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认识实习报告书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认识实习报告书

次日,我们听了西安市矿区社会保障局刘局长的讲座。刘局长向我们谈了矿区社会保障的历史和当前的现状。经刘局长的介绍我们得知,矿区当前的社会保障水平普遍偏低。
当前,独立工矿区社会保障建设已成为影响矿区发展稳定和谐较为突出的问题,为关注民生,构建和谐矿区,支持独立工矿区企业持续发展,需要加快建设工矿区社会保障体系的步伐。
西北政法大学大学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认识实习报告书
姓名:麦依依
学年班级:劳动与社会保障09-2
实习单位:西安市西凤酒厂
题目
认识实习报告
姓名
麦一一
班级
劳动与社会保障09-2







通过矿区社会保障水平透视全国社会保障状况
2011年1月10日至1月14日,我们劳动与社会保障09级同学参加了认识实习。实习主要通过到有关单位参观和听讲座的形式进行。这是大多数同学第一次实习,从中获益匪浅。
由于我国长期实行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城镇几乎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存在着类似于西方发达国家的福利制度,享受以高就业、高补贴、低收入为特征的、相对完善的社会保障服务;而农村居民仅拥有建立在农村集体经济基础上的以社会救济、“五保户”供养和合作医疗为核心的社会保障,并未能享受到真正现代意义上的社会保障,存在着水平偏低的社会保障,一定程度上,城镇较高水平的社会保障是以牺牲农村的保障水平为代价的。在城乡之间,我国城乡居民享受到的社会保障待遇差别极大。比如1994、2001年城市人均社会保障费用支出是农村的100倍多。
改革和完善城镇社会保障制度,坚持“有升、有降”的方针。取消一些不合理、过高的福利项目,改革工资制度,实行工资货币化;改革一些垄断性部门的福利制度,降低其社会保障水平;增加对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资金的投入,增加对城市低保户、无劳动能力者等弱势群体的投入,保证其过上有人格尊严的生活;继续完善城镇基本医疗、养老、失业、工伤、生育保险,保证公民能抵御不可抗拒的社会风险。总之,把城镇居民的社会保障水平控制到与当前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阶段,既达到了保障目的,又把水平控制到一个合理适度的水平。
1月11日,我们去了当地知名的西凤酒厂参观,该厂重视品牌效应和创新,经过厂领导不懈的努力,使得该厂在日渐萧条的白酒市场一直处于领先地位。
在当今,即在全球一体化、信息化、化大的趋势下,技术日新月异,人类知识总量5年就将翻一番,经济生活瞬息万变,每一个和每一个企业家,都应当学会用世界的眼光从高处和远处审视自己,衡量自身,随时发现自己的弱点和缺点,通过改革和开放,迅速加以克服,以求赶上和超越。否则,随时都有被淘汰的可能。正式因为有了这种创新精神才使三沟酒厂立于不败之地。
当前农村要以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以及新型合作医疗制度为重点和基础,全面推进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将社会化养老措施与家庭养老相结合,由政府出面理顺农村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管理体制,使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不断得到提高。当然,不同地区社会保障的标准、社会保障模式也应有所不同,不能一刀切,而是要根据各地经济发展的情况,形成层次分明,标准不同的社会保障制度。经济发达地区保障程度高一些,欠发达地区保障程度低一些。财政要加大对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支持力度,改变以前重城市、轻农村的状况,提高财政对农村的社会保障补助支出
刘局长的讲话非常深刻,他以个人经历讲述了矿区社会保障工作的发展史、他说:“我很热爱这项工作,但是我希望同学们不要从事这项工作,因为这项工作真是太累了”刘局长的话很诚恳,但是同学们并没有退缩,既然是这门专业的学生,我想我们就有必要热爱这项工作,并把它做好。
我国当前的社会保障水平确实偏低,尤其是不发达的农村,社会保障状况并不是很好,但是中央政府高度重视民生问题,我国的社会保障政策起步晚,但是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就发展到如此地步,相对于其他国家来说也是绝无仅有的。这些进步是与想刘局长这样的官员的艰辛努力是分不开的。我以我是社会保障专业的学生为荣,我会学好专业知识,为我国社会保障事业贡献力量。
以发达市场经济的国家为参照,普遍认为我国目前的社会保障水平偏低。比如,1991年,瑞典、英国、美国社会保障支出占中央财政支出的比重分别为56.4%、31.8%、28.7%。而我国2001年社会保障支出占中央财政支出的比重仅为8.34%。
与我国人均GDP接近的国家进行比较,2002年,我国人均GDP接近1000美元,当年社会保障支出占GDP的比重是5.47%。而与我国人均GDP接近的国家,如玻利维亚、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等国,社会保障支出占GDP的比重依次为5.5%、8.49%、9.55%。因此,我国社会保障水平既不显得过高,也不显得过低。
以小见大,通过西安矿区的社会保障水平,可以分析出我国的社会保障现状。
长期以来,我国的社会保障实行分散化管理,社会保障水平的统计缺乏规范的指标体系,不同专家对我国社会保障水平的推算也不尽一致。以1994年为例,郑功成教授推算该年社会保障水平为7.13%,加上其他未统计因素,社会保障水平为10%~12%;穆怀中教授的小口径推算为5.09%,中口径(含住宅投资)为11.53%,大口径(含住宅投资和价格补贴)高达12.73%。根据穆怀中教授的推算,尽管我国人均GDP低于西方工业化国家20世纪60年代的水平,但我国中口径(含住宅投资但不包括价格补贴的社会保障费用总额)的社会保障水平与它们60年代的水平并不逊色。





导Hale Waihona Puke 教师评价
实习成绩:
指导教师签字:
年月日


总的来说,对于目前我国社会保障水平适度与否的判断,并不是一个非此即彼的问题,而是过高与过低并存,存在着结构性矛盾,需要进一步改革和完善。三、保持我国社会保障水平适度的建议
建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这是我们总结了许多国家特别是福利国家的经验教训所得出的一个正确结论。但是,到底什么样的社会保障水平是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社会保障支出必须依赖经济发展,但并非任何意义上的福利支出都会削弱或阻碍经济增长。某种意义上的福利支出可能带来经济增长,或为经济增长创造前提条件。目前,我国尚处于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阶段,社会保障支出占GDP的比例本来很低,加之在改革不断深入的过程中,难免回出现失业率上升之类的问题,因此,一定时期内社会保障支出增长是应该的。建议我国在目前阶段,适当增加社会保障支出占GDP的比例,这不但会为经济增长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还可能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动力,要辨证地看待福利支出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总之,存在着这样一种良性循环:随着经济发展适度增加对社会保障的投入,得大多数人创造更多的发展机会,可以赢得经济和社会更加健康、协调、更可持续的发展。
独立工矿区内占居民总数40%的企业职工,根据国家有关政策,基本建立健全了社会保障;同时,一些企业内部还建立了困难救助等企业保障,实现了“应保尽保”,保障了职工的利益。但矿区内占60%的员工家属、待业青年、残疾人和部分解除劳动合同人员等群体还没有建立社会保障,已严重影响了矿区内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并且,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不断加深,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没有建立社会保障的人数还在不断增加,使矿区内社会保障建设工作更加艰难。在国家、地方政府社会保障行政法规中,进一步明确工矿区社会保障建设规划,并将规划的完成情况纳入地方政府业务主管部门考核主要内容之一;为方便工矿区企业及其他职工、个人身份参加社会保障,按“属地”原则,地方政府业务主管部门应在工矿区设立派出机构,负责经办独立工矿区社会保障具体事务,将党和政府关注民生的政策落到实处,实现发展成果与民共享;明确企业的社会责任,准许企业可以从成本中使用部分资金,专项用于本企业职工之外的群体建立社会保障制度;为促进工矿区的和谐稳定,对本企业外群体实现应保尽保。
13日我们听了阜新市委秘书长关于阜新经济转型的报告,对阜新的历史及当前经济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并希望能为阜新经济转型贡献力量。
这次实习是我大学生活中的第一次实习,对我个人来说,无论是专业知识,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收获。非常感谢学校给我这次学习的机会,希望以后有更多这样能提高能力和阅历的机会。
实习内容与体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