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计算药物分析(药学与生物信息学)第七章
计算药物分析(药学与生物信息学)第七章
大家好
1
第7章 计算分光光度法
Contents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 二部附录ⅣA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1. 对照品比较法 2. 吸收系数法 3.计算分光光度法
3
4
5
二部收载: Ⅰ、复方磺胺嘧啶片 (磺胺嘧啶+甲氧苄啶)
复方磺胺甲恶唑片(磺胺甲恶唑+甲氧苄啶) 双波长法(等吸收点法,对照品) Ⅱ、 维生素A及其制剂 三波长校正法 (二部附录Ⅶ J 维生素A测定法)
精密称取对乙酰氨基酸适量,
用乙醇制成浓度为5、6、7、8、9
g
mL
的溶液
在249nm和262nm处测定吸收度 A1'、A2'
A1K1'A A2'
得到浓度 c 1 与 A1的回归方程
A 10.06 c1 50.0011.0000
平均回收率99.5%,RSD=0.5%
19
三波长法
(1) 计算公式: 利用三角形相似原理
23
用校正公式计算;
应用三波长校正法需注意由于要在斜坡上测定吸 光度,对仪器波长精度要求较高,应按规定对仪 器校正后方可测定。
国家药典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北京:化 工出版社.附录46页. 2005.
24
7.3 导数光谱法
仪器微分法(光学法, 电子学法) 数值微分法 (微机信号处理法)
7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
8
快速简便,仪器价格低廉; 适合复杂体系不经分离的测定,可用于消除各种干
扰; 不宜用于定量分析的标准方法。
9
基本方法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中的吸收定律
Acl
吸光度的加和性
A 1 c 1 2 c 2 l A 1 A 2
21
例7-1 氨基C酸偶氮氯膦(R)可与过渡元素 La、Sc分别形成络合物,它们的吸收光谱 如图7-5所示。试用三波长分光光度法消除 Sc的干扰。 解 待测组分La的吸收曲线上选取吸光度差 较大的B、C两点,对应于波长λ1(672.5nm) 和λ2(626.5nm), 由此交于干扰组分Sc吸收 曲线的D和E(本例中E和B重合)。 连结此两点,并外延交于第三点F,该点对 应的波长即为λ3,由此通过作图得到λ3的初 选值(700nm)。
AII 1
)
由于
K II 2
AII
1 ,
即
KAI2I
AII 1
0 ,则有
△A=
△AI=KA
I 1
-A
I 2
=
(K
I
1
I 2
)
cIl
15
系数倍率法
波长对的选择原则
1、A A1 KA 2 越大越好
2、测定波长,一般选择待测组份的最大吸收波长 处,且尽量避免在吸收曲线的陡坡处。
3、K值不宜过大,一般以小于3为宜
16
复方感冒胶囊中对乙酰氨基酚的含量测定 200—300 nm范围内扫描
测 定
249nm
波
长
的 选
262nm
择
17
K值的测定
精密称取马来酸氯苯那敏适量, 用乙醇配成15,20,25 g mL 的溶液
在249nm和262nm处测定吸收度 A1、A2
K A2 A1
得K为1.350
18
工作曲线的绘制
2 1
A
消除了 组份对组份的测定干扰
14
2 1
(I 1K
I 1
) I
2
假定 I 为待测组分,II 为干扰组分,倘若给定一个
比例系数
K,使
AII 1
KAI2I
,则有
△ A=
图7-3 系数倍率法示意图
KA2
A1
K
(
AI 2
AII 2
)
(
AI 1
AII ) 1
( KAI2
AI 1
)
(
KAII 2
AA2
nA1 mA3 mn
(2) 调节m、n, 使组分△A足够大, 干扰 △A趋于0
20
根据相似三角形原理有
RM1 ~RQ2
因为 x(A 3 22)x(M 3 11)Ax3 RN3 ~RM1
则有
A2 A3 M1A3
32
31
从图可知 AA1 M1
所以 AA 1(31)A 3 2 (212)A 3
λ(nm) 672.5 626.5 700.0
701.0
702.0
Sc2O3(μg)
A 1
A
A
2
3
△A A 3
△A A 3
△A
10.0 0.226 0.358 0.163 -0.009 0.155 -0.006 0.147 -0.002
15.0 0.345 0.545 0.234 -0.005 0.222 0.222 0.210 0.005
优点: 不经分离直接测定多组分; 简便 局限性: 重现性差
6
药典二部附录ⅥA规定(2000)
采用计算分光光度法应慎重。本法有多种,使用时均应按 照各品种项下规定的方法进行。 当吸收度在吸收曲线的陡然上升或下降的部位测定时,波 长的微小变化可能对测定结果造成显著影响,故对对照品 和供试品测试条件应尽可能一致。 若测定时不用对照品,则应在测定时对仪器作仔细的校正 和检定。
图7-2 一波长固定、一波长扫描法选择波长组合
13
系数倍率法
二组份混合体系的测定
若给定一个比例常数K,使
AA1 KA2
KAⅡ 2
AⅡ 1 ,则有
A
A 1 K 2 A A 1 K 2 A
K=1时,即为等吸收点法
其中 则
A 1
A 2
K,
若 A 0
A A 1 K 2c l
22
维生素A及其制剂含量测定的三波长校正法
本法由莫顿·斯塔布斯(Morton Stubbs)提出,目前主 要用于维生素A及其制剂的测定,也有人将其用于某 些激素类药物制剂的含量测定。
由于维生素A制剂中含有稀释用油和维生素A原料 药中混有其他杂质,所测得的吸光度不是维生素A 独有的吸收。
中国药典附录ⅦJ规定了维生素A测定法使用三波长 校正法校正非维生素A物质的无关吸收所引入的误 差。
11
图7-1 图解法选择波长组合
12
常首选待测组分的最大吸 收 波 长 作 为 测 定 波 长 λ1 , 因 而 这里将苯酚的最大吸收波长 270nm选做λ1,在这一波长位置 作一垂直于x轴的直线,交于共 存组分吸收曲线上的一点,在 从这一点,画一平行于x轴的直 线,在共存组分的吸收曲线上 便有一个或几个交点,此交点 的波长作为参比波长λ2。
两类: 1. 消除共存组分 双波长等吸收点法 双波长系数倍率法 三波长法 导数分光光度法
2. 并行计算方法
线性方程组、最小二乘法、卡尔曼滤波法
10
一、双波长计算分光光度法
根据朗伯-比尔定律,待测溶液在不同的两个波长下 ,存在以下关系:
A A 1 A 2 1 2cl
定量分析的依据
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