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华文版七年级下册书法教学设计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陶冶情操培养审美能力养成认真细心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意志品质。
2、使学生养成正确的书法姿势掌握执笔运笔的方法初步掌握汉字行书书写方法逐步做到钢笔字写得流畅活泼,潇洒自如。
二、教学重点难点使学生养成正确的书法姿势掌握执笔运笔的方法。
做到钢笔字写得流畅活泼,潇洒自如,有一定的速度。
三、工作要点1、进一步明确书法教学的重要性。
(1)树立“学校每位教育工作者都是书法教育工作者”的思想把书法教学作为学校教育工作的一个重点形成良好的书法教学氛围训练学生把字写得流畅活泼,潇洒自如,美观。
(2)认真学习《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书法要求并对照实施。
(3)学生书法力争达到优秀率在60%以上合格率在95%以上。
2、上好书法教学课。
(1)上好每周一课的书法教学课教学要依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着力优化书法指导方法致力于学生行为习惯和基本技能的培养。
(2)锻炼书法技术。
走好三步路写好基本笔画、写好独体字、写好合体字,念好四字诀看、记、写、比;闯过三道关笔画笔顺正确规范,字体、字形流畅活泼,潇洒自如,美观;作业、卷面整洁(3)优化教学方法。
书法教学做到“四个结合”即课内与课外结合讲解与示范相结合练习与运用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
3、加强检查监督开展竞赛活动。
(1)定期检查学生的执笔姿势及各科的书法质量,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定期组织学生的书法比赛及时展示学生的优秀习字作品。
七年级下册书法教学进度表第一单元左右结构的行书写法(二)第一周目字旁、月字旁字写法第二周口字旁、日字旁字写法第三周左耳旁、右耳旁字写法第四周示字旁、衣字旁字写方法第五周绞丝旁、言字旁字的写法第六周米字旁、金字旁字的写法第七周书法比赛第八周书法比赛第二单元左右结构的行书写法(三)第九周女字旁、牛字旁字的写法第十周车字旁、弓字旁的写法第十一周子字旁、足字旁的写法第十二周马字旁、食字旁的写法第十三周石字旁、火字旁写法第十四周反犬旁、舟字旁写法第十五周集字练习第十六周书法比赛第1课时目字旁、月字旁教学目标1、掌握目字旁、月字旁结构的字的写法。
2、培养学生善于研究勤于练习的习惯。
教学准备写有范字的图片。
教学过程一、引言:书法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是老祖宗传下来的中华民族的精神魂魄!俗语说:字如其人。
众所周知,一手好字,可以给人留下终身好印象。
当今社会中,钢笔书法的重要性显而易见,无论是签合同、签协议、考职称等等,一手好字绝对能给人非常好的印象!可现今,写一手漂亮字体的年轻人真如凤毛麟角一样稀少,老祖宗传下来的书法精髓被大多数年轻人抛在了脑后,令人扼腕痛心,所以这更显得难能可贵!练好硬笔书法,是对中华民族文化的一种传承!学生写一手好字,会得老师喜爱。
成人写一手好字,会被上级器重。
写一手好字,可以给人好的印象,改变仕途,平步青云,改变人的一生!在我的见识中,因为一手好字改变命运的例子比比皆是!练字可以培养品格,让人养成耐心、稳重的心理素质。
很多人都梦想练出一手好字,却反反复复练了很多年都没有成功。
现在,一种可以让你少走98%的弯路的方法诞生了,每天练习本方法30分钟,只要坚持练习一个月(中途不可间断,这点很重要),仅仅一个月,每天15分钟练习,即可写出一手让周围的人羡慕的好字,绝对真实!当然,行家都知道,书法无止境,更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在取得惊人效果之后,仍要继续坚持练习一段时间,效果会得到更好的巩固!古语云:拳不离手曲不离口!长期练习,效果最佳。
二、出示例字仔细观察分组讨论他们的不同之处和相同之处。
三、讨论交流1、认识各种结构的字的书写特点。
2、说一说你在书写汉字时应注意到什么问题四、例字指导目字旁写好左竖后,顺势写横竖勾折。
然后再翻笔写中间两小横(两小横要连写),随即提笔写下横(收笔取之挑之势启右),两竖要挺起,成相背状,下横要写成横挑状。
如:月字旁落笔先写左竖撇,收笔时用力向左上趯出,然后顺势写横折竖勾,勾时须顿笔有力,最后随笔连写中间两短横(可用点代替或变成竖提),连写的点画要轻灵飞动。
教师边指导边讲解。
五、临写1仔细观察怎样才能把字写的像字贴上一样好2先临写第一组部分字。
学生评议。
3临写第二组字时鼓励学生多动脑思考巧练。
六、练习练习书写以上字教师巡视指导第二课时口字旁、日字旁教学目标1、掌握口字旁、日字旁结构的字的书写方法。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研究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字的占位比例的写法。
教学准备范字图片、投影仪教学过程出示:写字之诀窍写好字,要牢记:手一寸,胸一拳,眼一尺,头摆正,肩放平,腰挺直,腿并排,足要安,写字无诀窍,认真最重要。
读帖不可少,摹帖要专心。
临帖须动脑,勤练熟生巧。
功到自然成,书法冶情操。
写字既需要持之以恒地精神,还要讲究方法,练一手好字有什么方法呢?一起来看:(读贴、临帖、对贴、背贴)希望,这些好方法能帮助你,让你的字写得更漂亮。
二、引出本节课的练习内容板书课题。
1、出示范字学生观察。
2、观察找出规律小组讨论总结。
“吹、晰”书写时要调整平衡避免出现重心偏离的现象。
3、打开书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照一照字的规律先进行临写。
4、教师巡视指导。
怎样把它写好,请跟着老师一起书空。
日字旁落笔写左竖,再提笔写横竖折,然后另起笔写中间一点,顺势提笔连写下一点。
不过作为偏旁的日字下一点总是写成上挑,以便书写右面的点画。
如“明”字。
口字旁先落笔写左短竖,再提笔写右短竖,最后再顺势勾出。
口字旁的口字往往快写成相连的两点,但左点要比右点长些,而且要带有一定的斜势。
如“叫”字。
当然也要注意“叫”最后一笔悬针竖。
欣赏书法第七页博观总结1、今天这堂课,你有什么收获,与大家一起分享吧。
2、师总结。
同学们真是学有所获啊。
书法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希望大家课下,能继续徜徉在书法艺术的殿堂里,因为练一手好字,受益一生!五|作业:请同学们完成这张作品,下节课我们开展优秀书法作品展评。
第三课时左耳旁与右耳旁一.教学目标:1.认识双耳旁有两种不同的形态,分别为左耳旁和右耳旁,并能根据形态说出名称。
2.初步掌握左耳旁与右耳旁的书写要领。
3.知道同一个偏旁在字中的位置不同,它的形状和写法也会有所变化。
4.掌握带有双耳旁汉字的结构特征,并写好“邮、阳”两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写好左耳旁和右耳旁。
双耳在字中的位置不同,形状也不同,写法也会有所改变。
难点:掌握带有双耳旁汉字的结构特征。
三.教学过程:大家知道吗,双耳旁是一对亲兄弟,我们来认识一下吧。
(板书:左耳旁与右耳旁)四、今天我们先来学习这两个字。
(出示“陈、都”)老师范写,学生观察,琢磨如何占位。
左耳旁落笔写短横,顺势用笔而下写弧,再顿笔勾出,接着写竖勾,竖勾要挺劲,带有一定的弯势。
如“陈”字。
右耳旁落笔由轻而重写横出折,再顺势写弯勾,然后翻笔而上写竖画,竖如悬针,上粗下细.一般来说,左耳收,右耳放;左耳流利,右耳工整;左耳竖有勾,右耳竖无勾;左耳占地小,右耳占地大。
如“都”字六、写一写全班练习,左耳旁和右耳旁各写5个,老师个别指导。
七、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两个偏旁,还学会了带有这两个偏旁的字的写法,你们一定有了很大的收获。
要想把一个字写得漂亮,一定要注意它的间架结构,希望你们平时写字时能细心观察,规范写字,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山海关,又称“榆关”,位于秦皇岛市东北15公里,汇聚了中国古长城之精华,明长城的东北关隘之一,在1990年以前被认为是明长城东端起点,有“天下第一关”之称。
与万里之外的嘉峪关遥相呼应,闻名天下。
山海关城,周长约4公里,与长城相连,以城为关,城高14米,厚7米,有四座主要城门,多种防御建筑,1961年,山海关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1年,国务院将山海关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旅游景区,“老龙头”、“孟姜女庙”、“角山”、“天下第一关”等六大风景区对中外游客开放,闻名国内外。
萧显(1431—1506)字文明,号履庵、海钓,山海卫(今河北山海关)人。
成化八年(1472),明宪宗朱见深下旨,要在山海关的东城门上悬一“天下第一关”的横匾。
镇守山海关的兵部主事不敢怠慢,派人爬上城楼丈量尺寸,随即请人制成一块长一丈八尺、高五尺的匾额。
如此巨匾,自然须由大手笔题写,经过一番遴选,选定进士出身,已然辞官归隐的萧显。
翌日,兵部主事造访萧府,说明来意。
萧老先生略一沉吟,答应下来。
不过,他提出个要求:写这种字,急不得,须酝酿一段时日。
不几天,兵部主事差人送给萧显数丈素绢和几支特制的大湖笔。
送礼人回来禀报:萧老先生并未写字,而是手持一根扁担在院中练武,仿佛面临千军万马。
兵部主事疑惑不解,心想,由他去吧。
过了半月,兵部主事又差人送去许多上好的宣纸和徽墨。
送礼人回来说,萧老先生还未写字,只在房中吟些“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之类的诗句。
兵部主事依然不解,心里还是想,由他去吧。
又过数十日,圣旨又至。
刚上任的蓟辽总督要代皇帝来山海关巡视挂匾之事。
兵部主事顿时慌了手脚,赶紧着人抬着大匾,急急到了萧府,说明情况。
萧显也是从官场上过来的人,听了兵部主事的话,即刻吩咐家人准备。
片刻工夫,一匹洁白的长绢在庭院缓缓铺开,一缸新研的徽墨由两名家丁抬上前来。
萧显接过那支齐人高的巨型湖笔,凝神定气,在绢前走了几个来回。
尔后,他将长袍的前襟往腰间一扎,将笔锋蘸入墨缸。
笔锋如同巨鲸出海,在缸中起伏翻转,待吞足浓墨,便挟风带雨直落长绢之上。
萧显白衣银须,在长绢上闪转腾挪,纵情运笔,迅捷时如猛虎扑食,轻缓时似灵猿攀枝。
再看那笔下墨痕,徐疾有致,开合有度,时而如高山坠石,时而若长空流云,雄浑的榜书一一显露峥嵘。
萧老先生毕竟是年迈之人了,写到“关”字那一笔竖挑时,已然面色通红,大汗淋漓。
任他使尽浑身的气力,还是挑不起笔来。
围观的众人屏住呼吸,瞪大双眼,一任掌心洇洇发汗。
倒是树上的两只小鸟轻松,交头接耳,卿卿我我。
情急之下,萧显抬起右脚,朝笔管猛踢一脚,才完成了那艰难的一笔。
“天下第一关”五字写罢,兵部主事赶忙上前,将萧老先生扶到椅子上坐下,并奉上一盏香茗。
待萧显舒口气,兵部主事问:“题字之前,先生为何要练武吟诗?”萧显淡淡一笑,道:“练武是为了增加臂力,吟诗是要在胸间酝酿一股浩然之气。
”兵部主事听了,连连称妙。
就在人们啧啧称道之时,忽然有人说:“下字少了一点。
”众人一看,果然“下”字写成了“丅”字。
众人的目光又集中到萧显身上。
萧显微微一笑,将脸上的汗擦了擦,不慌不忙地扯过一把素绢,揉成一团丢进墨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