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多的人口教学设计版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年教育部审定义务教育地理教科书年级: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二节人口授课教师:王喜峰荣誉:全国优质课特等奖河南省教学标兵河南教育学会中学地理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单位:河南省实验中学【学习目标】1.阅读相关图文资料,说出我国人口总量、增长及分布特点。
2.阅读相关图文资料,说出当前突出人口问题及其影响。
3.结合相关图文资料,说出我国人口政策及积极意义。
【学习重难点】我国人口的数量及其分布特点。
(重点)我国人口问题及人口政策。
(难点)【学习方法】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学习过程】环节1:温故而知新——回忆七年级上册人口相关知识PPT显示:世界人口增长曲线,世界人口分布图。
【教师启发】在七年级上册我们已经学习了人口的相关常识。
我们就用我已经学过的知识,对中国的人口状况进行认识。
在上面的图中,我们可以看出我们了解人口,往往要了解三个方面的内容。
学生回答:人口的数量、人口的增长,人口的分布。
【教师承转】好的,这节课我们就从我国人口的总量、人口的增长、人口的分布开始本节课的学习。
环节2:认识中国人口特点PPT显示:世界主要人口大国。
(前五位)【教师启发】从这幅图中我们可以得出什么样的结论呢?【学生回答】我国人口总量居世界第1位,人口总量大。
【教师承转】特别好,从上图中我们已经得出,我人口的第一个特点就是人口总量大,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那么,我国人口总量一致都是怎么多吗?我国人口增长经历怎样的变化过程呢?PPT显示:我国人口增长示意图教师提问:大家结合这幅图,阅读教材相关知识,完成下面三个问题。
由学生分组讨论以后回答。
学生回答以后就老师和同学进行点评、补充。
教师总结并启发:刚才这幅图的阅读,我们可以发现我国人口在1600年以前增长缓慢。
2000年至1949年之间,人口开始快速增长。
1949年到2000年人口增长的速度是大大加快。
人形象的打了一个比喻,1600年前是蜗牛速度。
1600年至,1949年为步行速度。
而1949年之间是汽车速度。
在刚才大家的讨论过程中,我们发现新中国成立以来。
由于社会医疗卫生技术的进步、以及整个社会的稳定。
人口的增长速度大大加快。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我国目前人口,第2个特点便是?【学生回答】人口增长快,每年净增人口多。
【师生点评总结】好,非常棒,我们通过上面两个环节我们已经认识了我国人口的两大特点。
第一个特点呢是我国人口总量大。
第2个特点是我国人口增长速度快,每年净增人口多。
【教师启发】我国人口除了这两个特点之外,还有没有其他突出的特点呢?下面请大家阅读我国人口分布图。
回答下面问题:(1)在图中找出江苏、广西、青海、西藏四个省,并按照人口密度排序。
(2)读图,以黑河—腾冲线为界,说一说中国东部和西部人口密度的差异。
PPT显示:我国人口密度分布图让学生上台指出并说出相关理由。
学生回答以后老师及时给予点评。
【教师启发】从整体上看,我国人口呈现出东部稠密,西部稀疏的特点。
分界线呢是从黑龙江的黑河到云南的腾冲。
该线以东以南的地区人口密度大,以西以北的地区人口密度较小。
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我国人口分布的巨大差异呢?请大家结合下面的相关图表,小组合作学习,说出我国东西人口分布差异的原因。
PPT展示:我国地形分布示意图。
我国交通线分布示意图。
我国降水分布示意图。
我国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
小组讨论以后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进行点评,并一起完成下面思维导图的绘制,总结影响我国人口分布的因素。
【教师启发】到现在为止,我们已经把我国人口的三个主要特点全部总结完毕。
大家一块来梳理一下。
【学生回答】1.人口总量大,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
2.人口增长快,每年净增人口多。
3.人口分布不均匀,东密西疏。
【教师启发】这样的人口特点会给我国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带来哪些影响呢?我们进入下一个环节。
环节3:我国人口问题及人口政策【教师承转】七年级上册关于人口问题我们进行过梳理。
人口问题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是人口增长过慢所带来的问题;第二是人口数量过多、人口增长速度过快所带来的问题。
那么,大家想一想我国的人口问题属于哪一类问题?【学生回答】第二类。
人口数量过多,人口增长速度过快带来的问题。
PPT显示:交通拥挤、住房紧张、资源紧张、就业困难等一些列问题。
【教师启发】通过上面图片的观察,我们可以发现,我国人口数量过多的确带来了一系列问题。
但是大家要一分为二的看,人口数量大,人口数增速快。
不是仅有弊端,没有优势呢。
请大家分组讨论,完成下面思维导图的填充。
学生讨论以后,老师公布答案,总结我国人口特点所带来的影响。
【教师归纳】我们进行梳理,可以看出我国人口数量多,每年净增人口多有其有利的优势也有其弊端。
我国是世界人口第一大国,因此消费制造能力强,消费市场大,优势条件。
就说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与中国人口史,强大的制造能力,有密切关系。
人口学家把这一类称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人口红利。
凡事有利必有弊。
同时应该看到由于人口增长过快,人口数量过多,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可以归为两类,第1类人口过多对自然和社会环境的影响。
二类呢是人口过多对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影响。
如何破解人口过多人口增长过快所带来的问题?我国人口政策又经历了哪些变化呢?PPT显示:我国人口政策变化变化示意图。
【教师解释】从上图可以看出我国人口政策的大致从鼓励生育到节制生育到计划生育三个阶段。
计划生育阶段又可以分为独生子女政策,单独二孩政策,全面开放二孩政策三个阶段。
【教师提问】那么到底什么是计划生育政策,计划生育政策的内容包括哪两个方面?请大家阅读教材寻找答案,完成下面思维导图的填充。
学生回答以后,师生进行点评、完善。
【教师小结】从上面的思维导图中,我们可以看出,我国计划生育政策是为了实现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另一方面是为了实现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从而解决我国人口过多,人口增长速度过快所带来的一系列人口问题。
从内容上来说,主要包括控制人口的数量,提高人口的素质。
方便我们一般人的理解,提出了八字方针,就是所谓的“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从上个世纪80年代我们开始计划生育政策以来。
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人口自然增长率显著下降,增长速度变缓。
使得我国的人口总量得以控制世界人口70亿人推迟了5年。
受到国际教科文组织的表扬。
但是由于人口基数大,每年净增人口仍然在2000万人以上。
随着计划生育的持续执行,我国社会面临一个新的问题。
大家看下面一组材料来总结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法。
PPT显示:【教师提问】上述材料说明我国人口的另外一个突出问题是?【学生回答】人口老龄化。
【教师提问】有人说中国老龄化将会使中国变成未富先老。
如何破解人口老龄化的问题?请分小组讨论,小组代表来发表自己的看法。
学生讨论以后发言,老师和学生一块儿点评,完善。
教师启发:为了面对人口老龄化,我国的人口政策也进行了相应的调整。
请大家看下面一组材料。
从上述材料开始,当前我国人口政策已经调整为?【学生回答】2016年1月5日全面实施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
【教师提问【我国人口政策调整的主要原因是?【学生回答【缓解我国老龄化所带来的问题。
优化我国人口结构。
【教师小结】本节课我们通过阅读相关材料认识了我国人口的特点,分析了我国人口特点的所带来的影响。
以及针对我国人口特点,我们在不同阶段所采取的不同人口政策。
目的是为了让大家更加清楚的认识我国人口的国情,以及我们针对国情所采取的针对性的人口政策及其意义。
大家掌握的怎么样呢?我们通过下面一组练习来完成本节课的学习。
【随堂练习】胡焕庸(1901-1998),地理学家和地理教育家。
他在1935年提出“自黑龙江之瑷珲,向西南作一直线,至云南腾冲为止,分全国为东南与西北两部..读我国人口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检测目标1】1.“一直线”是指我国A.人口地理分界线B.东部地区的自然地理分界线C.农耕区与畜牧区的分界线D.水田与旱地分布区的分界线2.右图中显示我国人口分布A.北方地区稠密,南方地区稀疏B.沿陆地国界线的省区人口稠密C.黑河——腾冲线的东南地区人口稠密D.沿大陆海岸线的省区人口密度一致3.我国东、西部人口分布差异的主要自然原因,叙述正确的是A.西部地区气候温暖湿润,植被茂密B.西部地区河湖密布,水能资源丰富C.东部地区国土辽阔,矿产资源丰富D.东部地区平原、丘陵为主,土壤肥沃下图为中国城市灯光图。
据图,完成4~5 题。
【检测目标1】4.明显呈条带状分布的城市带为A.东南沿海城市带B.台湾东部城市带C.黄河沿岸城市带D.长江沿线城市带5.灯光图某种程度上反映我国A.能源资源的空间分布B.人口密度的空间分布C.水能资源的空间分布D.优质耕地的空间分布2015年10月,我国全面放开二孩政策。
只要是合法的夫妻就享有生育二胎的权利,不再受“单独二孩”政策或“双独二孩”政策的限制。
然而,国家统计局2019年1月发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较2017年人口出生数量减少了200万,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到3.81‰。
据此回答6~8题。
【检测目标1、2、3】6.我国制定人口政策的依据是A.人口越多越好,人口越多经济发展越快B.人口越少越好,人口越少经济发展效率越高C.人口发展要与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D.人口发展要与国家人民生育的意愿相适应7.从近两年的数据看,我国目前的人口数量A.增长迅速B.增长变缓C.逐渐减少D.保持不变8.人口增长过快或过慢,长此下去都会带来一定的社会问题。
如果人口增长过缓,可能带来的问题是A.新生儿数量增多,社会负担过重B.老龄人口增加,社会负担过重C.新生儿数量减少,社会消费水平下降D.老龄人口减少,环境质量变差【课后思考题】我国人口政策的两方面是“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如何提高人口素质,更好的发挥我国人口的优势,请查阅相关资料,提出自己的看法(至少写出一条得两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