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货币金融学网上作业第二次参考答案

货币金融学网上作业第二次参考答案

战争与利率案例题:
IS-LM模型是宏观经济分析的一个重要工具,是描述产品市场和货币之间相互联系的理论结构。

在产品市场上,国民收入决定于消费C、投资I、政府支出G和净出口X-M加合起来的总支出或者说总需求水平,而总需求尤其是投资需求要受到利率r影响,利率则由货币市场供求情况决定,就是说,货币市场要影响产品市场;
另一方面,产品市场上所决定的国民收入又会影响货币需求,从而影响利率,这又是产品市场对货币市场的影响,可见,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是相互联系的,相互作用的,而收入和利率也只有在这种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中才能决定.
描述和分析这两个市场相互联系的理论结构,就称为IS—LM.引起IS曲线移动的因素有投资的变动和储蓄的变动(或消费的变动)。

如果投资在每一既定的利率水平上增加即投资增加,投资曲线右移,就会引起收入在每一既定的利率水平上增加,使IS曲线右移。

同理,投资减少,IS曲线左移。

如果储蓄在每一既定的收入水平上增加即储蓄增加(消费减少),为了保证收入均衡,投资必须增加,利率降低:在既定的收入水平上利率降低,意味着IS曲线左移。

同理,储蓄减少消费增加,IS曲线右移。

引起LM曲线移动的因素有货币供给的变动、货币交易需求的变动和投机需求的变动。

货币供给增加导致利率在每一收入水平上下降,LM曲线右移。

反之,货币供给减少,LM左移。

货币的交易需求量在每一收入水平上增加即交易需求增加,会引起投机需求量的减少和利率的上升,而收入不变,LM曲线左移。

反之,交易需求减少,LM曲线右移。

货币的投机需求量在每一利率水平上增加即货币的投机需求增加,会导致交易需求量减少和收入的减少,但利率既定,使LM曲线左移。

反之,投机需求减少,LM曲线右移。

13.4 货币及商品市场均衡与国民收入的决定※ 13.4.1货币市场均衡:LM曲线的由来 13.4.2 商品市场均衡:IS曲线的由来 13.4.3 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同时均衡:IS-LM模型
案例讨论
战争与利率
1959年美国卷入了越南战争。

越南人民英勇奋战,使美国士兵陷入热带丛林之中不能自拔,美国政府不得不增加兵力。

从1965年初到1966年末,美国驻越南军队由不足2.5万急剧增到35万以上。

军队人数增加使得军费开支扶摇直上,从1965年到1966年间,美国政府支出增加了550亿美元(按1987年美元计算)。

)几乎没有变动:1965年为5910亿美元,1966与此同时,美国的货币供给量(M
1
年为5850亿美元(均按1987年美元计算)。

我们可以利用IS-LM曲线分析越南战争对美国经济的影响,以图13-8为例。

该图表明,政府增加军费开支将使IS曲线由IS1右移至IS2,如果货币供应(M1)没有变动,那么通过IS-LM模型,可以预测经济由点E1移至点E2,结果GDP增加,
利率上升。

这也正是1965年至1966年的真实写照:GDP从24 710亿美元增至26 160美元,增加了1450亿美元,三个月期国库券利率从3.95%升至4.88%。

当时经济学家们都认为,应提高税收以免经济过热,并使IS曲线重新向左移以降低利率。

但是1963年上任的约翰逊总统(Lyndon B. Johnson)认为通过提高税收来支付越来越不受人们欢迎的战争,在政治上是行不通的。

因此直到1968年仍未提高税收。

最终,过热经济已造成了通货膨胀和前所未有的高利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