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年高考历史十大热点周年事件解读

2018年高考历史十大热点周年事件解读

解读:2018年高考十大历史事件周年纪念(也可供学业水平考试备考参考)周年事件1:1487—1488年迪亚士到达非洲南端好望角;1497—1498年达迦马完成通往印度的航行。

►基础知识回顾:写出上图序号①②③④代表的航海家及其主要航海贡献。

►该事件涉及重要考点——新航路的开辟1.原因和条件:⑴原因:①经济根源:15世纪前后,西欧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②社会动力:对作为货币的黄金、白银的需求增加,社会上兴起“寻金热”③商业危机:15世纪中叶,奥斯曼土耳其占领了地中海东部,控制了东西方之间的贸易商路;④精神动力:天主教会鼓励到东方去传播天主教。

⑵条件:①科学发展,地圆学说兴起;②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的进步③西班牙和葡萄牙王室的积极支持2.经过:3.影响⑴人类文明交流之路:打破了世界各大洲孤立状态,世界成为一个联系紧密的整体,推动分散的古代世界向整体的现代世界演进,文明交流日益频繁。

⑵世界市场联系之路:开辟新航路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拓展了贸易市场,商品流通数量和种类增加,地区性的贸易开始向世界性的贸易拓展,各国各地区之间经济联系日益密切,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

新航路的开辟和随后的殖民扩张,是资本主义列强建立世界市场的重要途径。

⑶殖民掠夺之路:西欧殖民扩张,加速了欧洲资本的原始积累,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给亚洲和非洲人民及美洲印第安人带来空前浩劫,加剧了殖民地的贫困与落后,迫使这些地区相继被卷入世界近代化的进程。

⑷人类思想震撼之路:新航路的开辟极大地冲击了西欧的思想文化领域。

它以无可辩驳的事实证明了“地圆说”的科学性,对于自然科学的发展和正确宇宙观的形成有重大意义;它直接冲击了神学理论,沉重打击了教会的威信,证明了人的力量的伟大,把人的注意力转移到现实世界中来,激发了人们探索科学的热忱,自然科学研究成果不断涌现。

⑸社会转型之路:新航路的开辟导致欧洲社会出现重大变革,形成了“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加速了西欧封建社会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高考真题展示:1、(2014•全国大纲卷•20)开辟新航路的探险家都是在西班牙或葡萄牙的资助下完成探险活动的,这主要是因为,与西欧其他国家相比,西、葡两国:A.王室大力支持 B.地理位置优越 C.商业资本发达 D.金银需求量大2、(2014•天津文综•3)1500年,欧洲航海家卡布拉尔率远征队准备东去印度,但途中在赤道海流冲击下离开了航道,结果漂流到南美洲东部。

他登陆后宣布该地为本国领地。

这位航海家应属于:A.西班牙 B.葡萄牙 C.荷兰 D.英国3、(2009•江苏历史•14)新航路开辟前,人类文明尚未超出地域的发展,不同区域文明之间的交流少、相互影响小。

造成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A.人类对世界尚缺乏整体的了解 B.不同文明的交往存在观念差异C.人类技术水平难以克服地理障碍 D.缺少富有冒险精神的伟大航海家4、(2007•广东单科•17)16世纪一位外交官说,在对东方的探险中,“宗教提供借口,而黄金提供动机”。

这反映了当时:A.寻找黄金是为了传播基督教B.输出黄金是殖民扩张的重要方式C.黄金是推行外交政策的唯一手段D.追求黄金是新航路开辟的推动力之一周年事件2:1588年英国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

►基础知识回顾:写出英国从16世纪至18世纪中期崛起的过程(或者写出英国逐步建立“日不落”殖民帝国所涉及的重要历史事件)►该事件涉及重要考点——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日不落帝国”——英国⑴主要原因:①经济:工场手工业发达;利用处于大西洋贸易中心的地理位置,积极发展海外贸易。

②政治: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确立资本主义制度;③军事:大力发展海军,进行殖民扩张。

⑵殖民扩张:①1588年,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西班牙从此失去海上霸主地位。

②17世纪初,成立东印度公司等垄断性殖民贸易公司,进行殖民扩张,在印度和北美大西洋沿岸建立殖民据点。

③17世纪中期,颁布《航海条例》,通过三次英荷战争,打败荷兰,夺取荷兰在北美的殖民地新阿姆斯特丹,改名纽约。

④18世纪中期,英法殖民争霸战争,打败法国,夺取加拿大和密西西比河以东的新法兰西,扩大在印度的殖民地。

最终确立了英国的殖民霸权,成为“日不落帝国”。

⑶启示:英国依靠大力发展工业和海军,进行殖民扩张,发展海外贸易,崛起为世界大国。

►高考真题展示:1、(2012•重庆文综卷•20)有学者认为:“没有伊丽莎白时代(1558—1603年)的中兴和辉煌,英国要成为世界上首次资产阶级革命和首次工业革命的发祥地,是难以想象的。

”在下列英国创造的所谓“中兴和辉煌”中,属于伊丽莎白时代的是:A.建立了英属北美殖民地 B.产生了早期启蒙思想C.打败了西班牙殖民帝国 D.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2、(2011•北京文综•21)16~17世纪,英国物价上涨了256%,工资上涨了145%。

地租涨幅远远低于物价涨幅。

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有:①英国成为海上霸主②工业革命③殖民掠夺④奴隶贸易A.①② B.②③C.①④ D.③④3、(2008•广东理基)在建立“日不落”殖民帝国过程中,英国于17世纪击败的主要对手是:A.法国 B.葡萄牙 C.西班牙D.荷兰4、(2007•上海)下表反映1500-1800年间欧洲主要国家商船抵达亚洲的数量。

结合所学知识和表格信息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数量(艘)国家1500—1599年1600—1700年1701—1800年葡萄牙705 371 196荷兰65 1770 2950英格兰—811 1865欧洲合计770 3161 6661——安格森.麦迪生:《世界经济千年史》A.16世纪以来荷兰抵达亚洲的商船数量最多,被称为“海上的马车夫”B.17到18世纪荷兰抵达亚洲的商船数量增长率高于英格兰C.18世纪葡萄牙抵达亚洲的商船数量减少,转而致力于开辟新航路D.18世纪英格兰抵达亚洲的商船数量增长迅速,有成为海上霸主之势周年事件3:1688年英国光荣革命。

►基础知识回顾:写出1688年英国“光荣革命”的含义及其意义►该事件涉及重要考点——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1、君主立宪制含义:资本主义国家用宪法限制君主权力的政治制度。

2、建立过程:(1)王权来源从神授到议会授予: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光荣革命。

①资产阶级革命的时间:1640-1688年。

②斗争双方: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联合——斯图亚特王朝为代表的封建势力。

③主要过程:查理一世被送上断头台;克伦威尔独裁统治;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光荣革命(1688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控制的议会掌握国家主权。

④意义:为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和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扫清了道路,成为君主立宪制的政治前提;揭开了欧洲和北美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序幕,开辟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推动了世界历史的进程。

(光荣革命后,确立了议会至上原则,国王权力进一步受到限制;议会中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力量逐渐上升,成为议会中的主导力量)(2)确立王在法下、议会至上原则:限制王权、扩大议会权力的法案。

1689年《权利法案》,从立法、行政、司法、财政、军事方面对王权做了限制。

②结果:实际权力逐渐转移到议会手里,确立了议会权力高于王权、司法权独立于王权的原则,从而基本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3)典型君主立宪制:责任内阁制的形成和完善。

①过程:内阁逐渐取代枢密院,成为最高行政机关:乔治一世时期国王不参加内阁成为惯例;1721年下院多数党领袖沃波尔主持内阁开创了多数党领袖任首相并组建内阁的先例,议会行政权大增,内阁对议会负责。

②形成:18世纪中叶,责任内阁制形成并完善,君主立宪制的英国成为典型的资产阶级代议制国家。

(4)发展: 1832年议会改革。

①原因:中世纪沿袭下来的选举制度存在许多弊端,选民和被选举人的高额财产资格限制引起中小资产阶级和人民的不满;19世纪欧洲大陆革命潮流冲击,群众斗争高涨;工业革命壮大工业资产阶级力量,他们为谋取政权领导议会改革运动。

②内容:降低候选人和选民的财产资格要求,取消一些人口很少的选区,增减新兴工业选区。

③影响:工业资产阶级获得更多选举权和参政权,工人贫民的政治权利仍受限制。

►高考真题展示:1、(2016•上海)有史学家写道:在危机中,新教和其他力量站在法律和议会一边,而君主则把政治命运押在罗马天主教身上,最后制定法律的议会战胜了国王。

他描述的是:A.英国“光荣革命” B.美国独立战争C.法国大革命 D.德意志王朝战争2、(2013•全国新课标卷I文综•27)1688年,英国议会迎立荷兰执政威廉为国王,并拥立他的妻子玛丽(詹姆士二世的女儿)为女王,目的是:A.加强英国与荷兰的友好关系 B.否定王位世袭男性优先原则C.通过双王相互牵制防止独裁D.为光荣革命披上合法的外衣3、(2012•上海)以下哪一情景最贴切地反映了“光荣革命”后确立的君主立宪制的特征:A.国王宣布本年度议会开幕,由议会就税收问题展开辩论B.议会起草有关税收的法律文本,提请国王裁决C.议长宣布议会开会,并主持讨论本年度国家税收D.国王每年盛装莅临议会,宣布本年度议会开幕与闭幕4、(2010•山东文综•15)1688年,一群英国贵族说,“改变晚宴规则的时候到了,坐在桌前的人们被换掉了,但不是通过流血的方式。

”按照他们的方式,英国:A.结束了王权专制 B.君权收归议会执掌C.建立了责任内阁制 D.下层人民的权利得以保障周年事件4:1788年6月21日美国联邦宪法正式生效。

►基础知识回顾:写出美国民主共和政体的基本特点►该事件涉及重要考点——美国1787年联邦宪法1、宪法制定:1787年费城制宪会议。

2、宪法内容:①确立联邦政体,中央权力加强,各州又有一定独立权。

②权力制衡原则:中央与地方、中央三部门之间、两院之间、南北方之间、大小州之间、两党之间等权力制约与平衡。

(三权分立原则:总统掌握最高行政权,兼武装部队总司令,由选举产生,总统对宪法负责,对立法有否决权;国会掌握最高立法权,参众两院制,参议院每州两名,众议院由各州人口比例选出,改选办法又照顾到稳定性和流动性;最高法院掌握最高司法权,总统任命,参议院批准,终身任职。

)③共和制:主权在民3、评价:①是近代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

②奠定美国政治制度的法律基础,体现的制约与平衡原则,避免了绝对权力的出现,一定程度上保护了资产阶级民主。

使中央和地方之间、大小洲之间、南方和北方之间的矛盾得到一定程度调和,为美国的长期稳定和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③美国成为一个真正统一的国家,有利于形成全国性的市场,促进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又使这个新国家有权威和军队维护国内统治秩序,应对外来威胁,巩固资产阶级和种植园主的新政权。

④没有废除奴隶制,带有种族歧视。

⑤对其他资本主义国家制度的建立起了示范作用。

►高考真题展示:1、(2013•山东文综•15)1788年7月10日,纽约某报纸以《船讯——号外》为题发布通告:万世联合船主的幸福船,已载着十三包“联合、和平和友谊”进港,……愚蠢船主的船已载着地方偏见、不和的种子等出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