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讲 元素与物质分类【2021·备考】最新考纲素养落地1.能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
2.知道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
多角度、多层次对物质进行分类,运用物质分类的方法理解物质性质,发展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素养;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了解溶液与胶体在生产生活实际中的应用,培养科学服务于社会的意识与责任感。
考点一 元素与物质的关系『知识梳理』1.物质的组成(1)元素与物质的组成 ①元素与核素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核素:具有一定数目质子和一定数目中子的一种原子,如H 元素有1H 、2H 、3H 3种原子,即3种核素。
②元素与物质的关系 元素――→组成⎩⎪⎨⎪⎧单 质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化合物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③元素的存在形态元素——⎩⎪⎨⎪⎧游离态元素以单质形式存在的状态。
化合态元素以化合物形式存在的状态。
(2)纯净物与混合物纯净物:由同种单质或化合物组成的物质。
混合物:由几种不同的单质或化合物组成的物质。
(3)同素异形体①概念:由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
②常见同素异形体:金刚石与石墨,O2与O3,白磷与红磷等。
③性质差异:物理性质差别较大,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化属于化学变化。
名师提示你①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如O2、O3组成的混合气体。
②冰水混合物属于纯净物,盐酸属于混合物。
③高分子化合物属于混合物。
如聚乙烯、淀粉等。
2.物质的分类(1)交叉分类法——从不同角度对物质进行分类(如图为氧化物的分类)(2)树状分类法——按不同层次对物质进行逐级分类,各层之间属于包含关系。
物质⎩⎪⎪⎪⎪⎪⎪⎪⎪⎨⎪⎪⎪⎪⎪⎪⎪⎪⎧纯净物⎩⎪⎪⎪⎪⎪⎪⎨⎪⎪⎪⎪⎪⎪⎧单质⎩⎪⎨⎪⎧金属单质(Na 、Cu 、Fe 等)非金属单质(S 、N 2、Cl 2)化合物⎩⎪⎪⎪⎪⎪⎨⎪⎪⎪⎪⎪⎧氧化物⎩⎪⎨⎪⎧酸性氧化物(SO 2、CO 2等)碱性氧化物(Na 2O 、MgO 等)两性氧化物(Al 2O 3等)其他(Na 2O 2、CO 等)酸⎩⎪⎨⎪⎧按强弱⎩⎪⎨⎪⎧强酸(HCl 、HNO 3、H 2SO 4等)弱酸(H 2SO 3、H 2CO 3等)按电离出的H +数⎩⎪⎨⎪⎧一元酸(HCl 、HI 等)二元酸(H 2SO 4、H 2CO 3等)三元酸(H 3PO 4等)碱⎩⎪⎨⎪⎧按强弱⎩⎪⎨⎪⎧强碱(NaOH 、KOH 等)弱碱[NH 3·H 2O 、Fe (OH )3等]按电离出的OH -数⎩⎪⎨⎪⎧一元碱(NaOH 、KOH 等)二元碱[Ba (OH )2、Ca (OH )2等]三元碱[Fe (OH )3等]盐⎩⎪⎨⎪⎧正盐(Na 2CO 3、Na 2SO 4等)酸式盐(NaHCO 3、NaHSO 4等)碱式盐[Cu 2(OH )2CO 3等]混合物⎩⎪⎨⎪⎧分散系⎩⎪⎨⎪⎧溶液(NaCl 溶液、KNO 3溶液等)浊液⎩⎪⎨⎪⎧悬浊液乳浊液胶体[Fe (OH )3胶体等]其他 [链接新教材]①(新教材LK 第一册P 492习题精选练) 酸性氧化物一般不具有的性质是( ) A.与水反应生成酸B.与碱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C.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D.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答案 C②(新教材LK 第一册P 493习题精选练)下列物质中,能与酸反应并将酸转化为具有相同酸根的盐的是________。
A.金属单质 B.非金属单质 C.碱性氧化物 D.酸性氧化物 E.碱 F.酸 G 盐 答案 A 、C 、E 、G③(新教材RJ 第一册P 1910习题变式练) 牙膏是常见的日用化学品。
(1)下表列出了两种牙膏中的摩擦剂,请写出它们所属的物质类别(填“酸”“碱”“盐”或“氧化物”)。
摩擦剂 碳酸钙二氧化硅物质类别(2)请根据用途推测并说明二氧化硅在水中的溶解性(“易溶”或“难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牙膏中的摩擦剂碳酸钙可以用石灰石来制备。
①甲同学设计了一种在实验室中制备碳酸钙的实验方案(如下所示) 石灰石――→高温生石灰――→加入水熟石灰――→加入Na 2CO 3溶液碳酸钙 ②乙同学设计的实验方案为:石灰石――→稀盐酸氯化钙――→加入Na 2CO 3溶液碳酸钙 乙同学的实验方案与甲同学的相比,优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写出乙同学的方案中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盐 氧化物(2)因为二氧化硅为摩擦剂,刷牙时必须以固体形式存在,故难溶(3)步骤少,产品纯度高,能耗低 CaCO 3+2H +===Ca 2++H 2O +CO 2↑、Ca 2++CO 2-3===CaCO 3↓『考向突破』考向 考查物质的组成与分类相关概念化学概念判断[题目设计]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Na 、NaCl 、SiO 2、H 2SO 4都称为分子式(×)(2)BaSO4是一种难溶于水的强电解质(√)(3)Fe(OH)3胶体和CuSO4溶液都是混合物(√)(4)某物质经科学测定只含有一种元素,该物质一定是纯净物(×)(5)只由一种元素的阳离子与另一种元素的阴离子组成的物质一定为纯净物(×)(6)冰醋酸、纯碱、小苏打分别属于酸、碱、盐(×)(7)金属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一定是酸性氧化物(×)(8)CO2和NO2均能与H2O反应生成酸,故二者都是酸性氧化物(×)(9)SiO2既能和NaOH溶液反应又能和氢氟酸反应,所以是两性氧化物(×)包含关系判断[题目设计]2.下表所列物质或概念间的从属关系符合如图所示关系的是________。
选项X Y Z(1) 光导纤维酸性氧化物复合材料(2) 纯碱碱化合物(3) 电解质化合物纯净物(4) H2SO4含氧酸强酸提示(3)考点二物质分类与物质性质『知识梳理』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从宏观上判断有新物质生成的是化学变化,反之是物理变化从微观上判断有旧化学键断裂,同时有新化学键形成的是化学变化;只有化学键断裂的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如NaCl晶体的熔化二者关系化学变化中一定伴随着物理变化,但物理变化过程中一般没有化学变化。
名师提示你(1)常见易混的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物理变化——金属导电、溶解、潮解、萃取、分液、蒸馏、分馏、挥发、升华、吸附、盐析、渗析、焰色反应、物质三态变化等。
化学变化——风化、同素异形体间的相互转化、脱水、变性、干馏、显色反应、颜色反应、钝化、煤的气化和液化等。
(2)原子核的变化(核裂变、核聚变)不属于化学变化。
2.物质间的转化及转化规律(1)化学反应⎩⎪⎪⎪⎨⎪⎪⎪⎧按反应物、生成物种类及数目多少分为⎩⎪⎨⎪⎧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按反应中有无离子参与分为⎩⎪⎨⎪⎧离子反应非离子反应按反应中有无电子转移分为⎩⎪⎨⎪⎧氧化还原反应非氧化还原反应按反应进行的程度和方向分为⎩⎪⎨⎪⎧可逆反应不可逆反应按反应的能量变化分为⎩⎪⎨⎪⎧吸热反应放热反应(2)单质、氧化物、酸(或碱)和盐的转化关系(3)常见物质的转化规律 ①“强制弱”规律分类 实例 离子方程式 酸 CH 3COONa +HCl CH 3COO -+H +===CH 3COOH 碱 FeCl 3+NaOH Fe 3++3OH -===Fe(OH)3↓ 氧化剂 Cl 2+KI Cl 2+2I -===2Cl -+I 2 还原剂Fe +CuSO 4Fe +Cu 2+===Fe 2++Cu②“易溶制难溶”规律如Na 2SO 4溶液与BaCl 2溶液反应,其离子方程式为SO 2-4+Ba 2+===BaSO 4↓。
[链接新教材](新教材RJ 第一册P 127习题变式练)以Fe 、CuO 、稀H 2SO 4三种物质为原料制取Cu ,某课外活动小组设计了如下两种实验方案: a.CuO ――→H 2SO 4CuSO 4――→Fe Cu b.Fe ――→H 2SO 4H 2――→CuO △Cu 试分析两个方案的优劣,列举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a 方案优于b 方案 生成等量的Cu ,a 方案需要的Fe 、H 2SO 4两种原料的量少,b 方案中有H 2这种可燃性气体参与,存在安全隐患『考向突破』考向一 化学反应的判断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辨析[题目设计]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有化学键断裂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2)用铂丝蘸取Na 2SO 4溶液进行焰色反应是化学变化(×)(3)Na 2CO 3·10 H 2O 的风化属于化学变化,NaOH 的潮解属于物理变化(√) (4)用CCl 4萃取溴水中的溴属于物理变化(√) (5)激光法蒸发石墨得C 60发生的是化学变化(√)化学反应与传统文化[题目设计]2.中华民族有着灿烂的文化积淀。
在下列古代发明和工艺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________。
①孔明灯 ②熬制中药 ③烧制彩陶 ④淘金 ⑤钻木取火 提示 ①③⑤化学反应类型的判断[题目设计]3.一定条件下,某容器中各微粒在反应前后变化的示意图如下,其中●和○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
关于此反应一定属于________。
①吸热反应②可逆反应③氧化还原反应④分解反应提示②③④考向二物质变化与性质的关系[命题素材][题目设计]4.(1)下列用途体现物质物理性质的是________;体现物质化学性质的是________。
①用铝箔包装物品②NaHCO3作为食品工业的膨松剂③浓氨水检验输送氯气的管道是否泄漏④SO2漂白纸浆⑤液态丙烷做制冷剂提示①⑤②③④(2)下列物质的属性与事实相符的是________。
选项①②③④物质厨房清洁剂苯甲酸钠甲烷明矾事实pH>7可做食品防腐剂可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可做水的消毒剂提示①②③考向三物质间的转化[命题素材](1)S燃烧不能直接生成SO3而是生成S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