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改委工作总结
篇一:县发展改革委2015年工作总结合集大型调研材料,如《厘清产业化发展思路找准县域经济发展着力点--论开江产业化发展之思考》。
完成了循环经济规划编制工作。
并被列入省第二批循环经济试点县。
极积做好“十一五”规划中期评估。
为做好此次“十一五”中期评估工作,我委从8月初开始,就积极进行相关准备工作,并代政府办公室拟草了《关于做好“十一五”规划中期评估工作的通知》,现已完成《开江县“十一五”规划实施中期评估报告》初稿。
(二)严格投资管理,不断提高投资工作水平
我委按照县委、县政府确立的“农业立县、工业强县、商贸活县、创新兴县、旅游富县”的发展思路,采取强力措施,狠抓重点项目建设,努力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益,确保了我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快速增长和重点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
1-10月份我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0.77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5.42亿元,同比增长35.31%,有力拉动了县域经济的快速增长。
1、精心规划储备项目。
年初相继召开的“两会”和经济工作会议,为2015年经济发展指明了工作重点,明确了投资方向。
我委在广泛收集和征求各级各部门意见的基础上,及时与省、市发改部门衔接,共编制“四个一批”重点项
目96个,总投资105.75亿元,2015年投资计划13.67亿元(其中:竣工投产项目17个,加快进度项目29个,争取开工项目41个,加快前期项目9个。
能源3个,工业7个,交通10个,农林水利24个,城市基础设施30个,社会事业17个,旅游4个,商贸流通1个)。
并以开江县委〔2015〕46号下发各乡镇及县级各部门。
2、千方百计争取项目。
1至11月我委共向上申报及争取项目11批次,项目200余个,总投资28.65亿元,争取国家补助资金8.86亿元;现已到位项目11个,资金1987.75万元,其中:中央预算内资金1687.75万元,省预算内资金300万元。
编制了2015年我县城区供水设施改扩建工程、基层司法所,县人民检察院技侦用房、廉租住房、油橄榄加工等项目被纳入2015年中央、省、市投资计划。
上报融资项目16个,申报贷款资金2.3亿元,其中:四川梨梨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四川常飞科技开发公司、天源油橄榄公司等9家企业被银行看好,已列达州市融资目录。
3、尽职尽责监管项目。
2015年我委积极在做好全县“四个一批”重点项目协调工作的同时,按照职责职能,加大了对重大项目进度的督促力度,有力地推动了项目建设进度。
我县列入市级重点建设项目15个(其中能源1个,交通2个,工业1个,农林水利5个,城市基础设施3个,社会事业3个),投资11.78亿元,2015年投资计划2.78亿元。
1
-10月完成投资2.45亿元,完成投资计划的88%。
年底列入市上考核验收的竣工项目6个,目前已完成4个(通乡油路、广播电视村村通、永发生猪产业化项目、职业中学基础能力建设),舰船燃气轮机长试基地、农村沼气建设正在实施扫尾工作。
另外,新开工项目中,投资在5000万元以上的项目必须达到1个(万鼎?东方国际已开工);竣工项目中,投资在5000万元以上的项目必须达到5个(舰船燃气轮机长试基地、鼎盛公寓、天然气堪探、任市康力新城一期、“两河”治理及城区
篇二:2015年县发展和改革局工作总结合集三:发改委工作总结
县发改委2011年工作总结及明年工作打算
2011年是中国共产主义党成立90周年,也是全面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
发展改革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上级发改委的具体指导下,紧紧围绕“赶超型”发展战略,以“发展提升年”活动为载体,积极谋划项目、争取项目、管理项目,经过全委干部职工的不懈努力,较好地完成了全年各项工作任务。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认真做好年度计划编制工作
今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第一年,发改委在认真总结上年全县计划执行情况的基础上,深入开展调查研究,
按照“十二五”规划的总体目标,以确保“十二五”规划的有效实施,在综合分析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的基础上,编制形成了《乐安县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经县人代会审议通过。
并在加强经济运行调控上,注重检查落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总结特点、查找问题、提出建议,努力当好县委、县政府参谋。
二、精心谋划做好项目开发储备工作
项目前期工作是项目争取的基础。
国家和省安排项目首先审核申报的项目是否做好了可行性研究报告、环境评估、土地预审、规划选址、初步设计等前期资料,是否具备开工条件,只有前期工作完备了,才会考虑安排项目和资金。
因此,今年以年我委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围绕国家今年投资重点,结合我县实际,超前开发了一批有带动能力、有发展前景、有经济效益的大项目、好项目,并认真做好项目筛选包装、申报审批及项目前期工作,建立完善十二五重大项目库,及时对接国家项目资金,重点开发编制了40个项目上报市发改委,列入市项目储备库。
三、千方百计做好项目争取工作
项目是投入之源,增长之源,后劲之源,项目投资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动力。
今年,我委在开发储备项目的基础上,积极向上沟通、汇报,加大项目争跑力度,千方百计争取国
家资金的支持,在有关部门的积极配合下,我委共争取到以工代赈项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廉租住房建设、国有林场危旧房改造、农村基层计划生育体系建设、生猪标准化养殖项目、小水电项目、公检法司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公路改造、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农村危房改造、退耕还林、粮食生产能力田间工程、卫生监督体系建设等项目共争取项目资金达7347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9%。
这些项目的有效实施,将对全县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四、依法依规搞好项目管理工作
管理是项目质量的保证。
围绕项目的规范实施,我们严格落实项目法人制、监理制、招投标制、财务核算和工程审计制及安全生产责任制,认真执行省、市、县重点建设项目管理办法,依法规范项目建设审批程序,严格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和竣工验收的审批。
同时,加强项目稽察,加强项目资金管理,对项目资金使用实行全过程监管。
五、切实改进项目审批工作
我委以提高项目审批和建设效率为重点,以依法高效、创建最优发展环境为目标,开展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缩减审批环节,精简申报材料,合并审批项目建议书、可研报告、初步设计,缩减项目审批(核准)时限,对符合审批或核准条件的项目,做到即到即批或立即转报。
今年共立项、核准、
备案下达了符合条件的项目48项。
其中:立项29项、核准8项、备案11项。
进一步优化投资项目审批流程,将前置条件变为后置,为招商引资、工业项目入园、城建和社会事业项目建设,为客商到乐安投资兴业和全民创业努力提供优质便捷服务。
六、加强机关内部管理和干部作风建设
发改委根据今年全县开展“发展提升年”活动的总体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查找机关作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加强机关干部政治理论学习和业务学习,加强各项制度的完善和落实,提高了全委干部的综合素质,调动了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大家心往一处想,力往一处使,较好地完成了县委、县政府布置的各项工作任务。
今年,虽然我们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在谋划项目、争取项目等方面还存在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开发储备项目数量不够多,大项目、好项目少。
有些项目单位前期工作准备不足,项目包装储备意识不够强,加之项目前期经费紧缺,一定程度影响了项目的对接和争取工作;二是争取的重大项目偏少,特别是全局战略意义的项目偏少。
2012年,我委将紧密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的打好“五大战役”决策部署,狠抓项目建设和固定资产投资,为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提供有力的项目支持,重点从以下三个方面做好工作:
一是进一步加大项目的谋划力度。
认真研究国家政策和资金投向,积极抓好项目开发,围绕我县民生、社会事业、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生态环境、产业调整等重点,谋划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加大投入做好项目前期工作。
邀请科研院校的专家和项目咨询机构来我县帮助谋划一批项目,提高项目包装的水平和质量,为项目对接奠定基础。
确保明年开发编制40个以上项目上报市发改委,列入市项目储备库。
二是充分发挥我县是国贫县、享受西部政策延伸县及罗宵山脉集中连片贫困地区这一优势,勤跑善争,主动对接,争取国家和省更多的政策倾斜和项目资金支持,最大程度地扩大我县享受国家和省扶持的受益面。
明年重点争取县教师周转房建设、县农村学前教育推进工程、县农村电网改造工程等几个上千万的项目,落实好天然气利用工程投资主体,并报省发改委完成核准手续。
三是加大项目实施的监管力度。
抓好项目的规范实施和监管工作,一方面,加快项目实施进度,形成实物工作量,争取提前竣工,真正起到投资拉动增长的效应;另一方面,完善项目实施的监督检查,加强对项目建设资金管理使用,支持和配合项目单位把项目实施好,争取早开工、早投产、早受益,为确保我县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作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