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油品计量操作及数据处理

油品计量操作及数据处理


3米以下 中部一点
四、测温的操作

油温测量应在停止加温、停止搅拌后进行,必须在油
深测量结束后进行。

将电子温度计直接放在所测油品部位悬挂固定,观察 温度表,等数字稳定后读数。

测量油高后立刻测量温度,中间间隔不应大于5分钟。 测量点距罐壁至少300毫米,下部距罐底200毫米, 上部低于液面200毫米,以免受外部冷热影响。
三、检尺的操作

检尺的步骤
下尺
测量数要准 及时记录
三、检尺的操作

打实高,一手握住尺柄,另一手握住尺带,从参照点将尺铊和
尺带放入容器内,让尺铊重力引尺下落,尺铊触及油面后放慢
尺铊下降速度,待尺带落到油面估计高度时,将估计高度的尺 带擦净,尺铊距容器底部约10~20cm时,停稳后再测量。
主要内容
相关术语 计量器具
检尺的操作
测温的操作 数据处理(计算部分)
应具备的技术资料



油罐检定证书 计量器具检定证书 计量方法、操作规程等文件资料 计量员考核合格证书
一、相关术语

计量:实现单位统一和可靠的测量活动 检尺:用测深钢卷尺测量容器内油品液面高度(简
称油高)的过程

量油尺必须无扭曲、锈斑等,刻度部分的全部标记必须清晰易读
点温计(数字温度计)


数字温度计结构 示值修正(检定证书)
密度计(比重瓶)
辅助工具

量油膏
试水膏

三、检尺的操作

准备工作 穿戴好个人防护用品 检查计量器具、试剂等完好齐备 待液面充分稳定后进行 确定油罐参照高度和液面大致高度
六、油品计算
计算单位
长度:m 体积:m3 密度:Kg/ m3 质量:T 温度:℃

六、油品计算

计算油品高度(间接法) 油罐油温 体积计算 计算修正后体积
根据金属罐检定证书,计算油罐内液面高度,Hy=H-(h1-h2) 根据实际测量温度,求出油品平均温度,即T平均
根据油高,按照容量表查出分米体积、厘米体积、毫米体积,静压力修正, 相加即为总体积△V。

保温罐按照公式Vt= △V[1+0.000036(T平均—20)]计算
非保温罐按照公式Vt= △V[1+0.000024(T平均—20)]计算

计算油品的密度 重量计算:M=ρ
t Vt
按照公式ρ t=ρ 20-0.00064(T平均—20)得出油品密度

尺带放入容器内,让尺铊重力引尺自由下落。

当尺铊或尺带进入液面后,就可以停止放尺,需注意,停止放
尺后只许往下放尺不许往上提尺。

停止放尺后,保持尺带刻度线与参照点不动,并记录下参照点 刻度线的高度读数(h1),数值保留到毫米。


迅速收尺并找到量油尺底部尺带或尺铊刻度线上的油痕。
两眼垂直尺带或尺铊读出被液面浸没部分的数值(h2)。 换算液面高度(Hy):Hy=H-(h1-h2)
一般需在油品稳定后再进行打尺,稳定时间如下表所示:
计量方式 稳定时间/h
出货 进货
备注
对于有泡沫的 油品,可在泡 沫基本消除后 计量,也可设 法消除或驱除 泡沫后计量。
立式岸罐 0.5
卧式岸罐 0.5 罐车 船舱
0.5 0.5-1
4
0.5 0.5
四、测温的操作

立式罐温度测量位置
3~5米 5米以上 Title Title Title 1/3.2/3处测两点 1/6.1/2.5/6测三点 O O O

用手握住手柄及尺带,手与尺一起慢慢落下,当尺铊触及到罐
体后,立即提尺。

迅速收尺并找到尺带刻度上的油痕。


两眼垂直刻度读数,读数时先读毫米,再读厘米、分米、米。
连续测量至少两次,且两次测量结果不超过±1mm。
三、检尺的操作

打空高,下尺测量前先将量油尺的尺铊和底部尺带部分的刻度
擦干净,一手握住尺柄,另一手握住尺带,从参照点将尺铊和
参照高度:从参照点到检尺点的距离 液面高度:从油品液面到检尺点的距离 液面空高:从参照点到容器内油品液面的距离
一、相关术语

参照高度(H) 测量方法:

1.打实高(H1) 2.打空高(Hy)
换算液面高度
Hy=H-(h1-h2)
二、计量器具

强制检定
检定周期

量油尺(测深钢卷尺)

量油尺的结构(如图1) 示值修正(检定证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