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桩基施工工作总结

桩基施工工作总结

桩基施工工作总结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桩基施工工作技术总结1.工程概述地质概况:印度古德洛尔项目厂址区地貌成因类型为冲积平原,地势整体西高东低。

勘测地面高程。

地层主要为粉细砂、细砂、粉质粘土。

试验桩分两个区域,主厂房区域:直径600mm,9棵,桩深30m;烟囱区域:直径750mm,9棵,其中6棵采用复合后压浆技术,桩深40m。

桩身混凝土强度C30。

正式桩:桩总数量:7105棵,桩身混凝土强度C30。

BTG 区域主要建筑设计为直径750mm,均采用复合后压浆技术,有效桩长40m,共2961棵;附属建筑物主要建筑物设计为直径600mm,有效桩长30m,共4145棵。

2.试桩工程试桩前期准备工作为了出色完成试桩的任务,土建专业超前策划:研究图纸,想方案;考察工地,想对策;开专题会,想措施。

功夫不负有心人:桩基会审,我们提出8条建议,其中荷载试验采用破坏性试验以及试验项目中取消钻孔取芯项目,意义重大。

破坏性试验能计算出桩基具体承载力而非简单验证承载力,据此可以优化设计;取消钻孔取芯项目,为以后工程进展扫清了障碍,避免了“自己刨坑自己跳”,后果是不言而喻的。

旋挖钻灌注桩施工在我们公司是头一次,我们项目只有戴经理和王金海主任两人有过相关桩基经验,但是对于旋挖钻,大家都是头一遭。

项目部多次组队去周围项目考察,考察队伍施工能力是其次,最重要的是去“偷艺”。

每次回来都详细书写考察报告,大家聚在一起学习、研究。

有学习就有进步,有研究就有提高。

通过我们的研究,我们将所有的验收记录汇总于一张表格,王金海主任形象的称它为“一根桩一个标签”。

一张表格将主要的技术验收项目涵盖,是我们六部的一个创新与尝试,不仅清晰、明了,提高了效率,又可以减少计算失误。

印度分包商多年采用的表格是按照项目划分,一根桩验收需要填多个表格,分散交叉比较混乱。

当我们拿这个表格交给印度分包商时,本来以为要费口舌,结果他们一看到这个表格,就连连说好,还以为我们有多年的桩基施工经验呢,同样,这个表格也很快得到业主的批准与认可。

“一根桩一个表格”的推行,让我们赢得了业主与分包商的信任与支持,技术过招就是这样:行家伸伸手,便知有没有。

因此,需要我们背后多做工作,做精工作。

随着了解的深入,我们桩基施工的专题会深度也水涨船高。

从学习吸收阶段逐渐向研究阶段进发,我们认真的梳理着每一个环节、每一道工序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预防的措施。

大家畅所欲言,发挥“头脑风暴”的作用。

通过这样的方式,大家对于桩基施工的思路逐渐统一、清晰起来,而随之而来的桩基施工更是让我们每一个人热了热身,练了练手。

另外通过考察我们搜集了很多信息:分包队伍整体机械、分包队伍动员时间、计划安排机械来源、施工工序、施工质量控制重点、人员&机械数量及效率、水泥、钢筋等材料选型等详细信息;通过考察我们对分包商的综合实力有了深入的了解,最终选定ITD打桩公司作为我们的试桩施工队伍。

合同技术谈判,ITD分包商开始对于试桩工程提出只用1台HR钻机,试验设备也准备采用1套设备,施工工期给出14天,试验工期给出90天。

我们经过和分包商多轮谈判,与分包商根据其机械施工效率及每种试验的具体天数、然后如何安排流水施工作业顺序等均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讨,由于我们提前考察了很多打桩公司也包括ITD的施工工地,对他们的施工效率等均有了分析和统计,因此在谈判中,我们所说所讲,皆合情合理,他们也不得不承认,最终经过我们的努力,其同意动员2台HR钻机,3套试验设备,施工工期10天,试验工期:区域一24天,区域二20天,为项目工期在如此紧张的情况下,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并针对我们的试桩施工和试验工程做了详细的动员计划详见下表:试桩过程组织及控制分包商6月29日开始动员,现场试桩工程施工于2011年8月21日正式开始,在土建专业夜以继日的全过程监控中,至2011年9月3日混凝土施工完毕,后压浆于9月12日施工完毕,18棵试验桩历时23天全部施工完毕。

我们完成了分包商跟踪动员、试桩方案优化、施工过程技术改进、对员工本地化培养、完善了桩基验收管理体系,整个试桩过程是我们对打桩的初次试练,也是我们实际探索的开端,此次试桩的成功与否对将来大面积的正式桩施工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此过程有艰辛的付出,但是没有试桩的探索与成功,就不会有我们正式桩施工今天的骄人成绩。

跟踪动员:我们对分包商进行跟踪动员,帮助分包商排除困难,大大节省了动员时间。

在6月29日ITD开始动员,首先我们和其项目经理制定了详细的人力、机械设备动员计划,然后我们据此逐天落实其人力、机械到位情况,在我们的催促下其机械陆续抵达现场,但是由于入场道路业主与当地村民未处理好,村民多次闹事并堵塞道路,大型机械设备均无法入场,全部停留在场外无法卸车,给分包商动员造成了比较大的影响,我们现场人员不等不靠,与分包商和业主方积极沟通,在当地村民关系非常复杂的情况下,我们每天都与业主碰头,积极商讨各种处理措施,在我们不懈努力下,HR钻机通过开辟河底小路,自行缓慢行走2天时间抵达试桩区域,履带吊卸车在距离试桩区域千米外,自行缓慢行走至试桩区域,施工临时道路回填的卡车,被村民停运多次,钢筋到场也因为无入场道路问题,分包商动员情绪低落。

延期入场达一周之多,最终我们派专人到达钦奈与分包商一起把钢筋催促到场。

通过我们的努力,现场准备工作一切就绪。

优化方案:施工方案的优化,对项目工期及工程质量至关重要。

提前方案优化,我们收到试桩任务书和试桩大纲后,我们对手头资料深入研究并搜集各种中国打桩规范和印度打桩规范,进行了综合对比分析,结合现场实际情况,本着保证工程质量、试桩数据的准确性、尽量缩短工期的目的,积极与设计院沟通,取消了钻芯法试验,取消了35米深试桩数量3根,为了试验方便对桩间距进行了调整,因此施工和试验工期得到了明显的缩短。

技术过招:打桩技术从学习探索到对分包商的监督指导需要真真切切的俯下身子、研究、开动脑筋、把理论知识与现场实践完美结合,既要剔除纯理论知识,现场无法实施的部分,也要掌握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灵活处理的方法。

还要让分包商理解和执行我们技术的方案,由于本项目地质条件的特殊性,二层土8m—18m较松散,容易塌孔;分包商又是刚刚接触这种地质情况,彼此的经验都不丰富,因此一系列问题出现了。

首先是塌孔,刚刚开始钻的2个试桩均到了10多米的位置,就出现了塌孔,套管下滑,我们立刻通知分包商停钻,与分包商技术总工一起展开了问题研究,分包商仅仅提出是护筒垂直度不满足要求,并且钻头提钻过程中碰击护筒底部,造成护筒松动,上部泥浆从缝隙中流下冲刷,造成塌孔。

其对钻头进行了改进,并严格控制垂直度,发现仍然存在塌孔问题。

于是我们对其进行分析,给其讲解塌孔原因(具体详见第18页:.桩基施工中常遇到的质量问题及预防措施)对于我们的分析,ITD现场有20多年桩基施工经验的副经理对我们的建议心服口服,通过这次技术较量,分包商开始跟我们配合,服从我们的管理,结果效果很好,塌孔现象立刻制止住了。

我们用实践解决了桩基施工塌孔难题。

成孔之后,出现了钻机深度读数小于测绳测得深度的问题,结果发现其测绳用的为铁链,比较重造成手感很差,很容易出现误差,我们要求其换成软质、无收缩的细钢丝绳,结果手感非常明显,消除了读数不同的问题。

改变了ITD多年都用铁链测绳的习惯。

在混凝土导管安装的工序中,分包商导管下方长度计算一般为:测量孔深-300mm=导管安装长度。

然后分包商根据此数据逐个量取导管进行安装。

此方法缺点:导管数量较多,过程中累加计算,现场施工人员容易出现误差,如果出现漏掉一节导管无法发现。

因此操作性较差。

我们建议分包商:在导管安装过程中,以计算长度为校核控制,主要以导管安装过程中,履带吊吊起的导管触及孔底,起吊的钢丝绳松弛为信号,然后在上提300mm的方法。

能准确控制导管距离孔底的距离,为清孔及混凝土浇筑提供准确位置。

分包商对此方法甚为赞同,万无一失。

此试桩采用的是气体反循环方法进行二次清孔,此方法快捷方便,效果明显,但是不能清孔时间过长,易产生塌孔,一般以30-40分钟为宜。

但是清孔过程中出现了超过2个小时都清渣不彻底的现象,沉渣厚度过厚。

我们仔细研究了气体反循环的工作原理,发现其入气管插入混凝土导管内的长度不够,压缩机压力不够,造成导管中气压过小,泥浆循环速度过慢,使得携带能力太弱。

通过我们的计算,要求其入气管插入到距离混凝土导管底部4-5m 的距离,并加大空气压缩机的压力,结果冲洗了有10分钟,沉渣全部清除。

另外由于本地区持力层为沙层,极易造成因冲刷使得孔深加大,因此在重新完后,要二次检测孔深,并将导管二次沉底,提起300mm。

我们这一系列的举措,让分包商对我们彻底折服了。

过程中还有其他的很多存在问题的地方,比如:钢筋笼卡笼、泥浆含沙率控制、后压浆窜浆等问题(具体详见第18页:.桩基施工中常遇到的质量问题及预防措施),但是遇到问题,我们都积极的从施工机械、人员、施工方法等全部都研究一遍,分析问题的所在。

在过程中均有效的把问题解决掉了,保证了桩体施工质量。

从中我们也学习到旋挖钻灌注桩的施工精髓,这段时间我们24小时不间断的监督,从开始的学习到现在指导他们工作,我们积极发扬主动、担当、执着的精神,因为我们相信:不怕不会,就怕认真。

编制成熟验收管理体系:由于本项目是公司第一个打桩项目,公司没有现成的管理制度、验收资料等。

针对旋挖钻灌注桩,过程验收工序较多,控制点较多。

为了建立验收体系,我们查找了国内火电验标中对灌注桩的验收规范,发现此验标对旋挖钻灌注桩没有针对性,如果验收数据不全面、不到位,极易出现质量问题,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又收集了印度的验收标准,发现其验收标准较粗略。

于是为了编制一个适用于我们项目上HR钻机的验收表格,我们开始多标准进行参考,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自己编制了完全适应与旋挖钻灌注桩及后压浆旋挖钻灌注桩的验收三个验收表格,为了控制现场分包商及时报验,防止过程失控,我们又制定了关键点报验单,对施工过程中每个控制点均囊括其中。

从这18棵桩的施工中,我们土建专业经历了由门外汉到逐步成熟,从学习、研究、发现、探索、指导、总结一系列的迅速提升中,对印度的旋挖钻灌注桩桩施工工艺提出了大量技术改进,针对旋挖钻灌注桩的成桩质量控制起到了重要的意义。

同时,经过试桩的施工为我们培养了一批印籍员工为将来正式桩的施工做了一定的人才储备;整合了中国和印度桩基验收表格使得各种现场检查数据均在一张表格上体现、即控制了质量又减去众多表格的繁琐,降低了办公劳动强度,填补了公司在旋挖钻灌注桩及后压浆灌注桩工程验收中的资料空白,并极具实用性、推广性,为公司健全体系做出了贡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