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灸疗法讲座PPT课件
❖ 部分穴位定位:
❖ 1.肺俞:在背部,当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 2.膏肓俞:在背部,当第4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 3.心俞:在背部,当第5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 4.膈俞:在背部,当第7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 5.膻中:胸部正中线与两乳头连线的交点。 ❖ 6.天突:胸骨切迹上缘正中凹陷处。 ❖ 7.大椎:第七颈椎与第一胸椎棘突之间。 ❖ 8.定喘:在背部,第七颈椎棘突下,旁开0.5寸。 ❖ 9.上脘:仰卧位。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5寸。 ❖ 10.中脘:仰卧位。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 ❖ 11.下脘:仰卧位。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2寸。 ❖ 12.天枢:在腹中部,距脐中2寸。 ❖ 13.脾俞:在背部,当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 14.胃俞:在背部,当第1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 15.肾俞:在腰部,当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 16.气海:仰卧位,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1.5寸。 ❖ 17.关元:仰卧位,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下3寸。 ❖ 18.中极:仰卧位,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下4寸。 ❖ 19.足三里:在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 胫骨旁开一横指。
❖ 2.经络穴位的调衡作用:根据中医脏腑经络相关理论,穴 位通过经络与脏腑密切相关,不仅能反映各脏腑生理或病理 机能,同时也是治疗五脏六腑疾病的有效刺激点。
❖ 3.药物本身的药理作用:天灸药物透过特异腧穴的皮肤, 其有效成分通过血液循环直达病变部位,发挥其药理效应。
天灸疗法-贴药分类
❖根据贴药的时间分为: 1、三伏天灸 2、三九天灸
天灸疗法
天灸疗法源远流长,是中医传统医学灸法中 非火热灸的一种,又名自灸、冷灸,也称“药物 发泡”或“敷贴发泡”。是采用对皮肤有较强刺 激作用的中药贴敷于穴位或患处,借助药物对穴 位的刺激以激发经络、调整气血的一种治疗方法。 民间广泛用于治疗内、外、妇、儿科的多种疾病。
天灸疗法的作用机理
❖ 1、局部组织的刺激作用:天灸所采用的药物大都带有较强 的刺激性,有使皮肤发泡的作用,可使局部血管扩张,促进 血液循环,改善周围组织营养,从而起到清热解毒、消炎退 肿的作用,甚者发泡化脓,使渗出液增加,能发挥消炎退肿 的效果。
主要穴位
部分选穴
❖ 1、呼吸系统疾病: ❖ (1)支气管炎:肺腧、脾腧、肾腧【大椎、膻中(膏肓)】 ❖ (2)支气管哮喘:肺腧、脾腧、肾腧(定喘) ❖ (3)慢性咽炎:肺腧、脾腧、肾腧(膻中、天突) ❖ 2、消化系统疾病: ❖ (1)厌食:天枢、中脘、脾腧、气海 ❖ (2)胃脘痛:天枢、中脘、脾腧、气海 ❖ 3.泌尿系统疾病: ❖ 遗尿:中极(关元)、脾腧、肾腧
❖ 三伏天灸对以下疾病有效:
● 哮喘、小儿痉挛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 管 炎、肺气肿、肺心病等肺部疾患。 ● 久病阳虚证如五更泄、虚寒胃痛、肾虚腰 痛。 ● 过敏性鼻炎、虚人感冒等由体虚、免疫功 能低下而引起的疾病。
三伏天灸适应病种的扩充
❖ 体虚感冒-肺脾气虚,加足三里 ❖ 胃肠病(慢性胃炎、慢性肠炎、胃肠功能紊乱)-
与庚日大肠有关,加大肠俞,胃俞 ❖ 各类疼痛(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增生
性关节炎、颈椎病、腰椎病)-与药物的温通止痛 有关,可加阿是穴
❖三九天灸
❖ 是在三九天进行,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 此时阳气敛藏,气血不畅,皮肤干燥,肾益肺,祛风散寒,起到通 经活络止痛的功效。同时,三九天灸还可以 加强和巩固三伏天灸的疗效。
❖三伏天灸
是指在三伏天时进行天灸治病的方法,是 中医时间医学、针灸学与中药外治相结合的 一种疗法。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利 用三伏天气候炎热时机,在背部的五脏六腑 俞穴,敷以辛温、逐疾、走窜、通经、平喘 药物,温煦阳气,驱散内伏寒邪,提高脏腑 生理和抗病能力。
冬病夏治
❖ 冬为阴,夏为阳,“冬病”是指某些好发于冬季或在冬季易加重的虚寒 性疾病,由于机体素来阳气不足,又值冬季外界气候阴盛阳衰,以致正 气不能祛邪于外,或重感阴寒之邪,造成一些慢性疾病如慢性咳嗽,哮 症、喘症、慢性泄泻、关节冷痛、怕冷、体虚易感等反复发作或加重。 “夏治”是指在夏季三伏时令,自然界和机体阳气最旺之时,通过温补 阳气,散寒驱邪,活血通络等治疗措施,一方面能增强机体抵抗病邪能 力,另一方面又有助于祛除阴寒之病邪,从而达到治疗或预防上述冬季 易发生或加重的疾病的目的。
❖ 三九天灸对以下疾病有效果:
❖ ●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 ●体虚感冒咳嗽,虚寒头痛 ●消化不良、消化道溃疡、慢性腹泻 ●风湿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 ●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膝关节 骨性关节炎
天灸药膏的组成
白芥子 元胡 甘遂 细辛 半夏 麻黄等上药各等份 麝香少许
药膏制作方法
❖ 冬病夏治中最常用的治疗方法为中药穴位贴敷,现代研究发现,药物贴 敷后可使局部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周围组织营养。药物透过 表皮细胞间隙并经皮肤本身的吸收作用,使之进入人体血液循环而发挥 明显的药理效应。另外,通过神经反射激发机体的调节作用,使其产生 抗体,提高免疫功能,增强体质;还可能通过神经一体液的作用而调节
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的功能。
❖
三伏天的意义
❖ “三伏”是指初伏、中伏、末伏三个庚日, 其具体日期是按照我国古代的干支纪时法来 推算的,以我国农历24节气中的“夏至”后 的第三个庚日为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 “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
三伏天的意义
❖ 三伏天是全年中天气最热,气温最高,阳气 最盛的阶段,在这一阶段,人体腠理疏松, 经络气血流通,有利于药物的渗透与吸收; 而庚日为金,属大肠,与肺相表里,故而三 伏天为温煦肺经阳气,驱散内伏寒邪的最佳 时机。
取上药各等份研磨成粉,加新鲜姜汁调匀做 膏状,然后制成薄药饼,上加少许麝香即成。
曼吉磁贴
曼吉磁贴是采用医用磁粉与生物膏(胶粘剂)经专利工艺制成的超薄软 质治疗贴;采用特有的准均匀磁场作用于特定的穴位,可以调节体内生 物磁场、产生感应微电流、改变细胞膜通透性、改变某些酶的活性和扩 张血管、加速血流,从而达到治疗作用。有成人儿童两种天灸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