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文言文翻译训练题(附答案)

文言文翻译训练题(附答案)

文言文翻译训练题(附答案)辽宁省营口开发区熊岳高中丁君 2003年10月30日1列子学射,中矣,请于关尹子。

尹于曰:“子知子之所以中者乎?”对曰:“弗知也。

”关尹子曰:“未可。

”退而习之三年,又报以关尹子。

尹子曰:“子知子之所以中乎?”列子曰;“知之矣。

”关尹子曰:“可矣。

守而勿失也。

非独射也,为国与身亦皆如之。

”-----《列子·说符篇》2.王元泽(即王雱,王安石的儿子)数岁时,客有以一獐一鹿同笼以问雱:“何者是獐?何者为鹿?”雱实未识,良久,对曰:“獐边者是鹿,鹿边者是獐。

”客大奇之。

------《梦溪笔谈》3.先公(指欧阳修)四岁而孤,家贫无资。

太夫人以荻画地,教以书字。

多诵古人篇章,使学为诗。

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

抄录未毕,已能诵其书。

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

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

------欧阳发《欧阳公事迹》4.贾岛初赴举,在京师。

一日,于驴上得句云:“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又欲“推”字,炼之未定。

于驴上吟哦。

引手作推敲之势,观者讶之。

时韩退之权京兆尹,车骑方出;岛不觉,行至第三节,尚为手势未已。

俄为左右拥至尹前。

岛具对所得诗句:“‘推’字与‘敲’字未定,神游象外,不知回避。

”退之立马久之,谓岛曰:“‘敲’字佳。

”遂并辔而归,共论诗道,留连累日,因与岛为布衣之交。

------宋《诗话总龟推敲》5.李超,宇魁吾,淄之西鄙人。

豪爽好施。

偶一僧来托钵,李饱啖之。

僧甚感荷,乃曰:“吾少林出也。

有薄技,请以相授。

”李喜,馆之客舍,丰其给,旦夕从学。

三月,艺颇精,意甚得。

僧问:“汝益乎?”曰:“益矣。

师所能者,我已尽能之。

”僧笑令李试其技。

李乃解衣唾手,如猿飞,如鸟落,腾跃移时,诩诩然交叉而立。

僧又笑曰:“可矣,于即尽吾能,请一角低昂。

”李欣然,即各交臂作势。

既而技撑格拒,李时时蹈僧瑕。

僧忽一脚挪,李已仰跌丈余。

僧抚掌曰:“子尚未尽吾能也!” ------《聊斋志异》6.昔者弥子瑕见爱于卫君。

卫国之法,窃驾君车者罪至刖。

既而弥子之母病,人闻,往夜告之,弥子矫驾君车而出。

君闻之而贤之曰:“孝哉,为母之故而犯刖罪!”与君游果园,弥子食桃而甘,不尽而奉君。

君曰:“爱我哉,忘其口而我!”及弥子色衰而爱弛,得罪于君。

君曰:“是尝矫驾吾车,又尝食我以余桃。

”故弥之行未变于初也,前见贤而后获罪者,爱憎之至变也。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7.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

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

8.吕翁经邯郸道上,邸舍中,有少年卢生自叹贫困,言讫思睡,主方炊黄粱。

翁探囊中一枕以授生,曰:“枕此即荣遇如意。

”生枕之,梦自枕窍入,至一国,功名得意,身历富贵五十年,老病而卒。

欠伸而寤,顾吕翁在傍,主人炊黄粱犹未熟。

生谢曰:“先生以此窒吾之欲。

”----唐·无名氏《异闻录》9.淳于棼醉梦入大槐安国,见王,王曰:“吾南柯郡,屈卿为守。

”凡二十栽,棼欲归,使者送出国,遂悟。

寻古槐下,得蚁穴,乃槐安国,又一穴直上南枝,乃南柯郡也。

-----《异闻录》10.永之氓咸善游。

一日,水暴甚,有五、六氓乘水船绝湘水,中济,船破,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其侣曰:“汝善游最也,今后何为?”曰:“吾腰千钱重,是以后。

”曰:“何不去之?”不应,摇其首,有倾,益怠;已济者,立岸上呼且号曰:“汝遇之甚!蔽之甚!且死,何以货为?”又摇其首,遂弱死。

----柳宗元《柳河东集》11.周人欲为千金之裘而与狐谋其皮,欲具少牢之珍而与羊谋其羞,言未卒。

狐相率逃于重丘之下,羊相呼藏于深林之中。

-------《太平御览符子》12.庄宗好田猎。

猎于中牟,践民田。

中牟县令当马切谏为民请。

庄宗怒叱县令去,将杀之。

伶人敬新磨知其不可,乃率诸伶走追县令,擒至马前,责之曰:“汝为县令,独不知吾天子好猎邪?奈何纵民稼穑,以供赋税?何不饥汝县民,而空此地,以备吾天子之驰骋!汝罪当死。

”因前请亟行刑,诸伶共倡和之。

庄宗大笑,县令乃得免去。

-----《五代史·伶官传》13.明季吴县洞庭山乡有樵子者,貌髯而伟,姓名不著,绝有力,目不知书,然好听人谈古今事。

常激于义,出言辨是非,儒者无以难。

尝荷薪至演剧所观《精忠记》所谓秦桧者出,髯怒,飞跃上台,摔秦桧殴,流血几毙。

众惊救,髯曰:“若为丞相,奸似此,不殴杀何待?”众曰:“此戏也,非真桧。

”髯曰:“吾亦知戏,故殴;若真桧,膏吾斧矣!”-----明·顾彩《髯樵传》14.宋濂尝与客饮,帝密使人侦视。

冀日,问濂昨日饮酒否,坐客为谁,馔何物。

濂具以实对。

笑曰:“诚然,卿不朕欺。

”间召,问群臣藏否,濂惟举其善者对,曰:”善者与臣交,臣知之;其不善者,不能知也。

”-----《明史》15.后汉司马徽不谈人短,与人语美恶皆言“好”。

有人问徽安否,答曰:“好。

”有人自陈子死,答曰:“大好。

”妻责之曰:“人以君有德,故此相告,何闻人子死,反言好?”徽曰:“如卿言亦大好。

”----冯梦龙《古今谭概》16.客有为齐王画者,齐王问曰:“画孰最难者?”曰:“犬马最难”。

“孰最易者?”曰:“鬼魅最易。

夫犬马人所知也,旦暮罄于前,不可类之,故难;鬼魅无形者,不罄于前,故易之也。

”17.客有教燕王为不死之道者,王使人学之,所使学者未及学而客死。

王大怒,诛之。

王不知客之而诛学者之晚也。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18.宋有澄子者,亡其缁衣,顺涂以求之。

见妇人衣缁衣焉,援之而弗舍。

曰:“而以为是偿我矣。

”妇人曰:“公虽亡缁衣,然此吾所自为者也。

”澄子曰:“而弗如速以傍我矣!我昔所亡者,纺缁也;今子之所衣者,禅缁也:以禅缁而当我之纺缁也。

而岂有所不得哉!”-----《吕氏春秋》19.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列子·天瑞》20.起之为将,与士卒下者同衣食。

卧不设席,行不骑乘,亲裹赢粮,与士卒分劳苦。

卒有病疽者,起为吮之。

母闻而哭之。

人曰:“子卒,而将军自吮其疽,何哭为?”母曰“非然也。

往年吴公吮其父,其父战不旋踵,遂死于敌。

吴公今又吮其子,妾不知其死所矣。

是以哭之。

”21.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

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

广所居郡,闻有虎,尝自射之。

及居右北平,射虎,虎腾伤广;广亦竟射杀之。

22.祥符中,,禁中火。

时丁晋公主营复宫室,患取土远。

公乃令凿通衢取土,不日皆成巨堑。

乃决汴水入堑中,引诸道竹木排筏及船运杂材,尽自堑中入至宫门。

事毕,却以斥弃瓦砾灰壤实于堑中,复为街衢,一举而三役济,计省费以亿万计。

-----《梦溪笔谈》23.披裘公者,吴人也,延陵季子出游;见路有遗金。

公当夏五月,披羊裘负薪而过之,季子呼公取焉。

公投镰于地,瞑目拂手而言曰:“子何居之高而视之下,貌之君子而言之野也。

吾五月披裘而负薪,岂取遗金者哉?’季子知其为贤者,请问姓字。

公曰:“吾子皮相之士,何足语姓字也。

”遂去。

------ 明黄姬水《贫士传》24.许衡尝暑中行路,渴甚,道旁有梨,众争取啖,衡独危坐树下,或问之,曰:“非其有而取之不可也。

”或曰:“此梨无主。

”衡曰:“梨无主,吾心独无主乎?”------《元史》25.晋平公问于祁黄羊曰:“南阳无令,谁其可而为之?”祁黄羊对曰:“解狐可。

”平公曰:“解狐非子之仇邪?”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仇也。

”平公曰:“善。

”遂用之,国人称善焉。

居有间,平公又问祁黄羊曰:“国无尉,其谁可而为之?”对曰:“午可。

”平公曰:“午非子之子邪?”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子也。

”平公曰:“善。

”------《吕氏春秋》26.牛弦,性宽厚,笃志于学,虽职务繁杂,书不释手。

弟弼好酒而酗,尝醉射杀弦驾车牛。

弦还宅,其妻迎谓曰;“叔射杀牛。

”弦无所怪问,直答曰:“作脯。

”……颜色自若,读书不辍。

27.(张)溥幼嗜学。

所读书必手钞,钞已朗诵一遍,即焚之;又钞,如是者六七始已。

右手握笔管处,指掌成茧。

冬日手皲,日沃汤数次。

后名读书之斋曰“七录”。

28.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计无所出。

俄有老父至,曰:“吾非圣人,但见事多矣!何不以锯中截而入!遂依而截之。

-------《笑林》29.孟子少时,东家杀豚,孟子问其母曰:“东家杀豚何为?”母曰:“欲啖汝。

”其母自悔而言曰:“吾怀妊是子,席不正不坐,割不正不食,胎教之也,今适有知而欺之,是教之不信也。

”乃买东家邻豚肉以食之,明不欺也。

------汉韩婴《韩诗外传》30.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

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

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观。

宁割席分坐。

曰:“子非吾友也。

”31.陈群幼贫甚,隆冬早起读书,灶无宿薪,汲井水盥手,肤为之坼。

未弱冠,依人京师,佣书糊口。

冬无裘,入市以三百钱买皮袖自缀于袍,钞纂益力。

逾数年旋里,课两弟读书于南楼,去梯级,缒绳送饮食,岁除始一下楼。

如是者二年,学大进。

-----陈康祺《郎潜纪闻》32.齐女徐吾者,与邻妇合烛夜织,吾贫而烛不继,邻妇请先无与夜。

徐吾曰:“妾日起常早,去常后,扫尘以待,为贫故也。

今一室之中,益一人烛不为益明,去一人烛不为暗,何爱东壁馀光?幸分之!”邻妇遂复与织。

---刘向《烈女传》33.鲁人身善织屦,妻善织缟,而欲徙于越。

或谓曰:“子必穷矣。

”鲁人曰:“何也?”曰:“屦为履之也,而越人跣行;缟为冠之也,而越人被发。

以子之所长,游于不用之国,欲使不穷,其可得乎。

”-----《韩非子·说林上》34.宋人有取道者,其马不进,刭而投之溪水。

又复取道,其马不进,又刭而投之溪水。

如此者三,虽造父之所以威马,不过此矣。

不得造父之道,而徒得其威,无益于御。

----《吕氏春秋离俗览》35.张无垢谪横浦,寓城西宝界寺。

其寝室有短窗,每日昧爽,辄执书立窗下,就明而读。

如是者十四年。

及北归,窗下石上,双趺之迹隐然,至今犹存。

文言文翻译参考答案1.列子学习射箭,已经能射中了。

才去向关尹子请教。

关尹子说:‚你知道你能射中的缘故吗?‛列子回答说:‚不知道。

‛关尹子说:‚还不行。

‛列子回去继续学习了三年。

又把学习的情况报告了关尹子。

关尹子说:‚你知道你能射中的缘故吗?‛列子回答说:‚我知道能射中的缘故了。

‛关尹子说:‚可以啦,要牢记住这个道理,不要轻易地丢掉。

不仅学习射箭是这样,治理国家和修身做人也都应是这样。

‛2.王元泽不几岁的时候,有个客人把一只獐和一只鹿同装在一个笼里来问王雱:‚哪一只是獐?哪一只是鹿?‛王雱其实不能识别,过了一会儿,他回答说:‚在獐旁边的那一只是鹿,在鹿旁边的那只是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