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财政收入
一、地方财政收入的构成
表一 我国政府财政收入及其构成表 单位:亿元
年份 项目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税收收入
绝对数
占财政收入比重 (%)
非税收入
绝对数
占财政收入比重 (%)
财政收入
24165.68 28778.54 34804.35 45621.97 54223.79 59514.7
(1)税基不应具有很大的流动性,收入相对稳定; (2)采用的税种应能使财政收入满足财政支出的要求; (3)税收收入不易转嫁给非居民个人; (4)纳税人认为它是公平的;(5)便于管理; (6)不应具有过分的累进性。
3、地方税体 系的内容
一、地方税及其特征
地方税税制体系 地方税征管体系 地方税保障体系
二、地方税产生的理论依 据
1、政府实现其职能要求财权、财力在各级政 府间合理配置。
❖ 历史、政治、经济的原因导致一国通常要设 置地方政府,实行必要的地方分权。
❖ 在多级政府组成的体制中,政府实现其职能 要求财权、财力在各级政府间合理划分。
二、地方税产生的理论依据
2、税收是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使财权、 财力的配置归结为税收、税权的配置,从而出 现了地方税。
❖ 现行地方税体系中的许多税种甚至不具有随经济增长而相 应增长的特征,如城镇土地使用税和车船使用税等税种采 用的是固定税率,其收入基本上不会与经济发展保持正比 例增长.
四、现行地方税体系存在的问 题
2、地方税的划分缺乏规范统一的标准,地 方税、中央税、共享税交叉、重复。
❖ 现有地方税在按税种划分基础上又按行业划分 ,使得地方固定收入与中央固定收入交叉;地 方税按税种划分又按企业级次分;
❖ 上图的最鲜明特点是它展示了自分税制以来形成的地方财政收 入和支出间的巨大缺口,地方财政支出的20%-30%要依靠中央 财政对地方的转移支付补助。
二、我国地方财政收入规模
思考 ?
1、1978—1993年,我国地方财政收入的 相对规模比较大,是否意味着此时我 国的财政分权程度也比较高?
2、1994年实行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后, 地方财政收入的相对规模急剧下降是 否表明我国重新走上了财政集权的道 路?
一、地方税及其特征
❖ 深入理解地方税的概念,需从本质上澄清以下 两个问题:
❖ 首先,地方税不是简单的收入问题,其实质是 一个管理体制的范畴。
❖ 其次,地方税反映的是中央与地方的税收分配 关系,而不是政府与纳税人的分配关系。
一、地方税及其特征
2、地方税的一般特征
•麦锡尔认为,好的地点税应具备的特征包括:
❖ 分税制改革后,地方财政占GDP比重逐步提高 。
❖ 分税制实行之前,地方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 入的比重达到四分之三以上。分税制以后,地 方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重在50%以下。
二、我国地方财政收入规模
地方财政收入与支出比重变化情况
二、我国地方财政收入规模
❖ 从收入上看,地方财政收入在总财政收入中的比重由1993年 的接近80%迅速下降到1994年的45%左右,此后的十年间一直在 这个水平徘徊。
91.5
90.9
89.8
88.9
88.4
86.9
2230.79 2870.75 3955.85 5699.81 7106.56 8962.18
8.5
9.1
10.2
11.1
11.6
13.1
26396.47 3164.29 38760.2 51321.78 61330.35 68476.88
一、地方财政收入的构成
地方财政收入
内容提要
1 地方财政收入构成 2 地方税收体系 3 地方政府收费
第一节 地方财政收入的构 成
❖地方财政收入的构成 ❖地方财政收入的规模 ❖地方财政收入结构
一、地方财政收入的构 成
地方财政 收入的构成
税收收入
非税收入
收费收入 转移性收入 财产和经营收入 债务收入 其他收入
一、地方财政收入的构
❖ 从表一可以看出: ❖ 第一,税收收入占我国政府财政收入绝对比重
,一般占90%左右,但是呈现逐年下降趋势。 ❖ 第二,非税收入中所占比重较小,但是呈现逐
年上升趋势。
一、地方财政收入的构成
表二 我国政府财政收入中中央收入与地方收入结构表(
其中:中央 其中:地方
❖地方税及其特征 ❖地方税产生的理论依据 ❖我国地方税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地方税及其特征
1、地方税 的含义
❖ 地方税是为了实现地方政府 职能,根据一国税收管理体制的 规定,由中央或者地方立法,由 地方负责征收并拥有一定管理权 ,收入完全归属地方政府的各个 税种的总称。
对于地方税的定义包括三个因素的归属,即:收入 归属权、征收管理权、立法权。
57.8 19252.12
42.2 5699.81 1379.31
24.2 4320.5
75.8
2008年
61330.35 32680.56
53.3 28649.79
46.7 54223.79 30968.68
57.1 23255.11
42.9 7106.56 1711.88
24.1 5394.68
❖ 第三,在非税收入中,中央政府只占小部分,地方政府则 占非税收入的绝大部分。
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规模
1994-2009年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的规模
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结构
土地财政收入
案例:走出“土地财政”难在哪?
❖ 根据国土资源部披露:1992年至2003年,全国土地 出让金收入累计超过1万多亿,其中近3年累计达 9100多亿,2005年属于地方财政的“土地出让金” 总额达5505亿元,占当年全国财政收入的1/6还多 ;
地
营业税
地方 100 不含铁道部门、各银行总行、各保险公司总公司集中交纳的
方
营业税
固
城市维护建设税
地方 100 不含铁道部门、各银行总行、各保险公司总公司集中交纳的
定
部分
收 契税、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印花税、耕地占用税、烟叶税、土地增值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等 入
一、地方财政收入的构成
地方税收收入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
五、构建完善的地方税体系
(一)科学的地方税体系的基本要求 1.地方税应成为地方政府收入的主体。 2.地方税应充分体现受益原则。 3.地方税不应以调节产业结构、稳定经济为主要
❖ 思考:土地财政产生的根源是什么?如何治理?
二、我国地方财政收入的规模
❖ 衡量指标 ▪ 绝对量——财政总收入 ▪ 相对量
• 财政集中率=(地方财政收入/GDP) X 100% • 地方财政收入/GDP
二、我国地方财政收入规模
二、我国地方财政收入的规模
❖ 1980—1992年间,地方财政收入是逐年增加, 但占GDP的比重却逐年下降。
年份 项目 财政收入
绝对数 占财政收入比重(%)
绝对数 占财政收入比重(%) 税收收入
绝对数 占财政收入比重(%)
绝对数 占财政收入比重(%) 非税收入
绝对数 占财政收入比重(%)
绝对数 占财政收入比重(%)
2004年
26396.47 14503.1
54.9 11893.37
45.1 24165.68 14166.09
75.9
一、地方财政收入的构成
❖ 从表二可以看出:
❖ 第一,在财政收入格局中,中央政府财政收入(本级收入 )一般占大头,地方政府本级财政收入(不包括中央税收 返还和转移支付)占全部财政收入不到50%,这种格局近几 年基本维持不变。
❖ 第二,在税收收入格局中,中央政府税收收入同样占大部 分,地方政府税收收入占小部分,而且这一比重低于地方 政府财政收入占全部财政收入的比重。
四、现行地方税体系存在的问 题
3、税收立法权集中于中央,不利于地方政府通过税收 手段调节地方经济。
❖ 地方政府不能根据本地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及时开 、停、减免地方税种;
❖ 税收立法权集中于中央,在决定部分税种开、停、减 免时程序过于复杂、耗时长;
❖ 由于没有立法权,在地方财政收入不足时,采取收费 方式弥补,导致税费混淆,费挤税。
除铁路运输、国家邮政、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三家政策性银 行、中石化及中海油等企业外。2003年前中央与地方各分享 所得税50%,2003年调整为中央60%,地方40%
海洋石油开采企业没有向中央上缴这一税收,而是以矿区使 用费的形式上缴,从而使资源税成为单纯的地方税种
1997年中央与地方分享比例由50:50调整为80:20,2000年 后调整为97:3。只有上海和深圳分享
2006年
38760.2 20456.62
52.8 18303.58
47.2 34804.35 19576.14
56.2 15228.21
43.8 3955.85 880.48
22.3 3075.37
77.7
2007年
51321.78 27749.16
54.1 23572.62
45.9 45621.97 26369.85
❖ 土地出让价的不断飙升,让地方政府赚得盆满 钵溢。一些城市财政收入的一半来自土地转让 收入,堪称“土地财政”,“房产税收”。
案例:走出“土地财政”难在哪 ?
❖ “土地财政”存在的问题 1、与土地相关的收入具有显著的不稳定性和不可持
续性,将导致财政风险产生; 2、土地财政将危及银行体系的稳定运行; 3、征地引发群体事件发生,激化社会矛盾; 4、耕地流失,危及国家粮食安全; 5、地价、房价上涨,加剧消费与投资结构失衡。
❖ 2007年1-11月底,全国土地出让金总价款9130亿元 ,同比增长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