双方的距离
(2)直问:不转弯抹角,把想了解的问题直截了当的提出来
(3)推问:运用逻辑推理,提出问题,层层递进,环环相扣
(4)旁问:有意岔开,先谈点别的事情,以此来制造轻松的气氛(5)追问:对访谈对象刚刚陈述的疑点或没有充分说明的地方进行追问,使访谈顺着自己的思想继续予以回答
(6)延伸:对访谈对象没有涉及的领域进行引导,可以拓宽领域,避免片面性
(7)对比:有时候,访谈对象究就某一问题在回答时的陈述不尽相同,如果发现这样的一点可以进行对比提问。
也可以引入一些其他人同一问题觉得观点进行对比提问
2、另一方面是针对回答者的技巧,一般有引用、比喻、打比方、反问、反复等修辞技巧,还有开门见山表明态度,委婉含蓄呈现观点,层层推进揭示本质,顾左右而言他巧避锋芒等
3、语言风格:朴实无华,浅显易懂,巧用俗语民谚,引述诗文,生动形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