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文言文翻译练习汇编

高考文言文翻译练习汇编

1 文言文翻译练习文言文翻译训练十一(一)楚庄王谋事而当①,群臣莫能逮,退朝而有忧色。

申公巫进曰:“君退朝而有忧色,何也?”楚王曰:“吾闻之,诸侯自择师者王,自择友者霸,足己而君臣莫之若者亡。

今以不谷②之不肖而议于朝,且群臣莫能逮,吾国其几于亡矣,吾是以有忧色也。

”注释:①当,妥当。

②不谷:古代姓自称的谦词。

逮:及,达到。

王:称王。

足:意动用法,以己为足,认为……足够。

莫之若:没有谁比得上他。

几:接近,几乎。

楚庄王谋划一件事情,做得很妥当,群臣没有谁能赶上他,退朝以后,脸上露出忧愁的神色。

申公巫臣进前说道:“您在退朝之后面露忧色,这是为什么呢?”楚王回答说:“我听说过这样的话,诸侯能自己选择老师的,就能称王;能自己选择朋友的,就能称霸;自满自足而群臣比不上他的,就会亡国。

现在凭我这样没能耐的人,在朝廷上商量大事,群臣就比不上我了,我们国家大概要灭亡了吧,我因此现出了忧愁的神色。

”(二)孔子见齐景公,景公致廪丘①以为养,孔子辞(1)不受,入谓弟子曰:“吾闻君子当功以受禄。

今说景公,景公未之行而赐之廪丘,其不知丘亦甚矣。

”令弟子趣驾,辞(2)而行。

孔子布衣也,万乘②难与比行,三王之佐不显焉,取舍不苟也夫!注释:①廪丘,齐国地名。

②万乘,指万乘大国的君主。

致:招引。

以为:“以之为”的省略,把……作为。

辞(1):推辞。

之:代词。

辞(2):告辞。

显:显扬,显耀。

苟:苟且,不严肃,马虎。

孔子会见齐景公,齐公送给他廪丘作为他的奉养之地,孔子推辞不接受,回去告诉弟子说:“我听说君子有功劳才接受俸禄。

如今我游说齐景公,景公没有实行我的主张就赏赐我廪丘,他也太不了解我了。

”让弟子急忙驾车,告辞后就走了。

孔子是平民,万乘大国的君主很难与他有同等的品行,夏禹、商汤、周王的辅佐大臣也没有他显耀,这是由于他在取舍上不马虎啊!(三)人有卖骏马者,比三旦立市,人莫知之。

往见伯乐曰:“臣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旦立于市,人莫与言。

愿子还而视之,去而顾之,臣请献一朝之贾。

”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而马价十倍。

比:副词,接连地。

之:代“卖的是骏马”。

还:通“环”,环绕。

顾:回头看。

有个卖骏马的人(注意:定语后置),接连在市场上站了三天,没有人知道他卖的是骏马。

(他)便前往拜见伯乐说:“我有骏马要卖掉它,接连在市场上站了三天,没有人理我。

希望您环绕着马察看它,离开时再回头看一下它,我愿意付给你一天卖马的钱。

”伯乐便绕着圈看看马,假装要走了又回头看看马,一天那马的价钱(就涨了)十倍。

(四)太宗初即位,务止奸吏,或闻诸曹(犹言各部。

亦借指各部的官员。

曹: 曹cáo等,辈:尔曹(你们)。

吾曹。

古代分科办事的官署)案典(司法部门的官吏),多有受赂者,乃遣人以财物试之。

有司门令史受馈绢一匹,太宗怒,将杀之。

矩进谏曰:“此人受赂,诚合重诛。

但陛下以物试之,即行极法,所谓陷人以罪,恐非导德齐礼之义。

”太宗纳其言,因召百僚谓曰:“裴矩遂能廷折,不肯面从。

每事如此,天下何忧不治!”贞观元年卒,赠绛州刺史,谥曰敬。

务:致力。

受:接受。

诚:确实,的确。

因:于是。

廷:当廷,名作状。

唐太宗刚刚即位的时候,致力于制止作奸犯科的官吏。

一次,听人说,在办理案件的官署、部门里,有很多官员受贿,于是(唐太宗)暗中派人(给主事官员)用财物试验一下(这件事的真假)。

主管的官吏通过属下接受了赠给他的绢帛一匹,唐太宗非常愤怒,要下令杀掉他,裴矩进谏说:“这个人接受贿赂,确实应该严惩。

可是,是您用东西引诱人家,所以,即使对他处以极刑,在性质上也还是属于诬陷人家犯罪,这恐怕不是倡导德行、合乎礼仪的行为。

”唐太宗于是采纳了他的建议,并因此而召集百官,对百官们说:“裴矩竟然能够当廷辩驳,不肯当面顺从(我)。

如果每一件事都能够这样处理的话,还用担心不能治理好国家吗!”贞观元年裴矩辞世,赠官至绛州刺史,谥号敬。

(五)木之生,或孽①而殇,或拱②而夭;幸而至于任为栋梁,则伐;不幸而为风之所拔,水之所漂,或破折或腐;幸而得不破折不腐,则为人之所材,而有斧斤之患。

其最幸者,漂沉汩没③于湍沙之间,不知其几百年,而其激射啮食之余,或仿佛于山者,则为好事者取去,强之以为山,然后可以脱泥沙而远斧斤。

而荒江之濆④,如此者几何,不为好事者所见,而为樵夫野人⑤所薪者,何可胜数?则其最幸者之中,又有不幸者焉。

注释:①孽(niè)聂):树木的嫩芽。

②拱(gǒng巩):指树有两手合围那般粗细。

③汩(gǔ古)没:沉没。

④濆(fén坟):水边高地。

⑤野人:村野之人,农民。

殇:未成年而死。

为:被。

患:灾祸。

其:其中的。

强:勉强。

薪:动词,打柴。

树木的生长,有还在幼苗时便死了的,有长到两手合围粗细时而死了的。

幸而长成可以用作栋梁的,也就被砍伐了。

不幸而被大风拔起,被流水漂走,有的折断了,有的腐烂了;幸而能够没有折断,没有腐烂,便被人认为是有用之材,于是遭受到斧头砍伐的灾祸。

其中最幸运的,在急流和泥沙之中漂流沉埋,不知经过几百年,在水冲虫蛀之后,有形状好似山峰一样的,就被喜欢多事的人拿走,加工做成木假山,从此它就可以脱离泥沙而且避免斧砍刀削的灾难了。

但是,在荒野的江边,像这样形状似山峰的树木有多少啊,不被好事的人发现,却被樵夫农民当作木柴的,哪里数得清呢?那么在这最幸运的树木中,又存在着不幸呢!文言文翻译训练十二(一)善呼者公孙龙①在赵之时,谓弟子曰:“人而无能者,龙不能与游。

”有客衣带索而见曰:“臣能呼。

”公孙龙顾谓弟子曰:“门下故有能呼者乎?”对曰:“无有。

”公孙龙曰:“与之弟子籍!”后数日,往说燕王。

至于河上,而航在一汜②。

使善呼者呼之,一呼而航者来。

故曰:圣人之处世,不逆有伎能之士。

(《淮南子•道应训》)注释:①公孙龙:战国时赵人,姓公孙,名龙,字子秉,名家代表人物.②汜:河岸。

游:交际,交往。

带:作动词用,系带。

(“衣”字用法同)故:原来。

逆:拒绝。

从前,公孙龙在赵国的时候,曾对他的弟子说:“无能的人,我不与交往。

”一天有个穿着粗布衣服、系着破旧腰带的人,登门自荐说:“我擅长呼喊!”公孙龙环顾众弟子问道:“你们当中原来有善于大声呼喊的人吗?”众弟子回答:“没有。

”公孙龙便说:“收下他吧!把名字登记在名册上。

”过了几天,公孙龙前去说燕王,走到一条大河边,而摆渡的船却靠在对岸。

公孙龙叫来那个善呼的人,那人一声呼喊,渡船应声摇了过来。

所以说:圣人处世,也不能拒绝有一技之长的人。

(二)废弈向学魏甄琛举秀才入都,颇以弈棋废日,至通夜不止,令苍头(仆役,仆人)执烛,或时睡顿,则杖之。

奴曰:“郎君辞父母仕宦,若读书,执烛即不敢辞,今乃围棋日夜不息,岂是向京之意乎?琛怅然惭感,遂诣赤彪(人名)许,假书研习,闻见日优。

颇:程度副词,很。

乃:副词,却,竟然。

向:趋向,奔向,来。

诣:到。

假:借。

甄琛应试秀才来到京都,他因特别喜爱下围棋浪费了很多有用的时间,通宵达旦都不停止,让仆役给他执掌蜡烛照着下棋,仆役有时困倦到了极点,打起瞌睡,他便用杖责打他。

仆役说:“郎君辞别父母来京都进取做官,如果因为读书,差我替你执掌蜡烛,我当然不敢推辞,但现在你却日夜不停下围棋,这难道是你来京都的原意吗?甄琛听了感到很惭愧,于是(开始悔改),到赤彪跟前去借书研习,从此学问一天比一天长进。

(三)牛不能生马齐桓公出猎,逐鹿而走入山谷之中,见一老公而问之,曰:“是为何谷?”对曰:“为愚公之谷。

”桓公曰:“何故?”对曰:“以臣名之。

”桓公曰:“今视公之仪状,非愚人也,何为以公名?”对曰:“臣请陈之,臣故畜牸(zì,雌的、母的牲畜。

)牛,生子而大,卖之而买驹。

少年曰:‘牛不能生马。

’遂持驹去。

傍邻闻之,以臣为愚,故名此谷为愚公之谷。

”何故:什么原因。

以:因为。

名:命名。

请:请求。

齐桓公外出荒效打猎,追赶一只鹿,走进了一道不知名的山谷。

他见到一位老人,问道:“这叫什么谷?”老人回答:愚公谷。

”桓公又问:“为什么叫这样的名字?”老人又答:“是因我命名。

”桓公说:“我看你容貌神态、言谈举止都不象个愚蠢的人,怎么会因你而得名呢?”老人说:“请允许我告诉你。

我原来喂养着一头母牛,生下的牛犊长大后,我把它卖掉又买了一匹马驹。

一个年轻人说:‘牛不能生马。

’说完就牵走了我的马驹。

邻居们听了都认为我很愚蠢。

所以就称这道山谷为愚公谷。

”(其实这是一位聪明的老人,他清楚问话者的身份,才故意假托解释地名,讲了一个傻得荒唐的寓言故事,意在讽刺齐国司法的废乱。

)(四)高山流水伯牙子鼓琴,其友钟子期听之,方鼓而志在太山(即“泰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一会儿)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复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为鼓琴者。

非独鼓琴若此也,贤者亦然。

方:开始。

志:抒发心意,名作动。

绝:断。

足:值得。

伯牙弹琴,钟子期在一旁欣赏。

伯牙开始用琴声抒发自己志在泰山的情怀,钟子期情不自禁地感叹说:“弹得太好了,高昂激越,如登巍巍高山!”过了一会儿,伯牙又表达了自己志在流水的意向,钟子期又禁不住说:“弹得太好了,回旋跌宕,如临滔滔江河。

”后来,钟子期不幸死去,伯牙把琴摔破,把弦扯断,终生不再弹琴,认为失去知音,世上便再无值得为之弹琴的人了。

不但弹琴是这样,贤人也这样。

(五)曹玮用计曹玮帅秦州。

当赵德明叛,边庭骇动,玮方与客对弈。

吏报有叛卒投德明者,玮弈如常。

至于再三,徐顾吏曰:“此吾所遣,后勿复言。

”德明闻,杀投者。

卒遂不复叛。

帅:做地方长官,名作动。

骇:害怕,吃惊。

弈:下棋。

徐:慢慢地。

曹玮镇守秦州时,发生了赵德明叛乱之事,一时间边庭惊动。

这消息传到时,曹玮正在与人下棋。

有小吏进来报告,说是有叛卒投奔赵德明,曹玮神色自若,仍旧下他的棋。

那小吏说了好几遍,曹玮才慢慢抬起头,看看那小吏,不慌不忙地说:“那是我派过去的,你以后不要再说了。

”赵德明听说后,就把那个投奔他的人杀了。

此后,土卒便不再有人投奔赵德明了。

(六)教学相长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旨:味美。

困:困惑。

反:返回,引申为反省。

长:增长。

虽然有美味的菜肴,不去吃它,不会知道它的美味;虽然有深远的道理,不去学习它,(也)不知道它的好处。

因此学习了以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导别人之后才发现自己有迷惑不解的地方。

知道自己的不足,然后就能够反过来要求自己;发现自己有迷惑不解的地方,然后就能自己奋发图强。

因此说:教和学是互相促进的。

文言文翻译训练十三(一)汉六年,人有上书告楚王韩信反。

高帝问诸将,诸将曰:“亟发兵坑竖子耳。

”高帝默然。

问陈平,平固辞谢,曰:“诸将云何?”上具告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