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藏区中小学校生命教育省级骨干教师培训课例教案(小学1-6年级)我的生命线【学情分析】民族地区的学生,尤其是偏远农牧区学生,由于环境地域的限制,信息来源不足,对外界的了解认知非常少,对人生未来生活的规划思路较窄,比较因袭传统生活方式。
【设计意图】生涯规划教育是生命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从小学高段开始生涯规划的启蒙教育有着重要意义。
本课旨在通过画“生命线”这一活动,让小学生初步感知生命的历程,体会过去生命时光的精彩,认识到未来生命时光漫长而重要,从而让学生初步学习人生目标规划,引导学生过有意义的生活,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即初步的生涯辅导教育。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感知、思考自己的人生历程,认识到未来生命历程需要认真规划;2、指导学生初步学习制定人生目标和规划;3、激发学生实现美好人生目标,追求有意义生活的行为动机。
【教学重、难点】认识到规划生命的重要性, 初步学习如何制定人生目标和规划。
【教学准备】教师事先画好自己的“生命线”、彩色粉笔、小故事【课时建议】本课建议安排1——2课时。
(如果两个课时,建议一课时内容为回顾过去,确定人生目标。
游戏可用抓住逃跑,来感受珍惜过去的时光。
二课时内容为展望未来,制定人生规划)【教学过程】一、活动导入——开门见山,提出主题师:同学们在上学时途中都发生了哪些事情呢?(学生举例)师:刚才同学们谈到的从家到学校上学路上发生的事,这些事有开心的,也有悲伤的,路程有平坦的,也有坎坷的。
其实这段距离就如同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历程一样,也是一条不断延伸的路线,通向未来的人生。
那么我们自己的生命线在哪儿呢?下面就一起来做一个有趣的活动——画出自己的生命线。
活动一:漂流瓶老师拿出准备好的瓶子,请同学们在一张小纸片上写下自己的一个人生愿望,投入瓶中。
一生抽读一个愿望,大家猜是谁的愿望,并说说猜的理由。
按:这一游戏的目的一是活跃气氛,更重要的是为后面学生理清自己未来目标做个铺垫,降低难度。
)二、主题活动◆生命万花筒:通过画出自己的生命线,引导学生初步感知、思考自己的人生历程。
活动二:画生命线1.以教师自己的生命线为例,教师简要讲解画生命线的要求:划一根直线,起点为生日,终点为预设自己的生命终点;起点标注为字母A,在现在年岁的节点上标注字母B在终点标注字母C,生命线被分成两段,AB段为过去,BC段为将来,B代表此时此刻。
在AB段标注三件最有影响的重要事件;在BC段标注三个最希望实现的愿望。
2.学生在白纸上画出自己的生命线。
建议用红笔标注正向事件(快乐的,成功的),蓝笔标注负向事件(悲伤地、失败的)。
画的过程中同学之间不交流,保持安静,独立思考。
◆生命体验园:师生讨论和分享,回顾过去生命时光的精彩,认识到未来生命时光漫长而重要。
活动三:思考、讨论与分享引导学生思考讨论标注星号的几个问题,这是本课的重难点,其中第四点为难点。
1.★在你过去的生命时光里最重要的三个事件。
指导语:当我们跨进小学六年级的时候,这意味着我们的童年时光即将结束。
回首这段来时路,看看你成长的足迹,你是否觉得快乐和充实呢?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那些影响你的重要事件,想想它们在你成长的过程中带给了你什么呢?(注意:引导学生开放思考,正向的和负向的事件都会有积极的意义,如第一次上学、第一次入队、第一次上台领奖、第一次受到老师的批评等)2.★你把生命的终点预设到了什么时候?为什么?对生命终点的探讨非常重要,可进一步了解学生对自我的认知和对生命价值意义的看法。
如有写超出目前人类寿命的,可拓展引导学生探索人类生命的极限。
留心观察把生命时间设定得很短暂的,要给予更多关注,可进一步追问理由,引导讨论人类正常的平均寿命,以及个体生命存在的价值和精彩,以打破其内心不合理的观念,建立积极正向的生命观。
3.★算一算你预设的未来的生命时光?有什么感想?指导语:小学毕业既是一个终点,同时更是未来人生的一个崭新起点。
算一算:从现在起到生命的终点,你还有多少年?是过去生命时光的几倍?(指导学生最好以10年为一个标准)此段旨在让学生感知未来人生还很长,为后面合理规划有意义人生,制定人生目标做好充分铺垫。
4.★与同伴说一说,怎样才能实现自己未来的三个愿望?此段应注意澄清愿望不是空想,而是通过努力能够实现的目标,避免学生不切实际地空想、幻想。
(重点给学生指明是从现在开始)建议:①上述话题可以先在小组内讨论交流,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讲述,再推选小组代表全班发言。
②教师应关注平时比较特别的孩子,适当创造机会鼓励其发言,引导其正向情感。
③教师可以呈现自己的“生命线”,与同学们一起分享交流自己生命中的故事,以及对生命意义的看法,引起师生情感上的共鸣,起到人生导师的作用。
④备选活动:可以“小学毕业既是一个终点,也是人生的一个崭新起点”为话题,开展一堂主题班会,作为本课后续的一节拓展课。
(备选方案:1、交流生命线的AB段,问题:谁来分享一下过去的生活中印象最深的事情。
老师指导时关注蓝色事件中的积极心理因素。
2、略讲,几人一说而已。
3、问题:你认为你的生命有多长?有什么时候感受?预设:一学生可以认为时光匆匆要珍惜,二可能认为未来时光很多足够慢慢设计安排,三可能没什么想法。
在这预设上老师不必强求学生感受时光紧迫,因为个人的感受不是他人能左右的尊重学生的感受。
引向积极方面。
4、重难点所在。
审视自己的特点和喜爱,想想自己漂流瓶中的愿望是否是自己最渴望的,确定一个自己的人生愿望。
注意这里是一个而不是三个愿望。
只在解决学生的愿望确定就行了。
怎样实现这一问在生命加油站学完后再讨论。
)◆生命加油站:学习了解有关目标制定的知识,强调目标规划和制定的重要性,尝试立即行动,具体设计未来的人生目标以及为了实现目标应付出的行动。
活动四:读一读读一读《来自哈佛的一项调查》:组织学生阅读此文,并交流感想,引导学生知道制定人生目标非常重要,有着清晰且长远目标的人比没有目标的人成就更大。
可让学生交流一两个自己所知道的类似的故事。
读一读《来自马拉松比赛的启示》:引导学生明白,美好愿望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把长远的大目标分解为若干阶段性的小目标,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去实现!可结合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如跑800米时、作业多时)讨论、强化。
在小结学生讨论发言的基础上,呈现以下四点制定恰当目标需要注意的问题:把长远目标和近期目标相结合;制定目标应符合实际,具体可行;锁定实现目标的具体时间段(许多人不是没有计划,而是很少固定在时间上,以至于最后仍然一事无成);一旦决定,就开始行动,朝着目标坚持不懈地去实现。
备选活动:可开展课后调查,了解身边的父母、亲戚朋友或历史名人、成功人士等是如何规划并实现人生目标的故事等。
活动五:故事启发故事1、《用坚持兑现的梦想》故事2、著名作家阿来成功小故事故事3、好男儿蒲巴甲的故事从以上的故事当中,让学生受到积极影响,从而让学生明白制定清晰而长远的人生目标,才能使自己今后的人生活的精彩而有价值。
(教师提出制定恰当生命目标的注意事项)活的六:学生再次完善自己生命线通过本堂课的学习,学生完善修改自己的生命线,使其更切实可行(备选方案:1、先读加油站中两则故事,提问:从中你对于实现干燥什么启发?2、学习一下马拉松队员,将我们刚才定的一个愿望分解一下,分成几步进行,小组讨论互助启发一下。
3、再次画一画自己的生命线。
)◆生命寄语:组织学生诵读藏区传统文化中关于积极人生的名言,也可让学生根据感受自己创作。
(如:生命线不是掌握在别人手里,它只有一个主人,那就是你自己。
无论你的生命线是长是短,每一笔都由你来涂画。
生命之路再长,脚踏实地一步一步也能走完;生命之路再短,不迈出双脚永远也无法到达。
)【教学辅助资源】一、关于生涯辅导的相关知识儿童、青少年正处在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其思维水平和社会化发展水平的提高使他们能够开始对有关生活、生命的问题进行初步的思考和感受。
对人生意义的探讨和对未来人生规划的教育可以使小学生感受到生命的美好,并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满怀信心地走向未来人生旅途。
人生规划、目标管理是生涯辅导教育的内容之一。
生涯辅导的内容主要包括:1、培养生涯规划和生涯决策能力。
生涯发展是包括了一连串的生涯规划和决策的过程,生涯辅导必须协助学生学习如何规划人生,在面对各种选择的情景时,界定问题,搜集并运用资料,以做出最好的决策,并提高生涯规划和决策能力。
2、了解自我的状况和澄清个人的价值观。
生涯规划和决策都必须在对个人的充分和深入的了解之后做出来的,所以生涯辅导也会协助学生了解自我,包括了个体的能力、能力倾向、兴趣、个性、个人的职业价值观、个人的生涯发展状况、个人的期望和价值倾向等等。
3、做出合理的选择。
生涯辅导会协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各种可能的选择,并结合个人特定的标准,个人所追求的生涯目标,同时结合社会的发展和职业的需要,比较各种选择之间的利弊,最后作出适当而合理的选择。
4、开发自身的潜能。
生涯辅导会协助学生发现并挖掘个人的潜能,给予个人充分的发展机会,以发展个体的潜能。
而且还协助个体适应快速变化的社会和职业环境,考虑比较灵活和弹性的方式,以达到个体的生涯发展目标。
生涯教育对于不同年级的学生,其生涯教育的内容和侧重点有所不同。
二、教学活动资料1、关于目标的故事三则:用坚持兑现的梦想有一个叫布罗迪的英国教师,在整理阁楼上的旧物时,发现了一叠练习册。
它们是50年前皮特金幼儿园B(2)班31位孩子写的作文,题目叫《未来我是……》。
布罗迪随手翻了几本,很快便被孩子们千奇百怪的自我设计迷住了。
比如,有个叫彼得的小家伙说自己是未来的海军大臣,因为有一次他在海里游泳,喝了三升海水而没被淹死;还有一个说,自己将来必定是法国总统,因为他能背出25个法国城市的名字;最让人称奇的是一个叫戴维的盲童,他认为,将来他肯定是英国内阁大臣,因为英国至今还没有一个盲人进入内阁。
总之,31个孩子都在作文中描绘了自己的未来。
布罗迪读着这些作文,突然有一种冲动:何不把这些作文本重新发到他们手中,让他们看看现在的自己是否实现了50年前的梦想。
当地一家报纸得知他的这一想法后,为他刊登了一则启事。
没几天,书信便向布罗迪飞来。
其中有商人、学者及政府官员,更多的是没有身份的人……他们都很想知道自己儿时的梦想,并希望得到那作文本。
布罗迪按地址一一给寄了去。
一年后,布罗迪手里只剩下戴维的作文本没人索要。
他想,这人也许死了,毕竟50年了,50年间是什么事都可能发生的。
就在布罗迪准备把这本子送给一家私人收藏馆时,他收到了英国内阁教育大臣布伦克特的一封信。
信中说:“那个叫戴维的人就是我,感谢您还为我保存着儿时的梦想。
不过我已不需要那本子了,因为从那时起,那个梦想就一直在我脑子里,从未放弃过。
五十年过去了,我已经实现了那个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