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非小细胞肺癌

非小细胞肺癌

非小细胞肺癌是除小细胞肺癌(SCLC)以外的所有肺上皮癌。

最常见的非小细胞肺癌类型是鳞状细胞癌、大细胞癌和腺癌,和一些不太常见的类型。

在异常的组织学变异作用下,任意一种非小细胞肺癌都有可能发生。

尽管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病与吸烟有关,但是从未吸烟的人也可能发生腺癌。

与小细胞肺癌相比,非小细胞肺癌对放疗和化疗的敏感度相对较低。

对于可手术切除的癌症患者,患者在手术治疗或手术后辅以化疗后可治愈。

对于不能手术切除的癌症患者,虽然大多数患者接受放疗后病情可以得到局部控制,但只有少数患者能够治愈。

局部晚期且不可手术切除的癌症患者,用放化疗结合疗法,患者可获得长期生存。

晚期转移性疾病患者在化疗、靶向药物治疗和其他支持性治疗下可以延长生存期,并缓解症状。

发病率和死亡率估计美国2016年肺癌(包括非小细胞肺癌和小细胞肺癌)的新病例和死亡病例:l 新病例:224,390例l 死亡:158,080例在美国,肺癌是造成癌症相关死亡的首要原因。

肺癌患者在1995到2001年间的5年相对生存率是15.7%。

根据诊断时癌症分期的不同,患者5年相对生存率有很大的差别,局部癌变、局部转移和远处转移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49%、16%、2%。

解剖学非小细胞肺癌起源于肺中央支气管到终端肺泡的上皮细胞。

它的组织学分类与发病部位相关,这反映了支气管到肺泡之间呼吸道上皮细胞的不同。

鳞状细胞癌通常起源于中央支气管附近,而腺癌和细支气管肺泡癌通常起源于外周肺组织。

发病机理吸烟引起的癌变是一个多步骤的过程。

鳞状细胞癌和腺癌有明显的癌前病变。

在发展成浸润性癌之前,肺上皮细胞可能会经过以下形态学变化:1. 增生2. 化生3. 异型增生4. 原位癌一般认为异型增生和原位癌是主要的癌前病变,因为这两种情况不易自行消退,并且更有可能发展成浸润性癌。

另外,在进行肺癌切除手术后,每个患者每年肺癌复发的可能性为1%到2%。

病理学分析非小细胞肺癌包括多种组织学结构异常,最常见的类型有:1. 表皮或鳞状细胞癌2.腺癌3. 大细胞癌这几种癌症的诊断、分期、预后和治疗类似,因此通常把它们归为一类。

危险因素年龄增长是大多数癌症最重要的危险因素。

其他造成肺癌的危险因素包括:1. 现在吸烟或曾有吸烟史:吸纸烟、烟斗或雪茄2. 暴露在二手烟环境中3. 暴露在石棉、砷、铬、铍、镍及其他药物环境中4. 有以下放射线暴露史:4.1 接受乳房或胸部的放射治疗4.2 在家或工作场所暴露在氡放射线中4.3 医学影像学检查,如CT扫描4.4 原子弹辐射5. 居住在空气污染环境中6. 肺癌家族史7. 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8. 重烟民使用含有B-胡萝卜素的补充剂造成肺癌的最重要的单一危险因素为吸烟。

吸烟人群患肺癌的风险比终生不吸烟的人群高出十倍(终生不吸烟人群的定义为一生吸<100只香烟)。

患肺癌的风险与吸烟量、吸烟持续时间和开始吸烟的年龄成正比。

戒烟可减少癌前病变,并降低患肺癌风险。

曾吸烟的人戒烟后数年内患肺癌的风险仍然较高。

暴露于石棉环境会增加吸烟者患肺癌的风险。

预防措施很多患者在治愈吸烟相关的肺癌后,可能出现第二恶性肿瘤。

在肺癌研究小组试验中的907名癌症T1N0期、接受肿瘤切除治疗的患者中,每年患上除肺癌外其他癌症的比率是1.8%,每年再次患上肺癌的比率为1.6%。

其他研究得出的结果显示长期生存的癌症患者患第二肿瘤的风险甚至更大:再患肺癌的比率为10%,再患所有种类的第二癌症的比率为20%。

由于曾吸烟的人再次患肺癌的风险居高不下,因此很多随机对照试验致力于评价多种化学预防措施,但研究β胡萝卜素、维生素A、13-顺式-视黄酸、α维生素E、N-乙酰半胱氨酸和乙酰水杨酸的III期临床试验都没有得到有效的可重复性结果。

[临床证据水平分级:1iiA]针对呼吸消化道第二原发癌的化学预防措施正在一些早期肺癌患者中进行临床评价。

筛查对于肺癌高风险的患者,唯一可降低死亡率的早期癌症筛查的方法是低剂量螺旋CT扫描。

通过胸部X光检查和痰细胞学检查来筛查肺癌的研究都不能达到降低肺癌死亡率的效果。

(更多详情请见“肺癌筛查”的医师数据问卷总结中的“低剂量螺旋CT筛查”部分)临床特征肺癌可以在症状出现后或者胸部影像学检查中偶然发现。

症状和体征可能由以下几种因素引起:早期局部浸润的部位、邻近胸廓结构的压迫、远处转移和副肿瘤综合征。

最常见的表现症状是咳嗽或胸痛加重。

其他表现症状包括:1. 咳血2. 不适3. 体重减轻4. 呼吸困难5. 嘶哑一些症状可能由局部浸润或邻近胸廓结构的压迫造成,例如压迫食道造成吞咽困难,压迫喉神经造成嘶哑,压迫上腔静脉造成面部水肿和头颈部的浅静脉扩张。

远处转移也可能导致症状表现,包括由脑转移造成的神经功能缺损和性格改变,以及骨转移造成的疼痛。

在一些罕见情况下,患者可能表现副肿瘤性疾病的症状和体征,例如肥大性骨关节病伴杵状指或甲状旁腺激素相关蛋白引起的血钙过多。

体格检查可以识别锁骨上淋巴结肿大、胸腔积液和肺叶塌陷、迁延性肺炎和其他相关疾病体征,例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肺纤维化。

诊断对怀疑患有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检查应专注于确诊和确定疾病程度。

患者的治疗方案需根据组织学检查、癌症分期、一般健康状况和并存病制定。

确诊癌症的步骤包括以下内容:1. 病史2. 体格检查3. 常规试验室评估4. 胸部X光检查5. 胸部CT扫描(注射造影剂)6. 组织活检患者开始肺癌的治疗之前,病理资料必须经过经验丰富的肺癌病理学家的审查。

这一点尤其重要,因为小细胞肺癌对化疗敏感且一般不用手术治疗,但在显微镜检查中易与非小细胞肺癌混淆。

免疫组化和电镜检查对确诊和确定癌症亚型至关重要,但大多数肺癌可利用光镜检查确定癌症分类。

分子特征肺癌基因突变的发现促进了分子靶向治疗的发展,提高了转移性疾病患者亚群的生存率。

特别是腺癌的亚型可以按以下特定基因突变来定义: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和下游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和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信号通路编码基因的特定突变。

这些突变可以用来确定药物敏感机制和原发或获得性的激酶抑制剂的耐药机制。

其他可能影响治疗方案的基因异常包括易位,其中包括对间变性淋巴瘤激酶抑制剂(ALK)敏感的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络氨酸激酶受体的易位,和负责编码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的上皮间质转化因子(MET)的扩增。

MET扩增与对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继发性耐药相关。

预后因素多项研究已经确定了不同临床病理因素对预后的重要性。

与不良预后相关的因素包括:1. 出现肺部症状2. 大体积肿瘤(>3cm)3. 非鳞状细胞癌4. TNM定义的淋巴结分区内见多处淋巴结转移。

5. 血管侵犯对不能手术治疗的患者,身体状态不佳和体重减轻大于10%都会对预后产生不利影响。

这些患者不适合参加积极综合干预措施评估的临床试验。

多个对临床试验数据的回顾性分析表明,高龄这一单一因素并不影响治疗的疗效和患者的生存情况。

更多关于预后的信息,请参照本篇综述中非小细胞肺癌各个分期治疗的章节。

由于治疗措施并不能使所有非小细胞肺癌的患者满意,符合条件的患者应考虑参加临床试验。

正在进行的临床试验的信息可以登录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网站查询。

https:///about-cancer/treatment/clinical-trials相关综述:其他肺癌相关的PDQ综述包括:1. 肺癌预防2. 肺癌筛查3. 小细胞肺癌治疗4. 吸烟与癌症护理非小细胞肺癌的细胞分类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肺癌研究委员会(WHO/IASLC)对肺部恶性非小细胞上皮肿瘤的分类,非小细胞肺癌(NSCLC)有三个主要的亚型:1. 鳞状细胞癌(占肺癌的25%)2. 腺癌(占肺癌的40%)3. 大细胞癌(占肺癌的10%)还有很多发病率逐渐降低的非小细胞肺癌的其他亚型。

WHO /IASLC非小细胞肺癌组织学分类1. 鳞状细胞癌a. 乳头状b. 透明细胞c. 小细胞d. 基底细胞2. 腺癌a. 腺泡性b. 乳头状c. 细支气管肺泡癌i. 非粘液性ii. 粘液性iii.非粘液及粘液混合性或细胞类型不明d. 实性腺癌伴粘液e. 混合亚型性腺癌f. 变异型i. 分化良好的胎儿型腺癌ii. 粘液性(胶样)腺癌iii. 粘液性囊腺癌iv. 印戒细胞腺癌v. 透明细胞腺癌3. 大细胞癌a. 变异型i. 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LCNEC)ii. 复合型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iii. 基底样癌iv. 淋巴上皮瘤样癌v. 透明细胞癌vi. 大细胞癌伴横纹肌样表型4. 腺鳞癌5. 多形性、肉瘤样或肉瘤性癌a. 梭形细胞和/或巨细胞癌b. 梭形细胞癌c. 巨细胞癌d. 癌肉瘤e. 肺母细胞瘤6. 类癌瘤a. 典型类癌b. 非典型类癌7. 涎腺癌a. 粘液表皮样癌b. 腺样囊性癌c. 其他8. 未分类癌鳞状细胞癌大多数肺鳞状细胞癌位于中心部位,在肺部较大的支气管内。

与其他种类的非小细胞肺癌相比,鳞状细胞癌与吸烟的相关性更高。

近些年,肺部鳞状细胞癌的发病率有所下降。

腺癌腺癌目前在许多国家都是最常见的组织学亚型,因此将腺癌的亚型进行分类也就尤其重要。

肺部腺癌的一个主要问题是其频繁的组织学异质性。

实际上,腺癌组织学亚型混合出现的概率比单纯的腺泡性、乳头状、细支气管肺泡和实性腺癌伴黏液形成出现的概率更高。

过去诊断细支气管肺泡癌的标准有很大变化。

而由于目前的WHO/IASLC定义只适用于非浸润性肿瘤,因此该方法相对于以往病理学家使用的方法局限性更大。

如果在含有大量细支气管肺泡癌成分的腺瘤中发现了间质、血管或胸膜浸润,这种癌症归类为混合亚型性腺癌,以肺支气管肺泡型为主,并按照浸润成分分型不同,混合有局灶性腺泡型、实性或乳头状型。

然而,细支气管肺泡癌作为一种独特临床实体的未来并不明朗;一个代表国际肺癌研究会(IASLC)、美国胸科学会和欧洲呼吸学会的多学科专家小组提议,对2011年腺癌分类进行重大修改,将所谓的细支气管肺泡癌重新分类为新定义的组织学亚组。

以下腺癌的变异型是由WHO/IASLC分类认可的:1. 高分化胎儿型腺癌2. 粘液性(胶样)腺癌3. 粘液性囊腺癌4. 印戒细胞腺癌5. 透明细胞腺癌大细胞癌除大细胞癌的一般范畴,WHO/IASLC分类还包括以下不常见的变异型:1. 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2. 基底样癌3. 淋巴上皮瘤样癌4. 透明细胞癌5. 大细胞癌伴横纹肌样表型基底样癌也被认为是鳞状细胞癌的一个变异型,腺癌在罕见的情况下也可能出现基底样型;但是如果癌症没有这两种特征,则它被视为大细胞癌的一种变异型。

神经内分泌癌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被认为是一种高级别非小细胞癌。

和小细胞肺癌(SCLC)一样,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的预后也很差。

非典型类癌被认为是一种中级别神经内分泌肿瘤,预后比典型类癌差,比高级别小细胞肺癌和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