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公务员综合知识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11)
(1/30)单项选择题
第1题
在福利院中,一个男孩悄悄地告诉社会工作者,他亲眼目睹了一位工作人员殴打一名女孩,这名工作人员在打人的过程中也看到了他,并威胁他不准告发。
该男孩反复嘱咐工作者不要向其他人透露此事。
在以后的接触中,工作者了解到男孩提到过的女孩身体受到了严重的伤害,此时工作者在处理该问题时可选择的处理原则有( )。
A.价值中立原则
B.最小伤害原则和保密原则
C.自主和自由原则
D.真诚原则
下一题
(2/30)单项选择题
第2题
矫正社会工作是将社会工作实施于( )体系中的一种福利服务活动。
A.监狱
B.矫正
C.管教
D.社会
上一题下一题
(3/30)单项选择题
第3题
我国的优抚工作制度的特征是( )。
A.国家、社会、群众三结合
B.政府、单位、群众三结合
C.企业、政府、个人三结合
D.社区、家庭、社会三结合
上一题下一题
(4/30)单项选择题
第4题
办理城市低保,须在申请人提出之日起( )日内办结审批手续。
A.10
B.20
C.30
D.40
上一题下一题
(5/30)单项选择题
第5题
社区组织建设是社区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以下哪一项不是社区组织建设的内容? ( )
A.社区党组织建设
B.社区自治组织建设
C.社区中介组织建设
D.社区居委会领导班子建设
上一题下一题
(6/30)单项选择题
第6题
安置社会工作对象的需求集中体现在( )。
A.职业培训和就业权益的保障
B.就业权益的保障和社会再适应的心理调适
C.建立相应社会关系和改善生活
D.就学和成长
上一题下一题
(7/30)单项选择题
第7题
全天候救助是一种实行( )开放接待的救助形式。
A.8小时
B.12小时
C.24小时
D.16小时
上一题下一题
(8/30)单项选择题
第8题
医务社会工作者着眼于处理医患纠纷,这是扮演了( )的角色。
A.诊断者
B.协调者
C.咨询者
D.教育者
上一题下一题
(9/30)单项选择题
第9题
我国妇女社会工作主要运用个案工作、小组工作和( )方法。
A.服务体系
B.服务组织
C.社区工作
D.联络机制
上一题下一题
(10/30)单项选择题
第10题
下列不属于矫正社会工作的介入途径的是( )。
A.司法审判前提供的服务
B.司法审判后提供的服务
C.监狱处遇中提供的服务
D.社会处遇中提供的服务
上一题下一题
(11/30)单项选择题
第11题
下列有关名胜古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颐和园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被誉为“万园之园”
B.“江南三大名楼”之一的黄鹤楼始建于东晋时期
C.位于意大利的比萨斜塔为8层的圆柱形建筑
D.悉尼歌剧院由法国著名建筑师约恩·乌松设计
上一题下一题
(12/30)单项选择题
第12题
乙女听说甲男能将10元变成100元,便将家里的2000元现金交给甲,让甲当场将2000元变成2万元。
甲用红纸包着2000元钱,随后“变”来“变”去,趁机调换了红纸包,然后将调换过的红纸包交给乙,让乙2小时后再打开看。
乙2小时后打开,发现红纸包内是餐巾纸。
甲的行为构成何罪? ( )
A.盗窃罪
B.诈骗罪
C.侵占罪
D.抢夺罪
上一题下一题
(13/30)单项选择题
第13题
公务员担任乡级机关、县级机关及其有关部门主要领导职务的,应当实行( )。
A.行政回避
B.地域回避
C.任职回避
D.其他回避
上一题下一题
(14/30)单项选择题
第14题
下列哪项是行政行为撤销的条件? ( )
A.行政行为不适当
B.行政行为具有明显的违法情形
C.行政主体受胁迫作出的行政行为
D.没有可能实施的行政行为
上一题下一题
(15/30)单项选择题
第15题
在行政诉讼中,人民法院如果发现行政法规和行政规章与宪法法律相抵触,可以( )。
A.宣告自然无效
B.予以撤销
C.废止
D.不予适用
上一题下一题
(16/30)单项选择题
第16题
下列有关文史知识的表述,正确的是( )。
A.《诗经》在表现手法上分为赋、比、兴,与其内容分类风、雅、颂合称“六义”
B.《左传》又名《左氏春秋》,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编年体史书
C.《墨子》倡导一种平等、简朴、和平、法治型的社会生活方式;《庄子》则提出“无为而治”的社会政治理想,为道家学派的源头
D.曹操诗句“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中的“周公”指的是西周时期的周文王姬昌
上一题下一题
(17/30)单项选择题
第17题
“在共同生活和共同劳动中,需要有一个为公共利益服务的机构,这就是国家。
国家的目的是利用社会力量去谋求社会的福利。
”这一观点( )。
A.突出了国家的对内职能
B.突出国家是特殊公共权力的设立
C.忽视了国家的对外职能
D.抹杀了国家的阶级本质
上一题下一题
(18/30)单项选择题
第18题
老子在《道德经》中指出,“不出于户,以知天下;不规于牖,以知天道。
其出也弥远,其知弥少。
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弗为而成。
”老子的这一观点( )。
A.认为通过实践获得的直接经验更有意义
B.揭示了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对立性
C.主张知识的获得不需要通过思维加工
D.否认了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上一题下一题
(19/30)单项选择题
第19题
人们常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这说明了( )。
A.时间的持续性
B.时间的绝对性
C.时间的一维性
D.时间的无限性
上一题下一题
(20/30)单项选择题
第20题
下列有关古代发明创造的表述,正确的是( )。
A.东汉华佗被誉为“医圣”,他发明的麻沸散是世界上最早的全麻药物,适用于外科手术
B.制造候风地动仪测量地震的中国古代天文学家是张衡
C.东汉时杜诗发明的水排有效解决了水流从低处往高处灌溉的问题
D.秦朝首次修建长城与明代最后修建长城的目的都是为了阻止北方游牧民族南下
上一题下一题
(21/30)单项选择题
第21题
下列史书中属于纪传体断代史的是( )。
A.《史记》
B.《汉书》
C.《战国策》
D.《资治通鉴》
上一题下一题
(22/30)单项选择题
第22题
下列关于债券和股票不同点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股票和债券的受益权相同
B.债券的安全性比股票大
C.债券和股票都是集资的手段
D.股票是入股凭证,债券是一种债务
上一题下一题
(23/30)单项选择题
第23题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这是因为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还因为( )。
A.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B.人民群众的一切活动都能推动历史进步
C.人民群众的愿望要求都是天然合理的
D.人民群众的活动是不受历史条件制约的
上一题下一题
(24/30)单项选择题
第24题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交往是( )。
A.人类特有的存在方式和活动方式
B.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活动
C.社会与自然之间的相互作用形式
D.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
上一题下一题
(25/30)单项选择题
第25题
“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造自然界而发展的。
”这句话说明( )。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D.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
上一题下一题
(26/30)单项选择题
第26题
发展基层民主意义在于它是( )。
A.公民参与国家政权的最广泛形式
B.社会主义民主最为广泛而深刻的实践
C.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
D.公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政府机关
上一题下一题
(27/30)单项选择题
第27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