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艺术特色
• 树木映照在夕阳的余晖中,孤零零的云朵还 没有飘走。
• 这幅画中含有不寻常诗句,吟咏不断也体会 不出其意境。
环节五:作业
• 解读2019年2卷诗歌 • 要求:补成分,调语序,合理想象,连缀
成句。
补充主语和动词
《投长沙裴侍郎》 杜荀鹤
此身虽贱道长存,非谒朱门谒孔门。 只望至公将卷读,不求朝士致书论。 垂纶雨结渔乡思,吹木风传雁夜魂。 男子受恩须有地,平生不受等闲思。
第二、句中语序的颠倒。
• 1东皋薄暮望(王绩《野望》)实际是薄暮 中登上东皋望。
• 2风暗凋旗画(杨炯《从军行》)实际是风 暗致使旗画凋。
• 3晴光转绿萍(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 望》)实际是“晴光普照萍转绿”。
第三、句疏密错杂
• 古代汉语诗歌有一行一句的,有两行一句 的,还有一行数句的,所谓疏密错杂,是 指这几种情况有时在一首诗歌中错杂共处, 疏密相间。
题许道宁画 陈与义
(画作)满眼(都是)长江水,苍然何郡山? 向来万里意,今(表现)在(画作)一窗间。
(画作上)众木俱含晚,孤云遂不还。 此中有佳句,(我)吟断(与佳句)不相关。Fra bibliotek参考解读
• 满眼都是浩浩荡荡的山水,苍苍茫茫的是哪 一个郡的山。
• 一向都是万里无边的意境,今却画在像窗户 一样的尺幅之中。
• 2、满山风雨独品栏,绾(wǎn)结湘娥十二环。前一句 省略了主语我,后一句省略了主语君山和谓语像,意思 是我独自扶栏观望满湖风雨,君山就好像湘夫人头上盘 结的发髻。
• 3、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第一句省略了 谓语望,第二句省略了谓语看,第三句省略了定语她的, 意思是望着那弯月桥,鲜花院,看着那雕花窗,朱红门, (唯独不见我的心上人)只有春光知道她的去处。
• 这里的“志” 主要指志意,志 向,怀抱,也包括作者的哀乐感情 和人生体验。
• 诗人见春花而思时光流逝,赏 月怀人,见落叶而悲秋,写人 在于写己,借物在于抒怀,借 古讽今,凡此种种,写到诗歌 的人、事、物、景都是为了抒 发情感,诗人总是把眼前所历, 所见,所感外化为诗歌寄托自 己的情感态度。
• 诗歌确实是以抒情为己任,以 抒情为能事的.
• 我独自登上河边的亭子,靠着高高的栏杆, 愁绪多么长(像河水,源源不断)。 远处,萧瑟疏落的树林之后,耸立的高山, 一半沐浴着西斜的阳光。
• 从文学的意义看,诗歌的这些特点, 可以使诗歌语言精炼整齐,固有形 式美,音乐美,也可以通过这些变 异所产生的强调突出作用,使得诗 情画意更富审美魅力。
环节三:总结指导
9
环节一:读懂诗句
• 诗歌语言的组织语序:
• 语序指的是语言组合的次序。汉语的语序 一般是主语在谓语之前,宾语在动词之后, 定语,状语在其所修饰的词语之前,补语 在其所补充的词语之后。但是,偏离句法 规则的变异现象,在古汉诗歌中也是屡见 不鲜的
第一、句子成分的精简。
• 1、“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诗 经》)分别省去了主语你和我。
注释:
诗句翻译
• “此身虽贱道长存,非谒朱门谒孔门”是说自己虽然身份低微,但是 心怀道义。此次来拜谒不是因为你是权贵,而是因为你也是心怀道义 之人。
• “只望至公将卷读,不求朝士致书论”说明自己的来意。说得很委婉、 隐晦。明面上说自己此次来不是跑官求官的,只希望你能读读我的书 卷,和你一起谈谈为文著书方面的事情。但是听的人自然心知肚明。 作者巧妙、隐晦了说明了自己的来意,虽然有点虚伪,但没有阿谀奉 承的谄媚之态,保持了人格尊严。
• 2、黄沙百战穿金甲,(王昌龄《从军行》) 省略了主语我,谓语身经和状语中的介词,是 说在黄沙中我身经百战铠甲磨穿。
• 3、云想衣裳花想容,(李白《清平调》)分 别于云花前省去了一个谓语动词见,意思是看 见彩云就想起了她的装扮,看见了鲜花就想起 了她的玉容。
•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花 和鸟分别为谓语见花开和闻鸟鸣之省。
水,
孤云遂不还。
苍然何郡山? 向来万里意, 今在一窗间。 (解词)
此中有佳句,解词() (补充)吟断(谁)不
(与谁)相关。
补充诗句主语
题许道宁画 陈与义
(画作)满眼长江水,苍然何郡山? 向来万里意,今在(画作)一窗间。 (画作上)众木俱含晚,孤云遂不还。 此中有佳句,(我)吟断(与佳句)不相关。
补充省略动词
环节二 巩固练习1:补成分
• 1、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辛 弃疾《水龙吟》)
• 2、满山风雨独品栏,绾(wǎn)结湘娥十 二环(黄庭坚《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
• 3、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贺铸《青玉案》)
参考答案:
• 1、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第二句省略了状 语“只能”,第三句省略了谓语像,意思是远处山峰放 眼望去,只能给人增添愁恨,虽然它美的如美人头上的 玉簪螺髻。
• 解读诗歌: • 以句子为单位,补充成分,调整语序,合
理联想和想象, 连缀成句。
环节四:拓展练习
• 请解读以下诗歌: 2019年1卷《题许道宁画》:
满眼长江水,苍然何郡山? 向来万里意,今在一窗间。 众木俱含晚,孤云遂不还。 此中有佳句,吟断不相关。
《题许道宁画》
(补充)满眼(补充)长江 (补充)众木俱含晚,
• 汉代《诗大序》情、志并举,明确指 出:“诗者,志之所在也。在心为志, 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与言也。”
• 西晋陆机的《文赋》指出“诗缘情”, 说作者在观察外界事物时,情思受到 激发:“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 春。心懔懍以怀霜,志眇眇而临云。” 更侧重诗歌抒情的特点
• 王国维说:“诗歌者,感情的产物 也。”
• 下课啦!
参考解释
• 朱门:权贵之门。 • 孔门:孔子儒家之门。 • 至公:公正的长者,指裴侍郎。 • 垂纶(lún):钓鱼。 • 地:见地,缘由。 • 等闲:平白无故。
补充主语和动词
《投长沙裴侍郎》 杜荀鹤
此身虽贱道长存,非谒朱门谒孔门。 只望至公将卷读,不求朝士致书论。 (我)垂纶雨结渔乡思,(听到)吹木风传雁夜魂。 男子受恩须有地,平生不受等闲思。
• “垂纶雨结渔乡思,吹木风传雁夜瑰”,诗人用雨中垂钓的钓鱼翁、 夜里风中飞翔的鸿雁,形象生动的表现了诗人孤高、鸿鹄之志的人物 形象,是情感情怀的形象化表达;结构上也缓和了前面直陈式的叙述, 使诗歌变得婉转从容。这一句和诗中其它三句卓然不同。正是有了这 一句,全诗才具备了诗的气质。
• “男子受恩须有地”,是说大丈夫是凭自己的才华受恩,意指自己是 有才华才学之士。“平生不受等闲思”,是说自己不接受等闲之辈的 可怜施舍,给人高傲之感,同时也吹捧了拜谒对象。
了解两个过程
缀文者,情动而辞发; 观文者,披文以入情。
——刘勰
7
创作过程 (形于言)
诗 人
看到
景、事、物 产生思想感情促使
表现冲动 借助 字句 表现 思想感情 (志)
8
鉴赏过程 (会于心)
看到
鉴赏者 诗句
联想想象
组合 假想
意象 意境
调动储备,读懂诗句(基础)
参悟
感情
诗人的感情(志)
参悟感情,鉴赏技巧(关键)
• 2、江山流萤独坐听:实为独坐江山听流萤 • 3、惊风乱颭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柳
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 视为惊风乱颭水中芙蓉,密雨斜侵墙上薜 荔。
巩固练习3:解疏密
• 书河上亭壁
•
寇准
• 岸阔樯稀波渺茫,
• 独凭危栏思何长。
• 萧萧远树疏林外,
• 一半秋山带夕阳。
参考解读
• 宽阔的黄河,船只稀少,眼前是波浪滚滚, 一派渺茫。
巩固练习2:补成分,调语序
• 1、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高 适《除夕》)
• 2、江山流萤独坐听(韦应物《寒食寄京师 诸弟》)
• 3、惊风乱颭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柳 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
参考答案
• 1、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实 际是今夜思千里外的故乡,明朝又多了一 年霜鬓。
• 张继《枫桥夜泊》 • 月落乌啼霜满天, • 江枫渔火对愁眠。 • 姑苏城外寒山寺, • 夜半钟声到客船。
第一行三个句子,第 二行是一句,第三和 第四行合起来是一个 完整的句子。四行诗 歌含有五个句子,前 密后疏,由实而虚, 先景后情,情景交融。 全诗优美而迷蒙,清 寥的境界和诗人愈来 愈深的乡愁,正好通 过这些先密后疏,景 中含情的语句渐次展 开和逐步深化的。
第二讲
解读诗歌之诗歌的 艺术特色
学习目标
• 了解诗歌的语句特 点,能够解读浅易 的诗歌诗句
引言
• 文学作品有抒情和叙事两种功能。 在明清小说,戏剧兴起之前,文学 的叙事功能主要是由历史著述承担, 作为文学主体的诗歌则是主要用来 抒情的。
• 我国最早的诗论《尚书》说“诗言 志”:诗言志,就道出了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