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小企业经营与融资困境调研报告2011年7月目录正文:小企业经营与融资困境调研报告 (1)一、小企业经营现状概述 (1)(一)小企业依靠自己周转,未出现倒闭潮 (1)(二)部分小企业倒闭的原因 (2)(三)小企业经营面临多方面压力 (3)二、小企业融资需求和融资困境 (7)(一)小企业融资需求 (7)(二)小企业融资困境 (8)三、破解小企业融资困境的建议 (12)(一)小企业是有信用的,小企业微贷可为 (12)(二)小企业的金融划分标准亟待进一步细化 (12)(三)明晰银行等金融机构对小企业的融资支持 (13)(四)改善小企业税收政策,引导规范小企业财务 (14)(五)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利用好小企业信用数据 .. 14 (六)银行金融机构传统信贷技术有待突破 (15)四、坚持宏观调控,进一步扶持小企业发展 (16)(一)宏观环境变化对小企业是压力也是机遇 (16)(二)引导小企业主稳健发展实业,树立健康的投资观念16 (三)促进小企业金融机构监管和民间借贷机构“阳光化” (17)(四)调整结构,完善产业和金融政策,扶持小企业发展17附件一:浙江小企业经营与融资现状网络调研分析报告 (19)一、调研方法及样本 (19)二、调研结论 (20)三、浙江省小企业经营现状 (22)(一)浙江省小企业开工率情况 (22)(二)浙江省小企业用工情况 (23)(三)浙江省小企业经营困境及原因 (25)四、浙江省小企业融资状况 (29)(一)浙江省小企业融资渠道 (29)(二)浙江省小企业融资情况对比 (31)(三)浙江省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 (35)附件二:受访小企业、市场和金融机构清单 (37)一、受访小企业清单 (37)二、受访市场清单 (39)三、受访金融机构清单 (39)四、网络调研小企业清单 (40)正文:小企业经营与融资困境调研报告小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大引擎,对全国GDP的贡献达65%,税收贡献超过50%,出口额占比超过68%,创造的就业机会达到80%。
为了解小企业真实的生产经营情况和融资现状,更好地服务和支持小企业发展,阿里巴巴集团(以下简称“阿里巴巴”)与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于2011年6月下旬至7月上旬对浙江省的宁波、温州、台州、金华、嘉兴、湖州和绍兴7个城市的94家小企业、4家专业市场和12家当地银行进行了走访,并通过网络问卷的形式对浙江各地2313家小企业进行了网上调研。
同时,本报告也结合了阿里巴巴对杭州本地小企业的走访和调研结果。
调研结果显示,2011年以来,随着宏观经济环境变化,在成本增加、人民币升值和国际环境不明朗的形势下,在连续加息及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等宏观调控的货币政策的背景中,小企业面临资金压力,仍然顽强生存,积极经营。
但是小企业一直以来的融资困境却没有较大改善,广大小企业急盼资金支持。
一、小企业经营现状概述(一)小企业依靠自己周转,未出现倒闭潮调研发现,尽管国际经济形势不明朗,小企业正面临成本上升等困境,但是大多数小企业仍在积极经营,并不存在“倒闭潮”。
很多小企业表示其经营并不依靠银行贷款,而主要是用自有累积的资金周转及亲友间的借贷。
因此,小企业的资金周转对宏观调控的货币政策并不敏感,小企业也不会直接因为银根收紧而突然倒闭。
(二)部分小企业倒闭的原因1. 通胀压力下,成本升高,导致利润薄的小企业入不敷出而倒闭在前期宽松货币政策的环境下,今年小企业生产成本普遍提高,蚕食了利润。
这使部分产量小、利润薄且转型失败的小企业,入不敷出而倒闭。
也使部分处于饱和且竞争过度行业的小企业生存困难,其中一些入行不久的企业倒闭较多。
虽然,部分小企业在市场变化中淘汰能够促进市场良性竞争,产业发展升级。
但是,成本的持续升高的确对小企业威胁最大。
2. 投资高风险行业失败经过调研,部分小企业倒闭是以其投资高风险非主营业务而大量亏损为主,遇到银根紧缩后,持续维系其投资的资金链无法正常周转而导致的。
这些企业前两年参与高风险的非主营业务,如房地产、矿山、股票和期货等,在这些业务上投入了大量资金,而这些投入往往入不敷出,以至于影响到其原先健康的主营业务与资金周转,导致企业逐步亏损。
同时,为了维持这种高风险的投入,这些企业往往有寻求银行贷款及民间借贷,进行负债经营。
当今年银根收紧后,这些企业资金链遂断裂,从而导致了倒闭。
更有部分小企业主有参与高利贷和赌博等不良嗜好,因其资金链断裂,企业无法维持而倒闭。
这些小企业由于非主营业务拖累,在长期亏损之后倒闭,并不是旦夕而成的,银根紧缩仅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同时很多小企业倒闭的案例也不是银根紧缩触发的。
3. 部分小企业歇产待机还有部分小企业由于受到行业周期及生产成本上涨等影响,主动选择了歇产。
这些小企业由于生产成本上升,其收入无法弥补变动成本,达到了临界点,此时越生产越亏损。
企业选择歇产之后,可借机调整生产和销售结构,应对国际国内经济环境的变化。
歇产的企业还具有产能,可选择在订单有利润的情况下再进行生产。
(三)小企业经营面临多方面压力1.小企业面临的主要压力与往年相比,今年小企业主要面临着人工成本提高、原材料价格上涨、人民币升值、结款趋紧、电力供应限制、赋税成本较大等压力,这的确使得小企业经营困难。
如下表1所示为小企业面临的前三大压力对比。
表1 受访小企业面临的前三大压力及对比1以上数据为选择面临此项经营压力的小企业主占比。
2.人工成本大幅度提高2011年,受国内物价的相对上涨及今年凸显的招工难的共同影响,接受实地调研的小企业主全都表示员工报酬较往年有所增长,其中60%以上的企业主表示,人均员工报酬增长率达10%至30%。
同时,如下图1.1的网络调研数据显示,与去年同期相比,用工人数增加的小企业仅占30%,用工人数持平的小企业占42%,用工人数减少的小企业占28%。
从员工人数减少的原因来看,34%的被访小企业认为首先是很难招到合适的工人,特别是熟练的技术工或者高科技人才,同时内陆人员回流也造成招工难;其次,现在企业的用工成本急剧上涨,开出的薪资福利不够有吸引力;最后,约20%的企业因为处于半歇产或歇产,所以缩减人工成本,维持企业基本生存。
图1.1 2010年初至今受访小企业用工人数变化3.原材料和能源价格上涨(1)原材料价格上涨原材料价格大幅度的上涨,也是企业成本上升的主要因素之一。
调研发现,81%的企业主认为原材料的成本上升是企业遇到的主要困难之一。
以生产发光二级管的原材料“银”来说,每公斤价格已经从2010年的2000多元上涨到2011年第二季度的3400元。
(2)区域电力供应限制调研也发现,地区电力供应限制也成为限制企业生产的因素,受煤电价格倒挂、运输成本较高以及多地干旱天气等因素影响,各地今年电力缺口均较往年增加,这意味着电力供应紧张对工业将形成持续性的抑制影响。
在电力供应有限的情况下,各地电网将优先保障大型支柱企业的使用,制造类的小企业可能面临较大压力。
停电对小企业伤害很大,间接造成了人工产能闲臵及产品成本的相对增加,进一步提高企业的运营成本。
部分企业为解决生产用电需求,购买了柴油机发电,由此造成发电成本是正常用电成本的几倍,也进一步提高了企业的运营成本。
4.人民币持续升值根据人民银行的数据显示,2011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升值幅度超过1.8%2。
调研发现,由于生产周期及结账周期多为1个月以上,因此很多出口型小企业不敢接长单、大单。
另外,出于维持客户的目的,尽管汇率波动的压力较大,出口型小企业的产品售价涨幅却较低,利润空间进一步收窄。
5.宏观调控下结款方式改变,资金趋紧受宏观调控影响,小企业上下游结算方式有所改变。
银根紧缩使得小企业的上下游企业资金也很紧张,调研发现,上下游企业资金收2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网站付不到位的比例较往年增加,上游企业为了增加现金流,降低风险,缩短收款期并增加现金收款比例,这对处于产业链中下游的小企业产生很大资金支出压力;而下游企业应收账款周期也相应变长,两者都增加了小企业资金回笼压力,牵制了小企业的现金流,使小企业资金时时处于紧绷状态,有些小企业目前仅勉强维持周转。
二、小企业融资需求和融资困境(一)小企业融资需求1.小企业战胜挑战需要资金支持面对以上的经营压力,小企业积极寻求出路。
调研发现,部分小企业拟通过产业升级提高边际效益,应对成本压力。
如购臵新的机器设备或提高生产自动化来降低人力的支出;购臵新的厂房来扩大生产,达到规模效应;预先购臵部分原材料以应对成本上涨压力。
但进行这种产业升级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
但是,小企业自有资金不足以满足这样的支出和扩张。
目前,受到宏观经济影响,企业上下游资金收付方式有所改变,上游增加现金结算比例,压缩小企业的应付账款账期,增加小企业资金支出压力。
下游企业回款周期变长,也增加了小企业资金回笼压力。
同时调研中发现,许多小企业提到厂房租金水涨船高,自有资金支出压力增大。
2.小企业融资呈现需求面广、需求额度小的特征资金是企业正常运行的血脉,及时的资金支持可以帮助小企业度过难关,甚至走上扩大生产的道路。
调研中多次了解到有小企业主因为一次信贷资金的注入而起死回生的事例。
过往调研发现3,63%的小企业有现实的融资需求,且其中76%的小企业融资需求在100万以下。
在国际国内经济环境变化中,部分经营资金紧张的小企业希望通过融资减轻其资金收付压力;或提前融资以应对未来资金波动;部分小企3数据来源2010年阿里巴巴调研数据业则希望融资以扩大生产。
3.解决小企业资金问题,有助于扩大社会就业在实地调研的94家小企业中,平均用工人数是38人,最多的有120人,而这些企业的年销售额都在1000万元人民币左右。
这些小企业尽管规模小,但数量众多,吸收了大量的劳动力,是解决社会就业的最有活力的群体。
在经营成本上涨的当下,小企业需要资金支持,扩大生产,这也同样可以有助解决就业问题。
(二)小企业融资困境1.小企业不是传统银行的主要客户长期以来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一直较为突出。
近几年,中央和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并不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这一问题有所缓解,但并未得到彻底改善。
小企业并不是传统银行的主要客户,此次调研也印证了这个现实。
如下图2.1所示,浙江小企业以银行和农村信用社等传统金融机构作为主要融资渠道的仅占21%,其中银行占15%,农信社占6%;通过亲友及民间借贷的份额达50%;通过小额贷款公司和典当行作为主要融资渠道的占7%;另有22%的小企业从未与以上金融机构或个人发生过借贷行为。
图2.1 2010年初至今受访小企业主要融资渠道分布2. 传统银行对小企业定义标准较高传统银行对小企业定义不一致且标准较高,导致银行对小企业融资的门槛较高。
如浙江中行定义年产值小于1亿元或年销售额小于1.5亿元的为中小企业;浙江农行定义年销售额小于5000万元的为小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