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外贸英语函电 课程标准模板

外贸英语函电 课程标准模板

附件1
重庆交通职业学院
《外贸英语函电》课程标准
1.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重庆交通职业学院各相关专业。

学时范围:48 学时。

2.制定本标准的依据
2.1 教育部教高[2000]2号:《高等职业学校、高等专科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教学管理要点》。

2.2教育部教高[2006]16号:《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2.3重庆交通职业学院各相关《专业人才培养计划》。

2.4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技能鉴定规范·各相关工种》。

3. 课程性质与作用
本门课程的性质是职业特定技术课程。

《外贸英语函电》课程是我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该课程以《大学英语》和《国际贸易实务》为先修课程,是在掌握英语语言能力的基础上开设的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并重的课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既要结合对外贸易业务各个环节的知识,又要训练和培养有关外贸业务环节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阅读、翻译及撰写各种规范的外贸英语信函以及国际商务英语谈判的基本技能,使学生初步具备国际商务谈判的能力,是一门实践性、操作性很强的专业必修课。

4.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
5. 课程总体设计思路
5.1课程设置依据
外贸函电作为国际商务往来经常使用的联系方式,是开展对外经济贸易业务和有关商务活动的重要工具。

熟练运用外贸英语函电的基本知识,也是外贸工作人员必须具备的专业技能。

因此,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在熟练掌握国际贸易实务相关知识和具有一定英语水平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对所学外贸英语函电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掌握外贸英语信函的格式与结
构、专业英语术语、常用业务词汇以及有关业务的英语表达方式和句型结构的能力,通过大量的技能训练把基础英语技能与外贸英语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不但具备撰写国际商务英语书信的能力,而且还具备填制合同、审证、改证及填制各种外贸单据的能力,
5.2课程目标定位
《外贸英语函电》课程的教学目标在于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在学生充分利用已经掌握的英语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学习如何运用写作的语言特色和方法,融会贯通外贸专业知识,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商务英语写作能力,熟练掌握国际贸易知识,并能在实际外贸工作中熟练操作。

5.3课程内容选择原则
本课程充分体现了现代课堂教学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不仅要让学生学会知识,还要使学生具备优秀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独立解决分析问题能力。

课程改革重点在于建立起卓有成效的教、学、做三者和谐统一的体系,既要在教学方法上探索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如引进情境、案例教学法)又要建立起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能够确保新型的教学方法确实能够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教、学、做三者要实现卓有成效的结合,而不能为了某一方面求“新”而导致整体发展不平衡,学生达不到既定的学习目的。

5.4课程项目设计(或学习情景设计等)
课堂讲授,分散实训
6. 1知识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与任务实施,可以使学生能够熟悉以下知识:
(1)初步掌握1000个左右外贸英语函电常用词汇。

(2)了解外贸英语函电常用短语、术语、习惯用语和习惯表达方法。

(3)掌握函电写作的基本格式和套用句型。

(4)能正确理解外商来函并译成通顺,具有专业特点的汉语。

(5)能用正确的格式和语言文字撰写各业务环节的简单英语信函。

(6)能正确理解、翻译和填制一般的英文合同和协议。

(7)能根据不同实际情形选择得体措辞和恰当布局谋篇。

6. 2能力目标
通过理论与实践教学,可以使学生能够具备以下能力:
(1)能在国际贸易领域较熟练地运用听、说、读、写、译的技能进行商务交际的能力
(2)具备运用电脑和办公自动化设备进行外贸商务函电往来、外贸业务沟通以及营销管理的应用能力
(3)具备信息收集、整理能力
(4)具备信息计算、决策、评价能力
(5)具备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6. 3素质目标
(1)培养学生谦虚、好学的能力;
(2)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做事认真的良好作风;
(3)培养学生良好的政治和身体素质;较强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较高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
(4)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专业技术交流的表达能力;
(5)培养学生遵纪守法、爱岗敬业、吃苦耐劳的良好职业道德;
(6)培养学生勇于创新、敬业乐业的工作作风:
(7)培养学生的获取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能力;
(8)培养学生团结协作、沟通组织的能力。

7.教学活动设计
8.教学实施建议
8. 1教材
(1)依据本课程标准编、选教材,应充分注意体现任务引领、实践导向课程的指导思想。

(2)编、选教材应体现内容先进性、通用性、实用性,要将本专业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及时地纳人教材,使教材更贴近专业的发展和实际需要。

(3)尽可能考虑结合职业技能证书考证编、选教材内容。

要通过理实一体教学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评价,引入必须的理论知识,增加实践实操内容,强调理论在实践过程中的应用。

(4)编、选教材尽可能考虑图文并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本课程的认识和理解。

教材表达必须精炼、准确、科学。

8. 2教学方法
8. 3课程考核
(1)改革传统的学生评价手段和方法,采用阶段评价,过程性评价与目标评价相结合。

(2)关注评价的多元性,将课堂提问、学生作业、平时测验、项目考核、技能目标考核作为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30%,理论考试和实际操作作为期末成绩,占总成绩的70%。

(3)应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对在学习和应用上有创新的学生应予特别鼓励,全面综合评价学生能力。

8. 4教学资源
该课程是一门融国际贸易业务知识与英语语言知识为一体的高层次的应用语言课程,旨在使学生了解对外经贸业务各个环节,同时学习和掌握英语在各个环节中的应用。

该教材的教学内容具有系统性,覆盖了国际贸易的完整流程,包括:商务英语函电书写格式、建立业务关系、询盘、报盘、还盘、成交、付款、开证、展证、改证、装运、包装、保险、索赔、代理以及其它商务活动,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各个贸易流程相关外贸信函的写作特点。

教材设计方面,通过一笔仿真业务,将出口商和进口商的信函均分布在来函中,使得信函的写作与回复针对性强,接近真实的业务处理。

体现教、学、做合一的教学理念,将语言知识与技能的培养与职业岗位紧密相连,使学生能很好融入情景和角色。

另外,本课程根据实训计划,制定集中实训使用的实训指导书及实训教案,单证材料及训练材料,
9.课程评价
9.1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严格按照学校教学质量监控实施办法,结合督导组、学生信息员的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9.2 本课程教学工作结束后,任课教师应当综合课堂教学日志、教学检查、学生评教和成绩分析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提交课程教学工作总结。

9.3本课程标准由教研室组织校内外专家定期进行评价,通过对课程标准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和需求进行研究和分析,对课程标准进行修订。

10.附加说明
10.1 本标准制订人:
10.2 本标准专业审核人:
10.3 本标准系部审核人:
10.4 本标准批准人:
10.5 本标准于2015年9月1 日批准并执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