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民族团结一家亲故事.doc

民族团结一家亲故事.doc

民族团结一家亲故事
民族团结一家亲故事我叫倪顺梅,是花园乡的一名普
通干部。

在“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中,我与头道河子村的
牧民居马德力里结成了亲戚。

这天,我买了礼品,带着老公、女儿去他家认亲。

虽然我们初次来到居马德力里家,但一点也不陌生。


家有慈祥的父母,有两个可爱的儿子,可惜,两个儿子去了
亲戚家,不在家。

他的妻子也非常孝顺,细心的照顾着80 岁的公公和双目失明的婆婆。

真是相亲相爱幸福的一家人
呀。

听说我们要去,好客的他早早准备好了奶茶,煮好肉。

居马边给我们削肉边讲他们的许多风俗习惯。

在聊天时,他
还问我的女儿上几年级了,并鼓励她说:“你要好好学习,
以后考个外地的好大学,哈族叔叔看你去”。

此时此景,就
像是几年没回家的亲人。

他的妻子情不自禁的拿出手机拍下
了这美好的一瞬。

我们边吃边聊,气氛也越来越融洽。

通过交谈,得知居
马父亲和我父亲是老相识了,刹那间我们之间的距离一下子
拉近了许多。

居马夫妇此时也很高兴,拿出手机和我们拍照合影,气
氛顿时活跃了起来。

我们又说又笑,完全没有初来时的生份,
就像久违的老朋友。

我们互相添加了微信。

居马夫妇得知比
我们夫妻俩年龄小,亲切地称老公和我为哥哥,嫂子。

不知不觉在他家已度过了两个多小时了,到了回家的时候了,居马夫妇真诚的为我老公带了顶小花帽,为我披上了
花头巾,作为初次见面的礼物。

回到家中,心绪久久不能平静,又打开手机翻看着、回味着一张张在哈族亲戚家中快乐的一幕幕。

为了把这精彩瞬
间留住,我制作了“民族团结一家亲”音乐相册,相册的背
景音乐为“相逢是首歌”,第一时间与他们分享,共忆美好
时光。

民族团结一家亲故事
硫磺沟,一条由东向西横贯昌吉市南部西天山山区的山谷,因其独有的丹霞地貌而闻名遐尔。

在这里,一代一代公路人,用智慧和勤劳战胜着一次次的山洪泥石流,狂风暴雪。

在这里,一代代公路人守护着百
里丹霞。

这条公路,见证着硫磺沟分局砂砾人的酸甜苦辣,
也诠释了砂砾人的大爱。

在这里,每一段里程都传递着浓浓
的爱意,每一个瞬间都浸透着暖暖的亲情。

在这个少数民族
占在职职工43%的大家庭里,一幕幕感人肺腑的场景、一段段暖心和谐的团结故事,构成了“民族团结一家亲”温情脉
脉的主旋律,在结对认亲活动中,“亲戚们”沉浸在心心相
印的主旋律中,幸福的微笑、浓浓的亲情,共同绽放成最美
的民族团结之花。

“阿依木汗,你的汉族姨姨来看你了⋯ ⋯ ”人未到,满 满的一车暖心煤已提前送达阿依木汗家。

火红的炉火、喷香
的奶茶就着苗阿姨的到来。

阿依木汗的奶奶早早的就依在门 口等着“女儿”回家。

“谢你
们来看我,有党的好政策, 还有你们这些干部时刻关心我们、扶持我们,我们的生活一
定会越来越好。

家里没有什么困难,我最近想到女儿家去看 看⋯ ⋯ ”
阿依木萨古丽是分局遗属,他的丈夫艾则孜因病去世,
撇下了没有工作收入、不懂汉语的她和两个年幼的孩子,分 局领导考虑到她现在的困难,将她安排在分局后勤打扫卫
生,一来能增加点收入,二来也能离家近照顾两个上学的孩 子。

这位维吾尔族“亲戚”一直是分局每一个人的牵挂。


值隆冬,分局党组副书记一行来到遗属阿依木萨古丽的家门
口,门敲了半天也没人应答, 但隐隐可以听到屋里的咳嗽声, 门被慢慢打开,阿依木萨脸色苍白的依在门边,经过询问
得 知,她得了重感冒。

分局党组副书记亲切地向她表示问候, 并询问她现在家里的生活状况,嘱咐她如果有困难要及时与
单位联系,分局一定会竭尽所能帮助她。

同时向她大力宣传
党中央、自治区、交通厅一系列惠民利民政策,希望借助党 的惠及民生的有力措施,加快实现脱贫致富。

阿依木萨流下
了感动的泪水,重复着仅会的一句汉语
“谢 !谢! 谢
谢⋯ ⋯ ” S101线属山岭重丘区, 公路沿线依山傍水, 极易发生自 然灾害, 20** 年 12 月 8 日一场6.4级地震袭击了呼图
壁, 造成分局管养道路及附近牧民的住房不同程度受损,石梯子 养护站的兄弟们立即行动,深入牧区,查看牧民震后房屋、 院落、牛羊圈受损情况,认真排查牧区道路,防止出现山体 滑坡、塌方等二次伤害。

在排查过程中得知哈萨克牧民别克
家的牛圈在震后出现了裂缝,如果不及时修整就会倒塌,养 护站的兄弟们撸起袖子,不畏寒冷,和泥、满墙,对体进
行加固,一会儿工夫就修补好了牛圈。

分局党组还给别克家
送去大米、清油等生活品。

哈萨克族兄弟别克用不太流利的 汉语描述当时情景:“因为以前没有经历过这
么强的地震, 一时间大家都惊慌失措,但是养护站的兄弟们一来,我的心 一下子落地了 ! ”
他们是一颗颗小小的砂砾,洒铺了你脚下的坦途,凝结
出坚不可摧的堡垒。

时间不停地走,环境不停地变,但各族
职工团结一心、和睦相处的民族情、兄弟谊永不会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