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城市热岛效应专题(2张)

城市热岛效应专题(2张)

城市热岛效应专题城市热岛效应是指城市中的气温明显高于外围郊区的现象,热岛强度是用城市和郊区两个代表性观测点的气温差值来表示。

读图“北京热岛强度四季平均日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1 ~3题。

1.热岛效应最强的季节是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2.夏季一天中热岛效应最强的时间段是A.6:00--8:00 B.10:00--12:00C.12:00--16:00 D.22:00--4.:003.减弱北京市热岛效应的主要措施有①增加绿化面积②机动车限行③冬季利用地热采暖④道路铺设渗水砖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2016·马鞍山质检)城市热岛已成为21世纪人类面临的最重要问题之一。

图甲为北京市城区与郊区地表温度的季节变化,图乙为北京市热岛效应四季的强度和空间范围遥感图像。

读图完成4~5题。

4.图乙中与北京市春、夏、秋、冬四季热岛对应正确的是( )A.a、b、d、c B.a、c、b、dC.d、c、a、b D.c、d、b、a5.图乙d中出现低温冷岛现象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①该季节郊区植被覆盖率高,白天升温慢②该季节郊区地表裸露干燥,白天升温快③该季节城区污染物多,白天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④该季节城区污染物扩散快,白天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少A.①③ B.②④C.①④ D.②③热岛强度是指中心城区气温比郊区高出的数值,下图示意北京市不同季节热岛强度逐时分布,读图完成6-7题。

6.关于北京市热岛强度的逐时变化,说法正确的是()A.5时~8时,市区均温最高B.午后2时左右,气温最高,对流旺盛,热岛效应最明显C.15时~22时,市区升温显著D.22时~次日7时,城市热岛环流最强7.关于北京市热岛强度季节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春季丰富的降水降低了城市热岛强度B.受上班人流、车流影响,各季节热岛强度在早上7时前后均达到高峰值C.秋季多大风,城市热岛强度较小D.冬季低温,人为释放热造成热岛效应最明显热岛强度是市中心与郊区两个代表性观测点的气温差值,能准确反映“热岛效应”的变化状况。

“冷岛效应”原指干旱地区夏季时,绿洲、湖泊气温比附近沙漠低的一种局部温凉的小气候现象。

目前城市也在广泛开展这方面的研究。

读图,完成8-10题。

8.北京城市热岛效应最显著的季节为()A.春季 B.夏季 C.秋季D.冬季9.图中①处出现了北京市区夏季午后的“冷岛”现象,可能是因为此处布局了()A.住宅区B.公园C.商业区D.农田10.“冷岛效应”会使①处与周边地区相比()A.年降水量增多B.热量交换增强C.空气对流减弱D.水汽蒸发加快热岛强度是指城区温度与周围郊区温度的差值,部分学者于2007-2017年春节期间北京市城市热岛强度做了统计研究。

下面为北京市多年春节周和前后四周(+表示春节周后,—表示春节周前)的城市热岛强度变化图和2017年春节当天北京城区等温线分布图,据图完成11-13题。

11.导致北京春节周与节前、节后相比,城市热岛强度变化的原因最可能的是A. 气候变化B.人口流动C. 产业转移D. 寒潮影响12.据图推断,下列时段中该城市降水频率可能最高的一周是A. 春节前第三周B.春节前第二周C. 春节后第一周D. 春节后第二周13.若只考虑气温的因素,则图丁中的近地面M点的风向为A. 东北风B.东南风C. 西北风D. 西南风下图为我国华北某特大城市热岛效应强度(UHI)的季节和日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14-16题。

14.一年中,该城市A. 夏季热岛效应强度最弱 B.秋季热岛效应强度最强C.春季多大风降低了热岛效应强度 D.热岛效应强度与风速呈正相关15.由图乙可以判断,该城市的热岛效应强度A.中午前后强度最大 B.日较差小于年较差C.冬季的日变化幅度最小 D.与气温日变化呈负相关16.热岛效应强度日变化的季节差异反映出A.春季郊区气温日较差最小 B.夏季郊区的植被长势最好C.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差异 D.日变化与昼夜长短无相关性下图示意近年来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热岛强度的时间分布。

读图回答17-18题。

17.导致该城市群大部分时间热岛强度夜大于昼的主要因素是A.昼夜长短B.大气逆辐射C.建筑密度D.人口密度18.下列措施可降低热岛强度的是A.加快工业化步伐,促进城市化进程B.鼓励人们多开私家车上班C.夏季鼓励使用空调,为城市降温D.增加市区绿地面积与水域面积沿海城市热岛效应和海陆风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海陆风的影响范围可达上百千米。

图1为天津市某年春季、夏季、冬季和全年热岛强度日变化曲线图,图2为天津市简图。

据此完成19~21题。

19.图2中符合天津冬季热岛强度的是A.I B.I I C.I I I D.I V20.天津热岛效应会导致陆风势力增强显著的地点是A.①B.②C.③D.④21.夏季,天津海风会使热岛效应强度A.增强B.减弱C.先增强后减弱D.先减弱后增强下图为我国天津市不同季节近地面气温空间分布示意图,其中图甲为“1985年7月6日夜间天津市近地面气温空间分布示意图”,图乙为“1982年12月18日夜间天津市近地面气温空间分布示意图”。

根据图中提供的相关信息,思考并回答22~24题22.对比上面图甲和图乙,判断下列说法合理的是A.天津市的“热岛效应”在夏季强度更大B.天津市的“热岛效应”在冬季强度更大C.天津市近地面等温线夏季更为密集D.天津市近地面气温空间变化趋势在不同季节是完全相反的23.下列对导致天津市近地面等温线由郊区向市区有规律变化的原因的分析,不合理的是A.人为热排放B.城市建筑密度C.工业活动D.纬度差异24.若只考虑温度因素,下图中与M、O、N一线近地面等压面的剖面线相符合的示意图为A.①B.②C.③D.④读我国各气候区城市热岛效应强度(以城乡最低气温差表示)图,回答25~26题。

25.关于城市热岛效应形成的热力原因,组合正确的是①城市建筑规模膨胀,降低风速,降低与郊区热量水平交换难度②城市下垫面性质的改变?③城市大气污染物如CO、SO2、NO、以及悬浮颗粒物增加④工业、交通和生活排放大量废热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 D.①②③④26.有关我国各气候区城市热岛效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热岛效应季节变化幅度最大的是温带B.热岛效应≥1.0℃城市比例高原区最高,说明高原产区产生热岛效应的城市最多C.热岛效应季节变化幅度最大的是高原区D.1月份温带地区和高原区热岛效应较强与生活采暖无关27.(14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2012年8月20日上午10时24分,上海市中心气象台再次“拉响”高温黄色预警,提醒市民午后昼量减少户外活动。

这是自8月13日以来,上海市中心气象台连续第8天发出高温黄色预警。

甲图为上海市热岛效应示意图,乙图为1986—1990年上海各月各级热岛强度出现日数统计图。

(1)据甲图概括上海市年极端最高气温≥35℃的天数的分布特点。

(4分)(2)据乙图说明上海市热岛效应强度的变化特点。

(4分)(3)下面是某班级学生收集到的关于城市热岛效应成因的部分资料,请选择其中两个方面说明其原理。

(6分)城市热岛效应专题答案1.D2.D3.A4.B5.D6.D7.D8.D9.B 10.C 11.B 12.D 13.D 14.C 15.D 16.B 17.B 18.D 19.A 20.D 21.B19.城市热岛效应主要是指城市地区的气温相对周围地区较高,主要与城市的尘埃多,排放的温室气体多,排放的废热多,而且城市下垫面硬化面积大,植被覆盖率低有关,都使得城市比周围地区温度高。

研究表明大城市中冬季城市中人类活动排放的废热远高于太阳辐射,热岛效应最强,夏季热岛效应较弱,故选项A正确。

20.夜晚陆地降温快,气温比同纬度海上低,近地面陆地形成高气压,而海洋上因气温高,形成低气压,使下层空气由陆地流向海洋,形成陆风;夜晚热岛效应形成的城市风是由郊区吹向城市,如下图所示;②、③两地的城市风风向与陆风风向基本相反,起到削弱作用;①地城市风风向与陆风斜交,④城市风风向与陆风风向相同,对陆风势力起到增强作用,故选项D正确。

21.夏季陆地增温快,气温比同纬度海上高,空气膨胀上升,近地面陆地形成低气压,而海洋上因气温低,空气下沉,形成高气压,使下层空气由海洋流向大陆,形成海风;所以夏季来自于海洋的海风,性质比较凉爽,对市区起到降温作用,从而降低与郊区之间的温差,会使热岛效应强度减弱,故选项B 正确。

22.B 23. D 24.B 25.B 26.C27.(1)年极端最高气温≥35℃的天数自市中心向周围郊区递减,且向东递减较快,向西递减较慢。

(4分)(2)各级热岛强度出现日数6月最少,10月最多;大致上热岛强度越强,年内变幅越大。

(4分)(3)任答两方面即可。

Ⅰ:城区建筑物和硬化地面比热小,吸热快,升温快。

(3分)Ⅱ:城区人口高度密集,工业集中,消耗能源多,释放废热多,使气温升髙。

(3分)Ⅲ:城区建筑物高大、密集,对气流阻力大,不利于散热,使气温偏高。

(3分)Ⅳ:大气成份发生变化,CO2等废气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使气温升高。

(3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