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政策解读
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政策解读
13
住房贷款利息
可能遇到的情况
序号
1 2 3 特别提示
如何扣除?
未婚,首次买房、首次贷款,扣除1000元/月 婚后买房,夫妻都是首次买房、首次贷款,一方扣除1000元/月 双方婚前各有一套首套房贷,婚后夫妻选择一套,一方扣除1000元/月,或选择各扣除500 元/月 新规所指的首套住房贷款,是指享受首套住房贷款利率的住房贷款。但实际操作中,是否属 于首套住房贷款,可以咨询贷款银行。
3 4 5
20
赡养老人
21
赡养老人
享受条件
序号
1 被赡养人年满60周岁(含)
内容
2
被赡养人——父母(生父母、继父母、养父母),以及子女均已去世的祖父母、外祖父母。
扣除标准
1 2 3 4 5 纳税人为独生子女:每月2000元 纳税人为非独生子女,可以兄弟姐妹分摊每月2000元的扣除额度,但每人分摊的额度不能 超过每月1000元。 具体分摊的方式:均摊、约定、指定分摊,约定或指定分摊的,需签订书面分摊协议。指定 分摊优于约定分摊。 配偶父母由配偶本人进行该项扣除,不可叠加扣除 具体分摊方式和额度确定后,一个纳税年度不变
扣除标准
1 2 提示 特殊情况 境内学历(学位)继续教育:400元/月 职业资格继续教育:3600元/年 职业资格具体范围,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公布的国家职业资格目录为准 如果子女已就业,且正在接受本科及以下学历继续教育,可以由父母选择按照子女教育扣除 ,也可以由子女本人选择按照继续教育扣除。
8
继续教育
扣除标准
1
2 3
每个子女,每月扣除1000元。多个符合扣除条件的子女,每个子女均可享受扣除。
扣除人由父母双方选择确定。既可以由父母一方全额扣除,也可以父母分别各扣50%。 扣除方式确定后,一个纳税年度内不能变更。
3
子女教育
起止时间
分类
学前教育 全日制学历教育 终止教育时间 特别提示
内容
子女年满3周岁的当月至小学入学前一月 子女接受义务教育、高中教育、高等教育的入学当月——教育结束当月 完全放弃或完成学业时间,例如:读好高中直接社会就业工作。 因病或其他非主观原因休学(长期病假,寒暑假)但学籍继续保留的期 间,以及施教机构按规定组织实施的寒暑假等假期,可连续扣除。
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政策解读
2019年1月
子女教育
2
子女教育
享受条件
序号
1 2 特别提示
内容
子女年满3周岁以上至小学前,是否已经接受教育,教育支出可以扣除 包括小学、初中,高中阶段教育(普通高中、中等职业教育、技工教育)、高等教育(大学 专科、大学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教育) 上述受教育地点,包括在中国境内和在境外接受教育
以纳税人主要工作城市标准限额来进行扣除,无受雇单位的个人以经常居住地作为城市限额 标准扣除 个人与出租方签订合同,但是最终房租由公司承担或可以向公司报销部分的,计税基础应该 为:工资+房租补贴-专项住房租金 如果纳税人与其他人合租,但是租房合同不是与纳税人签署,税局认为纳税人应当自行举证 租房关系,提供房租支付等相关证据
居民个人——工资、薪金所得税款计算方法
例:某职员2015年入职,2019年每月应发工资均为30000元,每月减除费用5000元,“三险一金”等专项扣除为4500元,享受子 女教育、赡养老人两项专项附加扣除共计2000元,没有减免收入及减免税额等情况,以2019年前三个月为例,应当按照以下方法计算 各月应预扣预缴税额: 1月份:(30000–5000-4500-2000)×3% = 555元; 2月份:(30000×2-5000×2-4500×2-2000×2)×10% -2520 -555 =625元;
备查资料
* 患者医药服务收费及医保报销相关票据原件或复印件或者医疗保障部门出具的医药费用清单 等。
26
大病医疗
可能遇上的情况
序号
1 2
情景
A生病,一年内医保报销后自付30000元 B生病,一年内医保报销后自付50000元,B无收入
如何扣除?
可扣除15000元(30000-15000) 可由配偶扣除35000元(5000015000)
3月份:(30000×3-5000×3-4500×3-2000×3)×10% -2520 -555-625 =1850元;
上述计算结果表明,由于2月份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为37000元,已适用10%的税率,因此2月份和3月份应预扣预缴有所增高。
如何扣除?
扣除1500元/月 扣除1500元/月 本人扣除1500元/月 夫妻两人分别扣除扣除1500元/月 不能享受住房租金专项附加扣除
19
住房租金
住房租金特殊事项注意
情景
1 不可以与住房贷款同时享受扣减
如何扣除?
2
有住房法律意义上指的是:产权证上有纳税人名字,操作按实际情况判定,例如无任何产权 ,但是夫妻中一方有住房,且没有任何法律意义上的分居等情况,夫妻中无房产证的一方不 视为无住房,不得抵扣住房租金
内容
备查资料
职业资格继续教育 技能人员、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证书等
9
继续教育
可能遇到的情况
情景
在职博士
在职博士 脱产在读在职研究生 教师资格考试 业余爱好 驾照 驾照,并从事司机职业 4年完成学业,扣除400元/月 4年内未完成学业,最高享受4年扣除400元/月 脱产在读在职研究生,年收入超过6万元,可扣除4800元/年,最高4年 通过教师资格考试并获得相关证书,当年扣除3600元
情景
不能扣除 不能扣除
如何扣除?
7
8 9
不能扣除
成年大学生H生病,本人不缴纳个税,报销后供自付超过15000元,没有配偶 父母不能扣除 家里老人生病 子女不能扣除
28
特别提醒
29
特别提醒
在申报享受专项附加扣除时,您需要对所申报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负责,并请依法 留存与享受专项附加扣除相关的证明资料。
备查资料
境内接受教育 境外接受教育 不需要特别留存资料 境外学校录取通知、留学签证等相关教育资料
4
子女教育
可能遇到的情况
情景
一孩
二孩 孩子在海外上高中、大学 孩子3岁后未上幼儿园 收养小孩 离异家庭孩子
如何扣除?
夫妻一方每月扣除1000元,或双方每人扣除500元
夫妻一方每月扣除2000元,或双方每人扣除1000元 夫妻一方每月扣除1000元,或双方每人扣除500元 夫妻一方每月扣除1000元,或双方每人扣除500元 情况同上 父母双方协商,一个孩子总额不能超过1000元,扣除人不能超过2个
起止时间
分类
学历(学位)继续教育 入学的当月至教育结束的当月 特别提示 职业资格继续教育 特别提示 同一学历(学位)教育只可以享受一次扣减,期限最长不能超过48个月。 取得相关职业资格继续教育证书上载明的发证(批准)日期的所属年度,即为可 以扣除的年度。 专项抵扣政策从2019年1月1日开始实施,该证书应当为2019年后取得
3
4
未成年人(不满18岁)C生病,一年内医保报销后自付80000元
父母一方扣除65000元(8000015000)
未成年人(不满18岁)D生病,一年内医保报销后自付30000元,没有父母或 其他亲属不能扣除 养父母
27
大病医疗
可能遇上的情况
序号
5 6 E生病,用药不在医保目录 F生病,在医保目录内的用药个人自付不超过15000 G生病,跨年度治疗,报销后供自付25000元,分别为年前14000,年后 11000,均未超过15000
扣除标准
1 每月1000元,扣除期限最长不超过240个月
2
3 4
扣除人:夫妻双方约定,可以选择由其中一方扣除。
扣除对象以一个家庭为单位,参与还贷一方也可以申请税前扣除,但是只可享受一人一次扣 除,例如:夫妻双方共同参与还贷,但是扣除只能综合到一人不可分摊 扣除方式确定后,一个纳税年度内不能变更。
12
17
住房租金
起止时间
序号
1 2
内容
租赁合同(协议)约定的房屋租赁期开始的当月——租赁期结束的当月; 提前终止合同(协议)的,以实际租赁行为终止的月份为准。
备查资料
1
2
住房租赁合同或协议等
最新:不再强制要求填写出租人信息,房东不必担心出租信息泄露而被追溯租赁税费
18
住房租金
可能遇到的情况
情景
在职单身租客,在上海工作无住房 单身租客,在上海工作,在北京有房 已婚租客,在上海工作,配偶在北京有房 已婚租客,在上海工作,配偶在北京工作,双方在两地均无房 已婚租客,夫妻均在上海工作,配偶在上海有一套房
● 税务局会按一定比例抽查 ● 查到个人专项扣除信息不实会有处罚 ● 实施联合惩戒会对个人产生影响
30
工资、薪金所得税款计算方法
31
居民个人——工资、薪金所得税款计算方法
个人所得税扣缴申报管理办法(试行) 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本期应预扣预缴税额=(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预扣率-速算扣除数)-累计减免税额-累计已预扣预缴税额
扣除标准
* 与基本医保相关的医药费用,扣除医保报销后个人负担(是指医保目录范围内的自付部分) 累计超过15000元的部分,且不超过80000元。医药费用可以选择由本人或其配偶一方扣除; 未成年子女发生的医药费用支出可以选择由其父母一方扣除。
起止时间
* 每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只能年度汇算清缴时扣除。新税法实施首年发生的大病医疗支出 ,要在2020年才能办理。
非独生子女,如何扣除?
1 2 兄弟两人,父亲或母亲年满60周岁,两人分别扣除1000元/月 兄弟三人,父亲或母亲年满60周岁,协商后,签订书面分摊协议,一人扣除1000元/月,另 外两位各扣500元/月;或两人扣除1000元/月,另一位不扣除