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八种方法教孩子如何与人相处

八种方法教孩子如何与人相处

八种方法教孩子如何与人相处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与其他小朋友好地相处,如何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呢?下面我们为家长介绍8种方法,你不妨在日常生活中指导孩子运用这些方法,解决一些人际关系方面的困扰的问题。

1、分享不懂分享的孩子在生活和游戏中都很难找到合适的伙伴。

作为家长,首先应在日常生活中作出榜样,并创造机会让孩子尝试一下,同时对孩子的日常行为要给予积极的引导。

比如,当孩子和一个小朋友为了某件玩具发生争吵时,你可以启发他自己想办法解决矛盾,要么两人轮流玩,要么大家一起玩,关键是小伙伴在一块儿要友好相处。

2、耐心等待当其他小朋友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时,当自己喜欢的东西还不能立刻拥有时,孩子应耐心等待。

不要在此时此刻比高低、争输赢,家长可帮助他逐渐理解社会生活中的秩序,学会“依次”办事儿。

3、遵守规则首先是在家庭内,年轻父母与孩子游戏时要给孩子讲清游戏应有的规则,以及大家为什么要遵守;执行时尽量严格,不随意迁就孩子的喜乐。

如果孩子仅仅是为了取胜而多次破坏规则,你完全可以停止游戏,避免滋长他的自我优越感。

一旦孩子养成了遵守游戏规则的好习惯,他在与家庭外成员交往时,也就容易运用普遍的行为准则来约束自己。

4、学会沟通鼓励孩子说出他的想法、表达自己的感受。

这样,当他想玩其他小朋友的玩具时,他就可以比较容易地去说:“能不能让我玩玩你刚才玩的玩具?”而不是粗暴地把玩具从别人手中夺过来。

孩子如果能学会沟通,尽量用平静的语气与人交流想法,这会使他赢得更多的朋友。

5、赞赏鼓励你的孩子赞赏对方。

当其他小朋友做了好事时,要由衷地赞扬他们。

除了通过语言外,也可以用拥抱、牵手之类的友好举动表达他对小伙伴的好感。

如果一个孩子能经常地以积极态度来对待别人,他就能获得社会的接受。

6、自信有一位母亲曾对孩子说:“如果你不会游泳,别人就不会邀请你到游泳池玩。

”这位母亲说得很有道理。

如果孩子有某方面的特长,他们的信心便可以建立起来,并能利用这种特长结交朋友。

专家认为:友谊是以共同爱好为基础的,如果孩子的朋友不多,你可以帮助他以某种爱好赢得更多的朋友。

7、友善的姿势在日常生活中,有些动作表示出攻击性,比如叫喊、皱眉和紧握拳头等;而有些动作,比如微笑、赞赏、拥抱等,则表示出友善的意味。

对于刚学步的幼儿,由于认知能力和语言发展上的局限,他可能无法适当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在与年龄相仿的孩子交往时,会作出有些笨拙甚至粗暴的举动。

年轻父母不必对此忧心忡忡,只需多加引导,孩子会逐渐做得好一些。

当然,对年龄大一点的儿童,你不能强迫他摆出一副看上去快乐的面孔,但你可以跟他讲清楚,如果他总是愁眉苦脸的话,其他小朋友将不愿意和他一起玩。

8、注意仪表整洁请注意让你的孩子在吃饭、外出时都养成礼貌、整洁的习惯,他才更容易得到别人的接纳。

如果一个孩子穿着肮脏的衣服,这可能是他父母的责任,而不是他的过错,但这会极大地影响他与其他小朋友的交往。

因此,年轻父母请不要忽视了让孩子学会注意自己的外表。

“外表美”与“内在美”原本就是统一的父亲教育儿子的十七则故事一天早上,父亲做了两碗荷包蛋面条。

一碗蛋卧上边,一碗上边无蛋。

端上桌。

父亲问儿子吃哪碗?“有蛋的那碗。

”儿子指着碗说。

父亲说:“让我吧!孔融七岁能让梨!你都十岁了!”儿子说:“他是他!我是我!不让!”父亲试探的问:“真不让?”“真不让!”儿子回答坚决,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把蛋咬了一半,表示给这碗面注册了商标。

“不后悔?”父亲对儿子的动作和惊人的速度十分惊讶,但忍不住又问了最后一遍。

“不后悔!”为了表示坚不可摧的决心,儿子把最后剩的也吃了。

父亲默默的看着儿子吃完,自己端过无蛋的那碗,开始埋头苦吃。

父亲碗里藏了两个蛋,儿子看得分明。

父亲指着碗里的两个蛋告诫儿子:“记住!想占便宜的人,往往占不到便宜。

”儿子一脸无奈...在一个周日的上午,父亲又做了两碗荷包蛋面条。

情景再现,一碗蛋卧上边,一碗上边无蛋。

父亲若无其事的问:“吃哪碗?”“我十岁了,让蛋!”儿子说着,拿过了没蛋的那碗。

“不后悔?”父亲问。

“不后悔!”儿子回答坚决。

儿子吃的很快,面见底也没看见蛋。

父亲端过剩下的有蛋面,吃起来,儿子看见上面有一个蛋,更没想到的是下面还有一个蛋。

父亲指着蛋说记住:“想占便宜的人,可能要吃大亏!”第三次,已过数月。

道具还是跟原来一样。

父亲问:“吃哪碗?”“孔融让梨,儿子让面。

爸爸是长辈!您先吃!”“那我不客气了。

”父亲果真不客气的端起有蛋的面。

儿子平静的端起无蛋的面,一碗面很快见底。

儿子意外发现自己碗里也藏着蛋。

父亲意味深长的对儿子说:“不想占便宜的人!生活不会让你吃亏。

”一则:儿两岁。

某日,头撞桌角,长一包,大哭。

一分钟余,我走向桌子,大声问:"桌子呀,是谁把你撞疼了?哭得这么伤心?”儿止哭,泪眼看我。

我抚桌,冲儿问:"谁呀?谁撞疼了桌子?""我,爸爸,我撞的!""哦,是你撞的,那还不快向桌子鞠个躬,说对不起!"儿含泪,鞠躬,说:"对不起"。

自此,儿学会了责任和担当!二则:儿三岁。

无故大哭,我问:"咋了,哪不舒服?""没有不舒服。

""那为什么哭!""就是要哭!"明显撒娇。

“好吧,你要哭我们都没意见,可是你在这儿哭不合适,会打扰我们说话的,爸爸给你找个地方,你一个人好好哭,哭够了再叫我们。

”说完将儿关进了洗手间:"哭完了敲门。

"2分钟,儿拍门:“爸爸,爸爸,我哭完了!”。

"好,哭完了?哭完了就出来吧。

"至今,儿18岁,仍未学会操纵和迁怒!,三则:儿5岁。

傍晚,牵儿散步经小桥,桥下碧水见底,暗流汹涌。

儿仰头看我:“爸爸,小河好美,我想跳下去游泳。

"我一愣:“好吧,爸爸跟你一起跳。

不过我们先回家,换一下衣服。

”回,儿换衣毕,见一盆水在面前,困惑。

“儿子,下水游泳得把脸埋进水里,这你懂吧?”儿点头。

“那我们现在就先练习一下,看看你能埋多久。

"我看表。

"好!"儿把脸埋进水里,豪气冲天?仅10秒:"呸呸,爸爸,呛水了,好难受。

""是吗?等等跳到河里,可能会更难受些。

""爸爸,我们可以不去跳吗?""好吧,不去就不去了。

"从此,儿学会了谨慎而不冒失,三思而后行。

四则:儿6岁,好吃。

某晚,放学经麦当劳,驻足:"爸爸,麦当劳!”垂涎欲滴。

"嗯,麦当劳!想吃?""想吃!""儿子,一个人想吃就吃呢,叫狗熊;想吃而能不吃呢,叫英雄。

"接着问:“儿子,你要做英雄呢还是做狗熊?”“爸爸,我当然要做英雄!”"好!那英雄,想吃麦当劳时会怎样呢?""能不吃!"很坚定! "太棒了,英雄!回家吧。

"儿流着口水,随我回。

从此,儿学会了有所为而有所不为,经得起诱惑。

五则:儿8岁,顽皮,与大同学打架。

伤痕累累,回,大哭不止。

"委屈?""委屈!"儿泣答。

"愤怒?""愤怒!"儿嚎啕。

"你打算怎么办?"再问,"需要爸爸为你做点什么?""爸爸,我要找块砖头,明天从背后去砸他!""嗯,我看行!爸爸明天为你准备砖头。

"继续问,"还有呢?""爸爸,你给我弄把刀,我明天从背后去捅他!""好!这个更解气,爸爸这就去准备一下。

"我上楼。

理解支持,儿渐平静。

约20分钟,我从楼上搬一大堆衣服及棉被? "儿子,你决定了吗?是用砖头,还是用刀呀?""但是,爸爸,你搬那么多衣服被子干吗?"儿困惑。

"儿子,是这样的:如果你用砖头砸他,那么警察就会把我们带走,在监狱里大概只要住一个月,我们就带些短衣薄被就可以;如果你用刀子捅他,那么我们在监狱里至少3年回不来,我们可要多带些衣服被子,四季都要带齐?""所以,儿子你决定了吗?爸爸愿意支持你!""要这样的?"儿惊愕。

"是这样的,法律是这样规定的!"我趁机普法。

"爸爸,那我们就不干了吧?!""儿子,你不是很愤怒吗?""嗨嗨,爸爸,我已经不愤怒了,其实我也有错。

"儿脸红。

"好,爸爸支持你!"自此,儿学会了选择和代价。

六则:儿9岁,四年级,数学不及格,闷闷不乐。

"怎么了?考试不及格,还给我们脸色。

""因为数学老师很讨厌,她的课不爱听。

"理直气壮。

"哦,怎么个讨厌法?"我很感兴趣。

"??,??"儿说了很多,"总之她也不喜欢我。

"“哦,别人喜欢你,你就喜欢她;别人不喜欢你,你就讨厌她。

这说明你是个主动的人还是被动的人?”“是个被动的人!"儿子回答。

“是强者,还是弱者?是大人,还是小人?”继续问。

“是弱者,是小人!”儿怯怯。

"那你要做大人,还是小人?"一"做大人!爸爸,我知道了:无论老师喜不喜欢我,我都可以去喜欢她,尊敬她,主动影响她,做一个强者。

”翌日,开心上学,数学从此优秀。

并知道了何为大人,何为小人。

七则:儿10岁,玩游戏。

妻屡教,子不改。

"儿子,听说你每天玩这个?"我指着电脑。

"嗯。

"承认,低头! "每次玩完之后,什么感受?""茫然,空虚,没劲,自责,看不起自已?""那为什么还玩呢?把持不住自己,是不?""是的,爸爸。

"儿很无助。

"好!爸爸帮助你!"我搬来电脑,给儿子一小锤,"儿子,砸了它!""爸爸!"儿惊愕! "砸了它,爸爸可以没有电脑,但不能没了儿子!"儿流泪,亲手砸了电脑! 从此,儿懂得了什么叫原则。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八则:儿11岁。

我与妻久居异乡,每日致电老母亲,问候。

一日,儿接电话:"爸爸,您好!"很兴奋! "嗯,好!奶奶呢?请奶奶听电话。

""爸爸,你为什么每天只给奶奶打电话呀?""这有什么好奇怪?因为那是我妈!""那我呢?我也想你们!""你找你妈去呀!""哦!"从此,妻每天6点,能接到儿子问候,风雨无阻,至今已8年!九则:儿12岁,六年级,作业繁重,情绪焦躁。

傍晚,儿放学归,刚进门。

"臭小子,你昨天是不是把我的盘子打破了?"我妹妹开始发难。

"没有呀,姑姑,我没有!"一脸困惑。

"我看见你打的,还耍赖!"我母亲又铁证如山。

"我没有呀!你们冤枉我?"大哭,躺地,情绪爆发? 约5分钟,我从房间出,厉声道:"咋了?在这里发疯!""爸爸,姑姑和奶奶冤枉我!""冤枉?冤枉你又咋样!冤枉你就躺下了?没出息!你是不是男子汉?"儿止哭,站起,低头:"爸爸,她们冤枉我。

""男子汉大丈夫,就算天塌下来,也不能躺下!何况一个小小的盘子?没出息!"我继续,"人这一辈子,要经历多少风风雨雨,被冤枉、污蔑、背叛、出卖?你就趴下了?那是孬种!"儿挺腰,抬头:"爸爸,我懂了,现在我该怎么办?""现在?问问你自已,你有很多时间吗?""没有,很多作业要做。

""那还不去做作业!记住,哪怕山崩地裂,不理它,先做好自己的事!"儿提起书包,向奶奶,姑姑行礼,从容走进书房。

我们仨会心一笑。

"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儿子,当你长大后,看到这幅对子时,或许,你会想起今天,想起奶奶,想起姑姑,想起爸爸的良苦用心!十则:儿13岁,初一,成绩一般。

某日突然问:"爸爸,读书有用吗?考试成绩有用吗?""为什么问这个?"我一怔。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