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煤矿“一通三防”专项安全措施通用版

煤矿“一通三防”专项安全措施通用版

解决方案编号:YTO-FS-PD376
煤矿“一通三防”专项安全措施通用

The Problems, Defects, Requirements, Etc. That Have Been Reflected Or Can Be Expected, And A Solution Proposed T o Solve The Overall Problem Can Ensure The Rapid And Effective Implementation.
标准/ 权威/ 规范/ 实用
Authoritative And Practical Standards
煤矿“一通三防”专项安全措施通
用版
使用提示:本解决方案文件可用于已经体现出的,或者可以预期的问题、不足、缺陷、需求等等,所提出的一个解决整体问题的方案(建议书、计划表),同时能够确保加以快速有效的执行。

文件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

矿井通风系统担负着向井下输送足量新鲜空气供人呼吸,排放瓦斯、煤尘,创造井下良好作业环境的重要任务。

为保证通风系统的完善性、可靠性、有效性,必须经常对下述项目进行检查:
1、建立严格、完善的矿井抽风机运行管理制度,不准擅自停开抽风机,凡抽风机停止运行10分钟以上按照重大事故进行追查处理。

2、备用抽风机与主抽风机必须匹配,备用抽风机必须随时保持完好,一旦正在运行的抽风机发生故障,备用抽风机必须在10分钟内启动运转。

备用抽风机与主抽风机必须具备反风能力。

3、主电源一旦停电,矿井的备用电源必须满足抽风机在10分钟内正常启动运行。

4、井下的通风设施(风门、调节风门、密闭墙、测风墙)必须可靠、牢固、齐全。

人员进出风门不准同时开启两道风门,并且及时关上风门。

5、经常检查矿井内部漏风和外部漏风,漏风率超过规定时必须及时查明原因。

6、保持矿井监控系统的正常运转,随时掌握矿井各主要地点风速、风量、瓦斯浓度、温度等数据的变化情况,风门的关、闭情况。

发现异常情况便于及时处理。

7、加强矿井通风管理:
1)、保证足够的、经过相关部门培训,取得资格证的通风、瓦斯检查工作人员。

2)、有符合现场实际情况的通风系统图、通风网络图、避灾路线图。

当通风系统发生变化,必须及时修改图纸,
3)、随时保证通风资料齐全;瓦斯日报、瓦斯台帐、瓦斯排版、瓦斯手册的数据一致,瓦斯检查地点齐全、检查次数符合规定。

测风地点齐全,测风断面、风速准确,风量计算准确。

保证井下各处用风地点的风量、风流情况符合规程规定。

密闭管理排版、局部通风管理排版符合规定。

4)、经常抽查工作人员对上述工作的执行情况,发现弄虚作假必须严肃处理。

5)、特殊地点必须使用串联通风时,必须编制专门的安全技术措施;
随时保证井下任何地点无体积大于0.5m3,浓度达2%的瓦斯源;
严格控制任何采掘工作面的进风流瓦斯浓度必须低于0.5%;
采掘工作面风流中及回风流的瓦斯浓度达1%时必须停止电煤钻打眼;
采掘工作面瓦斯浓度超过1.5%时停止工作,必须撤出人员,切断电源,进行处理;
放炮地点附近20米范围内风流中瓦斯浓度达1%时不准放炮;
电动机及开关附近20米范围内风流中瓦斯浓度达1.5%时必须停止设备运转,撤出人员,切断电源进行处理;
采掘工作面风流中二氧化碳浓度达到1.5%时必须停止工作,撤出人员,查明原因,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
排放瓦斯必须要有安全措施,必须有班组长、电工、瓦检员在场;
瓦检员上班领取瓦斯仪器时认真检查其性能,要求仪器好使用、准确,工作中必须认真检查瓦斯,采掘工作面每班检查次数不低于3次(认真按照每月编制的瓦斯设点计划规定进行检查),认真填写在瓦斯排版上和原始记录本上,并且做到原始记录、瓦斯排版、汇报三对口;
放炮时,必须执行一炮三检制和三人放炮制;
当采掘工作面停风时,必须马上在停风区口外设置栅栏,不准人员进入。

8、加强防尘管理:
1)采区(工作面)风流中的含尘量是否合乎要求。

2)在采区巷道两帮顶底,管子上、支架是否有厚度
2mm、长5m的积尘。

3)是否有清洗煤尘制度,对巷道貌岸然是否经常清洗。

4)放炮前后是否洒水。

5)是否使用水炮泥,每个炮眼的水炮泥数量是多少。

6)采区刮板机、带式输送机、转载点是否有喷雾洒水装置,是否灵活可靠。

7)工作面是否用湿式煤电钻进行打眼。

8)工作面是否有煤层注水措施,注水量、时间、水压是否满足要求。

9)注水后湿润煤量是否满足要求。

10)注水钻场、钻孔是否满足注水要求。

11)注水钻场、钻孔是否有注水表、压力表,并有人经常检查。

12)封质量是否合乎要求,有无漏水的地点。

13)供水管路是否合乎防尘、洒水、注水的要求。

14)供水管路有无阀门控制。

15)供水管路是否接到所有供水地点。

16)供水管路有无漏水的地点,是否经常修理。

17)割煤面的内外喷雾是否好使,是否经常清洗堵塞喷
雾的煤粉。

18)岩粉棚、水棚、水袋、水槽的岩粉量、水量是否满足巷道的需要。

19)隔爆设施安设的位置是否合适,是否起隔煤作用。

20)每个隔爆棚的间距是否合乎要求,吊棚是否适合。

21)岩粉棚的岩粉是否经常更换,有无结块。

22)水棚、水槽的水质是否清洁,是否经常补充并清扫槽内的杂物。

9、自然发火防治的检查:
1)采区巷道是否布置在煤层中,有无防火措施。

2)是否采用后退式布置工作面。

3)对旧巷是否认真处理。

4)巷疲乏冒顶是否处理。

5)高顶有无搭凉棚,该处是否处理。

6)打穿杆过破碎地点是否处理。

7)三角点是否处理。

8)工作面结束后是否处理。

9)采区结束后是否在45天内进行永久性封闭。

10)采区内有无超过30°C的高温,是否处理。

11)采区一氧化碳浓度大的地点是否经常采气进行处理。

12)气体分析是否经常进行。

13)对30°C高温,CO为0.001%,个别地点CO在0.0005%时是否经常处理。

14)对隐患地点是否经常注水,能否起作用。

15)采空区是否根据推进度经常注泥、阻化剂和河沙。

16)泥水比、阻化剂溶液是否合乎要求。

17)是否采用注氮防火,注氮的浓度是否在97%以上。

18)注氮管、注泥管、注砂管是否接设到位。

19)灭火管路的接设是否满足要求,平时堵管口有无异物或煤块在管内。

20)是否采用束管监测,其探头位置是否合适。

21)是否利用束管监测来分析自然发火规律,有问题是否及时处理。

该位置可输入公司/组织对应的名字地址
The Name Of The Organization Can Be Entered In This Location。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